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随着中外各国身份立法及实践的重大变化,如何从法律上更合理地规定身份的问题有待于更深入地探讨。我们认为民法典草案第9编第27条、第61条规定有一定的缺陷。根据契约的身份论这一重要理论依据,我们对完善民法典涉外身份关系法律适用提出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2.
我国《合同法》第五十二条规定了合同无效制度,其中第四项与第五项的使用颇具争议,两者的适用关系也是学界和司法实践关注的焦点。由于最高人民法院对强制性规定的限缩解释,所以当合同违反低位阶法律时,往往出现法官同案不同判的现象,造成裁判实践的混乱。因此,解决问题的关键就是明确界定强制性规定与社会公共利益规范在无效合同认定中的适用关系。文章通过案例分析,总结出合同无效制度的适用体系,以解决司法实践中合同无效判断标准不明确的问题。  相似文献   

3.
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在行政审判中,法律、法规是审判的直接适用依据,而规章不是直接适用的依据,只能处于“参照”的地位。立法的“参照”规定不利于人民法院正确适用规章。为便于人民法院正确适用规章,促进依法司法,本文就行政审判实践中规章适用存在的问题及如何正确适用规章进行了论述。  相似文献   

4.
《刑事诉讼法》第291条未起到对缺席审判司法适用的指导作用,未能明确何为"适用条件"与法院应当如何判断案件是否"符合适用条件"的问题。借鉴美国托尔托拉案的启示,刑事缺席审判的适用需要满足双重条件:被告人缺席之自愿性与适用缺席审判之必要性。对刑事缺席审判的司法适用应当秉持结果取向进路与逻辑法条主义进路相结合的理念,而是否满足适用条件,需要法院在检察院提供材料和辩护人提供意见的基础上综合考量做出判断。  相似文献   

5.
继承是既与一国的政治、经济制度有关,又与一国的文化传统、婚姻家庭有密切联系的法律制度.涉外继承关系是否能得到正确的法律适用直接关系到涉外民事主体的财产所有权是否能够得到法律的有效保护,因此,对俄罗斯关于涉外继承的法律适用规定加以探讨和研究对我国相关立法进程有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刑法》第59条第2款规定:“犯罪分子虽然不是有本法规定的减轻处罚情节,如果根据案件的具体情况判处法定刑的最低刑还是过重的,经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决定,也可以在法定刑以下判处刑罚。”在刑事审判实践中,对这一法律规定理解不尽相同,执行起来也大有出入。笔者结合对某县法院审理20件刑事案件的判决书适用刑法第59条第2款时存在的问题进行的归纳分析,对此法条的适用试抒管见。  相似文献   

7.
信托是一种起源于西方的财产法律制度。我国借鉴英美法系和大陆法系的信托制度,颁布了《信托法》。随着国际经济交往的加深,特别是我国加入WTO后,涉外信托有了长足的发展。但遗憾的是,我国《信托法》对涉外信托的法律适用没有作出具体规定。本文拟通过对《海牙公约》以及英、美等国有关涉外信托制度的具体分析,找出其中具有共性的特征,并为我国的涉外信托立法提出若干建议。  相似文献   

8.
涉外合同司法审判中,法院在运用法律规避制度时出现了诸多问题,这些问题本质上是法律规避制度本身在合同冲突法领域无力实现其功能的表现。法律规避排除和惩罚当事人规避意图的功能与涉外合同法律选择中的盛行的意思自治原则相冲突,当事人的规避意图难以探究和证明。法律规避制度设计之始就给法院安排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对于保证强制性规则适用的功能,法律规避制度亦难以有效实现。新兴的直接适用的法的理论则可以在涉外合同领域实现法律规避的功能的同时,克服法律规避制度适用中的实践性难题。  相似文献   

9.
文章通过对中外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比较分析,探讨了我国涉外合同法律适用制度的先进与不足,并提出了一些改进建议。  相似文献   

10.
我国《民法通则》、《物权法》对典权问题均无明文规定,但以房屋为标的的典权纠纷在实践中大量存在,我国的司法解释与审判实践中对此给予了确认并用以指导审判实践。我国物权法应在整合过去司法解释、政策规定基础上,以基本立法的形式确立我国的典权制度。  相似文献   

11.
论罚金刑的适用 --罚金刑适用率低之原因与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罚金刑的概念及其在我国刑法中的有关规定,指出了我国罚金刑适用的主要问题--适用率低;分析了产生该问题的原因--法律观念的滞后、罚金刑地位的低下、立法缺陷及罚金刑执行困难,并提出了解决该问题的方法--更新观念、提高罚金刑在刑罚体系中的地位、完善关于罚金刑的立法.  相似文献   

12.
在国内如何适用国际条约属一国国内事务,当今条约关系愈益复杂,我国应视其不同而相应采取纳入和转化这两种方式,但应更多地采用转化方式适用条约;条约的地位因其类别不同,并不必然优于国内法。  相似文献   

13.
专利申请权是权利人就某项尚未获得专利的发明创造所享有的一系列权利的总称,在多部法律法规中出现,但对于专利申请权的含义却没有明确的界定。申请专利的权利和专利申请权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专利申请权内容丰富,既有程序性权利,也有实体性权利。  相似文献   

14.
本文围绕信息技术的应用层次 ,范围和意义进行了探讨 ,分析了信息技术对社会经济的贡献 ,以及它对社会其它方面的影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5.
警察圈套也叫诱惑侦查、侦查陷阱,它似一把双刃剑,用好了有利于公安刑侦工作,用不好会有损公安形象。国际社会对警察圈套各有不同的规定,根据我国情况可以有条件地使用。使用警察圈套时应该注意五大限制,并应正确处理警察圈套的设置不当。  相似文献   

16.
治安调解是公安机关通过调解的方式,对社会危害轻微的“因民间纠纷引起的打架斗殴或者损毁他人财物等违反治安管理”的案件进行处理的一种特殊方式。文章对治安调解的特征、适用原则、适用条件和范围进行了系统论述,并探讨治安调解对公安民警的要求。  相似文献   

17.
社区矫正符合行刑个别化、轻缓、谦抑的思想而为各国广泛采用,但在其适用方面,问题较多。比较社区矫正制度的适用情况,司法机关的社区矫正施行权符合分权与牵制的思想,对于落实狭义的司法权也有裨益。但是公安机关依法享有的部分施行权也应当保障,将社区矫正工作和公安机关社区警务的推进结合起来可使社区矫正工作更为经济,也更有保障。  相似文献   

18.
惩罚性赔偿正在由侵权纠纷向侵权纠纷与合同纠纷并重的方向扩张。这种扩张有其理论基础和现实条件。我国司法实践也正在进行积极的探索,但具体制度尚待建构和完善。  相似文献   

19.
侦查假设是刑侦逻辑思维的重要形式。整个侦查过程可以看做根据证据和线索提出侦查假设,在否定或肯定侦查假设的基础上发现新的证据、提出新假设的过程。侦查人员能否有意识地利用侦查假设分析案情,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侦查工作效率。侦查假设的应用逻辑包括分析侦查假设的提出是否合理,推演是否充分,证实或证伪是否有充足的理由,推理形式是否科学,以及如何正确看待侦查假设的可能性与客观世界实然性的矛盾关系等。  相似文献   

20.
立法规范的空白使得各地法院频频上演夺子之战,代孕纠纷单凭卫生部的相关规定难以得到有效解决。基本权与契约自由的精神尚未否战胜公序良俗而使代孕协议有效存在,委托夫妻拥有孩子的期望并不违反道德伦理的要求。通过科技与法律的交融互动,实现有条件开放代孕,或许是破解当前代孕问题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