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徐嘉贺 《时事报告》2010,(2):100-101
在世博太空家园馆太空育种厅内,许多在“太空”中孕育出的“鲜花”令大人好奇、小孩惊奇,众多游客争先恐后地拍照留念。  相似文献   

2.
图片新闻     
《创造》2011,(10)
酒泉,“天宫”发射升空北京时间29日21时39分,中国载人抗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今后两年内,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以及搭栽宇航员的神舟十号,再与天宫一号对接,  相似文献   

3.
图片新闻     
《创造》2011,(10):18-19
酒泉,“天宫”发射升空北京时间29日21时39分,中国载人抗天工程总指挥常万全宣布:中国首个目标飞行器天宫一号发射成功,在相继实现航天员上天、太空行走之后,为建设探索太空的前哨——永久栽人空间站迈出关键一步今后两年内,中国还将发射神舟九号以及搭栽宇航员的神舟十号,再与天宫一号对接,  相似文献   

4.
《小康》2021,(26)
正@中国小康网:#航天员在空间站打乒乓球■#在空间站核心舱,三名航天员的业余生活丰富多彩。听音乐、玩乐器,甚至打起了乒乓球。@阿涛:乒乓球真的是当之无愧的中国国球。现在乒乓球都打到太空啦,宇宙乒乓,还不着地儿,牛!  相似文献   

5.
《台声》2022,(23):38-39
<正>自6月5日入驻天宫以来,3名航天员在轨任务安排饱满,是空间站任务实施以来的“最忙乘组”,创造了中国载人航天史上多个“首次”——与地面配合完成了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组装建造,经历9种组合体构型、5次交会对接、2次分离撤离和2次转位任务;首次进入问天、梦天实验舱,开启中国人太空“三居室”时代;首次与另一个航天员乘组“太空会师”并进行在轨轮换……2022年12月4日20时09分,神舟十四号返回舱成功降落在寒风凛冽的东风着陆场,航天员陈冬、刘洋、蔡旭哲身体状态良好,神舟十四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相似文献   

6.
林祁 《前进论坛》2009,(2):54-54
2003年10月15日,杨利伟乘神舟五号飞船成为第一位进入太空的中国航天员,并于2003年10月16日平安准确地返回到内蒙古自治区着陆场;2005年10月12日,费俊龙和聂海胜乘神舟六号飞船,多人、多天地进入太空,于2005年10月17日又一次平安准确地返回到内蒙古自治区着陆场;2008年9月25日,翟志刚、刘伯明和景海鹏乘神舟七号飞船进入太空,出舱进行了太空行走,  相似文献   

7.
林鸿民 《新东方》2008,(12):11-13
随着中国航天技术更加成熟,更加可靠,中国航天可能也会对国内外游客开放太空旅游。2005年10月香港太空旅游公司到北京开展太空旅游宣传促销。招揽中国第一位太空游客,对于谁将成为我国第一位太空游客,引起媒体与公众浓厚兴趣和很大关注。种种事实和发展态势表明,神秘遥远而浩瀚无比的太空在不远的将来有望成为越来越多人的旅游吸引物。与此同时,随着模拟仿真技术发展,有更多的人在地球表面也能感受航天飞行乐趣体验。  相似文献   

8.
光明日报、香港大公报、澳门日报、珠海特区报联 合全国 32家新闻媒体共同评出 2000年十大国际新闻: 1.国际原油价格动荡 世界经济又添隐忧 2.纳指大幅下跌 网络经济受挫 3.朝韩首脑首次会晤 半岛和平初见曙光 4.人类基因草图绘就 推动生命科学发展 5.“库尔斯克”沉没海底 事故原因扑朔迷离 6.各国首脑千年盛会 中国倡议五常聚首 7,巴以爆发流血冲突 和平进程严重倒退 8.科什图尼察当选总统 南联盟政权和平过渡 9.首批居民进驻国际空间站 开创和平利用太空新时代 10.美国大选一波三折 选…  相似文献   

9.
中国航天员系统的“掌门人”——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主任陈善广在上海最近表示,目前航天员们正在进行“神七”出舱行走训练。相关航天专家介绍,“神七”的发射时间预计为2008年,与“神六”最大的不同就是增加了出舱活动,包括行走、操作、拧螺钉、安装设备等项目,均是为今后建立太空空间站作准备。  相似文献   

10.
公共事     
《民主与法制》2013,(18):4-4
“神舟十号”成功发射 6月11日17时38分,“神舟十号”飞船搭乘聂海胜、张晓光、王亚平3名宇航员,从酒泉卫星发射中心起飞升空,顺利入轨。按计划,“神十”将在轨飞行15天,与“天宫一号”进行对接,并开展相关试验。至此,距杨利伟首飞太空已届10年,中国航天即将进入空间站时代。  相似文献   

11.
刘光前 《新东方》2009,(1):20-23
2008年9月25日21时10分,神舟七号飞船从酒泉航天发射中心冲天而起,呼啸腾飞,从而使中国的航天员第一次出现在舱外太空。此后,中国载人航天工程的第三阶段,就是建立空间实验室或者空间站,而文昌航天发射中心将承担第三阶段的重大发射任务,将为中国空间技术的重大跨越和中国人民攀登世界科技高峰的伟大壮举做出重要的贡献,也必将推动文昌乃至海南的大跨越发展。  相似文献   

12.
报刊撷英     
宇航员的太空生活 宇航员的太空睡眠 太空和地面有一个重要的区别,这就是在地面上是1g重力环境,而在太空中是微重力或失重环境。地面上最好的睡眠方式是躺在床上睡,实在不得已,也可以坐在椅子上睡,极少有人站着睡,更没有人会倒着睡。但在失重条件下,睡眠不受姿势的限制,可躺着睡,坐着睡,站着睡,甚至倒着睡。在失重条件下睡眠的最大的优点是不需要床。只要在居住舱内找一个角落,没噪声和振动干扰,便可舒舒服服地睡上一觉。不过在睡前一定要用一根带子将自己固定在某个地方,否则当你睡着后,呼气所产生的推力会将你的身体推到…  相似文献   

13.
聚焦世界     
《小康》2018,(10)
正《经济学人》太空旅行2018或将成真太空旅行公司维珍银河宣布,它有望在2018年年底前推出首个商业太空飞行,将搭载包括两名飞行员在内的6位乘客送到距离地面100公里的太空,让人在短时间内体验微重力环境,并观赏到罕见的地球景象。维珍银河已经开始预售太空旅行的票,票价25万美元,丹麦投资银行家Per Wimmer将是第一批游客。维珍银河并不是唯一一家计划提  相似文献   

14.
2005年7月26日,美国东部时间10点39分(北京时间22点39分),经过43小时的倒计时,满载七名太空勇士的“发现”号航天飞机在全世界瞩目下腾空而起,十多分钟后,飞机主体顺利进入地球上空轨道。在“哥伦比亚”号失事后,经过两年半时间的漫长等待,航天飞机成功重返太空。专家评价,重新发射的意义不亚于历史上其他数次太空事件,包括阿波罗登月。为准备这次发射,美国宇航局历时两年半,耗资14亿美元对“发现”号的15个方面、300多处进行了安全改进。“发现”号的这次太空之旅,将为国际空间站运送给养、维修更新有关设备。升空后,“发现”号已成功实现…  相似文献   

15.
徐焱 《友声》2013,(3):26-27
<正>因为工作的关系,我近年来多次访问过土耳其,深深地被它辉煌的历史和悠久的文化所震撼。同时,我也对一个机构情有独钟,它就是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坐落于土耳其第三大城市伊兹密尔。2000年,伊兹密尔爱琴经济区的创始人卡亚·通加在经济区内建立土耳其太空教育营地。2002年,他和夫人又创立太空教育国际友谊基金,使更多人  相似文献   

16.
虞伟  焦雪晶  杨远帆 《创造》2008,(12):49-49
他以一个人的邀游,完成了中国航天的大梦。我看到了我们美丽的家——他的问候。穿越冷战催生的太空竞赛,忘却人类相争的激烈现实,把中国30年开放的眼界和气度,自邈远的太空向人类发出。在广阔的时空视野里,中国人抖落自闭与狭隘,向世界发出科技与文明的回声。  相似文献   

17.
吴昊 《公民导刊》2005,(11):53-53
神舟六号在太空划了一道优美的弧线之后潇洒着陆,中国周边国家五味杂陈,欲说还休。倒是远在欧洲的英国人用一种不动声色的幽默口吻,在报上打出了这样一个标题:“太空竞赛中国2:0领先日本,中国仍在发球!”  相似文献   

18.
台晟 《台声》2022,(20):44-51
<正>10月16日、10月22日,在党的二十大开幕前和闭幕后,共有37位来自党的建设、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教育医疗、文化体育等不同领域的党员代表走上“党代表通道”,接受国内外媒体的采访。中国人民解放军航天员大队特级航天员王亚平代表现在我的3位战友正在浩瀚的太空“出差”。每次在太空听闻党和国家的大事、喜事,对航天员来说都是最强大的精神激励。现在,我国第四批预备航天员的选拔已经开始,中国空间站也将全面建成。我们始终准备出征,用实际行动书写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  相似文献   

19.
2003年10月16日6时51时。“航天英雄”杨利伟在太空遨游21小时后,微笑着步出“神舟五号”飞船返回舱,标志着我国首次载人航天圆满成功,这一刻让世界惊殊、国人自豪.辉煌而永久地载入史册。  相似文献   

20.
韩旭东 《时事报告》2010,(1):104-105
未来某年某月某日,外层空间突然爆发激战:某国天基激光武器系统瞄准敌国卫星胡乱扫射,担负“猎星”任务的小卫星不顾一切地向敌国担负通信任务的卫星发动自杀性撞击,空天飞机紧急飞向敌国首都准备从太空投掷核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