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清至民国时期,黔东南苗族民众具有较强的证据意识。其较强的证据意识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注重发挥中人的证明作用;二是重视契约的制作与保存;三是将官府"减负"告示等刻碑留存。苗族传统纠纷解决文化、国家诉讼法律文化以及商品经济的发展都对黔东南苗族民众较强证据意识的形成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黔东南苗族传统的证据意识在当前的民事诉讼改革中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了解黔东南苗族民众较强证据意识的形成机理,对当前人们民事诉讼证据意识的养成也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相似文献   

2.
关注民警心理健康 缓解民警心理压力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现代社会生活节奏加快,社会竞争日趋激烈,人们的紧迫感、危机感与日俱增,人们思考和面对的问题越来越多,心理承受的压力也越来越大。人的心理承受能力是有一定限度的,超过了限度,就会导致心理问题、心理疾病的产生,并诱发各种生理疾病。由于人们从事的职业不同,面对的压力也不同,对于公安民警来说,面对的心理压力要大大高于常人。因此,关注民警心理健康,缓解民警心理压力,已成为公安队伍建设中的一个重要问题。一2001年8月,由广西警官心理测评中心与《南疆警事》编辑部共同策划,对广西自治区民警进行了一次心理压力状况抽样…  相似文献   

3.
论马克思主义对“社会心理”内涵界定的实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过程中,马克思恩格斯以及其后的重要继承者都没有对"社会心理"的内涵进行明确诠释。透过普列汉诺夫的宏观论述,再结合马克思恩格斯的社会心理思想,马克思主义对于社会心理内涵界定的实质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的内容:一是社会心理是自发的"去个性化"的共同社会意识;二是社会心理是以"零距离"方式呈现在社会现实中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个体的整体感受状态;三是社会心理是呈现社会个体自身与"他者"的狭隘联系的初级社会意识;四是社会心理是一种在人与人之间彼此影响下形成的永远开放的意识系统;五是社会心理是一个与人类社会同步产生、发展与演变的历史过程。  相似文献   

4.
在推进依法治国的今天,尤其是当前刑事证据立法呼之欲出的形势下,进一步明确刑事证据的法律性问题,不仅对深化刑事诉据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而且对于指导刑事证据立法,在司法实践中强化办案人员的证据意识、增强严格依法收集、审查、适用证据的观念,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5.
科学语篇中的证据手段如感知觉证据、引证、演绎、归纳等具有特定的认知编码规律,在科技语篇建构中有着积极的功能和作用,它们的使用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语言与世界、语言与认知、语言与人及社会之间的多重互动.基于言据性理论深入考察科学语篇中的证据手段,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其背后的意识、认知等方面的运作机制,有助于我们深入理解和认识科学语篇写作中证据手段的科学和社会意义.  相似文献   

6.
审讯是一种法律行为,其核心是证据。证据是用以证明未知事实的已知事实。诉讼证据是进入了司法程序在庭审中能公开使用的司法证据材料。诉讼证据根据线索可分为涉嫌证据、控辩证据、判决证据。证据场是以案件事实为引力内核所形成的各类证据事实构成的一种社会场的基本状态。案件卢实一经发生,其客观证据场就已存在。人们对其的认识活动形成主观证据场。证据线索引导案侦实践和取证的方向。审讯的法律内核是以涉嫌证据为起点,形成确实充分的证据体系为终点的侦查活动。  相似文献   

7.
由于DNA证据与证人陈述指认证据具有的主观性不同,它从一开始就被认为是不可撼动的铁证。然而,DNA证据的获得是一个由人操作、完成的过程,我们不能排除其中可能出现的故意或非故意的错误。因此,法庭在评价DNA证据的证据价值时不应陷入“DNA证据,铁证如山”的误区。为了使DNA证据在司法实践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建立DNA技术标准化和质量控制体系等程序规则,已成为我国法庭科学亟待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8.
胡铭 《公安教育》2002,(4):16-19
一、提出问题中外文明的发展史一再表明,随着社会分工的不断细化,社会生活的不断复杂化,司法活动的专业化是人类历史演进的必然趋势。特别是市场经济繁荣发展的今天,我们的公安工作同样面临着专业化的机遇和挑战。但是,从总体上来说,对于公安工作专业化问题的研究还是初步的,我们往往只是强调其“必然性”,却没有对公安工作专业化的深层内涵深入挖掘。在论证时,我们往往还停留在提高公安民警的文化水平、学历水平和加强公安民警对专业知识的了解等,却对公安机关的专业化运作模式、公安民警的专业化行为方式和专业心理素质等问题关…  相似文献   

9.
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使得科学证据在司法裁判中充当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在司法实践中,对于科学证据的采信,执法和司法部门很少质疑或进行审查,一般都会直接接受并作为裁判依据。针对司法实践中对科学证据存在盲目迷信,缺乏对其科学可靠性等实质内容进行审查的现象,我们应当全面审视科学证据在法庭诉讼中的证明力问题,建立对科学证据的采信标准,审慎地运用科学证据。  相似文献   

10.
监听作为一种涉及公民权利的高科技侦查手段,已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笔者从监听资料的证据能力入手,分析了一般情况下监听资料是否具有证据能力,以及三种特殊情况下监听的合法性认定及证据能力问题,并进一步对衍生证据的证据能力进行了探讨。通过上述分析并结合我国国情,笔者对我国监听资料证据能力问题提出了可行的建议。  相似文献   

11.
<办理死刑案件证据规定>和<非法证据排除规定>的颁行是我国深入实施依法治国方略重要举措,是刑事司法制度改革重要成果,对公安机关办理刑事案件特别是死刑案件提出了新标准和要求.公安机关应针对刑事证据收集中存在的民警取证意识淡薄、取证程序违法、调查取证不全、证据运用保全不当、取证时机不妥、证据标准不清等问题,从转变执法观念、...  相似文献   

12.
公安边防部门的重要职能之一就是打击偷渡犯罪,在侦办偷渡案件过程中证据的收集至关重要。然而实践中却不同程度存在着证据收集不及时、不全面,忽视痕迹性证据的收集,缺乏对电子证据的收集能力等问题。因此,公安边防部门只有不断的增强证据意识,充分利用科学技术,发挥痕迹性物证的作用,提高偷渡案件的证据收集水平,才能有效打击偷渡犯罪,维护社会稳定,维护我国在国际上的良好形象和声誉。  相似文献   

13.
证据问题关系到群体性事件处置中执法工作的成败。强调并研究证据问题,可以提高公安机关在处置群体性事件过程中收集证据的意识,解决证据收集与使用过程中遇到的证据效力问题,强化公安机关对群体性事件的处置能力与处置效果。  相似文献   

14.
张宇 《前沿》2007,(2):170-173
社会是人的总体存在,人是社会的细胞,社会总体的现代化,必须由个体———人的现代化来实现。人的现代化并不是现代化过程结束后的副产品,而是现代化制度与经济赖以长期发展并取得成功的先决条件,人是一个国家向现代化发展进程中的根本。一个国家,只有当它的人民是现代人,它的国民从心理和行为上都转变为现代人格。社会是人的集合体,没有人的现代化,便没有社会的现代化。如果一个国家的人民缺乏一种能赋予现代制度以真实生命力的广泛的现代心理基础,如果执行和运用这些现代制度的人,自身还没有从心理、思想、态度和行为上都经历一个向现代化的转变,失败的结局是不可避免的,最完美的现代化制度和管理方式,最先进的技术工艺也会在一群传统人的手中变成一堆废纸。可见,要想实现现代化,就需要人们从心理和行为上都具有与现代化发展相适应的现代素质。我们研究当代的社会心理问题,就是要促进人的现代化,以此推动社会的现代化。  相似文献   

15.
刘学敏 《前沿》2006,(11):167-169
刑事诉讼中关于非法证据的效力问题,不仅是一个重要的刑事证据理论问题,而且还是一个严肃的司法实践问题,关系到司法机关的公正形象,也关系到人权保障及控制犯罪的均衡选择。制约非法证据效力的因素是多方面的,各国的相关立法和理论也不尽一致。在我国,立法上对非法证据持否定态度,但对非法证据的效力尚无明确规定,理论界亦形成了多种主张和观点。因此,必须完善有关立法,并建立证据的庭前审查等相关制度。  相似文献   

16.
樊金山 《桂海论丛》2008,24(6):56-58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是一项复杂而又系统的工程,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说,健康和谐的社会心理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心理基础。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社会心理也发生了深刻变化,人们的创新意识、自主意识、竞争意识、法理意识不断增强。但同时也产生了诸多不良社会心理,而对这些不良社会心理的优化与重塑正是构建和谐社会的基础工程。  相似文献   

17.
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强调要“注重促进人的心理和谐,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这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然趋势和基本要求,也是社会和谐的重要基础。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今天,和谐关乎你我他,人人都应讲和谐。本文则就公安民警如何促进心理和谐,谈点粗浅认识。一、明确心理和谐的内涵及其意义,增强促进心理和谐的自觉性构建和谐社会,就其社会人而言,有自我和谐、人际和谐、人与自然的和谐。其中自我和谐最重要。人是社会的主体和细胞。构建和谐社会的所有活动都需要…  相似文献   

18.
受贿罪涉及的嫌疑人往往只有两个人,其犯罪方式很隐蔽,产生证据往往都是"一对一"的证据,这样对于证明受贿嫌疑人存在犯罪行为就有很大难度。在实际工作中,针对"一对一"受贿案应注意收集直接证据和间接证据,并对各种证据加以认真认定。  相似文献   

19.
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是事关党的执政能力、公安机关执法权威、公安民警身心健康的一个重大问题。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受到侵害的原因十分复杂,但最主要的是公安机关自身因素。各级公安机关和广大公安民警特别是领导同志必须增强公安主体意识,在执法活动中充分发挥主体作用,从战略高度重视维护公安民警执法权益工作,使之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相似文献   

20.
在民事诉讼活动中,当事人任何一方实现诉请的关键就是利己证据的收集.同时,民事诉讼证据特性中“合法性”能否充分地得以实现则将对民事诉讼双方当事人产生重要影响.尤其是在面对合同欺诈、婚姻过错等社会问题时,一些“侦探公司”、婚姻过错受害方等对利己证据进行收集时却造成一种新的两难问题——利益受损一方权利与相关方权利保护的骑墙选择.本文通过对民事诉讼证据收集方式的“合法性”及适用问题的分析思考,并结合《民事诉讼法》、《律师法》及《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等法律法规的相关内容,对如何实现证据的合法收集及适用以达到切实解决矛盾双方利益冲突和体现证据规则的最佳功效进行论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