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李仁武 《岭南学刊》2006,3(1):17-21
列宁关于社会主义制度伦理建设思想包含的主要内容有:实现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制度伦理建设的首要前提;苏维埃开拓了以社会主义民主为核心的制度伦理建设的崭新实践;捍卫和恪守苏维埃政权的人民性是社会主义制度伦理建设的本质和核心。  相似文献   

2.
王祖奇 《求索》2008,(11):224-227
列宁晚年对斯大林产生了严重的“不满”,很多人都将其理解为列宁晚年对斯大林政治上的严重不信任,有的人甚至将其庸俗化为一种权力斗争。但是,如果仔细联系当时苏维埃政权的实际环境,就不难发现,列宁晚年与斯大林关系的变化,实际上主要是列宁晚年生病逐渐失去工作能力、并需要逐步移交其职权期间,苏维埃最高领导层出现的一些正常的分歧和矛盾。虽然由于当时特殊的情况,这些分歧和和矛盾表现出了与往常不同的形式,但实质上都是列宁及其他中央领导成员在当时苏维埃政权现实情势基础上进行的如何完善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治建设的宝贵探索。  相似文献   

3.
列宁在其晚年口授的《日记摘录》《论合作社》《论我国革命》等被称为"政治遗嘱"的文章中,对十月革命以来苏维埃政权走过的道路进行了回顾与思考,并在总结革命经验的基础上擘画了建设新生红色政权的新蓝图。其中,他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思想贯穿始终,并着重阐述了苏维埃政权进行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必要性和举措。列宁在这一时期形成的文化建设理论,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重要启示。  相似文献   

4.
苏德玉 《创造》2021,29(10):49-55
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初,列宁就意识到苏维埃成员有官僚化的趋势,并主张"必须吸引全体苏维埃成员实际参加管理来防止这种趋势"①.此后列宁曾多次指出,现在我们的敌人是官僚主义,要大胆地和官僚主义进行持久的斗争.而早在十月革命以前,列宁就已经比较明确地阐述了有关苏维埃体制和防止国家官吏官僚化的思想,十月革命胜利以后,列宁的这些思想逐步变得更加完善和系统.  相似文献   

5.
论列宁关于落后国家建设社会主义的思想沈祥旺十月革命胜利、苏维埃政权建立后,特别是国内战争结束后,以列宁为首的布尔什维克党,领导着俄国人民恢复国民经济,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取得了可喜的成就,作为党和国家的主要领导人的列宁,在领导俄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伟...  相似文献   

6.
对“经商农民”的政策调整,是列宁所领导的苏维埃政权在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中的重大政策转变。这个转变,展现出列宁晚年对如何进行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对这一政策转变过程进行具体分析,可以进一步认识和领会列宁这一重大举措在社会主义建设探索过程中的历史价值。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政策:列宁稳定社会的重大政策举措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苏维埃政权建立初期,苏俄采取了"战时共产主义"的过激政策,从而导致一定程度的经济危机和政治危机的出现,并造成一定程度的社会不稳,直接威胁着新政权的生存与巩固。列宁及时发现、总结并改变策略,大胆实行市场经济政策来应对这些危机,成功地扭转了不利局面,稳定了社会,巩固了政权。列宁的实践,向我们提出了一个对社会主义社会的生存、巩固和发展具有深刻历史意义和现实意义的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8.
列宁十月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列宁和俄共(布)关于发展文化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尝试。在列宁看来,要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各项变革同等重要,不仅要进行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还要完成文化方面的变革。学习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9.
史方倩 《人民论坛》2011,(10):196-197
列宁十月革命胜利和苏维埃政权建立之后,列宁和俄共(布)关于发展文化从理论和实践方面,进行了一系列可贵的尝试。在列宁看来,要建设完全的社会主义国家,各项变革同等重要,不仅要进行经济、政治领域的变革,还要完成文化方面的变革。学习列宁的文化建设思想,有着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0.
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为打败国内外反动势力对苏维埃社会主义政权的联合绞杀,列宁领导俄共(布)建立了战时共产主义体制。内战结束后,这一体制被当作迈向共产主义的"便捷"之路,但是这一体制很快遭遇到重重危机。面对危机,列宁实施新经济政策。在探索新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同时,俄共(布)也开始探索对党进行以强调民主化和加强监督为核心内容的民主改革。  相似文献   

11.
论列宁转变工作重心思想的演进俞良早1918年4月,由于党和无产阶级的斗争,苏维埃政权已经在俄国各大城市和乡村建立起来,并且已经得到了初步的巩固。由于签订布勒斯特和约,苏维埃俄国已经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这时列宁受党中央的委托,撰写了《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  相似文献   

12.
孟立军 《前沿》2006,19(10):16-18
列宁曾从十月革命后建立苏维埃政权,特别是建立民族地区苏维埃政权的重要性出发,比较集中地阐述了少数民族干部的选拔、培养、教育和使用等一系列重要思想。主要内容包括配备民族干部是民族地区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提高劳动群众文化水平是培养苏维埃干部的需要,善于吸取、掌握、利用先前阶级的知识和素养,从自己阶级队伍中培养管理干部,动用灵活智慧方法来制定适当的策略以及学校应使用各种当地语言授课等。这些重要观点,是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的主要支点,起着为社会主义少数民族干部教育理论奠基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反对官僚主义是列宁执政党建设思想的重要内容之一。苏维埃政权建立后,针对俄共(布)党内和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中出现的官僚主义现象,列宁从理论上分析了官僚主义产生的原因及其危害,并在反对官僚主义的实践上进行了可贵的尝试。这些理论和实践对于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密切联系群众、提高拒腐防变能力、完善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14.
无产阶级政党执政以后,如何正确处理党同政府及其他组织的关系,是实现党的正确领导的一个重大问题,它直接关系到社会主义事业的成败。十月革命胜利以后,俄国共产党(布什尔维克)首先遇到了这个问题。列宁当时从实际出发,对这个问题作了有益的探索,提出了许多宝贵的思想。1921年8月,列宁在俄共(布)十大的报告中曾经谈到:“在苏维埃政权建立两年半以  相似文献   

15.
试论列宁关于监督防腐的战略构想及其时代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十月革命胜利后,刚刚建立起来的苏维埃政权内部就出现了腐败现象。为了巩固十月革命的成果,建立一个廉洁、高效的新政权机关,铲除苏维埃政权内部的腐败现象,防止社会公仆变为“社会主人”,列宁从监督防腐的制高点上提出了一系列战略构想。今天重温列宁这一战略构想,对于目前我国反腐倡廉具有十分重要的时代意义。  一 畅通渠道,建立全方位的监督机制列宁认为,要保持俄国共产党和苏维埃政权的先进性,就必须在党和国家中设立专门的强有力的监督机制,并“应该有更多种多样的自下而上的监督形式和方法”①。1.组织监督。列宁认为…  相似文献   

16.
从列宁思想遗产里发掘现实生活的力量──《列宁后期思想探要》评介陶海俞良早教授新著《列宁后期思想探要》最近由湖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深入研讨列宁后期经济建设思想的力作。通观全书,深感它从列宁的思想遗产里发掘了现实生活的力量。1918$春苏维埃政权基...  相似文献   

17.
苏维埃政权建立后,为了全面推进农村的社会主义建设,实现对广大农村的有效领导,列宁通过在农村建立和完善党支部、吸收优秀贫苦农民入党、培养优秀基层党员干部等措施来科学设置农村的基层党组织;他明确规定了党管农村、密切联系非党农民、同非无产阶级派别作斗争的基层党组织工作原则;还提出通过仔细收集和细心研究农村实践经验、同农业工会与合作社加强合作、纠正急躁冒进等措施,来改进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工作方式。列宁的这一思想对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提高农村基层党建科学化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8.
俞良早 《人民论坛》2010,(11):32-33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管理国家和发展生产、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以及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有其特殊性,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领导苏维埃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苏维埃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并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即列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19.
将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向管理国家和发展生产、利用资本主义促进社会主义,以及东方国家的社会发展道路有其特殊性,是列宁在十月革命胜利后,领导苏维埃人民在进行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苏维埃俄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路径进行深入地探讨,并形成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理论。即列宁关于经济社会发展理论中的三大主题。  相似文献   

20.
《传承》2015,(7)
列宁《苏维埃政权的当前任务》一文是在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不久写成的,当时的俄国从夺取政权走向巩固政权,进入了新的发展时期。列宁在文中指出了当时俄国的管理任务和建设计划,认为在建设的同时要实行民主集中制,要尊重广大群众,发挥教育的作用,并强调法律的运用。该文对当前我国的社会建设仍然具有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