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瞭望》2010,(52)
<正> TOP 10 NEWS十大新闻之三新闻回放美俄艰难签署新约全球军控仍待博弈4月8日,美俄两国总统在捷克首都布拉格签署新的核裁军条约,以替代2009年底到期的《削减和限制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这份有效期为10年的新  相似文献   

2.
《求知》2017,(4)
<正>美俄关系走向缓和?最近,在美俄两国间可谓精彩纷呈、热闹不断。一边是奥巴马政府针对俄罗斯各种"出拳",一边是特朗普为俄罗斯的各种"点赞"。"双普"频繁的友好互动与美俄的现实冲突形成鲜明对比。尽管特朗普胜选以后,双方均持续表达着改善美俄双边关系的意愿。不过,美俄两国是否自此进入冰融时代,甚至会步入"蜜月期"?从各方情境来看,俄美两国更有可能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这一态势至少可从以下方面显现:  相似文献   

3.
俄美自去年10月启动"2 2"会谈机制后,3月17日和18日,两国外长和防长在莫斯科举行第二次会晤,重点讨论了美国在东欧部署反导系统、《欧洲常规武装力量条约》《俄美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以及反恐合作等问题。从结果看,双方在核不扩散、和平利用核能和反恐合作以及国际和地区安全问题上达成了一些共识,但在反导部署问题上分歧依旧,未能取得满意成果。  相似文献   

4.
俄罗斯国家杜马在4月21日 通过表决批准全面禁止核试 验条约。此前的4月 14日,俄杜马以 288票赞成、131票反对和4票弃权的表决结果,批准了拖延7年之久的俄美第二阶段削减进攻性战略武器条约。俄罗斯代总统普京在条约批准后发表声明说,批准该条约符合俄罗斯的国家利益,也有利于世界的和平与安全。美国总统克林顿同时表示,杜马的决定“为两国进一步展开核裁军谈判打开了大门”。 舆论普遍认为,俄杜马的表决虽然为重新启动俄美核裁军进程开亮了绿灯,但裁军道路上仍然充满荆棘,条约的履行难以一帆风顺。 向西方发出和解信…  相似文献   

5.
安理会五常任理事国向印巴发出强烈警告本刊驻日内瓦记者陈维斌中、美、俄、英、法5个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外长会议4日在日内瓦发表联合公报,谴责印巴进行核试验,并呼吁两国停止核军备竞赛,立即无条件地签署或加入禁核条约。这项由5国外长举行会议紧急磋商后发表...  相似文献   

6.
徐斌 《瞭望》2000,(24)
借领导人更替之机,美俄已经开始加快了调整相互关系的步伐,但叶利钦时代美俄关系由热而冷,经历“妥协-失望-逆反-对立”的过程,在普京时代,这个过程还会再重现吗? 美国总统克林顿于6月3日至 5日访问了莫斯科,与俄罗 斯总统普京进行会晤。双方虽然在关键性的修改反导条约问题上未能如美所愿,但美俄宣布将致力于战略稳定和国际安全,继续讨论削减战略武器和反导条约问题,在调整和改善相互关系上取得了一定的共识。之后,克林顿和普京还将在8国首脑会议等场合进行多次双边会晤,美俄关系的调整进程还将继续。领导人的更替成为…  相似文献   

7.
3月23日清晨,俄罗斯总理切尔诺梅尔金与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向新闻界宣布,俄白两国将于4月2日正式签署“俄白联盟条约”。两国间将建立超国家机构,即:由两国总统、总理组成的拥有无限职权的“最高委员会”、两国政府必须遵照其指令行事的执行委员会、超越两国议会之上的国会。联盟将拥有自己的宪法、国旗和国徽。此外,两国还将建立统一的货币体制和共同预算。卢卡申科总统称,“俄白联盟条约”是建立在完全保证国家主权和独立基础之上的,条约向所有国家开放,入盟者可以自由进出。目前,俄白还准备与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建立国家间的联盟关系。  相似文献   

8.
蒋莉 《瞭望》1997,(16)
4月2日,是俄罗斯和白俄罗斯成立共同体一周年之日,两国总统再度聚首莫斯科,签署了《俄白联盟条约》,还草签了联盟章程草案,并就修订和通过这个文件签署了备忘录。条约中规定,在保留两国主权、独立、领土完整和其他国家标志的基础上加强两国在政治、经济、社会、军事等领域的兄弟关系、友谊与全面合作。 俄白联盟是两国在去年一体化进程基础上迈出的新步伐。叶利钦总统说,联盟是比共同体更为密切、团结的国际实体。根据联盟章程,  相似文献   

9.
黄泳 《瞭望》1994,(41)
9月26日至29日,俄罗斯总统叶利钦以主权国家元首的身份第三次访问美国。同前两次一样,叶利钦和美国总统克林顿强调了一番两国的“伙伴关系”;但不同的是,两国领导人坦率承认,美俄之间也存在分歧。克林顿称,美俄之间是“并不完全一致的伙伴关系”,叶利钦则认为,美俄就象一个家庭似的,免不了要“争争吵吵”。西方舆论认为,美俄伙伴关系正在进入“蜜月后时期”。  相似文献   

10.
马尼拉专电 5月14日起,菲律宾和美国就美驻菲军事基地问题在马尼拉举行了试探性会谈。两国代表经过为时五天的谈判,初步弥合了双方在现行基地协定终止时间和美国拖欠以援助形式支付基地补偿费这两个问题上的分歧。 按照双方原来的解释,菲美两国要通过这次会谈探讨和确定双方是否延长美国对基地的租用权,然后再开始正式谈判和签订新的基地条约。会谈结束后发表的联合新闻公报未写明两国是否将就签订保留基地的新条约举行正式会谈,只说要就未来菲美关系的性质进行讨论,却又未提讨论的时间和地  相似文献   

11.
美俄美两国互逐外交官,使两国关系陷入冷战结束以来最为严重的丑闻之中。这一外交风波发生在布什刚刚上台两个月后,未来俄美关系走向引人关注。双方针锋相对互驱外交官,不可避免地将影响两国关系,但两国总统都已表态不愿把事件扩大化。   从俄美的过去和现实关系看,两国“既斗争又合作”的基本框架不会出现根本性变化,美攻俄守的基本态势将继续下去,但俄将积极与美进行较量,以维护本国的利益。 国总统国家安全事务助理赖斯 3月 22日证实,美国已经要求 4名俄罗斯外交官在 10天之内离开美国,并要求另外 46名俄罗斯外交官在 7月 1…  相似文献   

12.
《瞭望》2003,(28)
·事件· 罗马尼亚总统伊利埃斯库和俄罗斯总统普京4日在莫斯科签署了两国《基础政治条约》,标志着罗俄关系发展到一个新阶段。 科特迪瓦政府军和反对派武装的代表4日下午在阿比让的总统府签署联合声明,宣布持续数月的内战结束。  相似文献   

13.
《学理论》2016,(10)
2016年5月6日,日本首相安倍晋三前往俄罗斯黑海城市索契与俄总统普京举行非正式首脑会谈。俄日重启首脑会谈是两国拓展战略空间、破解制裁僵局、加强经贸合作的利益需要。会谈中,两国首脑探讨了领土与和平条约、经贸合作以及国际现实问题等,对改善双边关系起到正面作用,为两国关系向前发展营造了良好氛围。  相似文献   

14.
华盛顿专电 苏联外长谢瓦尔德纳泽同美国国务卿贝克4月4日至6日在华盛顿会谈后商定,苏美两国总统将于5月30日至6月3日在美举行最高级会谈。 美国总统布什和苏联领导人戈尔巴乔夫去年12月初在马耳他非正式会谈时决定,今年春末夏初在美举行正式会谈,签署各自削减50%的战略武器条约。然而,这次外长会谈未能突破在削减限制战略武器条约上的最后障碍,并且还在其他方面出现了新的障碍,因而双方决定两国外长5月16日至19日在苏联再度会谈,以便为首脑会晤作最后的准备工作。  相似文献   

15.
美国总统克林顿4月16日至18日对日本进行了为期3天的访问。日美双方签署了《日美安全保障联合宣言》(以下简称《联合宣言》)。与以往历次美日首脑会谈不同,这次会谈首次把加强美日安全合作问题作为压倒一切的主题,而两国贸易被摆在次要地位。从《联合宣言》及美日签署的有关协定看,以美日安全条约为核心的两国安保体制正在发生根本性的变化。 首先,美日安全条约的目标和范围悄悄地扩大了,而从“保障日本安全”扩展到针对“整个亚太地区”。 美日安全条约于1951年签署,并于1960年修改而存在至今。根据这项条约,美国在日本驻军4.7万人,并使用日本3万公顷军事基地,以防止他国对日本的武装进攻。从美国方面说,它搞这个条约一方面有防止日本军国主义复活的目的,另一方面也是出于对  相似文献   

16.
《瞭望》1993,(3)
1月4日,外交部发言人在答记者问时表示,中国欢迎美俄签署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我国钢产量达到8000万吨据新华社1月6日报道:我国钢铁工业在刚刚过去的一年里又踏上新的台阶,钢产量达到8000万吨。  相似文献   

17.
在美国虎视鹰瞵之下,伊朗总统哈塔米冲破重重阻力,于 3月中旬对俄罗斯进行了正式访问。这是 1979年以来伊朗国家元首首次访俄。访问期间,双方讨论了军火交易、核技术合作、里海石油资源分享以及中亚地区安全等问题,签署了《俄罗斯和伊朗两国相互关系基础和合作原则条约》和《关于里海法律地位的联合声明》等文件,成功地推动了两国关系向前发展,为两国抵抗美国遏制与压力而加强全面合作增添了新的动力与内容。 关系演变   回顾俄伊两国关系近 10年来的演变,颇似临海观潮,看到的是大起大落的景象。   20世纪 90年代初,俄伊关系一…  相似文献   

18.
俄美“蜜月”期还有多长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美国遭受恐怖袭击一个多月来,俄罗斯展开空前活跃的西方外交,积极向以美为首的西方靠拢;西方伸出双手,要与莫斯科在反恐怖斗争中结为“盟友”。俄美交好成为当前国际局势变化的重要特征之一。俄美共度“蜜月”互有所需 俄美两国由于在一系列重大国际问题上利益相左,近年来龃龉不断。特别是小布什上台后推行的强硬外交政策,使两国关系再度冷却。  相似文献   

19.
苏联解体已近5年。俄罗斯和乌克兰这两个欧洲最大的斯拉夫族国家尽管在经济、文化和历史等方面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但关系发展却相当缓慢,有时甚至出现紧张局面。除工作会晤外,两国总统迄今未对对方国家进行正式访问,标志着两国关系全面正常化的俄乌友好合作条约也迟迟没有签署。这种状况不仅远远不如两国同独联体其他国家的关系,而且落后于两国与一些西方国家的关系发展水平。两国关系缘何如此?究其原因不难发现,黑海舰队问题是影响双边关系的最大障碍。  相似文献   

20.
两大军事集团紧张对峙局面的结束,为实现世界核裁军提供了极其有利的机遇。加速核裁军的进程以及维护世界和平与安全,是国际社会的当务之急。 当前实行核裁军的首要责任仍在世界最大核武器国美国和俄国身上。美俄双方都在根据新的形势特点,调整自己的军事战略和作战对象,为了自己的战略利益和减轻不堪负担的核军备庞大开支,都需要实行一定程度的核裁军。今年1月28日和29日美俄两国各自提出的裁减方案比它们过去的立场有较大进步。但从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