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原则说”的重大发展邓小平同志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总结性理论概括(简称“本质论”)是对过去我们在“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层次上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简称“原则说”)的重大发展。第一,“本质论”是在更深刻、更一般的层次上来回答什么是社会主义,揭示了社会主义最核心最一般的内在规定性,克服了在“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层次上来描述社会主义的种种不足。第二,“本质论”实际上包含着即相对于社会主义本质内容,公有制、按劳分配等原则也是手段、条件或基础这一个重要思想,突破了过去那种脱离生产力去评价公有制…  相似文献   

2.
杜宇 《淮海论坛》2006,(2):25-29
邓小平提出的“社会主义本质论”是马克思主义社会主义观上的一次历史性突破。随着实践的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显现出历史局限性,需要继续发展。“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新发展。  相似文献   

3.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继承和发展,是邓小平理论创新中最具有特色的、份量最重的部分。任何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概括,都要与时俱进,不断发展,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也不例外。“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深化,“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应有之意,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4.
文学史中的述史机制张荣翼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历史一词的英语名称是“history”,有趣的是,该词的前两个字母去掉后,成为“story”,它是指一种故事,一种讲述,而且在“story”的古代用法中,它也确实就有“历史”的含义。那么,历史作为一种进述,...  相似文献   

5.
艾政文  胡松 《前沿》2004,3(8):3-5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对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创造性发展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它与社会主义本质论在根本目标上是一致的 ,坚持党的领导是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德国希特勒的“纳粹主义”、“纳粹党”,长期被译为“国家社会主义”、“国社党”,那是错误的,容易引起误解和混乱。正确的翻译应当是“民族社会主义”、“民族社会主义党”。 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55周年,我建议,趁此机会把这两个误译纠正过来。 德语的Nazismus(纳粹主义),是National- sozialismus一词的缩写,而这个词则是由National和sozialismus两个词复合而成的。Sozialismus是个单义词,只能译“社会主义”,没有歧义。National则是个多义词,可…  相似文献   

7.
对比与对照─—英语的强调手段之五刘庆荣对比(Compariston)和对照(Contrast)也是英语中十分常见的修辞手段,对比就是将两种不同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突出其共同点;对照则是将两种相同或相似的事物放在一起,加以比较,突出其不同点,从而...  相似文献   

8.
党的先进性与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内在统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邓小平的社会主义本质论科学地解决了如何认识和发挥社会主义优越性的问题 ,江泽民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回答了如何保持党的先进性的问题 ,这两个问题虽然范围不同 ,但却具有不可分割的理论契合点。只有把社会主义本质论与“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一起来理解 ,才能深刻认识坚持党的领导与社会主义道路的不可分离性 ,深刻理解从社会主义本质论到“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必然逻辑。  相似文献   

9.
汉字趣谈     
与世界上许多国家用字母表示语音的文字不同,方方正正的汉字是一种用符号表示词意的文字。 汉字的造字法十分有趣,有象形、指事、会意、形声等6种。打个比方,那种描画事物形状的象形造字法(关于指事、会意、形声等造字法,以后会在文章中介绍)是这样的,如“山”(sha  相似文献   

10.
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探析皮晓辉什么是社会主义?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谈话中对社会主义的本质作了精辟概括,从最深层次上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的问题。事物的本质是指事物内部基本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社会主义本质就是社会主义内部基本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邓小平正是从社...  相似文献   

11.
货币作为商品形态的特殊性和作为价值形式的一般性是两个不同的问题,而不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把货币商品自身的“物理——自然”属性与货币商品的“经济——社会”属性的契合作为货币商品具有超越“一般等价物”的“特殊性”规定,是“倒因为果”的货币商品形态论而不是货币商品本质论,更不是货币本质论;货币的本质是要说明商品怎样、为什么成为货币而不是强调货币是商品还是特殊商品;货币现代虚拟化的发展形式充分说明马克思货币本质论具有广泛的理论适用性。  相似文献   

12.
刘春林 《理论月刊》2004,1(12):24-25
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巨大贡献在于为中国经济学提供了思考问题的世界观和方法论。从经济角度而言,“精髓论”是思考经济的方法论,“本质论”体现了以民为本的思想,“标准论”是改革实践的参照系。本文试图从精髓论、本质论和标准论三个视角来探寻邓小平经济理论的哲学价值。  相似文献   

13.
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社会稳定与经济发展夏振坤概念的界定:“社会稳定”辩析(一)何谓“稳定”?对于“稳定”这个词,有各种各样的理解。一种理解,把稳定视同为“衡定”,即事物衡定地保持旧有状态不变。显然这是一种静态的稳定观,是违反事物发展规律的保守观念。事物总是在发展变化的,...  相似文献   

14.
学习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本质论的体会覃进军邓小平同志在1992年初的南巡谈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这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第一次对社会主义本质作...  相似文献   

15.
郭建平 《台声》2007,(10):14-16
2006年春节(1月29日),陈水扁首次公开提出“三项诉求”之一,即“以台湾为名称重新申请加入联合国”,事隔两天后,美国国务院副发言人埃尔利就指出,陈水扁要“以台湾名称加入联合国”,“是单方面改变现状”。当年,台湾当局以“中华民国”后加注“台湾”形式“申请入联”,结果以1993年以来的连续14次“入联”惨败告终。  相似文献   

16.
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公司名称冠以“中国”等字样问题的通知国办发(1995)36号(一九九五年五月二十九日)为规范公司名称,加强对公司名称的管理,根据国务院决定,现通知如下:今后,除国务院决定设立的公司外,其他新设立的公司(包括其他各类经济实体)一律不得在...  相似文献   

17.
邓小平同志的“本质论”在理论和实践上的巨大贡献祁永华,姜旭邓小平同志在“南巡讲话”中指出:“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这一关于社会主义本质的论述,不仅在科学社会主义发展史上是一巨大的突破,也...  相似文献   

18.
马克思在费尔巴哈的人道主义的基础上,提出了人的本质论.但在从事实证研究以后,马克思开始把关注点转向人的存在问题.他始终没有放弃人的本质论,而是把人的本质论和人的存在论相结合,形成了马克思关于“人的现实性”的观点.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就是探讨“人的现实性”.忽视这一出发点,事实上削弱了马克思主义理论的批判功能,割裂了马克思主义人学与其整个理论体系之间的内在联系.  相似文献   

19.
“汉”作为事物名称最早是表示我国中部的一条大河,即今天的汉水。《诗经》中曾屡次提到这条河。如“汉有游女,不可求思。汉之广矣,不  相似文献   

20.
略论邓小平社会主义本质论的哲学基础李仁武,麦佶妍“社会主义的本质,是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文选》第三卷,第373页.以下凡引用该书,只注页码)这是邓小平同志对科学社会主义理论的发展,是我们当前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