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80年来,在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为核心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的带领下,中国共产党使马克思主义党的学说在20世纪中国获得了重大的创造性发展。  相似文献   

2.
建党90年来,党的历代领导核心都对党的建设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并形成宝贵的党建思想。这些思想既一脉相承又各有侧重,毛泽东在全面推进基础上突出思想建党,邓小平在解放思想基础上突出制度建党,江泽民在与时俱进基础上突出执政建党,胡锦涛在科学发展基础上强调学习建党,结合时代发展总结历代领导核心的党建重点思想对于总结党建规律具有极其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3.
刘晓钟 《理论学刊》2003,3(2):74-78
在马克思主义建党学说发展的历史中,不同的历史条件和现实需要使得党的建设在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自身的建党特点和侧重点.中国共产党的发展经过了以思想建党、制度建党和执政建党为建党重点的发展阶段.执政建党思想是以江泽民为核心的第三代领导集体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对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的新贡献,它是以"三个代表"思想为核心的、包括"本"理论、"基"理论、"源"理论三部分的理论体系.新形势下的执政建党要确定和实践正确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解决好两大历史性课题;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既立足于做好经常性工作,又抓紧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相似文献   

4.
在革命和战争年代 ,毛泽东针对党内阶级成分以农民为主体的现状 ,成功地创造了着重从思想上建党的新途径 ;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新时期 ,邓小平针对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中存在的弊端 ,创立了着重从制度上建党的新方式 ;在经济全球化日趋加快的新时代 ,江泽民针对国际形势和国内经济结构以及阶级构成发生重大变化的新形势 ,开辟了着重从功能上建党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5.
"坚持思想建党和制度建党紧密结合"是新形势下从严治党的特点和规律的探索,是党的作风建设持之以恒的根本保障。思想建设需要制度的保障,没有制度的保障,思想建设只能是空洞的说教。思想是制度建设的灵魂,没有思想的指导,制度建设就会迷失方向。从严治党,需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同向发力、同时发力。  相似文献   

6.
孙应帅 《探索》2001,3(5):24-25
文章认为,"三个代表"概括了建党八十年的历史经验,是第三代领导集体理论创新的核心思想,是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丰富和发展的标志性成果;它把握了党建系统工程的根本思路,开创了新世纪党建的创新格局.  相似文献   

7.
刘付春 《党史文苑》2008,(10):31-33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振索且敢于探索的无产阶级政党.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大胆探索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地思想建党与组织建党.井冈山时期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在新时期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陈潭秋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回顾建党前后的经历,他首先在思想上完成了由民主主义者向马克思主义者的转变,并热情传播马克思主义。在此基础上,积极建立革命组织、推动妇女解放和工人运动,成为无数优秀共产党人和革命志士的杰出代表。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善于探索且敢于探索的无产阶级政党。井冈山时期,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艰苦卓绝的斗争环境中,大胆探索大革命失败后根据地思想建党与组织建党。井冈山时期思想建党、组织建党在新时期有了新的发展。  相似文献   

10.
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党建工作,充分考虑到管党治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各个层级的实际情况和实践要求,围绕"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这一历史性课题进行了一系列探索,形成了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创新与路径设计。归纳来看,它们主要包括:党政军民学,东西南北中,坚持党对一切工作的领导;以党章为根本遵循,把党的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坚持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相结合,形成治党管党的合力。  相似文献   

11.
徐洪林 《唯实》2005,(5):39-42
毛泽东的思想建党理论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的提出奠定了基础;邓小平制度建党理论为这一理论的形成扫清外部障碍;“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从代表性功能上为这一理论的提出和形成做了理论准备与实践探索;胡锦涛同志则提出了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理论的初步框架。  相似文献   

12.
“南陈北李相约建党”一直是中国党史学界公认的推动建党的重要酝酿和准备工作之一。但陈独秀、李大钊是否在赴天津途中酝酿建党,推动南陈北李建党的第一位苏俄使者是谁,陈独秀在上海是怎样推动中共发起组成立的?笔者通过考证,对这些问题进行了进一步解读。  相似文献   

13.
毛泽东建党理论的内容丰富,论述精辟透彻,意蕴深刻,是我们党的无比珍贵的财富.毛泽东建党思想的主要特点是注重党的思想理论建设,并把它放在党的各项建设工作的首位和中心位置;紧紧抓住党员干部世界观改造这个关键环节;特别强调要围绕党的政治路线加强党的建设;善于在对敌斗争和反倾向斗争中扩大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和影响,增强党的思想领导地位;既具有高深的哲理性又具有鲜明科学的可比性和切实有效的可行性;特别注重培养造就革命事业的接班人.  相似文献   

14.
毛泽东建党学说是马克思主义建党理论与中国实践和中国传统文化相结合的产物,是具有"中国气派"的无产阶级建党思想。研究毛泽东建党精神与中华民族精神关系,对进一步统一思想、加强党的建设、弘扬民族精神、推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时代的紧迫性和历史必要性。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制度建党的思想是毛泽东建党学说的重要组成部分,包括创建军队中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的有关制度问题、关于改进党的领导的具体制度的问题、关于健全民主集中制的问题。毛泽东制度建党的思想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党的制度建设理论,丰富了毛泽东建党思想的内容。毛泽东制度建党思想是适应一定的历史条件和党的任务而提出来的,正确认识毛泽东晚年所犯的错误,要求我们客观地、实事求是地对待毛泽东制度建党思想,不能因毛泽东晚年所犯错误而否认其正确的思想。  相似文献   

16.
建党前夕,李大钊的贡献是多方面的,他带头抛弃资本主义的建国方案;重视马克思主义基础理论宣传、教育和研究;初步指出了马克思主义必须同中国实际相结合的方向;团结、培养、组织革命青年;积极与共产国际商讨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的问题;用自己的行动指明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结合的正确方向;深刻认识到理想信念和运用正确理论指导行动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相似文献   

17.
中国近代史上颇有影响的留法勤工俭学运动,具有鲜明的政治倾向。在苏联十月革命的影响之下,一批优秀的进步青年纷纷前往法国,他们积极地团结在共产主义的旗帜之下,坚持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建立党团组织和各种革命团体。留法勤工俭学运动为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的建党活动提供了来自海外的组织基础、理论依据和人才支持,作出了特殊的历史性贡献。  相似文献   

18.
李大钊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强调中国革命必须走十月革命的道路,是十月革命道路的引路人;积极领导五四运动,号召“反抗侵略主义,反抗强盗世界”,是五四运动的总指挥;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促进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的结合,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急先锋;首倡建党,身体力行,是筹备召开中共一大的实际发起人。  相似文献   

19.
《北京支部生活》2011,(3):37-42
不同时代的英雄模范,留下了不同时代的闪光语言。在纪念建党90周年之时,我们不能忘记那些曾在北京这块热土上,为革命和建设做出突出贡献的英模人物。他们那掷地有声的话语,成为了我们党思想宝库里的珍贵财富,激励、鼓舞着我们不断继往开来!  相似文献   

20.
1921年的中国,外有“公理难敌强权”之耻,内有军阀割据混战之乱。外悔内乱,内外交困,这是历史最真实而残酷的一面,但在一批进取青年的坚持下,中国天地焕然一新。如李大钊所言,苟延残喘之垂老中国,得以变成行健不息的青春中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