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论析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民主、富强、公正、和谐和自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基本的价值观。民主表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人民群众在国家和社会生活特别是政治生活中的地位的要求;富强表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社会物质基础的要求;公正表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社会政治伦理关系及其规则的要求;和谐表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人与人、人与自然关系的要求;自由表征的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社会发展终极目的的要求。民主、富强、公正、和谐、自由五位一体,相互渗透、互为前提,构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价值观体系,规定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和发展趋向,是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应该长久遵循的基本价值理念。  相似文献   

2.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现实要求,是建设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巩固党执政的社会基础的必然要求。我们所要构建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就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规定的实现人自身和谐、人际关系和谐、人与社会关系和谐、人与自然和谐的现代和谐社会。构建和谐社会必须把坚持以人为本作为首要原则,必须着力解决民生、民权、民心、民智、民力、民享、民乐的问题,其中的关键问题是促进利益群体之间的和谐。  相似文献   

3.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旨归。实质上,"中国梦"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一致的,二者有机地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奋斗目标,与"中国梦"高度一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诉求,是实现"中国梦"的价值准则;爱国、敬业、诚信、友善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的道德要求,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4.
科学发展与社会和谐,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二者同属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大范畴,两者相互联系、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构成了相互贯通、内在统一的有机整体。  相似文献   

5.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社会正能量的粘合剂、社会全面发展的助推器、人的全面发展的能量源。作为一种价值标准和行为准则,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最高表现。其中,富强是经济层面的价值目标、民主是政治层面的价值目标、文明是文化层面的价值目标、和谐是社会层面的价值目标。"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目标和本质要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相似文献   

6.
社会和谐是我们党不懈奋斗的目标。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要“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这一宏伟目标的提出,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本质要求,体现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和迫切要求。目前,云南省曲靖市按照中央确定的重大战略部署,认真贯彻落实云南省第八次党代会精神,坚持用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立足市情,总结经验,找准影响制约构建和谐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理清思路,积极探索,大胆实践,力争在构建和谐社会的实践中有新举措,取得新进展。  相似文献   

7.
做好新形势下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是社会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是现代化建设的重要目标和重要保证。在我国改革开放进一步深入,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确立新的历史条件下,坚持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对于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强国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8.
和谐体现了自然、社会以及人体自身等方面和谐的共性,本质上是指一种协调、均衡和美好的状态。其与良性冲突并存。和谐社会则是指包容多样性和差异性的协调、均衡、美好的社会,是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人之间协调发展的社会,其既体现了和谐的共性,又具有社会关系特征。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则是和谐社会在社会主义阶段的具体:髟态,其与传统和谐社会、共产主义社会等都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党的十八大首次将"富强"明确定位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之价值目标的首位,"富强价值观"作为一个新名词已然进入历史的视野。本文从民富与国强、人民物质富裕与精神富有以及价值取向等方面阐述富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内涵,从富强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要求、是"民主、文明、和谐"的基础、是中华民族千年夙愿和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等方面体现富强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目标,而和谐文化是和谐社会的基本特征和重要保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深刻认识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意义,探析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思路与对策,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坚持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1.
理想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追求,是一个政党治国理政的旗帜,一个民族奋力前行的向导,一个国家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精神动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一个重要内容,充分反映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共同愿望、利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古代思想家强调和推崇和谐,其思想体系中蕴含着非常丰富而深刻的和谐理念,主要体现在人与自然、人与人、人与自身和人与社会这四个方面。这些和谐思想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思想渊源,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3.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我们党不懈努力奋斗的目标。它反映了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体现了全党全国各民族人民的共同愿望。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对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构建社会主  相似文献   

14.
中共十六届六中全会着重研究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问题,创造性地提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的新论断;把“和谐”与“富强民主文明”一起作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目标;提出“建设和谐文化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任务,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文化的根本”;强调“公平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制度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根本保证”。这些新观点、新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社会建构理论的新发展,具有十分重大的理论创新价值和实践探索意义。  相似文献   

15.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优势;社会和谐反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与阶级社会的区别;社会和谐符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必然趋势;社会和谐体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价值取向。  相似文献   

16.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涵与生态文明理念具有深刻的内在一致性。从生态视角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的"文明"体现着人类最新的文明形态——生态文明;"和谐"体现为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自身的和谐;"平等"体现为"人与自然"存在论意义上身份与权利的平等;"公正"体现为代际间公正;"友善"体现为人与自然的平等相处与亲和友好。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七大关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论述是基于当今现实的科学表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立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形成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以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为集中体现的我们这样一个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将会超越西方国家社会“自由、平等、博爱”的核心价值观。  相似文献   

18.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新论述即“三个倡导”提出的理论依据是马克思主义的人学思想:人的个体、共同体和社会状态这三种状态是相互生成、相互映衬、相互渗透、相互建构的辩证统一关系。“三个倡导”,为公民个体寻找安身立命的栖居之所,为共同体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价值目标、社会达致“自由、平等、公正、法治”的和谐状态提供了精神支撑与价值航标,浸润着对人之个体生活、共同体生活与社会生活以及人之成长与完善的人性关怀,从而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改革发展事业是非成败的价值标准。  相似文献   

19.
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揭示了市民社会的经济关系本质及政治国家与市民社会的关系。深刻探析马克思的市民社会思想,必将对我国正在进行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即四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体布局,提供重大而深刻的经济富强、政治民主、文化文明、社会和谐的价值意蕴。  相似文献   

20.
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体现了历史与逻辑相一致的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世界观,对于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起着重要的信念锻造、力量支撑和价值承载作用,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传播的基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