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954年,马湖林出生在山西晋南的一个小山村.从小他就有一个梦想,希望有一天能穿上那身让人羡慕的军装.1972年,梦想成真了,他参军到北京西山脚下某部队.从战士到干部,从基层连队到军区机关,从做军事行政到军队政工再到军事行政工作,一千就是28年.28年,他把最美好的青春献给了绿色的军营,他的人生履历上也深深地刻上了军人的印记.28年,部队的锤炼,使他敢于面对任何困难与挑战.凭借出色的表现,他连续两年被部队授予个人三等功.  相似文献   

2.
佚名 《法制博览》2008,(17):47-48
不知道为什么突然对这话题产生兴趣,上网搜索,也没很好的答案。关于王羲之的死,一种说法是因为长期服用五石散,用今天的话说,差不多就是吸大烟,中毒而亡。这说法我不太赞成,一个大书法家,一个被称之为书圣的人,不说德艺双馨,怎么也不能坏在这事上,再说了,人家好歹活了59岁,那年头活这把年纪已不错,算长寿了。  相似文献   

3.
商业时代向来被称为是一个讲究“说法”的时代。在某种意义上,拥有一个好职业还不如拥有一个好说法。就如同饼干被称为“克力架”、爆米花被称为“哈立克”一样,如今,吴先生对职业称呼的改革有了浓厚的兴趣。有一天,吴先生突然非常神秘地对食堂大师傅老李说:“你知道在国外像你这样的工作叫什么吗?”当了一辈子伙头兵的老李睁大眼睛怪  相似文献   

4.
每天清晨,北京环卫集团一清分公司的员工总能在小武基停车场看到一个熟悉的身影,他或是到各部门检查班前准备情况,或是与职工交流谈心,这个过程被职工们形象地称之为转场。也就是这个转场,他一坚持就是二十多年。这一转,一清的大事小情全都了然于胸,职工的安危冷暖全被他装在了心里。他,就是一清分公司经理陈永生,一个被职工交口称赞的带头人。  相似文献   

5.
李蕾 《法制博览》2011,(19):79-79
有个说法是,每个人心中都住着一个暴君。当然,做“暴君”并非无条件,那就是首先你得戴上可供执政的王冠。所以,在有条件做“暴君”之前,尚处于在野之时,更准确的说法是——每个人的心中都住着一个土匪。  相似文献   

6.
今年21岁的彭海涛出生于成都,父亲的生意经营得不错.家庭条件十分富裕。彭海涛被父母视作掌上明珠.父母希望他以后能够考上大学出人头地。彭海涛从小就喜欢玩游戏,但是他担心父母知道后责骂他,所以他不得不经常偷偷摸摸的躲在没人的角落打游戏,一玩就是好几个小时。  相似文献   

7.
李淳风 《南风窗》2014,(11):41-43
<正>真正要平心静气地讨论改革,最重要的课题之一恐怕是:未来的体制,如何能更快地处理患者诉求,如何能确保每一个患者都不产生被遗弃的感觉?"没办法了,下次我一定要讨到说法。"默然许久,武汉人蔡静说。蔡静已经去医院门口拉了四五次横幅,未果。兰州人王阳,还寄希望于第三方调解,但现在他找不到给他诊断和手术的两位医生。提起这两位医生,他也是恨意难平。他们和刚被二审判死的杀医者连恩青患的是一样的疾病—医源性空鼻综合征,"一种因鼻甲过分切除导致的后果严重、难以医治的医源性并发症"。患上此病,每一秒都痛苦难当,而在医学检查上,却显示一切正常。  相似文献   

8.
1988年,龙年伊始,广州市的大街小巷,悄悄出现了一则很不起眼的广告。从此,中山大学家庭教师介绍所热闹起来了。渴望的“后庭”一个来自美国的6口之家,特意去介绍所请了一个大学生,辅导他家中5个人的中文学习。南海县一个初三的学生,为了能考上重点中学,用家长给他零用的钱,自己去聘了一位家庭教师。中央酒店一位21岁的厨师,边工作,边上电大,还要请一位家庭教师来教英语。他希望能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将来接待国外的客人,并希望能到国外去大显身手。香港的一位女高中生,在预科考试前,专程来到广州,一下子请了3个大学生,同时辅导她的几门功课。一位卖服装的个体户,自己只有小学三年级的文化水平,一个月的收入超过千元,却为自己孩子的学习操透了心。他对请来的家庭教师说:“我这一辈子完了,再也没机会拿起书本了,我唯一的指望就是这孩子,只要将来他上大学,读博士,我拚死拚活,倾家荡产也供他。我是个大老粗,不懂教育,我把他交给你了,该打该骂,都由你。”  相似文献   

9.
《南风窗》2005,(4)
正是埃迪——惹人爱怜的小狗,启发了我们开展“挚友……或佳肴?”的活动,然而,他差一点在动物市场中被出售,成为人们餐桌上的一道菜……在一个充满了不幸和痛苦的动物市场里,我们发现了埃迪,他瘦得可怜,浑身都是被咬伤的痕迹。他和另外3只惊恐痛苦的小狗一起被关在一个生锈的小笼子里, 等待着被宰杀的命运。不管谁能抚摸他,给他短暂的安慰, 他都会轻轻舔那人的手。  相似文献   

10.
王晓渔 《南风窗》2010,(19):48-48
我赞同在文化中承接传统,但是对国学拯救精神危机的说法不抱希望。  相似文献   

11.
在整个长三角地区,高涨的房价已经深入地改变社会生活。中介的手段“你在上海有房子吗?有没有贷款?”2005年3月,记者在一个场合遇到上海一个著名中介的高管,作为一种友好的表示,他这样问记者。“如果没有贷款,我可以帮你把房子抵押给银行,再在我手上的这几套二手房中选一套过户下来,3个月,我保证只要3个月,让你赚个10万8万没问题。”他说。其时,上海正在流行一个说法:上海的房价近期目标将是123,也就是外环内、中环内和内环内价格分别为每  相似文献   

12.
人们怀揣着对爱情的无限憧憬欣喜地走入了婚姻的殿堂,在数年之后,得到爱情的结晶之后,更是越发的享受着这美好平静的生活,然而,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在现实生活中也不乏一些"被爸爸"的情况出现。徐三平就是这样的一个鲜活的案例,在他的婚姻里,他不仅最后失去了妻子,财产,更加悲哀的是他竟然"被爸爸"了五年。  相似文献   

13.
“有一种鸟是关不住的,因为它的每一片羽毛都闪着自由的光辉。”深味过影片《肖申克的救赎》的人,知道希望之于人生的意义。《做人的权利——马斯洛传》一书的作者在谈到马斯洛时这样写道:“正是由于有马斯洛的存在,做人才被看成是一件有希望的好事情。在这个纷乱动荡的世界里,他看到了光明与前途,他把这一切与我们分享。”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发现了美国心理学家亚伯拉罕·马斯洛的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如获至宝。早在上大学时就知道马斯洛关于人的需要层次的理论,却未深及他的真知灼见——关于自我实现的理论。可以说,这是他对光辉的人性  相似文献   

14.
我们在一个非常残酷的行业里被训练了三年多,每天都面临着生存的压力,很多事情想得比别人多一点。可以说,我们是这个行业里犯错误最多的人,无论是经验还是教训,都是宝贵的财富,希望对同行能有益处。  相似文献   

15.
[策划人语]西哲维特根斯坦对大规模社会变革的作用大概是持怀疑态度的,他说,改良社会最有效的方式就是提升自己。这一说法当然值得探讨。但我们不妨接着追问,提升自己最有效的方式是什么?对于群体而言是教育,对于个体而言是学习,是阅读。1979年,人们在“文革”后创刊的《读书》  相似文献   

16.
《青少年与法》2007,(1):44-45
从江津区公安局内部办的一张小报《江津公安》上看到“高墙内发出的两封信”,是一个被判刑两年的少年犯服刑将满时写的。一封是写给曾将他赶出校门的老师,表示要向老师讨个说法;另一封是写给管教干警。感谢他的教育挽救。我们出于对青少年下一代的关心.想进一步了解个究竟,约同小报编辑与教委的同志一起前去走访了管教干警光全与尚在服刑的小君。  相似文献   

17.
《南风窗》2016,(25)
正当全中国都开始漂泊时,他执笔书写个人的乡愁。在他认为自己的湖泊已经足够大,不必再通过迁徙来拓宽的时候,却发现下一代想要的是大海。如果时间跨度够大,对主流社会参与够深,一个人的人生,就是社会变迁的缩写。李广平就是这样一个人。这可能是一个陌生的名字,但他的作品却是熟悉的,除非你太年轻。他作词的歌曲《你在他乡还好吗》、《潮湿的心》,曾火遍大江南北,而且持续多年,在1990年代,几乎人人都曾被它们的旋律"洗脑"。正如想到梅子就会口内生津一般,人们听到这些歌曲,就会进  相似文献   

18.
他多次被评为公司优秀员工、先进个人。2002年,他获得北京通信公司先进个人、北京市技术创新标兵称号,并被授予首都五一劳动奖章:2005年又被授予全国劳动模范称号。作为一名年轻有为的技术专家,他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贡献于奥运通信的发展和数字北京的建设,并为之取得了一个又一个的辉煌业绩与荣誉。在这些荣誉的光环里凝聚着他的心血和汗水,他就是中国网通奥运通信管理部总体规划与项目管理部经理张旭。  相似文献   

19.
燎原 《南风窗》2013,(2):56-58
中国快速的城镇化,地方政府对土地的渴求,演绎了一出从国家层面的"退耕还林"政策,到地方"退林还耕"运动的逆转。这也是一场林业和国土部门之间的"暗战"。没有法律来保护的村民,沦为"暗战"中命运难测的棋子。时间已经跨入2013年,湖南省郴州市临武县新铁坑村的村民罗明礼,还在为那片被毁掉的林地,不断到国土局、信访局上访。但没什么人再搭理他。罗明礼说:"不能就这样算了,你国土局带头毁林,就得给我个说法。"国土局给他的说法是:"你们几个在破坏耕  相似文献   

20.
流矢穿心     
《法制博览》2011,(6):1-1
中日户口问题 日本前央行副行长武藤敏郎说,中国经常能看到一个词是城市化,日本没有采用这样一个说法,用得更多的说法是从第一产业到第二产业的人口移动,日本不存在从农村到城市没有户口的问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