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3月26日,由于北约成员国的阻挠,安理会在表决时未能通过由俄罗斯、白俄罗斯和印度三国联合提出的一项要求北约“立即停止”非法军事行动的决议草案。安理会的这一表决结果引起许多国家的强烈不满。中国常驻联合国代表秦华孙说,中国政府“强烈反对”北约对南联盟采取...  相似文献   

2.
联合国安理会10月24日下午以13票赞成、两票弃权的表决结果就南联盟科索沃问题通过一项新的决议。中国和俄罗斯对此项决议投了弃权票。这是今年以来安理会在英美等西方国家推动下,就科索沃问题通过的第三个决议。在安理会对这一决议草案进行大约一周的紧张磋商中,...  相似文献   

3.
联合国专电 11月21日埃及副总理布特罗斯·加利在联合国安理会15个成员国的投票选举中以11票赞成、4票弃权的唯一多数票当选为下一任联合国秘书长,并将在联合国大会确认后于明年1月1日起走马上任。选举结果公布后,正在德国访问的加利对记者说,“这是我的荣幸,是埃及的骄傲,同是也是阿拉伯国家以及非洲和第三世界的胜利。”共有13位候选人参加今年竞选联合国秘书长的角逐,为何埃及的加利能在这场“万国总理”的竞选中获胜呢?用埃及政界人士的话说,这是因为加利占了天时、地利、人和三大  相似文献   

4.
6月10日,联合国安地会以14票赞成、1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科索沃问题的决议,强调指出,安理会“铭记《联合国宪章》的原则和宗旨,包括安理会所负维持国际和平与安全的首要责任”,并重申尊重南联盟的主权和领土完整。但是,由于这一决议草案没有充分体现中国的原则立场和合理关切,特别是该草案只字未提北约轰炸南联盟听造成的灾难。也设有对援引《联合国宪章》第七章(关于强制使用武力)予以必要的限制。并要求有关各方与起诉南联盟主要军政领导人、已成为西方政治工具的前南问题国际法庭展开充分合作,因此中国代表团对…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2,(52)
新闻11月8日联合国安理回放会一致通过1441号决议。决议一方面强化了对伊武器核查机制,同时也为阻止美国单方面对伊动武、维护以安理会为核心的集体安全体系以及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带来了新的希望。11月13日,伊拉克无条件接受1441号决议,由联合国对伊武器监督、核查与视察委员会  相似文献   

6.
《瞭望》1999,(25)
联合国安理会10日以14票赞成,l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关于政治解决南联盟科索沃危机的决议。中国投了弃权票。这个决议草案是西方七国和俄罗斯外长经过两天激烈争论于8日达成并提交联合国安理会审议的。安理会在北约宣布暂停轰炸、南联盟接受有关和平计划的情况下进行审议。由于草案只字未提北约轰炸南联盟所造成的灾难等问题,因此中国代表团投了弃权票。用自认*担回回国短民_-_--_拉封口俄留队团驳回来既____6月9日,南联盟和北约代表签署了关于南军警部队撤出科索沃安排的协议。南在10日开始撤离行动,11天内将从科索沃撤出…  相似文献   

7.
负责裁军与国际安全事务的第五十四届联大第一委员会11月5日以54票赞成、4票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了题为“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呼吁各缔约国继续努力,通过全面和严格履约,维护和加强《反弹道导弹条约》。这一决议草案由俄罗斯提出,中国和白俄罗斯参加共同提案,美国。以色列、拉脱维亚和密克罗尼西亚投了反对票。舆论注意到,联大第一委员会是在美国积极研制开发、并准备部署国家导弹防御系统则MD)和与个别国家联手开发战区导弹防御系统叶MD)之际通过这一决议的。这项决议主要重申了饭弹道导弹条约》的有关规定,…  相似文献   

8.
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于1月17日出人意料地正式宣布提名颇有争议的人物、瑞典现驻美国大使埃克乌斯为联合国对伊拉克武器监测、核查和视察委员会主席,并于当天通知本月安理会主席、美国常驻联合国大使霍尔布鲁克。安理会18日就这项提名召开非正式磋商会,由于分歧严重,安理会未能批准这项提名。 根源仍在1284号决议美国和英国未经安理会授权,以伊拉克没有与联合国监督伊拉克销毁化学、生物和核武器特别委员会(联合国特委会)全面合作为由,于1998年12月中旬对伊拉克实施了连续四天的军事打击。在美英的授意下,联合国特委会…  相似文献   

9.
联合国专电美国政府于今年6月30日向联合国秘书长递交了一份报告,正式提出,“日本和德国应当成为安理会常任理事国”。这份报告是根据去年12月11日第47届联合国大会通过的一项决议准备的。这项题为《安理会席位公平分配和成员数目增加问题》的决议要求联合国各成员国于今年6月底以前就安理会组成一事提出本国的主张,并责成秘书长将这些报告汇总整理,提交于今年秋季召开的第48届联大审议。  相似文献   

10.
全球要闻     
《瞭望》1998,(29)
全球要闻7月6日—12日)联合国提高巴勒斯坦地位第52届联大7月7日以124票赞成、10票弃权和4票(美国、以色列等)反对的表决结果通过一项决议,决定提高巴勒斯坦在联合国的地位。根据决议,作为联合国观察员,巴勒斯坦将享有参加联大一般性辩论、按照联大议...  相似文献   

11.
6月27日,在联合国安理会 会议厅,一场特别的会议 正在按照议事规则与原定议程有条不紊地进行。会议结束时,安理会本月轮值主席、孟加拉国驻联合国代表安瓦尔·乔杜里大使宣布,安理会15个成员国的代表决定正式推荐现任联合国秘书长安南为下届联合国最高行政首长的入选,联大将于29日对安理会的推荐结果进行表决。安南的当前任期到今年12月31日结束。  相似文献   

12.
联合国专电.根据安理会12月13日一致通过的决议,17日联合国大会决定任命科菲·安南出任下届秘书长,任期自1997年1月1日至2001年12月31日。安南成了自1949年联合国成立以来第七位秘书长,也是第一位黑人秘书长。  相似文献   

13.
国际要闻     
《瞭望》1994,(48)
伊拉克承认科威特主权 伊拉克11月14日向联合国递交了伊拉克关于承认科威特主权和边界的文件。这些文件包括由伊拉克总统萨达姆签署的伊拉克革命指挥委员会11月10日的决定和伊国民议会同日发表的声明。决定和声明表示伊将按照安理会的决议承认科的主权、领土完整和政治独立,承认联合国伊科边界划分委员会划定的两国之间的国际边界。  相似文献   

14.
随着第48届联合国大会的临近,台湾当局正在竭力进行“重返联合国”的活动。在它的拉拢之下,中美洲少数几个国家最近联名致函联合国秘书长,要求在第48届联大上增列所谓台湾在联合国平行代表权的议题。除了随函附有“解释性备忘录”之外.它们还提出了“决议草案”,要求联合国大会设立“特设委员会”,研究台湾重返联合国的问题。这实际上是在联合国制造“两个中国”。中国政府和人民对此表示坚决反对。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布什10月16日正式签署了美国国会上周通过的授权总统对伊拉克使用武力的决议,随着国会的授权,布什政府预计不久就将正式向联合国安理会提交对伊新决议草案,与此同时,各国要求政治解决伊拉克问题的呼声也日益高涨。从16日开始,安理会就伊拉克问题举行为期两天的公开辩论,绝大多数国家主张在联合国框架内政治解决伊拉克危机。有关各方在联合国内围绕如何解决伊拉克危机展开的争论将随着美国新决议草案的正式提交而进入最后阶段。  相似文献   

16.
第47届联合国大会9月22日晚。以127票赞成、6票反对和26票弃权的表决结果,通过了中止南斯拉夫在联合国席位的决议,从而在联合国历史上开创了首次把一个会员国赶出联合国大会的先例。 这项主要由西方国家策划的决议指出,鉴于南斯拉夫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已不复存在,而由塞尔维亚和黑山组成的南斯拉夫联盟共和国不能自动继承其席  相似文献   

17.
国际要闻     
《瞭望》1995,(36)
伊拉克决定向联合国提供所需全部武器资料伊拉克总统萨达姆8月21日决定,向联合国提供1991年海湾战争停火决议提出的禁止伊拉克使用的大规模杀伤武器的全部资料,承诺将同联合国负责销毁伊拉克大规模杀伤武器特别委员会进行合作,提供有关武器资料的全部档案.联合国干预扎伊尔遣返卢难民问题联合国秘书长加利8月22日派联合国难民署高级专员绪方贞子赶赴扎伊尔,与扎伊尔政府协商停止强制遣返卢旺达难民的问题.扎伊尔政府认为,因躲  相似文献   

18.
第58届联合国大会11月4日以179票赞成3票反对、2票弃权表决通过了古巴提交的终止美国对古巴封锁的报告,要求美国立即停止对古巴长达42年的制裁。尽管联合国的这一决议对美国形不成实际的约束力,但却反映出国际社会的主流民意和美国的形单影只,表明美国奉行的孤立和单边主义政策越来越不得人心。美国一意孤行,道义形象上受损的只能是它自己。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01,(46)
第56届联大第一委员会11月2日以80票赞成、3票反对的压倒多数通过了题为《维护和遵守(反弹道导弹条约)的决议》。 巴勒斯坦民族权力机构主席阿拉法特和以色列外长佩雷斯3日在西班牙的帕尔马德马略卡岛举行短暂会谈。双方未就任何实质性问题达成协议,但双方同意就中东和平进程问题继续进行对话。 俄罗斯国防部长谢尔盖·伊万诺夫5日表示,俄美关于导弹防御问题的谈判取得了一定进展,但暂时  相似文献   

20.
郭际 《瞭望》2003,(36)
9月3日,美常驻联合国代表团向安理会其他四个常任理事国散发了一份有关伊拉克问题的新决议草案,要求安理会授权成立一支接受统一指挥的多国部队,为协助维护伊拉克的安全与稳定采取一切必要措施。 美国人从坚拒联合国参与伊重建事务,到回头寻求支持,如此前倨后恭,何由?国务卿鲍威尔解释说,新决议的主要目的是“让安理会也加入到游戏中来。我们正邀请国际社会比以往更加广泛地加入我们,因为他们的支持符合伊拉克人民的根本利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