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藏行小记     
陈峰 《观察与思考》2008,(23):61-63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把人间的温暖送到边疆;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近人间天堂。”枕着韩红的歌声,细数着黑夜里火车在青藏铁路上发出的哐当声,终于在狼狈的失眠中开始了向往已久也顾忌已久的“雪域高原之旅”。7天之间,虽然只在广袤的青藏高原转了一个角落,我们却早已心甘情愿地臣服在她纯净的怀抱中,因为那确是一方需要仰视的世界。同行的《教育信息报》记者说,这是一次生命之旅。这份高原的体验,将是一生中抹不去的记忆。  相似文献   

2.
佚名 《统一论坛》2006,(4):59-62
雪山,青草,美丽的喇嘛庙。曾经是那样旷远而神秘的西藏,因为一条神奇的天路,清晰了面目。我们沿着这条天路走近她的今天和昨天,她也终将循着这条天路迈向更加美好的明天。串接于两者之间的,不再只是电影、纪录片、旅游手册上浮光掠影般的素描和背包族行囊里浸透了酥油茶味道的日记。青藏铁路提供了一种可能,一种令西藏与西藏之外的世界彼此加速认知、加深了解的可能。能够想见,与许多跃跃欲试的都市客一样,这片雪域高原也准备好了一次远行。驼铃声仍在古道上诗意地回响,汽笛声分外嘹亮。古老圣洁的藏文化握着从拉萨出发的车票,满怀憧憬却又…  相似文献   

3.
在被称之为“天路”的四千里青藏线上.总后青藏兵站部的“天兵”们。年年岁岁驾驶“铁马”碾雪踏冰,源源不断地为西藏边防部队运送各类物资.在人迹罕至的“世界屋脊”延绵着一条宝贵而坎坷的“生命线”。  相似文献   

4.
刘涛  宁柯 《人权》2006,(1):50-52
“那是一条神奇的天路,带我们走进人间天堂;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为雪域高原送来安康……”青藏铁路从青海省西宁市至西藏拉萨,全长1956公里,其中西宁至格尔木段在1984年已经投入运营。前不久,青藏铁路格尔木到拉萨段(简称“格拉段”)也铺轨完成,满载着援藏物资的列车从世界屋脊  相似文献   

5.
大山里度过的童年 我是在大山深处的贵州省雷山县达地水族乡的一条老街上长大的。 那时侯,小伙伴们经常骂那些路过老街的苗族是“苗子”。一天,我在家里念一首有关“苗子”的顺口溜时,外公对我说,“你就是苗子”。我一下愣住了!一时间不知如何表达我那幼小心灵所受到的震动。那时,我只是强烈地怨恨妈妈嫁给“苗子”爸爸这样的既成事实。 说起来,天底下的婚姻都是缘分  相似文献   

6.
当你在“水调歌头”的老屋里徘徊逡巡时,似乎是在慢慢丈量时光匆匆迁徙的脚步。 在金门这片神奇且神秘的土地之上,稀稀落落的明清古迹遗痕了然可寻。当你在金门城边有几百年历史的明朝老街上徜徉,或是在明清时的老房子里穿堂入室缓缓移步,你会恍然有一种时空文错的诡异感觉,仿佛你并没有活在当下,而是在旷远悠长的时光走廊上梦游穿越。  相似文献   

7.
“没有高考,你拼得过富二代吗?”这是浙江永康市第二中学行政楼大厅LED大屏幕上打出的一条标语。就是这么一句“高考励志标语”,没想到引起了强烈反响。很多人认为,这条标语里隐约透露着与“富二代”的对立情绪。  相似文献   

8.
美丽而神奇的西藏,一个令无数人向往的地方。八月,青藏铁路开通之后,我背着行囊和照相机,从北京踏上了通往拉萨的“天路”。  相似文献   

9.
《时事资料手册》2006,(4):24-25
2006年7月1日,世界上海拔最高、线路最长的高原铁路——青藏铁路全线通车。在长达5年的时间里,十万筑路大军凭借挑战极限、勇创一流的青藏铁路精神,巧妙的运用现代科技,书写了这一世界铁路建设史上的奇迹。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被人们描绘成“商贸金桥、藏旅坦途、文化通衢”。它为青藏高原架起通往祖国各地的桥梁,也使更多的百姓圆了去青藏旅游的梦想。  相似文献   

10.
唤回绿荫奔富路,已成为文山壮族苗族自治州麻栗坡县发展经济的一条被实践证明了的成功之路。然而,走上这成功之路,麻栗坡人却经受了痛失绿荫的折磨,洒下了重造绿荫的汗水,最终才在绿荫世界里露出笑睑。(一)新年钟声刚敲过之后的1995年初,我们在采访中翻开麻栗坡县的林业史料,看到这样一段文字:1958年以前,在麻栗坡县2334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到处是茂密的森林,山上古木参天,林间百鸟争鸣,岩羊、猴子、蟒蛇等珍稀动物满山里跑。1958年,“大炼钢铁铜”的喊叫声中,沉寂了几百上千年的大山里,砍伐声像一支森林的挽歌,使大山在大…  相似文献   

11.
这是一条“路”……王晓东在大自然里,有无边无际的草原,连绵起伏的峻岭,也有大海、天空。但似乎只要在它们那里有一条不断向前的“路”,让人们留下一串脚印之后,进入的将是一个个新的境界。记得几年前,我在一位伟人故居的邻乡搞调研,徒步走了10来个村,几乎没有...  相似文献   

12.
《上海支部生活》2007,(12):F0003-F0003
氧化作用随处可见:暴露在空气中的苹果会很快变成褐色;车库里久不使用的脚踏车会生锈……可你是否知道,人体也会氧化“生锈”?这并不是危言耸听,事实是:在人的身体里,每天都会产生大量“氧自由基”。它们会氧化细胞里的活性物质,使细胞死亡。  相似文献   

13.
记得那年的十月,我跨进了一个绿色的世界:绿装、绿被、绿色的大山。春天里,我们爬上了山顶那座孤零零的哨所。尽管艰辛,却迎来了春天,花儿开了,漫山遍野。这里没有村庄,没有人烟;只有老班长和我,还有那只叫“阿虎”的大黑狗。一天天,除了巡线,便是查电缆,唯一高兴的事就是对着大山喊,任凭声音在山谷中回荡。四年服役期满,我“解甲归田”。山道弯弯,一次次回眸凝视。我轻轻地问那绿色的哨所:“我走后你可孤单?”我轻轻地和“阿虎”道别,硬咽着嗓子喊:“大山──再见!我爱你──绿色的世界!”更难忘老班长送我的那句远非…  相似文献   

14.
小幽默     
为了事业经理和副经理一起去游泳。经理不慎被水淹死了,同事们问副经理:“经理遇难,你看见了没有?”“当时我在岸上。”“那你为什么不去搭救?”“我当时只是想,我们公司不能连一个副经理也没有啊。”惯窃法官:“在商店里偷了几次东西?”被告:“4次。”法官:“你偷了许多东西吗?”被告:“不多,只偷了一条连衣裙。”法官:“为了这一点东西你去偷了4次?”被告:“这没办法。我的妻子每次都不满意,我不得不一次又一次去给她换条合意的。”谁之过法官怒斥被告:“我担任这个法庭的法官以来,已经在法庭见过你7次了,难道你不…  相似文献   

15.
刘翰明 《当代广西》2007,(19):18-19
在美丽神奇的那坡,世代居住着一支神秘的少数民族群落——那坡壮族。这朵中国民族文化沃土里的奇葩,被人类学家称之为壮族的“活化石”。走进那坡,你不仅可以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深厚积淀,还可以在跨国漂流的无限乐趣当中,体验异国的风情和欣赏异国的美景。  相似文献   

16.
美丽而神奇的西藏,一个令无数人向往的地方。八月,青藏铁路开通之后,我背着行囊和照相机,从北京踏上了通往拉萨的“天路”。列车以每小时100公里的速度飞驰着,美景不时从车窗掠过:蓝天白云下,青山绿草中,成群的牛羊;碧水蓝天错那湖,更像一颗璀璨明珠,令人神往。纳木错是我梦寐以求的神秘地方,只有你亲临的时候,才会真切地感到她的神圣和美丽。站在海拔5190米的那根拉山口,置身在大自然中你会产生一种飘飘欲仙的感觉。回眸纳木错青青的湖水,环山的公路像一条银蛇起舞,令人遐想无限。安江杜吉手持念珠眼看经书,妈妈却对《布达拉》杂志情有独钟…  相似文献   

17.
王清华 《今日民族》2006,(12):17-22
澜沧江与一同发源于青藏高原冰山雪峰中的怒江、金沙江并肩南行,飞流直下、一泻千里。这里集结着雄伟高大、南北走向的雪山群,其著名者有担当力卡山、高黎贡山、碧落雪山、怒山、云岭、哈巴雪山、玉龙雪山等七大山脉,它们由西向东排列,从北向南而下,一直延伸东南亚的缅甸、泰国、老挝、越南。这一列列高竣的大山脉之间是一条条深陷的峡谷,峡谷中奔腾流淌着的正是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汹涌澎湃的怒江(下游萨尔温江)、澜沧江(下游湄公河)、金沙江(下游长江)三大河流,它们在迪庆高原上形成世界著名的“三江并流”奇观。三条大江犹如三把利剑,将迪庆高原深深切割。在古代。它们是氐羌族群南下迁徙的自然通道。各民族生息繁衍的民族走廊。如今更成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观光客、探险旅行家领略大自然奇观、追寻和实现他们梦想的热土。2003年7月2日。“三江并流”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这是云南献给世界的一份厚礼,是对世界的一项伟大的贡献。  相似文献   

18.
2007年8月,中央统战部组织党外领导干部到西藏学习考察。从西宁出发,登上青藏铁路列车。我们翻五道梁、跨通天河、越唐古拉山,车飞世界屋脊,沿着青藏铁路这条充满神奇和福祉的"天路",来到拉萨,来到布达拉!  相似文献   

19.
在吉林省德惠市郭家镇团山村,有一条5公里长的红砖路,在路口有一块醒目的石碑,上面深深地刻着“德江路”三个红色的大字,村子里的小孩儿都会骄傲地告诉你这条路是由他们村的农民工伯伯——潘德江出资10多万元修建的。潘德江是谁?一个农民工怎么为家乡修的这条路?  相似文献   

20.
你的办公室里有这样的人吗?生于“85后”,打扮“卡哇伊”,说话娃娃腔;没事就玩“人间蒸发”,下班就去抱团诉苦;不懂事的一副理所当然,爱逞能的一脸学术高深……如果你的同事里有符合以上几条者,很不幸通知阁下,你已经遭遇了时下职场最“生猛”,且有高传染性的职场“公主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