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行政主体在理论和实践中都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我国行政主体存在着令人质疑之处。本文在行政分权制度基础上 ,提出了行政主体是指合法享有或行使行政职权的组织和个人 ,并把行政主体分为本源行政主体和派生行政主体。  相似文献   

2.
关于我国行政主体的不适格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行政主体是行政法律关系中的管理主体.目前行政主体理论将其设定为具有法人结构形态和行政法人能力的组织,但是,行政主体担负组织的结构形态呈多样性,与理论上所设定的行政主体的行政法人结构形态不相吻合,行政主体担负组织的主体能力与行政主体的主体能力在范围上不相一致,最终影响到了行政主体在我国行政法体系内容框架下主体能力的实现.行政主体理论有待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相似文献   

3.
行政主体理论在行政法学上是一个极其重要的理论范畴。然而由于司法实践与行政管理实践的发展,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出现了诸多缺陷。针对理论缺陷,学者们提出了各自的解决方案。其中,有较多的学者主张用西方行政分权的理念和制度来改造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同时改革我国的政治体制。不过,我国已存在行政分权的土壤,我们完全可以在我国现行的政治体制中塑造出科学的具有本土特色的行政主体理论,而不用去刻意模仿西方的行政分权制度。  相似文献   

4.
行政主体是一个极为重要的行政法学概念。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是从西方引进来的,但却与西方的行政主体理论存在明显的实质性差异。行政主体理论曾经对我国行政法学理论的发展和行政诉讼制度的实际运作起了重要作用,但在近十年的实践过程中却暴露出了诸多问题,需要我们认真思考。  相似文献   

5.
和国外行政主体理论相比,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存在重大缺陷。我们应当重新审视我国的行政主体理论,明确行政主体作为行政法律上的独立法律人格的实质含义,并对行政权的设定主体加以确定来进一步完善和重构我国的行政主体。  相似文献   

6.
行政法律关系是行政法学中的一个重要问题,而其中行政法律关系的特征更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传统的行政法律关系理论曾简单地认为行政法律关系只是行政主体和行政相对人之间的管理和被管理关系,将主体双方的不平等作为行政法律关系的显著特征。而如今,这样的一种认识和界定显然已经不适合现代行政法学的发展,理应以“对应且不对等”作为行政法律关系中主体双方关系的科学定位。  相似文献   

7.
论行政主体义务在行政法中的地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强化行政主体义务是当代行政法治的基本格局,然而,行政主体义务的法律地位在行政法学界却鲜有阐释。为了弥补这一理论空缺,本文从行政主体义务在行政法中地位的模式选择、行政主体义务在行政法地位中的应然表现、行政主体义务在行政法治实践中存在的问题以及行政主体义务与重构行政法体系等方面对行政主体义务的理论和实践问题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8.
服务行政作为一种新型社会治理模式具有历史的必然性,这就为行政权的行使主体提出了新的价值要求和实践方案。而目前我国行政主体理论在理论上和实践中都出现了难以愈合的裂缝,诸如内涵与外延的冲突、主体范围的狭窄、主体种类的单一、责任定位的错误等,最终破坏的是服务行政的服务本质要求。因此,在服务行政的框架下对行政主体理论进行重构则颇具时代的紧迫性和必要性。  相似文献   

9.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是我国行政法学体系的一块基石,既源自其他国家又有自己的特点,随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现有的行政主体体系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本文从中外行政主体的比较以及对中国行政主体本身概念进行分析,指出现行行政主体理论在概念上的误差和实践中的弊端,并提出对现行的行政主体理论的完善和改革。  相似文献   

10.
我国行政主体理论是我国行政法学体系的一块基石,既源自其他国家又有自己的特点,随着中国行政体制改革的深入,我国现有的行政主体体系已经不适合社会的发展.本文从中外行政主体的比较以及对中国行政主体本身概念进行分析,指出现行行政主体理论在概念上的误差和实践中的弊端,并提出对现行的行政主体理论的完善和改革.  相似文献   

11.
关于行政主体理论的实践冲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行政主体被学界界定为享有与实施国家行政权力权能的行政法人组织。作为行政法人 ,现有的行政主体理论不能完全适用于我国行政活动的实践。笔者从行政主体的法人结构形态及其责任能力的角度出发 ,认为行政主体具体担负组织的结构形态呈多样性 ,它们不能与行政主体的行政法人结构形态保持完全一致 ;行政主体实施国家的行政权而产生的责任 ,在现实理论的导引下将其性质界定为“自身责任”等等因素 ,都限制了行政主体的主体能力在行政管理实践中无法得到完全的实现。  相似文献   

12.
行政行为的主体要件是行政行为构成要件的核心内容,其具有使行政主体由抽象变为具体、使行政行为有根有源、使行政法中体和用统一、使行政法学范畴相互连接的价值。然而我国行政行为主体要件理论还存在不少空缺,如没有对行政行为主体要件内涵进行合理界定、没有阐释行政行为主体要件的理论基础、没有对行政行为主体要件作理论构设、没有对行政行为主体要件的理论作进一步推演等。为此,我们选择了行政行为主体要件的法律内涵、与其他构成要件的关系等问题作了一个粗略的拓展分析。  相似文献   

13.
在行政救济制度中,存在正确确立行政诉讼被告的问题。传统理论以“行政主体”理论来衡量行政诉讼被告的资格。随着社会的发展,出于诉讼便利的需要,“行为主体”将替代传统的标准,作为确立行政诉讼被告的新标准。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公共行政人性假设的简单分析,重点讨论了理性行政人的身份、特征及其功能,就理性行政人的价值实现途径进行了概括式阐述。其目的在于说明,行政主体理论尽管未能达成关于行政人身份角色的统一认识,但事实上的行政人却主要以理性的逻辑和方式来履行公共职能,结构化或制度化的行动秩序充分证明了这一点。因此,关于理性行政人的价值定义以及价值实现的基本途径的讨论,或许会为进一步完善行政主体理论并为指导公共行政实践发展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5.
行政执行效能是执行主体进行执行活动所要实现的应然结果,是执行主体执行行为的方向。执行主体是影响行政执行效能的主导因素,科学界定行政执行效能的内涵,有利于引导执行主体的行为指向与行政效能保持高度的一致性。执行主体的行为在自身经济人特性、落后的思想观念、不完善的监督机制和考核机制的影响下,常常偏离行政执行效能的基本要求,导致执行效能低效或无效。应从强化责任感、树立法制观念、树立群众观念、完善执行责任追究制、完善绩效考核机制入手,规范和引导执行主体的行为,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发挥其主体作用,提高执行效能。  相似文献   

16.
行政登记是一种行政确认行为,能够间接地影响私法主体的权益。行政登记在私法上一般只有证明效力和对抗效力,只有基于特殊的事由,才具有创设效力。只有违反法律、行政法规中的强行性行政登记要求,才会导致当事人所从事的民事法律行为无效,而且还要有例外规定。法律要充分保护未进行任意性行政登记的私法主体的利益。  相似文献   

17.
行政相对人是行政法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概念。有学者直接从管理与被管理关系的角度理解行政相对人,认为行政相对人是行政主体的"被管理者"。这种观点成为实践中推行文明执法的认识障碍。  相似文献   

18.
在行政执法实践中,经常有行政机关以自我纠错为由,对多年前做出的行政行为予以撤销。这对行政机关而言,是履行自我监督的职责;但对行政相对人而言,撤销早已生效的行政行为,会对其现有的生活秩序造成影响。在理论上,行政机关的自我纠错与行政行为的不可变更力理论更是一对矛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