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正近日,某单位针对基层干部职工提出“上级机关要多下基层”的建议,明确要求每位机关干部要迈开双腿,走出机关,常下基层看看,并将其作为一项制度坚持不懈,一以贯之。笔者不禁要为此举而鼓掌叫好。不可否认,在实际工作中,少数机关领导干部的确存在不愿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现象,比如:有的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文件,  相似文献   

2.
《党建》1994,(1)
下乡不要扰民仲竺岩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是党的优良传统,也是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一条重要渠道。近年来,各级领导同志和机关干部,认真贯彻执行中央关于干部下基层的规定,到基层去,到工厂、农村、学校、街道去,到困难大、问题多的单位去,了解情况,听取意...  相似文献   

3.
《实践》2008,(Z1)
常听有的基层干部抱怨.上级机关工作组下来的多,给基层添麻烦的多,帮不上忙的多。这些上级机关抓基层,工作没少做,精力没少投,时间没少花,钱物没少给,为什么基层不欢迎、基层面貌仍然依旧呢?原因很简单.很多上级机关都把"抓基层"与"下基层"混为一谈了。抓基层当然要下基层.如果机关干部总是坐在机关"遥控指挥",就难免带有盲目性。但是,下基层只是抓基层的一种方式.而不是唯一的途径。现在有些机关干部把抓基层仅仅理解为下基层去看看,"下"的人数、次数不少,问题也带  相似文献   

4.
《求是》2013,(9):36
为转变干部作风,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去年3月以来,三明市深入开展以"下基层、解民忧、办实事、促发展"为主要内容的"万名干部下基层"活动。针对下基层中存在的工作不深入、措施不得力、配合不协调、落实不到位等问题,结合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关于改进工作作风、密切  相似文献   

5.
正不可否认,在实际工作中,少数机关领导干部的确存在不愿深入基层联系服务群众的现象,比如:有的习惯于坐在办公室里看看文件,打打电话,搞遥控指挥,发号施令;有的满足于闭门造车,向壁虚构,工作仅停留在向下要材料、催报表的层面上;有的热衷于照抄照转上级文件,内容空泛,与本地本单位实际结合不够,对指导工作没有实际意义,等等。长此以往,不仅会导致上下关系疏远,感情淡漠,而且还会因领导机关不了解基层实际情况而出现"机关瞎指挥,基层打乱仗"的现象,从而贻误工作,影响事业。鉴于此,领导干部一定要常下基层,深入实际,善于做好"下基层"的文章,这既是改进工作作风、密切联系群众的客观要求,也是提高干部素质、增强工作能力的重要途径。要带着问题下基层调研。坚持调查研究,是我们党的优良传  相似文献   

6.
中央关于干部下基层的文件下发以来,北京市各系统大多数单位的干部都认真学习,积极贯彻。许多单位、部门的党政主要领导干部和党政机关干部先后深入企业、农村、学校、街道,特别是困难大、问题多的单位,了解情况,听取意见,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做艰苦细致的工作,同群众一起,研究解决生产和工作中的问题。通过下基层,到群众中去调查研究,一些单位和干部写出了很有质量的调查报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5,(11)
<正>近日,听一些下基层干部说,基层百姓非常欢迎"五官端正"的下乡干部。因为只有"五官端正"的干部,才能真正帮助老百姓解决生产生活中遇到的各种难题。"五官端正"是指:耳不偏,善听真言。下基层干部只有在深入基层过程中善听真言,乐听逆言,诚心实意地和基层  相似文献   

8.
《新长征》2012,(11):2
"三帮扶"和"干部下基层"活动开展以来,桦甸市通过强化地毯式走访、远景式规划、立体式帮困、开发式扶贫、对点式破难等措施,全市92个部门、24名市级领导、2365名机关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突出重点、真帮实扶,取得了民心暖、政令顺、合力强、发展快的显著社会效果。  相似文献   

9.
宣金祥 《江淮》2012,(3):52-53
一段时间以来,不少党组织开展类似"党员进农家,干部下基层"活动,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为群众解决了不少困难,这对于转变工作作风,改善党群干群关系是大有好处的。  相似文献   

10.
正青铜峡市认真贯彻落实自治区"下基层"活动视频会议精神,强化调配管理,细化监督考核,实化问题解决,以党的十八大精神进一步推动"下基层"活动深入开展。一是强化调配管理,确保"全覆盖"。按照"便于开展工作、充分发挥集中帮扶效应"的原则,将调入和新增干部及时补充到基层联系点中,对5个单位的"下基层"联系点进行微调,使新增加的同富、同进2个生态移民村、1个林场城镇社区都有单位和干部联系,确保了干部职工和基层  相似文献   

11.
机关干部深入基层摸情况、搞帮带,是抓好各项工作在基层落实的好传统、好做法,但是,有的领导下基层却"吓"着了基层。基层干部群众说他们"背着手、腆着肚,一看就是蹲点干部";"听听汇报,转转村庄,挑挑毛病,吹吹自我";"帮建帮带,越帮越忙"等等。这些情况,不能不引起我们的关注和反思。领导干部下基层遭到基层干群如此  相似文献   

12.
正一是大力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学习宣传教育活动,不断提高社会成员的知晓率和认同度。通过组织中心组学习,带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学习;通过学习型党组织的创建、考核,带动全社会各级各类组织的学习;通过书记讲党课、干部"送理论下基层"等载体,带动学习教育进机关、进农村、进社区、进校园、进企业;通过形  相似文献   

13.
从机关走向基层,面对角色的转变、岗位的变化,干部下基层应该怎么干,干什么?笔者认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帮助农村解决在同步小康进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和问题,加快推进同步小康建设步伐。驻下来,树形象。干部下基层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下基层不是镀金,不是走程序,而是与群众"零距离"接触、"心贴心"沟通、  相似文献   

14.
王万虎 《共产党人》2013,(Z1):52-53
正近年来,石嘴山市惠农区以机关干部"下基层"活动为平台,通过建立和完善工作制度,推进干部下基层活动常态化、制度化,改进了干部作风,拉近了干群关系,树立了机关干部心系群众、爱民亲民的良好形象。一、搭建两个平台,助推下基层活动一是搭建实践平台。把干部"下基层"工作与推进重点工作(项目)、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创新社会管理、移民工程、棚户区改造等工作相结  相似文献   

15.
今年以来,各级党员干部纷纷走出机关,深入基层,倾听民声,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和问题,"基层组织建设年"开展得如火如荼。党员干部下基层只有带着感情下访,诚心诚意办事,方能"接地气"、"增底气"。"诚以待人,无物不格。"党员干部深入基层就是要带着诚意、揣着诚心走近群众,与群众面对面交流、心与心对话、实打实服务。群众反感的  相似文献   

16.
吴翠云 《红旗文稿》2012,(20):10-11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提出,要大兴密切联系群众之风,健全联系群众制度,创新联系群众方式。基层是人民群众工作生活之所在,了解原汁原味的民情,需要深入基层;基层是民智民力之所蕴,问计于民、科学决策,需要深入基层;基层是矛盾问题之所萌,未雨绸缪预防风险、攻坚克难促进和谐,需要深入基层。为此,今年德州市在全市党员干部中开展了"下基层、走村居、访民户、解民忧、送温暖"活动,督促广大党员干部深入基层、服务群众、化解矛盾、解决问  相似文献   

17.
领导干部“深入基层、走访群众、解决问题”活动开展以来,领导干部坐机关的少了,下基层的多了;空谈的少了,干实事的多了,  相似文献   

18.
2012年,垦利县扎实开展"千名干部进百村(企业),万名党员联万户"活动,推动机关干部下基层、接地气,听民声、解民忧。城乡牵手,机关干部当"村官"按照"硬抽人、抽硬人"的原则,垦利县重点从县直部门单位和镇(街道)机关中层骨干、年轻干部中选拔了105名政治素质好、工作热情高、熟悉基层工作、有较强开拓创新能力的优秀党员干部,分配到19个农村社区、30个产业村、33个后进村、15个  相似文献   

19.
前不久,一位机关朋友在谈起“下基层、访群众”活动的感受时,很自豪地说:“现在我们下基层的时间多了,和每家每户越来越熟悉,群众都叫我们‘狗不咬干部’”。这个称呼着实让笔者感慨万分。  相似文献   

20.
开展干部下基层活动是党中央在新的形势下为扎实做好群众工作、化解基层矛盾、维护群众利益、推动和谐发展作出的一项重要决策部署。自活动开展以来,各级干部纷纷深入基层磨炼意志、增长本领、提升能力,取得了较好的实践效果,但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和不足。要想使这项活动长久稳定地坚持下去,应着重解决好四个问题:统一思想认识,确保下基层活动不走过场;树立正确理念,确保党群干群关系密切和谐;加强建章立制,确保干部下基层下得去、呆得住、干得好;着力排解民忧,确保下基层活动取得实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