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英属马来亚”是一个历史名词,是二战前英国在东南亚的主要殖民地,它包括现在属于马来西亚国西马部分的马来半岛和现成为新加坡共和国的新加坡岛。“英属马来亚”是除中国以外世界上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地区),全地区总人口五百多万人中,华人约占了百分之四十五,以闽、粤、琼三省籍人为主。当时的“马来亚”只是英国殖民地,华人中只有少数人属英籍民,其余大部分还是没有公民权的中国国籍的华侨。在国家观念上,  相似文献   

2.
新加坡位于马来半岛南端马六甲海峡东部之入口处,扼太平洋与印度洋之咽喉,“西以苏门答腊为蔽,南以瓜亚(哇)为屏,东以婆罗洲为障,四面环水,”①地理位置优越,自古以来就是东南亚地区乃至东、西方海上交通的一个重要枢纽。1819年英国人据有新加坡后,辟其他为自由贸易口岸。1826年英国于马六甲海峡诸地设立海峡殖民地,新加坡是为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1830年以后又成为英属海峡殖民地的行政中心。随着新加坡开埠以后日益成为东南亚地区的一大转口贸易中心,以及由于不断有大量的华人移民该地而使之成为当时海外华人的主要聚居地…  相似文献   

3.
“英属马来亚”是一个历史名词,是二战前英国在东南亚的主要殖民地,它包括现在属于马来西亚国西马部分的马来半岛和现成为新加坡共和国的新加坡岛。“英属马来亚”是除中国以外世界上华人人口占总人口比例最高的国家(地区),全地区总人口五百多万人中,华人约占了百分之四十五,以闽、粤、琼三省籍人为主。当时的“马来亚”只是英国殖民地,华人中只有少数人属英籍民,其余大部分还是没有公民权的中国国籍的华侨。在国家观念上,马来亚华侨强烈地把中国认同为自己的祖国。即使理论上享有“英移民”身份的“海峡殖民地”(马六甲、新加坡、槟榔屿)土…  相似文献   

4.
独立初期马来西亚的经济开发与国民统一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前言1957年,从英国独立出来的马来亚联合邦为了实现脱离殖民地的目的,面临了促进国内的经济开发、及统一各种族集团、建设国民国家等难题。而且,经济开发和国民统一这两个目标有着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相互不容并存的一面。例如,为了发展经济,以在殖民地时期积累了经济实力的华人资本为中心进行经济管理是有效的方针,但如果这种情况过度进展,华人的经济实力比其他种族集团突出,那么在国民统一方面种族集团之间就会失去平衡。马来亚联合邦经历了1963年的马来西亚的成立和1965年的新加坡的分离这两次政治  相似文献   

5.
新加坡经济     
新加坡是马六甲半岛南端的一个小岛国,1961年以前是英国殖民地,那里是英国在苏伊士运河以东武装力量的最大基地。这个面积五百八十一点五平方公里的城市岛国,实际上没有什么矿藏。耕种的土地,不足于供养二百万人口(华人占76%,马来人占15%,印度人和其他人占9%)。  相似文献   

6.
一、绪论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狭义的“英属马来亚”就是指英国所统治的马来半岛,由新加坡向北伸展到玻璃市,面积比除掉威尔士的英国略大,而比美国的佛罗里达州较小。在这半岛上,主要有三种不同文化传统的种族聚居着,那就是马来人、华人和印度人。根据一九四○年的人口统计,马来半岛的人口总数略超过五百万,而人口增加的速率大约是每年一万人。在人口总数中,马来人占44.7%,华人39%,印度人14.7%,而欧洲人只有0.4%。 一般说来,马来亚的农业经济是典型的殖民地经济,她是英国的原料供给地以及工业制  相似文献   

7.
马来西亚第一个由外商投资的出口主导型电子产品生产厂始建于70年代早期,由来自美国的跨国公司在马来西亚的槟城(又称乔治市)建立。当时,槟城是主要由华人占支配性地位的、经济比较发达的自由港和马来西亚的贸易中心。  相似文献   

8.
早期新马地区华人社会中的帮派色彩导致帮权经济的产生,这在该地区华人银行业中也有明显体现。本文试图分析新马地区华人银行帮派色彩的表现、产生根源以及淡化的主要原因。一、华人银行中的帮派色彩欧洲殖民者东来后积极参与马来西亚经济,在诸多经济领域对当地华人产生重要影响,引起华人经济的许多变化。1840年,加尔各答联合银行(Union Bank of Calcutta)在新加坡设立分行,这是欧洲金融活动在新马地区开始经营的标志。1859年,渣打商业银行(Chartered Mercantile Bank)在槟城开设分公司,它是马来半岛的首家银行①。1884年,早已活跃于中国…  相似文献   

9.
马来西亚是一个多元文化、多元宗教的国家,其人口主要由马来人、华人和印度裔组成。马来人、华人和印度裔以马来语、华语和泰米尔语作为各自的母语。在马来西亚的中小学教育制度中也反映了种族的多元化。马来西亚曾经是英国的殖民地,因此其教育的形成也基于英国教育。马来西亚的教育注重考试制度,而且以多种全国统一考试来评估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升学资格。  相似文献   

10.
本文以英国华人参与2010年下议院选举为中心,分析英国华人社会的变迁与政治参与。本文分为两个主要部分。第一部分讨论近20年来英国华人社会的结构及其特征,指出尽管华人人数迅速增加,但华人社会内部的多元化和碎片化的特征明显存在,这对华人社会内部凝聚力的形成和对英国国家认同感的建立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近来这一情形有所改变。第二部分围绕参加2010年选举的8位华裔候选人的政纲、组织、策略和选举结果,具体分析英国华人参政的成就与问题。结语部分探讨英国华人社会融合和参政的未来道路以及政策含义。  相似文献   

11.
一道海峡将英伦与欧陆隔开,隔出了英伦多阴少晴的气候特点,也隔出了盎格鲁——萨克逊人特有的审美情趣。从巴黎飞往英国第二大城市伯明翰,只需一个钟点。班机穿过英吉利海峡上空,英国南部的田间、河流尽收眼底。与欧陆切割整齐、成片成块、鲜亮明快的田间地头相比,这边的田地较为灰暗,且呈格状布局,又小又不规则。看来,英国人喜欢格子形状,不仅体现在穿着上,也反映在农耕中。英国的面积为24.5万平方公里,由英格兰、苏格兰、威尔士和北爱尔兰四部分组成。这个老牌的帝国主义国家有过扩张历史和殖民统治历史。香港作为殖民地,被英国人统治了99…  相似文献   

12.
18 78年清朝政府在新加坡设置的领事馆 ,是它在海外较早设置的一个领事馆。在建馆初期 ,由于英国的反对 ,清朝政府无法从北京把外交官派到新加坡去 ,因而出现了领事人选问题。由于清朝官员对在海外设领护侨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不想在这方面多花钱 ,又使得领事馆一开始就出现经费问题 ,经过一番周折 ,才得以解决。一通过不平等条约 ,英国早就在中国的通商口岸派驻了领事官。到 1 86 9年 ,中英《新定条约》才规定 ,凡英国及英国属地各口 ,中国均可派官驻扎。但是 ,英国对清朝政府在东南亚地区的英国殖民地的设领问题 ,一直采取拖延的态度。 1 8…  相似文献   

13.
华人移居马来半岛已有一千多年的历史,而马来西亚华人教育的兴起则是近百年的事情。迄今为止,马来西亚华人教育的历史大体可分为两个大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马来西亚获得独立前的华人教育。据考证,早在公元八八○年就有中国移民留居现今马来亚一地,从事农耕和经商,但为数不多,十九世纪三十年代马来亚各地的中国居民仅有二至四万人。1840年鸦片战争后,东南亚各国相继沦为西方的殖民地。殖民主义者对当地自然资源的开  相似文献   

14.
海水流到哪里,华人就漂到哪里,几乎在全球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看到华人的身影。而“唐人街”作为华人海外发展的起点,异地生活的最初依托,同时也作为华人寄托乡愁的理由,无疑在每一位海外华人心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位置。现如今,随着各国各地区交流的日益频繁,炎黄子孙的足迹遍布世界各地。“唐人街”这一地标性风景也随着华侨华人的足迹,遍布于世界的许多地方,同时又因为彼此不同文化的交流和渗透,形成了各地“唐人街”独特的风格。透过美、欧、亚、澳、非等洲诸多城市里各具特色的“唐人街”,透过那些熙来攘往的繁华街道,那些浓郁的东方特色,会领略到世界各地“唐人街”一脉相承的中华风情。  相似文献   

15.
新加坡华商集团的迅速兴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国内经济的起飞,新加坡的华商集团迅速发展。这些金融资本与产业资本相结合的企业集团已颇具规模,并在新加坡国内经济乃至区域经济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一、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新加坡华人企业远在殖民地时期便已开始形成,但其经济实力的迅速发展则是在独立以后。作为新加坡民族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华商集团的形成与发展是与新加坡由殖民地经济向新兴工业化经济转变的历史过程息息相关的。1824年英国殖民主义者占领新加坡后,立即宣布将新加坡辟为自由港。新加坡很快成为东南亚地区最大的商品集散中心,华商和华工也蜂拥…  相似文献   

16.
印尼的贪污腐败同美丽的热带风情一样引人注目.近年来,翻翻印尼的报刊,有哪一本会没有KKN(贪污、官商勾结、裙带作风)这个词呢?看看印尼街头终年不绝的游行示威,又有几次是完全和KKN毫无关系的呢?  相似文献   

17.
印尼的贪污腐败同美丽的热带风情一样引人注目.近年来,翻翻印尼的报刊,有哪一本会没有KKN(贪污、官商勾结、裙带作风)这个词呢?看看印尼街头终年不绝的游行示威,又有几次是完全和KKN毫无关系的呢?  相似文献   

18.
前言在东亚各国的经济开发中,国家起到了主导作用,但实际上承担经济开发的是企业。这些企业按所有形态可分为各种类型,但主要是国营企业、民族企业(例如马来人企业)、华人企业和外资企业4种。4种类型的比率因国而异,引人注目的是,除了韩国之外,在所有国家中华人企业均占有一定的比率。这一地区华人企业的正式活动始于殖民地时代,在战后工业化时代的新的政治经济环境中又取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因此日本对华人企业的兴趣也愈加浓厚。但是,关于其形成、发展的因素,中国人似乎历来一般都以擅长做生意的“民族性”来说明。而本文的目的是根据它们与各国的政治经济环境和产业  相似文献   

19.
马亚西亚于1963年成立。在近代史时期,组成该国的各个地区曾先后沦为英国的不同形式的殖民地和附属国。二次大战后,随着民族解放运动的发展并在其压力下,英国殖民者被迫与各地区的民族主义者举行谈判,让各地区获得程度不同的“自治”与“独立”,后又经过分、合的过程,最后在原英国各殖民地形成三个独立国家,即马来西亚、新加坡和文  相似文献   

20.
在东南亚地区,泰国虽然是唯一没有沦为西方殖民地的国家,但却不能说它的社会经济结构就没有带上殖民地经济结构的特征。直到十九世纪中叶为止,泰国仍然是一个自给自足的封建社会,1855年英国以武力强迫暹罗(即泰国)同英国签订暹英条约(又称鲍林条约),遏罗同意英国在暹罗各港口进行自由贸易,并规定对英国的进口商品只能征课3%的进口税。接着,美国、法国、德国、日本和沙皇俄国也相继强迫暹罗签订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