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DNA分析与种属鉴定   总被引:6,自引:2,他引:4  
Zhou B  Zhang L  Wu MY 《法医学杂志》2003,19(4):245-248,252
种属鉴定在法医学实践中占有重要地位。现行用于法医学种属鉴定的方法主要有形态学、血清学和DNA分析技术。本文就种属鉴定的技术发展以及各种技术的优缺点做一比较,重点讨论了DNA分析技术在种属鉴定中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2.
死亡时间(postmortem interval,PMI)推断一直是困扰法医学工作者的难题之一,尤其是荒郊野外或偏僻屋内的高度腐败尸体更是难以使用常规手段推断PMI,因此常需要借助现场中的昆虫证据来推断。不同种属的蝇类发育时间差异较大,在实际案件中,如果不进行种属鉴定而直接测量蝇蛆体长、计算积温或演替阶段,或是基于错误的种属鉴定来计算,往往会导致推算出的结果与实际PMI之间出现较大偏差,误导案件侦查方向。因此,使用法医昆虫学方法来推断腐败尸体PMI,必须先进行准确的昆虫种属鉴定。本文对嗜尸性蝇类不同虫态的大体和超微形态学种属鉴定以及分子生物学种属鉴定方法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为法医昆虫学在鉴定实践的应用推广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目的通过检测唾液斑DNA确定案件所涉及动物的种属。方法通过提取动物唾液斑DNA,扩增其线粒体DNA上的12S rRNA基因片段,并进行DNA测序,测序结果在GenBank上进行BLAST搜索,再利用DNA MAN软件进行同源性分析。结果从唾液斑中成功地提取到了基因组总DNA,并成功扩增出了用于动物种属鉴定的12SrRNA基因片段。结论所报道的方法能用于动物种属鉴定。  相似文献   

4.
人与动物毛发角蛋白组分的等电聚焦图谱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本文用聚丙烯酰胺等电聚焦(PAGIEF)对来自6个目、15个科、20种动物毛发角蛋白组分进行了研究。发现人与动物毛发角蛋白组分的PAGIEF谱型有显著差异;不同种属的动物毛发角蛋白组分的PAGIEF谱型也互不相同,它们各自都有独特的角蛋白PAGIEF谱型。作者认为,本方法可用于鉴定毛发的种属。  相似文献   

5.
电子物证(电子证据)是与传统物证不同的新型证据。电子物证鉴定的送检材料一般是保存有数字电文的存储介质,其中存储的电子数据是鉴定分析的主要对象。电子物证鉴定有其特殊性,这体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数字电文中很少包含人身的、信息系统的“特征信息”。传统物证中的指纹和DNA鉴定都可以对人身进行同一认定,而数字电文经过信息处理设备的处理、传输,其中不保留或者很少保留人身特征信息。第二是传统物证鉴定分析中的“物质交换原理”不适用于电子证据。数字电文在存储、处理、传输过程中是以光电信号的形式完成信息处理和传输,不发生物质的交换,没有物质成分的交流,只引起数字设备存储器中存储介质的存储状态变化。虽然电子物证鉴定与传统物证鉴定有很大不同,但传统物证鉴定的理论和方法对电子物证鉴定具有指导意义。本文借鉴传统物证鉴定中的同一认定、种属认定理论及方法,对电子物证鉴定中的同一认定和种属认定做一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6.
Cai JF  Ying BW  Tao T 《法医学杂志》2005,21(1):68-72
嗜尸性蝇类种属鉴定是利用昆虫进行检案的重要一步,常常对案件的侦破起到关键作用。传统上,仅依据其形态学特征来判断嗜尸性蝇类的种属。由于其形态结构复杂和种间形态差异微小等特点,尤其在其幼期很难鉴别其种属。利用线粒体DNA(m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Ⅰ和Ⅱ(COⅠ和COⅡ)的序列对嗜尸性蝇类进行种属鉴定,是近几年来发展起来的新技术,该检测方法能有效地将嗜尸性蝇类鉴定到属种的水平,目前国内尚无这方面的报道,本文对国外这方面工作的进展作一综述。  相似文献   

7.
Ye Y  Wu J  Luo HB  Wang Z  Li YB 《法医学杂志》2008,24(4):259-261
目的 建立一种用于种属鉴定的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和细胞色素b基因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体系。方法 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 5.0对mtDNA序列的16SrRNA基因和细胞色素b基因各设计一对引物,建立复合扩增体系,分别扩增人和牛、猪、狗、鸡、草鱼5种常见动物,用310遗传分析仪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 人和5种动物DNA扩增产物均出现两个峰。Cytb通用引物的扩增产物为人与动物的共有峰,为358bp;16SrRNA基因的扩增产物为人与动物间存在位置差异的特异峰,位于231~256bp之间。结论 该复合扩增体系可以明确区分人和5种动物样本,可用于种属鉴定。  相似文献   

8.
线粒体16SrRNA和Cytb基因复合扩增进行种属鉴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叶懿  吴谨  罗海玻  王卓  李英碧 《法医学杂志》2008,24(4):259-261,I0001
目的建立一种用于种属鉴定的线粒体DNA16SrRNA基因和细胞色素b基因荧光标记复合扩增检测体系。方法利用引物设计软件Primer5.0对mtDNA序列的16SrRNA基因和细胞色素b基因各设计一对引物,建立复合扩增体系,分别扩增人和牛、猪、狗、鸡、草鱼5种常见动物,用310遗传分析仪对产物进行分析。结果人和5种动物DNA扩增产物均出现两个峰,Cytb通用引物的扩增产物为人与动物的共有峰,为358bp;16SrRNA基因的扩增产物为人与动物间存在位置差异的特异峰,位于231~256bp之间。结论该复合扩增体系可以明确区分人和5种动物样本,可用于种属鉴定。  相似文献   

9.
尸源性昆虫的法医学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Wang BQ  Cai JF  Ge Y  Li FZ  Man Y  Chang YF 《法医学杂志》2008,24(3):210-213
尸源性昆虫学是应用昆虫学知识解决有关法律问题的法医学分支学科,对死亡时间的推断。特别是腐败尸体的死后间隔时间的推断等方面具有无可比拟的优越性。本文根据国内外近期法医昆虫学方面的研究进展,阐述了尸源性昆虫的研究历史、种类和侵蚀过程,并总结了尸源性昆虫形态学及分子生物学的种属鉴定方法。及近几年来在推断死亡时间方面的具体应用。就尸源性昆虫在法医学领域内的应用及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10.
目的 建立凶杀案件现场遗留的微量人体脂肪残渣种属的检验鉴定方法.方法 用丙酮溶解人体油脂、动物油脂,油脂溶液进行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分析.结果 人体脂肪的液相色谱数据特征性强,与常见动物油脂差异显著,可作为鉴定人体脂肪种属的依据.检材不受各种环境因素的干扰,对于腐败的人体脂肪仍可得出准确鉴定结论.结论 高效液相色谱-蒸发光散射方法是检验鉴定微量人体脂肪种属的一种有效手段.  相似文献   

11.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biological samples is widely used in such fields as forensic science and food industry. A variety of accurate and reliable methods have been developed in recent years. The cur...  相似文献   

12.
在种属和体液鉴定及降解检材等特殊案件的分析时,转录水平的miRNA所具有的生物属性及表达特点,使其能够发挥基因组DNA所不具备的价值。本文通过概述法医物证学miRNA研究的现状,对法医miRNA分析的研究策略和法医物证学应用前景进行了综述,以期为法医miRNA分析的应用研究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A quantitative modification of immunofluorescent test (IFT) is described. It was used for species identification of blood stains on material evidence objects. This modification is 1000 times more sensitive than electrophoretic methods traditionally used for this purpose in forensic medicine. Computer processing of the results helps objectively and persuasively determine the species appurtenance of blood and other biological objects. Results of the test represented as histograms should be attached to forensic medical conclusions as proofs for the court.  相似文献   

14.
对生物检材进行DNA分型是解决法医遗传学实践中个体识别和亲权鉴定问题的重要步骤,法医学实践中复杂生物检材和复杂亲缘关系鉴定等一直是现有的检测分析技术的难点和挑战。随着DNA技术的发展,新的检测分析技术不断引入到法医遗传学领域,以期提高检测效能。二代测序技术具有测序通量高、成本低等特点,能够获得样本DNA详细序列和相对含量等信息,有助于生物检材的检测和案件的分析。二代测序技术在法医遗传学领域的应用受到广泛关注,相关的应用研究逐渐增多。本文就目前法医遗传学领域借助二代测序技术对遗传标记分析的研究进展进行总结,希望能为相关研究和应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扩增TP53内含子8用于生物检材的种属鉴定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Wang C  Zhang L  Zhou B 《法医学杂志》2005,21(3):195-196,199
目的扩增常见动物TP53内含子8片段,确定其在法医学生物检材种属鉴定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标本为包括人在内的15种常见动物的血痕或肌肉组织,提取DNA后定量,应用PCR扩增TP53内含子8,PAGE电泳,银染后观察结果。结果人和猕猴都扩增出一条长度为460bp的片段,鳝鱼、鲢鱼、青蛙、鸭、兔、猫、小白鼠、豚鼠、猪、牛、羊虽有扩增产物,但不在分型区内,鸡、狗未见扩增产物。结论扩增TP53内含子8进行种属鉴定,方法简单,灵敏度较高。  相似文献   

16.
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与惠益分享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地球上物种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对生物遗传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加紧对生物遗传资源的控制和掠夺,而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的情况严重,急待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本文分析了我国在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及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17.
随着地球上物种资源的不断减少和生物技术迅猛发展对生物遗传资源需求的不断增加,发达国家加紧对生物遗传资源的控制和掠夺,而我国生物遗传资源流失的情况严重,急待加强对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本文分析了我国在生物遗传资源的保护、利用及惠益分享法律法规方面的不足及问题,并提出了加强生物遗传资源保护和管理的完善办法。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利用线粒体DNA(m tDNA)上细胞色素氧化酶辅酶Ⅱ(COⅡ)中635bp基因序列,解决嗜尸性苍蝇及其卵和幼虫种类鉴定的难题。方法随机采集放置在呼和浩特地区室外草地家兔尸体上的嗜尸性苍蝇、幼虫、苍蝇腹中的卵。利用Chelex方法提取上述苍蝇m tDNA;通过Perk in-E lm er 9600扩增仪进行PCR扩增;琼脂糖水平电泳和银染显色技术进行扩增结果检测;PCR胶回收试剂盒纯化;AB I 377测序仪测序;DNAMAN 4.0序列分析软件,进行序列比对,截取等长度片段;MEGA2.1软件包进行序列分析和构建系统发育树。结果上述嗜尸性苍蝇m tDNA上COⅡ基因序列在双翅目嗜尸性苍蝇的种内差异均数小于1%,种间差异均数大于3%,成虫与幼虫、卵无明显差异。以此能够根据COⅡ序列差异判断两个个体是否同种。然而,对于亲缘关系非常接近的铜绿蝇和丝光绿蝇来说,由于二者的种内、种间进化分歧均数非常接近,运用上述两个片段则很难区别。结论m tDNA上COⅡ序列分析能有效地对绝大多数嗜尸性苍蝇进行种类鉴定。该检测方法快速、简便和精确,能作为法医鉴别嗜尸性苍蝇种类的依据。  相似文献   

19.
丁春丽 《中国法医学杂志》2013,28(2):123-125,129
随着医疗新技术的迅速发展,造血干细胞移植在临床上的用途越来越广泛。移植后供者源细胞几乎存在于受者所有组织,必然对个人识别和亲权鉴定产生重要影响,应引起法医工作者的重视,避免因此而产生错误的司法鉴定结论。本文就近年来allo-HSCT受者不同组织DNA嵌合状态的研究进展及其对法医物证鉴定的影响作一综述,希望能对相关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Methods for analysis of narcotics belonging to amphetamine methylene dioxy derivatives (MDD) are reviewed. 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se agents, their metabolism, and methods used for thei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TLC, GC, HPLC, GC/MS) are described. Methods for their extraction from biological objects (human urine and hair) are described. Efficacy of MDMA and MDEA from the urine by different extractants is assessed. The data demonstrate different potentialities for detection and identification of amphetamine MDD, including those in biological specimens (human urine and hairs), by numerous chromatographic methods.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