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追寻幸福既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的自然倾向,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对于幸福概念的探讨,可以从个体、社会和历史三个维度来展开。一、幸福的个体之维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在《实践理性批判》里对"幸福"有一个简短的概括,他认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对于不断伴随着他的整个存在的那种生命快意的意识,就是幸福。"从康德的话语可以看出他对"幸福"的概括乃是立足于个人的生命体验。的确,对于现实中的任何个体而言,幸  相似文献   

2.
成杰芳 《学理论》2011,(26):24-25
中国传统人生哲学之内核是生命哲学,尤其是老庄生命哲学中的"道法自然"、"道通为一"的思想,对当前生命教育有重要的启发意义。在生命与生活的关系中,老庄生命哲学比较注重生命的本体,而现代人却更注重当下生活感受,而忽视了生命本源。对于这一现象,在生命教育的过程中应该从注重个体生命的本真性,注重人生境界的超越性,注重个人与他人、社会和自然的和谐性三方面进一步完善,从而实现生命的超越与升华。  相似文献   

3.
生命美育就是把"生命美学"的理论运用到审美教育中,是生命美学与审美教育的结合.生命美育作为审美教育的基础部分,重在引导个体认识并实现自身生命的审美价值.结合"现代性"给人类社会和人类的生存状态带来的种种问题论述了生命美育产生的哲学、社会基础,并由此提出生命美育的重要性与紧迫性.还根据美学和美育的基本理论,提出了生命美育应包涵的方面及过程,认为生命美育应包涵生命体难、生命智慧、生命与艺术、自然的关系以及诗化生命.  相似文献   

4.
身心和谐:建构和谐社会的内在意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个人都是身体和心灵的统一体。如果割裂身心统一,片面地推崇身体的欲望和需求或者让鲜活的生命萎缩于精神世界,都会严重地窒息真实的生命个体。个体的身心和谐是达到"人-自然-社会"三者关系良性互动的基础条件和关键要素。只有保持平衡和谐的身心状态,才能妥善处理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关系,才能建构一个生机盎然、和谐美满的现代社会。  相似文献   

5.
马克思主义与古典儒学的生命观具有融通性,两者都是在自然、社会及人的整体视域中,在三者的矛盾解决中寻求统一,因而本质上皆为"天地人万物一体"的整体生命观。从自然生命、伦理生命、文化生命三方面审视,马克思主义与古典儒学在不同时空背景下,共同寻求了一种超越神秘主义和理性主义的德性生命观,力图实现物质生命与精神生命的统一、个体生命与共同体生命的贯通。这种生命观上的契合决定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在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价值追求和实践方案上具有一致性。马克思主义与古典儒学在整体生命观上的融通,既源于两者在世界观上都突破了传统的"心物二元论",强调人的能动性,还源于两者对辩证法的把握高度一致。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与怀特海在机体思维、辩证思维、关系思维和实践—过程思维方式下,以现代科学为基础,依循感性活动论与历史逻辑形成了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和机械宇宙论的生命观,并在现实世界、宇宙整体中探究具体主体的生命本质确证、过程展开、意义体现、价值实现等问题,呈现出共通性。马克思立足历史唯物主义与实践人学,以"现实的人"为理论前提,在其能动的感性实践活动中确证人之为人的本质所在,借助"两种生产"区分种生命与类生命,通过劳动和物质生产把人与动物区别开来,展现了个体主体的人与他者、自然、社会的生命共同体关系,在社会历史之维呈现人对生命价值和意义的追寻过程;怀特海则基于有机宇宙论,通过对"现实实有"这一生命最本源生成方式的发生学和形态学描述,寻求宇宙秩序,阐释宇宙的进化与发展,揭示宇宙创化之下个体生命的生存之道,即在创造性进展中超越当下,在不断冒险中实现自我,同时因双向的因果效验建立生命个体与宇宙共同体的有机联系,进而走向具有和谐秩序的宇宙文明。因此,二者的生命观无不有助于摆脱现代性急难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7.
从思想政治教育的缘起考察,它产生和存在的根源在于个体政治社会化的需要和国家、社会政治个体化的需要。由于个体生命的有限性,社会的"历史积淀性""时代蕴含性"等特征,使社会不但具有社会政治个体化的需要,而且还自然而然地充当着满足个体政治社会化需要的"供给者"。长期以来,思想政治教育中"供需关系"的疏离甚至脱节,严重影响着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这一现状必然要求从"新供给"的视角重新审视思想政治教育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8.
追寻幸福既是任何一个有理性的人的自然倾向,也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本动力。因此,对于幸福概念的探讨,可以从个体、社会和历史三个维度来展开。一、幸福的个体之维德国哲学家康德曾在《实践理性批判》里对"幸福"有一个简短的概括,他认为,"一个有理性的存在者对于不断伴随着他的整个存在的那种生命快意的意识,就是幸福。"从康德的话语可以看出他对"幸福"的概括乃是立足于个人的生命体验。的确,对于现实中的任何个体而言,  相似文献   

9.
张俊义 《学理论》2010,(29):112-114
霍布斯以经验主义方法在人的自然欲望与需求中寻找自然权利的根源,并以自然权利为核心构筑起整个政治理论体系。虽然他对于个体权利界定及对人性理解过于狭窄,导致了个人主义与专制主义的奇异结合,但其自然权利理论仍然不失为构筑完整的社会批判系统的初步尝试,即"个体权利——共同体价值"批判系统。个体权利与共同体价值是密切对应、互为规定的关系,对二者内涵的不同界定体现于这一批判系统的演变过程之中。  相似文献   

10.
当今世界破解全球生态危机的难题需要重构一种政治文明范式,即由"人本主义"走向"生境主义"。"生境主义"政治把"人的世界性存在"作为出发点,从"自然为人立法、人为自然护法"的高度去重构政治运作方式,以生存语义场为生存动力,促进人、社会、地球生命与自然的共生共荣,将"人""欲""权"等三者纳入生态总体的世界观中予以全面审视,并进行合理合情合法的定位,为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提供了新的范式与选择。  相似文献   

11.
基于"中国教育追踪调查"2013-2014年基线数据,探讨了家庭社会经济地位对学前教育获得的影响以及学前教育对青少年认知能力和非认知能力发展的影响。研究发现:学前教育获得与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有关,社会经济地位较高的家庭其子女更可能接受学前教育;学前教育对个体能力的发展存在长期效应,与未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相比,接受过学前教育的学生在认知能力(认知测试得分和学业考试成绩)和非认知能力(自我效能和社会交往)方面均有更好的表现;家庭社会经济地位既通过学前教育间接影响个体能力发展,也会对个体能力发展产生独立的直接作用。由于学前教育在个体生命历程中会产生持久影响,因此通过一系列制度改革保障学前教育机会的公平分配,对缓解社会经济地位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刘宇 《学理论》2012,(3):32-33
近代西方自然法的自然权利转向并非历史的基因突变,它是人类生存方式重大变革在观念上的反映。前现代社会是一种"群体本位"的社会形态,自然法从总体上表现为自然义务,现代社会实现了"个体本位"的转变,实践语境的量变反映在理论语境中就是自然权利胚胎的孕育,自然权利最终分娩而出。  相似文献   

13.
情境学习理论认为人类的理性总是嵌入在最具体的情境里,并随着情境的变化而变化,学习的本质是个体参与真实的情境与实践。文章分析了当前大学生生命观教育存在的问题,以情境学习理论为依托,提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的对策如下:树立"双主体"意识,构建大学生生命观教育模式;遵循"三结合"原则,打造全方位的生命教育体系;利用新媒体技术,搭建网络学习平台。  相似文献   

14.
社会信心是人们基于现实认知的未来预期,包括个体事项信心与社会事项信心两个层面。基于上海调查数据的研究发现:大多数的城市青年对未来五年的社会信心预期较高,但个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就其影响因素而言,城市青年"个体事项信心"的决定机制包括"阶层地位"、"社会资本"和"相对剥夺体验"三重因素。较高的阶层地位、丰富的社会资本和较弱的相对剥夺体验,是获得较高"个体事项信心"的基础。但对于"社会事项信心"而言,客观阶层地位的效应不再显著,社会资本只具有一定提升作用,而较弱的"相对剥夺体验"才是关键因素。  相似文献   

15.
高琳  莫晨 《学理论》2012,(6):3-4
"人是政治动物"是亚里士多德关于人的定义的重要命题。他借此说明在奴隶社会民主制社会背景中,人的政治身份的首要性,并以此说明人的等差。即政治生命与自然生命的差序。在亚氏所处时代,这种人的等差,是以善治为目的的政治技艺的基础。但是在这个命题延续到二十世纪历史情境中出现了新的命意,尤其两次世界大战,大屠杀等事件说明在人类状况处于极端条件下,政治生命与自然生命之间的对立开始凸显,与暴力相关联的"生命政治"成为人学的重要问题,并意味着亚氏命题的一种问题化转向。因此如何在当代历史情境中重估亚氏命题成为了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人类要想实现与自然的真正和解,就必须解决一个前提性问题,即如何看待和理解"自然"。对于这个问题的回答也是将不同生态哲学流派区分开来的根本标志。生态现象学作为一种反传统知识论哲学的现代哲学,它试图通过建构一种自然意义、社会意义和文化意义相统一的"自然"概念——"生活世界化的自然",将自然原初的被隐匿了的价值意义重新凸显出来,以引导人类走上通往与自然和解的道路。生态现象学的自然观念既不同于生态中心主义所主张的脱离人的生活世界来谈生态保护,也区别于人类中心主义所主张的将自然仅仅看作是工具价值层面"为我而生"的对象性存在。"生活世界化的自然"在"此在"的意义上来理解自然,是在日常生活中与"我"照面的,承载着各种价值意义,能够为人类的生命活动中所真切体验到的活生生的自然。生态现象学试图借助"生活世界化的自然"的"基底样式",推动人类在"遭遇自然"—"体验自然"—"审美自然"的交往过程中,赋予自然以人性的同时,重新唤醒人性的生态化一面,进而引导饱受工具理性摧残的现代人类实现与自然的真正和解。  相似文献   

17.
《民主》2017,(5)
<正>红尘纷繁,世事无常。总有些无从预料的美出现,总也有些匪夷所思的事儿发生。生命赋予人类不过是有限的几十年。这期间,需要接触自然、接触美好、接触人性,接触前所未有的坎坷与难关。珍爱生命,关注对生命的教育就成为社会的必然话题。对孩子进行生命教育的启蒙也是符合当今社会发展规律的必然课题。生命的教育不是单一的生死教育,它分为广义与狭义两种:"狭义的生命教育指对生命本身的关注,包括个人与他人的生命,进而扩展到一切自然生命。广义的  相似文献   

18.
王洪新 《学理论》2013,(22):188-190
在以往的研究中,"道德信仰"始终没有受到应有的关注;面对今天的道德危机与信仰危机,必须加强"道德信仰"研究。在实际精神生活中,道德和信仰往往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信仰对于人们的道德观念和行为具有决定性的影响,它是人们道德行为选择的价值坐标和导引,是个体实现其人生意义、社会价值和幸福追求的重要保证,是人的精神生命的主要存在形式。  相似文献   

19.
《学理论》2014,(25)
庄子的无奈缘于"忧生之思"。《至乐》篇曰:"人之生也,与忧俱生。"在庄子看来,忧患与生俱来,已成为生命的一种本己规定。在战祸绵延的战国时代,这种忧患是普遍存在的。作为有限的生命个体、置身于战祸纷繁、危机四伏的社会环境之中的庄子,真切感受到了作为渺小存在物的自己的生存方式及其生存意义所带来的困惑。立足庄子的文本,试图探析庄子的生命观感以及其对生命逍遥的诠释。  相似文献   

20.
"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是有着丰富内涵的科学理念。自然内部相互依存的生命共同体是基石,人与自然共生共荣的生命共同体是核心,人与人携手共赢的生命共同体是保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实现生命共同体的有力举措。就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而言,生存共同体体现其直观性,生活共同体体现其丰富性,文明共同体体现其全面性,生存、生活、文明共同体逐层跃升;"神魅"自然因"畏"而"敬"生成天然共同体,"祛魅"自然无"畏"无"敬"生成虚假共同体,尊重自然因"敬"而"畏"生成真正共同体。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以人与自然的和谐——和解为目标,以"谐"促"和"——以"解"保"和",生成真正的生命共同体。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