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程静 《法国研究》2002,(1):71-77
雅姆的诗平易自然,但意境幽丽,读来令人感到亲切,余音缭绕.本文着重从词汇、结构、韵律、主题等方面分析了雅姆的一首诗,展现了作者的主要写作风格.  相似文献   

2.
在巴尔扎克的《无名杰作》中,描写和绘画相互借用,互为补充叙述者力图使描写具有绘画特征,而老画家弗朗奥费尔则试图借助诗的语言使画中人物摆脱画框。真实绘画作品在推动情节发展的同时,通过画中女性暗示出女主人公的命运。  相似文献   

3.
作者在此文中综述了关于兰波《彩图集》中“野蛮”一诗现有的各种诠释,并在此基础上重点分析了此诗中两个含义费解的段落(第二段和第六段),试图说明隐喻如何成为变形,隐喻如何使诗歌转向神话,以及“野蛮”一诗如何引导读者超越现实,发现本质。  相似文献   

4.
法国礼仪是西方礼仪的重要代表 ,十七和十八世纪被誉为“欧洲高雅礼仪的中心”。法国礼仪在历史上经历过波澜起伏。骑士文化 ,文艺复兴 ,沙龙文化 ,法国大革命等 ,无一不与礼仪的变革有关。今天 ,传统的礼仪形式受到了极大的冲击 ,但它仍然以新的精神和形式展现出来。  相似文献   

5.
本文用传播学理论阐述并分析了中国广告文化环境的演变以及中国广告在传媒中文化内涵的发展变化,展示了在国际化进程中,中国广告业的文化生态环境的丰富多彩。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在广告传媒中的交流交汇交融,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交流交汇交融,一国视野与国际视野的交流交汇交融。  相似文献   

6.
这是《季布与罗兰的史诗之路》的第二部分,作者对季布与罗兰在艺术史诗中的英雄形像进行了比较,并对它们的历史价值进行了深入的评介。  相似文献   

7.
1998年,值巴黎大学建校八百周年之机,法国与德、意、英三国共同签署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巴黎声明”,旨在建立一个开放的高等教育空间,加强四国大学学生和教师的交流,促成大学课程和文凭的对等与协调。在确保各国文化教育差异的同时,消除障碍,促进人员流动和更加紧密的合作。“巴黎声明”的发表意味着欧洲内部教育的接轨,意味着各国教育体制的调整乃至改革。  相似文献   

8.
办公室的空间安排既受制于又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法国人和中国人都凭借空间布局来表明社会地位的差异 ,但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9.
办公室的空间安排既受制于又反映一定的社会文化观念.法国人和中国人都凭借空间布局来表明社会地位的差异,但具体方式有所不同.  相似文献   

10.
Monsieur le président,Messieur les Directeurs,Mesdames,Messieurs,Chers Amis,L′Ambassadeur de France ayant étéappelé pour consultation par M.Roland DUMAS,Ministre des Relations Extérieures,l′honneur m′échoitde le représenter àcette commémoration du cinquième anniversaire de la  相似文献   

11.
凡是学习外语的人都希望有一天面对日常的生活情景能自由,流利地表达。但是,如何更快、更有效地达到这一目的呢?长期以来,中外语言专家围绕这一教学目标在外语教学的观念,方法和实践上不懈地进行探索。虽然现代技术的发展向我们提供了很多先进的教学手段,例如在外语教学上现在普遍使用录音机,录像机,VCD,DVD等设备,尤其录像机,VCD,DVD可以把各种语言材料和相应的真实画面结合在一起用于语言教学,而画面与语言材料的结合却可以追溯到17世纪。直到上世纪50年代初,画面在教材中只起到两个简单的作用插图或课文内容的补充。学术界也很少评论画面在语言教学上的作用。本文试就法国原版教材NouvelEspace中语言材料通过连环画加以表现的形式,对中国法语教学所起的作用及其影响加以分析。  相似文献   

12.
傅荣 《法国研究》2002,(1):85-101
在语言和文化二者的关系上,我国高等院校法语专业的教学始终直面着一个双重矛盾:一方面,受传统语法-翻译法的影响,文化似乎在法语专业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但事实上,教员、学生都嫌不够;另一方面,尽管业内人士早已认识到,成功的语言交际既需要交际双方具备坚实的语言基础,也取决于各自拥有的相关社会文化知识,但事实上,我们对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和科研始终重视不够.本文以法国当代语言和文化教学法专家Robert GALISSON及其Didactologie des Langues-Cultures理论为指导,着重剖析前述矛盾现象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3.
在语言和文化二者的关系上 ,我国高等院校法语专业的教学始终直面着一个双重矛盾 :一方面 ,受传统语法 -翻译法的影响 ,文化似乎在法语专业教学中占有相当的比重 ,但事实上 ,教员、学生都嫌不够 ;另一方面 ,尽管业内人士早已认识到 ,成功的语言交际既需要交际双方具备坚实的语言基础 ,也取决于各自拥有的相关社会文化知识 ,但事实上 ,我们对目的语国家社会文化知识的教学和科研始终重视不够。本文以法国当代语言和文化教学法专家RobertGALISSON及其DidactologiedesLangues Cultures理论为指导 ,着重剖析前述矛盾现象并提出改进措施。  相似文献   

14.
傅荣 《法国研究》2003,(1):109-131
本文以法国原版教材<法律法语>为例,展示对外语教材进行描述性分析的一种可能途径.  相似文献   

15.
刘艳 《法国研究》2003,(1):140-148
通过对一个法国语言教师在“对外法语”教学班教学活动的观察分析 ,本文指出 ,在第二语言习得教学中 ,教师的重要作用之一是掌握和适时调节言语输出的机制 ,扮演“交流导演”的角色 ,并随时向学习者提供正确语料 ,保证外语输出的准确度  相似文献   

16.
本文作者在对当代著名作家朱利安·格拉克的名作《西尔特的沙岸》进行了详细的分析之后认为,格拉克通过一个在旧日总督统治下的古老的城市中发生的离奇的故事,使读者看到了一幅无论是历史事件和地理环境都完全变了形的古威尼斯和那里发生过的历史故事;在这面“镜子”(小说)里,读者没有看到任何历史事件和人物的“反映”,而是一幅严重变形的,梦幻一般的景象。然而,小说家通过超现实主义式的隐喻手法,使这变了形的景象与历史上确曾发生过的景象之间产生了一种“内在的同一性”于是,残酷的历史变成了艺术,变成了诗;但这诗中蕴含着真实,一种诗意化了的真实。  相似文献   

17.
本文运用语言统计学的方法,考察了雨果17部重要诗集中所出现的同位语隐喻,讨论了它们在雨果诗作中变化的规律,它们与作品主题的相关性,它们的不同形式和这些形式与隐喻意义的关系,以及它们在雨果诗歌里的功能。本文所讨论的17部诗集,收集了雨果从1818年至1878年整整六十年间所创作的大部分诗歌。同位语隐喻在这些诗歌中出现的次数,明显地与作品的创作年代有密切关系。在1850年以前写的诗中,平均约每1200行诗才有一个同位语隐喻;在1850年至1860年期间创作的诗中,平均约120行诗便出现一个同位语隐喻;在1860年以后创作的诗中,平均约320行诗有一个同位语隐喻。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同位语隐喻的运用是雨果50年代诗歌语言的重要特点之一。此外,同位语隐喻在哲理诗、史诗和政治讽剌诗中的绝对频率和相对频率均大大高于在抒情诗中的绝对频率和相对频率。故本文作者提出,同位语喻的运用是雨果哲理诗、史诗和政治讽刺诗语言的一大特点。通过统计分析发现,雨果17部诗集中出现的同位语隐喻共包含10种不同的形式,这些形式赋予了隐喻某些特殊的意义。同位语隐喻在雨果诗歌中的作用,主要地不是在于它们的修辞功能,而在于它们的认知功能和传递信息的功能。  相似文献   

18.
在海外华人社会中,福州人是一个非常具有特色的次文化群体。在马来西亚砂拉越州的诗巫市,活跃着一群福州人,他们已经在这里生活了几代人,他们在这里生根、开花、结果。长期以来,福州人与当地族群和睦相处,与本地族群一起,为诗巫的发展与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诗巫的福州人堪称海外华人社会的模范。  相似文献   

19.
本文通过分析汉语和法语词语丰富的文化信息内涵,探讨在外语教学中从词汇入手学习外国文化的可能性,并且讨论在教学中如何引导学生关注文化问题,尤其是隐性文化。  相似文献   

20.
李白是中国唐代浪漫主义伟大诗人,李奎报为朝鲜高丽时代著名诗人,二人皆以好酒传名于世。而就酒诗看,李白与李奎报也有相同之处,如酒诗浪漫主义的风格、吟志抒怀的内容、“以气为主,以自然为宗”创作手法的运用等。但就二人酒诗相异之处而言,李奎报诗歌在浪漫主义手法之外,还采用现实主义手法,因而其作品写实内容多于李白,李奎报酒诗并有援禅入诗的创作手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