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吕斌 《法人》2014,(6):25-26
正对于许多地方政府来说,上马垃圾焚烧项目是优先选择,但在项目立项、审批程序上,总是容易受到质疑5月30日,国家环境保护部制定并会同国家质检总局共同发布了新修订的《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新标准扩大了标准适用范围,规定了一氧化碳既作为运行工况指标也作为污染控制指标,明确了烟气排放在线监控要求以及焚烧炉启、停炉和事故排放要求,进一步提高了污染控制要求,其中二英类控  相似文献   

2.
王晓华 《法人》2014,(6):27-28
正中国的垃圾焚烧处理虽然仍处于起步阶段,但其发展大有后来者居上的势头,为保障垃圾焚烧产业的健康发展,法律制度建设必须紧跟现实发展的步伐垃圾处理问题一直都是国际难题,而垃圾焚烧是目前国际上比较通行的处理方式,其技术水平也比较成熟。虽然我国的垃圾焚烧处理尚处于起步阶段,但是垃圾焚烧发电市场已经发展得如火如荼,快速成长的垃圾焚烧发电产业似乎为我国的垃圾处理寻得了解决良方,  相似文献   

3.
吕斌 《法人》2014,(6):16-21
正超过10%的垃圾年均增长率,没有合适的土地再建垃圾填埋场,超负荷运转的垃圾焚烧厂……"垃圾围城"不只是杭州一个城市的难题,全国2/3的城市都面临着类似危机和垃圾处理困局月初,杭州余杭发生居民反对建设垃圾焚烧厂的行为,再次将垃圾焚烧这个既传统又现代的问题,推向了风口浪尖。垃圾处理是个系统的工程,主流的观点认为,焚烧技术仅是垃圾处理末端的方式之一,在前端的鼓励分类、减量等方面5  相似文献   

4.
公交票价调整谁说了算?修路、建桥、建垃圾焚烧厂谁最后来拍板?巨额治水资金谁来监管?今后,这些与市民生活密切相关的重大事项,都应向市人大常委会报告并由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对政府越权作出的行政决定,人大常委会可依法撤销。  相似文献   

5.
越来越多的公共设施项目遭遇"邻避"困境,造成潜在的社会稳定风险。多数研究关注邻避设施及邻避运动,而缺乏对政府及其政策过程的细致考察。论文考察了北京市某垃圾焚烧项目的决策、建设和运营过程,分析该项目的社会稳定风险触发机制。研究结论指出,政府自身的决策及监管行为是触发公共项目"邻避"困境的重要原因,应当转变以往以项目为中心的风险控制策略,建立以政府为中心的主动管理模式和动态实时的、全项目周期的社会稳定风险管理系统。  相似文献   

6.
污染状况调查 锅顶山位于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永丰乡何家湾,距汉阳城中心位置仅两站地铁的距离. 锅顶山建有两家垃圾焚烧厂,一家是博瑞能源环保有限公司经营的生活垃圾焚烧厂,另一家是汉氏环保工程有限公司运营的医疗废弃垃圾焚烧厂.两家垃圾焚烧厂的距离只有一墙之隔,周边是人口密集地和重要水源地.距离两家焚烧厂800米内,有两所幼儿园、一所小学和多个大型居民社区,常住人口约3万人;直线距离约600米内,有一地铁出口.  相似文献   

7.
2014年12月29日,北京召开了一个新《环境保护法》实施与环境污染案例研讨会。这次研讨会所研讨的污染个案就是湖北省武汉市汉阳区锅顶山垃圾焚烧厂环境污染一案。与会嘉宾分别就此案发表了各自不同的观点。其中,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国家环保部环评中心专家成员赵章元教授结合我国新《环境保护法》的实施,谈及我国垃圾焚烧面临的困局,并指出了走出困境的方法。  相似文献   

8.
金煜 《公民与法治》2014,(12):22-22
5月初,杭州余杭因为垃圾焚烧项目引发群体事件。自2007年厦门PX项目以来,大连、宁波、昆明、茂名等地,先后因为一些重大项目引发类似事件。  相似文献   

9.
热点聚焦     
《江淮法治》2014,(10):4
正余杭中泰事件5月10日,在少数不法分子的煽动和蛊惑下,为反对余杭中泰企业建设垃圾焚烧厂建设,余杭中泰及附近地区人员规模性聚集,封堵02省道和杭徽高速公路,一度造成交通中断,一些不法分子甚至趁机打砸、损坏车辆,围攻殴打执法民警和无辜群众。有多名民警、辅警、群众不同程度受伤,数辆警车和社会车辆被掀翻。  相似文献   

10.
《刑警与科技》2005,(2):96-97
中科院水生物研究所二恶英实验室对福建丰泉环保集团最新产品——一立式气旋热解气化炉进行了医疗垃圾现场焚烧检测,结果为0.011纳克。这是目前为止全国所有在用的焚烧炉实测二恶英最好结果,是国家标准的1/50,日本及欧盟标准的1/10,它代表我国在危险垃圾焚烧处理技术上已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相似文献   

11.
面对我国政府管理中的问题,许多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提出了不同的解决方案,这些主张在不同的地方被不同的政府拿来作为政府改革的目标。本文通过对法治政府、有限政府、责任政府和服务型政府的比较分析后,认为法治政府已经涵括了有限政府和责任政府之内容,服务型政府则从管理职能和管理方式上突出了服务之作用,因而,我国应该建立法治基础上的公共服务型政府。  相似文献   

12.
寿涛 《法制与社会》2014,(11):130-132
政府信息公开的核心内容是政府信息公开范围,公开范围的限定直接决定了政府的透明度和公民的知情权。自《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公布实施后,公民在申请信息公开和法院在审理政府信息公开案件中都遇到了阻碍,问题的根源往往是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的不明确和模糊性。本文通过对政府信息公开范围进行研究,比较各国立法,同时提出了相应的完善措施和建议。  相似文献   

13.
刘心 《法人》2014,(6):22-24
正垃圾围城令杭州陷入尴尬境遇,如何有效地处理垃圾,如何破解选址难题,考量着当地政府部门的执政能力杭州要建垃圾焚烧厂的消息从2012年传出到2014年尘埃落定,周边的居民们认为,在项目立项、环评、选址的过程中,因相关部门"秘密"行动,引起了市民抗议,项目也陷入困境。中泰乡地处杭州市西侧,距市中心约25公里,在交通顺畅的情况下,自驾车从位于杭州市中心的武林广场至中泰乡政府  相似文献   

14.
从矿难频发看政府责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曾行 《法制与社会》2010,(14):139-140
层出不穷的矿难,折射出政府责任的缺失。政府管理体制不健全和责任观念低下在矿难中表露无疑,不仅影响到责任政府和诚信政府的建立,也严重损害了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形象,若不及时有效的改正,势必会延误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和法治政府的形成。  相似文献   

15.
政府回应的理论产生于西方。政府回应既是西方公共管理的实践过程,也是系统的政府管理理论和行政理念的逻辑延伸。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西方国家在政府改革中提出了增进政府的责任性、回应性和效率的目标,政府回应逐渐成为各国政府和学术界共同关注的热门话题。就目前来看,西方的政府回应主要停留在价值理念层面。中国学者对政府回应的理解是在价值与过程之间,即一方面对西方人理解的政府回应的价值内涵给予了充分肯定;另一方面又将政府回应理解为一种过程,并试图用政府回应理念来指导中国政府回应的实践过程。  相似文献   

16.
谈政府信息公开环境下政府网站的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政府网站作为政府信息搜集、发布和管理的平台,为政府行政提供了一个有效的信息交流和传递通道。但目前我国现有的一些政府网站在提供政府信息服务方面存在着许多不足,严重地影响了政府网站作用的正常发挥。本文分析了我国政府网站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据此提出了相关的对策与建议,以期对提高我国政府网站的服务水平起到一定的作用。  相似文献   

17.
公共政府、法治政府与和谐社会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和谐社会是指社会系统中社会主体各要素和社会子系统紧密联系、相互融洽的一种关系模式,是各种社会关系协调、稳定和有序的社会状态。构建和谐社会,关键在于一个体现公共性的政府用社会普遍认同的公平与正义原则分配社会利益资源和协调不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矛盾和利益冲突。但人类的政治实践表明,政府自主性易侵蚀政府的公共性,从而破坏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和谐,故此,在现代多元社会自由秩序的背景下,法治政府便成为公共政府在制度上的逻辑延伸。法治政府限制了政府的自主性,提升了政府的公共性,实现了政府本质的现实回归,为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基本制度保障。中国欲构建和谐社会,首先必须打造法治政府。  相似文献   

18.
入世其实就是政府入世。本文结合WTO的基本原则和我国政府的入世承诺,探讨了在加入WTO后,我国政府在治理理念、法制体系建设、行政透明度及经济管理能力等方面所面临的挑战,提出了要准确定位政府角色、依法行政、建立政府信用机制和不断加强政府的经济管理能力,从而在此基础上努力实现政府职能的战略性转变。  相似文献   

19.
钟晓燕 《法制与社会》2011,(27):135-135,144
本文简要介绍了法制政府的相关概念,以及政府公信力和执行力的作用。在此基础上,分析了法制政府与政府公信力、执行力之间的相互关系,以期促进公众从更深层次理解法制政府建设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孙静 《法制与社会》2011,(12):161-162
在政府管制中引入经济分析的动机是希望我国政府管制机构能像企业一样,在相应约束条件下更有效率地配置资源。本文从交易成本理论出发,针对我国政府管制的现状,从宏观的视角对政府管制过程的成本与收益进行了比较分析,不仅重新阐释了政府管制的必要性,同时亦提出了建构政府管制框架的具体建议,以此引导政府管制更为规范和有效地运作,充分发挥其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