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重心在基层,而基层领导干部则是打牢"墙基"的"奠基石",所以要特别注重提升基层领导干部的社会治理能力。当前,基层领导干部社会治理能力欠缺主要表现为认识不够、方法不当、水平不高三个方面,要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必须更新治理理念、创新治理方式、提高治理水平。  相似文献   

2.
社会治理的基础和工作重点在基层,基层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体系的最为基础的组成部分。加强新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有利于加强基层政权建设;有利于提升基层社会治理和社会服务的整体水平;有利于增强基层社会自治能力,对实现新疆长治久安,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重要的意义。新疆在基层社会治理方面存在不少问题:一是没有实现从"社会管理"向"社会治理"的话语体系转换;二是基层社会治理片面化;三是社会组织发育不健全,社会治理主体缺失;四是公众参与社会治理的渠道不畅,效果不佳。要构建多元化的社会治理主体,承认社会的相对独立性,培育和发展社会组织;推动形成社会治理主体平等关系;有机地把国家、社会、公民结合起来,才能有效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维护新疆社会和谐稳定。  相似文献   

3.
党领导基层社会治理,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鲜明特质和一大优势,加强和创新超大城市基层社会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重要环节。为此,成都市委坚持"党建统领、体制破题、发展治理、做活社区"的总体思路,以党建引领社区发展治理作为城市转型的着力点,在理顺党建引领城乡社区治理的领导逻辑、创新党领导城乡社区治理的各类平台、构建社区治理共同体与基层社会公共空间等方面积极探索,其突出亮点与特色就是破解了超大城市治理中的基本问题——活力与秩序的矛盾,从而实现了党组织对社区治理的有效领导,并推动成都乃至四川城乡基层治理体系的建设,极大提高了城乡社区治理水平,走出了一条党领导城乡社区发展治理的新路。  相似文献   

4.
林靖  汪华  杨柳 《唯实》2021,(1):70-74
社会治理一直以来都是学术界关注的重点与热点,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十四五"期间要努力实现"社会治理特别是基层治理水平明显提高"的目标,要求"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根据中央提出的"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民主协商、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科技支撑的社会治理体系",可以看出将"共同体"这一概念运用到社会治理领域,表明中央在顶层设计上更加注重社会治理的制度建设和治理效能,注重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的有机结合。  相似文献   

5.
近些年,我国利用数字技术进行城市治理取得了明显成效,从"数字治堵"到"数字治疫",从"数字经济"转型到"数字政府"建设,都彰显了"数字要素"与"治理要素"的完美融合。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构建网格化管理、精细化服务、信息化支撑、开放共享的基层管理服务平台,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为今后全面深化数字赋能城市治理现代化工作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6.
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指出要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十四五"规划建议第48条专门论及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特别关注基层社会治理。河北省高邑县作为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县域综合试点之一,近年来,坚持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化自治、法治、德治"三治融合",积极开展"一网先行,三治并进"基层社会治理实践,在创新基层社会治理模式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并取得了初步成效。  相似文献   

7.
辽宁在新时代全面振兴中,必然面临着全面深化改革的阵痛、历史遗留问题的长痛、新时期社会矛盾的绞痛。社会稳定是新时代辽宁全面振兴的基本前提,也是全面振兴的题中之义。社会稳定的基石在基层,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加强基层基础建设,是事关新时代辽宁振兴的全局性大事。辽宁基层社会治理必须坚持"六位一体"的治理理念,即系统治理、依法治理、综合治理、源头治理、数据治理和文化治理,通过"六位一体"实现"四个结合",即自治、法治与德治相结合、刚性治理与柔性治理相结合、网上治理与网下治理相结合、事前治理与事后治理相结合。  相似文献   

8.
伴随着单位制的解体以及社会自主性的增强,基层社会治理的"脱嵌"和基层党建的"悬浮化"问题同时浮现出来,将这两大问题统合起来进行解决,实现基层党建的去"悬浮化"和基层社会治理的再嵌入,成为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的创新逻辑,它涉及多层次的治理网络,多种形式的议事平台以及正式、非正式合作机制的构建等多个维度,这些探索的目的是实现嵌入式引领与有效治理的统一。围绕治理在何种理念上展开、治理依托哪些主体参与、治理需要哪些资源以及治理在何种机制上运行,按照类型学的划分,可以将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实践,分为价值引领式治理、平台搭建式治理、资源整合式治理、机制保障式治理等四种类型,这四种类型层次分明、互为补充,共同展现了新时期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的整体图景。  相似文献   

9.
正11月14日,在"创新社会治理加强社会建设"2014(贵阳)年会上,全国首家社会治理创新联盟正式揭牌。北京市西城区、大连市西岗区、山西省安泽县、贵阳市清镇市等会议成员共同发表了《社会治理创新联盟贵阳宣言》,约定用法治、善治、自治、共治、德治"五治并举"创新社会治理模式。会前,贵州大学贵阳创新驱动战略发展研  相似文献   

10.
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基层的战斗堡垒,是党治理基层社会的领导核心,对社会治理的发展方向起着决定性作用。基层社会治理创新离不开基层党组织的功能发挥。为此,要通过创新组织设置和活动方式开展,加强基层党组织的领导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创新基层党组织工作机制,不断调试和拓展基层党组织自身功能,使其向着社会结构性变化的方向发生转变并发挥作用,进而影响、推动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1.
坚持系统观念是"十四五"时期做好社会治理工作必须遵循的重要原则之一。作为基础性的思想和工作方法,系统观念注重整体性与关键性、关联性与结构性、系统过程性与动态平衡性。新时代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构建共建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格局、有效推动治理重心下移,必须坚持系统观念。在系统观念视域下推动社会治理重心向基层下移,需要找准推动重心下移的着力点,整体谋划、系统重构基层治理体系,运用综合集成方法解决重心下移的现实难题,建立有效的支持机制。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作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决策部署,乡村振兴不能仅限于产业、行业和地域性发展的技术层面,还应体现在深化乡村的基层治理上。为此,一定要加强和创新基层社会治理,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将和谐稳定创建在基层,实现政府治理同社会调节,村民自治良性互动,建设人人有责、人人尽责、人人享有的社会治理共同体。  相似文献   

13.
基层社会矛盾运动构成了宁波社会管理创新、社会治理变革的内在驱动力,而一个相对成熟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对于社会建设和社会管理创新、基层社会管理和服务水平的提高具有不可替代的意义。宁波市从"包容性发展"理念和价值观的确立、基层社会治理主体结构的扩展和优化、合作治理机制的构建等几个方面构建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实现社会管理的创新,而基层社会服务供给二次分工机制作为基层社会服务领域资源配置方式的创新,丰富了政府与社会合作的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宁波市的创新实践产生了社会管理互动性、服务性、专业性和社会自主性水平的提高等效应。  相似文献   

14.
基层治理是国家治理的核心场域,基层治理现代化从属于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范畴。基层治理现代化需要平衡对制度、技术的倚重和对文化、情感的淡化之间的关系,它既是国家、地方与基层三级联动的过程,需要织密要素协同网;又是政府、社会与公众三者互动的过程,需要织密情感联结网。要素协同与情感联结作为两个影响基层治理的重要因素,构成了基层治理现代化的变量函数,成为"基层之治"的"密钥"。通过对多个案例的分析发现,要素协同与情感联结的共同作用可以有效诠释政府如何突破以往基层治理受自上而下的科层束缚以及弥合政府、社会与公众三者之间的情感"嫌隙",从而促进多重治理要素的流动、融合与协同共生,重构政府、社会与公众的情感关系,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基层治理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基础工程,近年来,成都市在加强基层治理建设和创新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始终坚持基层党组织在基层治理中的领导核心作用,强化政治引领,推动社会组织融入社区治理,打造民心工程,服务社区群众等。成都市在基层治理中取得的诸多成效,为基层治理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相似文献   

16.
王华 《新长征》2021,(4):20-21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这是我们党着眼于实现"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是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的重大战略举措。要推进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实现城市更高质量发展,就必须以先进的理念、精准的方法来加强和创新市域社会治理。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基层治理实践创新的制度性成果之一,在于复合型治理的形成,在治理导向上,则突出表现为均衡发展。复合治理的一般形态包括党建复合治理、政府复合社会、服务复合管理;其运转机制则有"项目制"运转、区域化联动运转等。复合治理的本质是合作、协商与互动,其特点是元治理与协商治理有机融合,权、责相统一,实现稳定和均衡发展。复合治理是现代社会日益复杂化、结构化、精细化、技术化的结果,而且仍在不断发展和演变。基层复合治理对于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推动社会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破解全面深化改革面临的结构性矛盾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未来我国基层治理实践创新需要在节约治理成本和实现均衡发展两个方面进一步努力。  相似文献   

18.
高旭  曾小锋 《求实》2016,(7):4-12
大数据作为21世纪国家治理可利用的最重要的战略资源和技术支撑,具有巨大的潜在价值和应用前景。基层社会是国家治理体系的基础和切入点,基层党组织是基层治理的领导核心。大数据发展给基层党组织治理带来双重境遇,既有助于提升基层党组织建设的科学化水平、提高基层治理能力、推进基层民主政治发展;同时在治理理念、信息安全、个人隐私、利益协调等方面面临挑战。大数据时代,基层党组织要加强组织建设,树立数据治理理念,改进治理方式,优化结构设置,健全基层制度,加强人才培养,推动基层治理的多元化、科学化、法治化,形成基层社会"善治"的良好局面。  相似文献   

19.
《探索》2016,(1)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单位社会"的解体,传统的"单位制党建"已不能适应新时代的要求,同时,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耦合互动日益增强。党组织作为社会治理的领导者,须以区域化党建创新基层党组织建设,着眼于"社会人",把区域内的各类企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和党员组织起来,协调沟通区域内的各类社会单元,从而推动基层党组织建设与社会治理相互促进、相得益彰。  相似文献   

20.
提高基层社会治理的水平,要完善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的社会治理体制。基层党建与基层社会治理密切相关,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以基层党建引领基层社会治理,构建多元治理的结构,增强民众参与的效能感,创设协作发展的机制,营造和谐发展的氛围,推进基层党建与基层治理的深度融合发展,有利于巩固党的领导和加强党的建设,有利于促进基层社会治理高质量发展,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