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儒林外史》比起与它居于同列的《三国演义》、《水浒传》来,读者不那么广泛,一部分读者因读不甚懂而不乐读。深通《外史》内、外学的陈美林先生,为了帮助读者欣赏,也为了有助于学人进一步探索研究,不惜数年心血写了十余万言的《外史》新批。新批采纳了旧批一些有益的见解,并熔铸了今人特别:是他自己的研究成果,将整体系统性思维、追溯本义等方法纳入评点。阐幽烛微,言之有据,系统严密,是一部导读助研的好书。  相似文献   

2.
《尝试集》是胡适早期倡导文学革命时所写的一部白话诗集。其中大部分诗篇从1917年起,陆续发表在《新青年》等杂志上。1920年结集出版,至1940年时已印到16版。它是我国文学史上第一部白话诗集,在五四新文学运动中曾产生过广泛的社会影响。由于胡适后来投靠帝国主义和买办资产阶级,多年来,人们对于这部作品没有能  相似文献   

3.
<正> 本世纪六十年代以来,伴随着国际关系的发展,国际私法的理论和实践发生了重大的变革。国际私法范围的不断扩大,要求着新的国际私法的规范结构和理论体系;法律选择方法的更新,动摇了旧的法律适用原则;国际私法的立法活动日趋活跃,其规模日益扩大,内容也愈加丰富。《瑞士联邦国际私法法规》正是在这样的条件下应运而生的。它的诞生,立刻  相似文献   

4.
《儒林外史》反映清初的社会生活,假托明代的历史故事。它仿照话本、拟话本和《水浒》、《西游记》等,在正文之外,前加“敷陈大义”的“楔子”,后附“下诏旌贤”的“幽榜”。“楔子”以元末明初为社会背景,描写王冕的一生;“幽榜”设想原型人物的身后,构思了万历四十四年一齣“奉旨承祭”的丑剧。其正文则涉及明代成化、弘治、正德、嘉靖、隆庆和万历等六朝,总计一百一十多年。  相似文献   

5.
陈忠诚 《时代法学》2005,3(5):120-120,F0003
《元照英美法词典》问世一年多来,莘莘学子听说我曾作为东吴校友参与其事(但必须强调:我分担的只是很小很小的一部分工作),颇有下问于吾的:“这本英美法词典您觉得怎么样?”。另一方面,恐怕也与我的职业习惯有关:往往喜欢对新出版的双语词书———法律专业或非法律专业的———说三道四(屈指算来,几十年来也有70多篇了吧)。而今,竟对《元照》保持缄默……。其实,近两年来,想写一本《法苑内外忆东吴》,需作一些准备,故很少有余暇顾及已由法律出版社出版了的《元照英美法词典》,怪不好意思的。为了对青年学子的垂询有所反馈,甲申溽暑决心在不…  相似文献   

6.
在英明领袖华主席的领导下,粉碎了“四人帮”,科学、艺术界正在呈现出百家齐放,百家争鸣,自由讨论,共同进步的繁荣局面。关于《儒林外史》的讨论,正是在这样的大好形势下展开的。我们相信,通过讨论,可以更多地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进一步肃清“四人帮”的流毒,把《儒林外史》的分析研究推进一步。这里我们就评论《儒林外史》的标准和观点问题谈一些粗浅的看法。  相似文献   

7.
《儒林外史》是我国第一部优秀的古典讽刺小说。正如鲁迅指出的,“迨吴敬梓《儒林外史》出,……于是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它出现在十八世纪中叶,所谓“乾隆盛世”时期。其实这时根本不是什么“海晏河清”的“盛世”,而是危机四伏的封建末世,正是中国封建社会走向没落与崩溃的时期,用作品的话说,“天下自此将大乱了。”(第一回) 吴敬梓在《儒林外史》里反映了什么内容,这部小说的思想意义是什么呢?长期以来,  相似文献   

8.
吴敬梓的《儒林外史》,是我国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它通过生动的艺术形象,反映了封建社会末期某些腐朽黑暗的现象,表现了作者的理想及其疗救世态的善良愿望。在反映腐朽黑暗的现象方面,《儒林外史》以批判八股科举制度,揭露封建知识分子热衷功名利禄的种种丑态作为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9.
《儒林外史》究竟反映了什么样的社会生活,或者说它的思想主题究竟是什么,自来的研究者对这一问题就有不尽相同的评说,最早论及这部小说的是吴敬梓友人程晋芳,他在吴敬梓身后所写的《文木先生传》中说这部小说“穷极文士情态”;在《怀人诗》中亦说:“《外  相似文献   

10.
古代山海阻隔、“老死不相往来”,各国文明本无所谓“中心”。欧洲文明中心主义只是近代以来交通、通讯发展,欧洲经济急剧繁荣并经由火炮与兵舰的强行推动而形成的。随着非西方各国经济的崛起,欧洲文明中心主义的神话必将被彻底打破。但是,这一变化进程的迅速,却在相当大的程度上有赖相关国家、地区的知识精英们的努力。而且,这里更需要的不是豪迈响亮的政治口号或海阔天空的书生空论,而是以切实的努力去攻取一个一个堡垒、一块一块阵地,使得欧洲文明中心主义失去其市场。从这些意义上说,中国人民大学韩大元博士所撰《亚洲立宪主义…  相似文献   

11.
关于《儒林外史》的主题思想,一般都认为是讽刺和批判科举制度以及封建社会的黑暗面。谈到结构布局,大抵采用鲁迅《中国小说史略》中的说法:“惟全书无主干,仅驱使各种人物行列而来,事与其来俱起,亦与其去俱讫,虽云长篇,颇同短制。”所谓“无主干”或  相似文献   

12.
近年,我国国际法学界的理论研究工作蓬勃开展,硕果累累。由法律出版社1998年付梓的《国际公法学》一书,正是华东政法学院国际法系部分中青年学者长期以来教学和科研阶段性成果的结晶。作为一部上海普通高校“九五”重点教材,不仅是一部很好的重点教材,实际上也是一部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体现了一定深度和广度的学术著作。该书系由华东政法学院院长曹建明教授牵头策划并与周洪钧教授、王虎华副教授合作主编,多名中青年教师集体撰写而成。通览全书,可以发现它具有以下几个鲜明的特点:第一,该书在体系构筑方面有独到之处。在沿袭…  相似文献   

13.
《儒林外史》是我国十八世纪一部著名的长篇讽刺小说。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史略》中说。“造吴敬梓《儒林外史》出”,“说部中乃始有足称讽刺之书”,“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高度肯定了它在我国文学史上的重要地位。但这部小说问世二百多年来,直到目前为止,还不能说对它已经作出了正确的评价。近年来的一些评论文章多认为它是一部“反孔批儒”、“具有反儒倾向”的小说,我们有些不同看法,现提出来冀以引起讨论。  相似文献   

14.
祭泰伯祠是《儒林外史》中最重要的事件,作者笔饱墨酣地叙述了这一事件的来因去迹。从第三十一回开始,大祭的主角先后登场,各方士子也陆续汇集南京。第三十七回更是全书的“大总汇处”(卧闲草堂本第三十三回总评)。形成了“八音繁会”的高潮。祭祀结束后,参与其事者逐渐风流云散,小说又不断通过他人的缅怀回顾和瞻拜遗址屡屡将此事提起。就艺术水平而言,写泰伯祠大祭的第三十七回在全书中非属上乘,然而其中包蕴的思想文化内涵却极为丰厚。这里既有对程朱理学的尖锐批判,又有封建社会末期知识分子探寻精神出路的上下求索,具有明显的文化批判态势和文化建设热情。  相似文献   

15.
崔茂盛 《政法学刊》2001,18(4):96-96
《邓小平现代化发展战略思想研究》一书是韩国汉城“当代中国研究所”所长李平植博士撰写的专著。该书对当代中国邓小平社会主义现代化思想的产生、形成、发展、战略步骤及其主要内容都作了系统全面的论述。已由陕西人民出版社出版发行。 全书约28万宇,共分8章32个专题,它准确地反映了当代中国实现现代化和建设社会主义两个方面的根本目的和价值取向,具有历史性、时代性和社会主义性的内容特征,为在中国这样生产力水平相对低下、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怎样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实现现代化提供了新的思路,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理论…  相似文献   

16.
莫洪宪博士所承担的国家教委博士点基金项目的最终成果——《有组织犯罪研究》(湖北人民出版社1998年5月版,全书约22万字)。笔者通览全书,认为它具有以下几方面突出特点:一、选题贴切,研究深入。作者将刑法学、犯罪学和刑事政策学的内容揉合在一起,不仅探讨...  相似文献   

17.
最高人民法院于1986年1月31日和1987年8月29日先后颁布了《关于诉讼前扣押船舶的具体规定》和《关于强制变卖被扣押船舶清偿债务的具体规定》两个重要法规。这两个法规在当时我国《民诉法》和《海商法》尚未颁布、实施的情况下,对我国的海事审判起着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8.
王向明编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新近出版的《宪法若干理论问题的研究》(以下简称《研究》)一书,已经和广大读者见面了。这本著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从理论和实际的结合上,阐述了我国宪法的一些重要理论和实践问题,在所研究的一些领域里均有创见。它是作者多年来从事宪法教学和科研的成果。它比较正确地阐述了宪法的起源、概念,一直到宪法的监督和保障,基本上抓住了近年来宪法学界所争论或讨论的重要问题,表明了自己的观点。纵观全书,有这样几个特点:  相似文献   

19.
<正> 当今世界,围绕着人权这一主题的著作浩如烟海。美国哥伦比亚大学教授、著名宪法学家路易斯·亨金所著《权利的时代》,堪称人权学术著作海洋中的一座波峰。 亨金在本书英文版前言中称,我们所处的时代是权利的时代。这一时代的基本特征之一是人权观念得到了普遍的接受。正是在这样一个主题之下,亨金以一个宪法学家的独特角度和学识,从国际法和国内法的广阔领域精僻地分析和概括了国际人权运动的起源、发展与成  相似文献   

20.
被选入中学语文教材的文学作品,多为名家名作。这些名家名作一经作为范文编入教材时,一般来说,编辑总要就其内容和形式作或多或少的删改的,这种删改是完全必要的。然而,删改有当与不当之分:有的地方经删改,纠正了原作中的某些错误,弥补了其中的缺陷,使原作显得更完美了;有的地方,因删改不当,使原来正确的东西反而出现了漏洞,这也是常有的事。新编高中语文第六册对茅盾的短篇名作《春蚕》的删改就有上述瑕瑜互见的情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