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诉的利益是指运用诉讼程序为当事人提供权益救济的必要性,其消极功能在于限制原告滥诉、消除被告无端应诉和避免司法资源浪费,其积极功能表现为促进实体法上未得到明确肯认的权利和利益的形成。诉的利益所具有的这种积极功能与现代服务行政条件下行政法的价值追求具有高度的契合性,进而也为行政公益诉讼的产生提供了依据。事实上,通过对起诉人是否具有诉的利益进行衡量和判断还可以有效防止行政公益诉讼中可能的滥诉。  相似文献   

2.
最新出台的民事诉讼法司法解释明确我国将实行立案登记制,这是司法改革的一大重要进步,有利于解决实践中立案难的困境,保障当事人诉权,促进实质正义的实现。我国司法的现状决定了目前所实行的并不是纯粹的立案登记制,法院仍需先对原告的起诉做形式上的审查。这就需要重构起诉状,对案前审查和案后审查做一个内容上的严格区分,使得立案登记制能够顺利开展,同时配套完善的审前准备程序以提高诉讼效率。  相似文献   

3.
论诉的利益之判断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民事诉讼中诉的利益是指当事人提起的诉应当具有的法院对诉讼请求进行审判的必要性和实效性。对诉的利益之判断,无论对于保障诉权还是防止滥诉都有重要的意义。在其他判决要件具备的情况下,当事人提起的诉有诉的利益,法院必须进行审判,没有诉的利益,法院应当驳回起诉。诉的利益具有抽象性,法院对诉的利益是否存在的判断,应当从原告、国家、被告三者的立场进行考量,并且应当根据不同类型的诉的特点甚至个案具体情况来判断。  相似文献   

4.
诉的利益又称权利保护利益或权利保护必要,是指原告要求法院就其私权主张予以裁判时所必须具备之必要性,狭义的诉的利益即“原告就该请求有为判决的必要”应该成为当事人适格的基础。这种诉的利益在诉讼中既有消极功能又有积极功能。  相似文献   

5.
立案程序是连接司法与社会的窗口,是纠纷进入诉讼的必经程序,我国现行立案程序的工作内容表现为两次审查:受理起诉材料时的形式审查和受理起诉材料后的实体审查。简化立案程序、将立案程序的功能合理定位为启动诉讼是我国民事诉讼立案程序完善之路,实行登记立案制度是保障公民裁判请求权和当事人诉权、解决群众告状难的关键。  相似文献   

6.
现行民事诉讼法对诉的变更的限制过于严格.考虑到当事人之间的利益平衡,应该宽松对待诉的变更.应准许一切仅就诉的声明所作的变更,准许一审言词辩论终结前以基础事实不变为前提的诉讼标的的变更.对二审中诉讼标的的变更,也应考虑准许,但应附以条件:对变更之迟延有可责难性的原告应承担一审部分或全部诉讼费,承担对方在一审中合理的诉讼支出,不得就同一事实以其他诉讼标的再诉.诉的变更的底线是诉的基础事实不变,但仍可有例外.  相似文献   

7.
经过十多年的发展,我国刑事诉讼法的再修改已提上日程。其再修改,必须在和谐理念指导下进行。立案程序的改革,也必须以和谐理念为指导。立案程序作为刑事诉讼活动的启动程序,其重要性不言而喻。然而,当前立案程序中仍存在不少问题,亟待改进。  相似文献   

8.
随着司法制度改革全面展开,其中涉及不少对诉讼程序的改革,民事立案制度也由审查制改为登记制.立案作为诉讼系属开始的第一个环节,对整个民事诉讼具有重大的影响.我国长期以来一直面临立案难的困境,立案审查制度饱受争议.随着诉权理论、程序正义越来越受到重视,实行立案登记制度已是势在必行.立案制度改革后,立案庭功能的重新定位.也对审前程序的重新构建提出了要求.同时,立案制度的顺利改革,登记制度的功效发挥,也需要一系列配套措施加以保障.  相似文献   

9.
在检察机关的全部诉讼请求已经获得全部实现的情形下,人民法院没有必要对公益诉讼案件(继续)进行实体审理。但是,在检察行政公益诉讼的情形下,检察机关丧失请求被告纠正违法行为或依法履行职责的利益,并不当然意味着其同时丧失请求法院对被告的违法行政行为进行确认的利益。为了及时救济遭受损害或威胁的社会公共利益,引导被告尽早纠正违法行为或依法履行职责,应当根据被告纠正违法行为或依法履行职责的时间,设计不完全相同的规则。  相似文献   

10.
诉讼作为一种解决当事人之间纠纷的重要方式,其不仅影响当事人权利行使的范围,也决定着法院审判权作用的边界。然而随着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原有法律规定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社会,尤其在现代型纠纷中如何保障当事人的权利和利益变得极为重要和紧迫。因而如何扩大当事人诉权行使的范围成为学界与理论界探讨的话题。通过对域外制度的考察和实践发展需要,诉的利益之概念可成为解决这一问题的一剂良药。本文在厘清诉的利益之内涵与本质基础上分析民事诉讼中给付之诉、确认之诉及形成之诉中诉的利益之判断,以为当事人权利之保障和法院审判权作用范围的扩张提供些许助益。  相似文献   

11.
我国民事诉讼实践中的诉讼要件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诉讼要件是从程序角度判断"诉"的合法性重要依据,其丰富的内容要求法官在一个比较严谨的程序中依职权加以审查,以保证作出的实体判决或其他处理结果符合诉讼程序的要求.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在未使用诉讼要件这一术语的情况下仍将相关程序性要求规定得较为详细,但问题是,我国当前立法与司法实践却把诉讼要件作为起诉条件在起诉受理程序中加以审查认定,这一方面导致启动诉讼程序的门槛过高,民众普遍抱怨起诉困难,另一方面也致使部分程序性裁定缺少必要的程序保障,重要的诉讼要件处理程序严重失范.  相似文献   

12.
重复诉讼一直是理论研究、司法实践中争议颇多的问题。本文从知识产权诉讼实务出发,着重针对重复诉讼的构成要件、重复诉讼的制度和实践及解决重复诉讼的对策进行论述。其中,对于构成要件的阐释,在主体上前后诉至少须有一方当事人同时参与两诉,在客体上,前诉和后诉的争议焦点共通。对于解决重复诉讼之对策,从基于网络技术完善立案审查制度、完善诉的合并制度、引入团体诉讼制度等方面进行制度构建。  相似文献   

13.
诉的利益是行使诉权发动诉讼的基础和前提。为制止恶意诉讼的发生,必须准确及时识别当事人对其所发动之诉是否存在诉的利益。明确诉的利益的含义和判断基准是有效辨别诉讼是否存在恶意的基础;而正视行政诉讼的特殊性则是判断恶意行政诉讼诉的利益的关键。明确诉的利益的识别方法、强化法官的证据调查权力、科学设置当事人的异议程序应是保障恶意行政诉讼中诉的利益得以正确及时辨识之机制和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诉的利益是行使诉权发动诉讼的基础和前提。为制止恶意诉讼的发生,必须准确及时识别当事人对其所发动之诉是否存在诉的利益。明确诉的利益的含义和判断基准是有效辨别诉讼是否存在恶意的基础;而正视行政诉讼的特殊性则是判断恶意行政诉讼诉的利益的关键。明确诉的利益的识别方法、强化法官的证据调查权力、科学设置当事人的异议程序应是保障恶意行政诉讼中诉的利益得以正确及时辨识之机制和措施。  相似文献   

15.
诉之利益是诉讼法学的一个基本理论范畴 ,在行政法学界却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简单说 ,诉之利益是权益受到侵害或者发生纠纷时 ,需要运用诉讼予以救济的必要性。对诉之利益的把握 ,关键是对利益的界定。不同的行政诉讼种类 ,诉之利益的认定不同。诉之利益是一个与诉、诉权、原告资格和受案范围密切相关的概念。在行政诉讼中 ,它发挥着判决形成权利的机能。  相似文献   

16.
诉之利益的探讨,在于通过它建立了一种筛选机制,即当法条有许多解释可能性或无直接依据时,法官需衡量现行环境及各种利益变化,以探求立法者出于今日所可能表示之意思.一方面法官须在既定的法律规则框架之内寻求当事人所主张的权利依据;另一方面,法官又可在社会需求出现新的现实要求而现有的实体法出现权利空白时,在利益衡量基础上运用解释运动来扩充诉讼程序的张口.因此,法官在司法实践中如何把握利益衡量的标准和尺度十分关键.  相似文献   

17.
台湾地区诉之变更、追加制度在促进纷争一次性解决理念以及集中审理主义的指导下有了较大的修正。一方面,放宽当事人进行诉之变更、追加的限制条件;另一方面,加重法官有关诉之变更追加的释明义务。上述内容不仅使修正后诉之变更、追加制度符合诉讼经济原则,而且符合程序利益保护原则。加重法官释明义务并不会影响当事人程序主体权的行使,相反法官释明提供诉之变更追加的资讯则有利于保障当事人程序选择权,赋予当事人自主追求实体利益和程序利益的机会则更加延伸了其程序主体权。这对大陆完善诉之变更、追加制度以及准确理解新民诉法司法解释扩大诉之变更、追加适用范围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8.
我国民事立案登记的实施规范了立案人员的操作程序,使民事案件更容易进入司法程序。但法律规定的起诉要件涵括了大量实体诉讼要件,加上司法为民的理念、立案部门的职能定位、审前程序的缺失、替代性纠纷解决机制作用的有限等使民事立案登记扭曲生长。因此,应将民事与行政案件在立案登记中区别开来,在民事诉讼中实施降低起诉条件、加强审判管理、独立并落实审前程序、设置诉前强制调解程序等措施落实立案登记制度。  相似文献   

19.
刑事立案程序是启动刑事诉讼程序和开展刑事侦查的必经程序,立案审查又是刑事立案程序的一个重要环节。但现行的刑事诉讼法对立案审查的内容、方式规定得十分模糊。在实践中,现行刑事立案程序的理论意义与其实际司法效果存在着明显的背离。因此,有必要采取有效措施对立案审查程序进行完善。  相似文献   

20.
学者们以2007年修订民事诉讼法为契机,对立案登记制和立案审查制争论得非常激烈,但修订后的民事诉讼法并没有采纳立案登记制。需要从学理上辨析清楚立案登记制和立案审查制的本质,从司法政策和司法实践方面印证学理上的辨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