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杜新  李嘉 《瞭望》2005,(41)
蕴涵着政治、经济、文化多重深意的中国-东盟博览会是一个展现和反映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建设成果的重要窗口。在经历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辉煌时刻之后,虽然政界、商界和承办方广西对即将于今年10月19日开幕的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拥有不同的期待,却折射出中国与东盟各国对于推动亚洲经贸合作和地区共同发展相同的愿望和信心。  相似文献   

2.
杜新  李嘉 《瞭望》2003,(48)
从2004年起,中国-东盟博览会每年都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是今年10月在巴厘岛举行的第七次中国与东盟(10+1)领导人会议上,由中国总理温家宝提出的。这对于广西南宁来说,是巨大的契机。目前,广西已初步形成了中国-东盟博览会的承办方案。自治区人民政府副主席高虎城说,中国-东盟博览会将集商品贸易、投资合作、服务贸易、高层论坛于一体,充分展示自由贸易区经济  相似文献   

3.
作为中国-东盟区域合作的窗口,第二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的召开,将把中国-东盟“10 1”这个世界第三大自由贸易区的经贸合作提升到新高度。  相似文献   

4.
《瞭望》2008,(42)
10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意味着中国-东盟博览会将迎来5周岁生日。这是一串喜人的数字:自2004年11月3日至6日,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以来,前四届博览会共有20位国家领导人、6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累计设展位12868个,参展企业7413家,参展商和采购商8.2万名,贸易成交额49.2亿美元,签约国际合作项目投资额222.6亿美元,签约国内合作项目投资额2203亿元人民币,大大推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  相似文献   

5.
《瞭望》2006,(48)
10月底至11月初,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博览会、第三届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同期在广西南宁举行。三大“盛会”取得圆满成功,成为中国-东盟关系发展史新的里程碑。“三会”是成功的盛会,得到各方普遍赞誉。与会领导人对“三会”的成功举办给予了高度评价,国内嘉宾盛赞“三会”办出了高水平,参加博览会的客商也认为博览会的经贸成效和各项服务一年比一年好。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6,(44)
2006年是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又是中国-东盟友好合作年。10月30日至31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广西南宁举行。1991年,中国与东盟开始了正式对话进程;1996年,中国成为东盟全面对话伙伴;2003年,双方决定建立面向和平与繁  相似文献   

7.
应全面建立起泛北部湾经济合作内部机制,并以此作为中国与东盟合作的重点和实质载体 10月22日至25日,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将在广西南宁举办。这意味着这一由多国政府共办且长期在中国举办的盛会,迎来5周年。此前连续四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共有23位中国和东盟国家领导人、600多位部长级贵宾出席。多年来,中国与东盟各国之间,在南宁这个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达成了多项共识,形成了多个机制,开辟了多层次多领域的交流渠道。大家已越来越习惯于一个称谓——"南宁渠道"。这一"南宁渠道",成为11国搭台,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7,(2)
2016年9月,中国相继在杭州和南宁举办了G20领导人峰会和第13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习近平主席提出中国国际关系新理念的背景下,这两个以中国为主场的国际盛会,将国际关系新理念实践推向一个新高度。前者表现为构建"新型大国关系",后者表现为"周边外交",二者相辅相成,共同构成"大国是关键,周边是首要"的外交总布局。  相似文献   

9.
《瞭望》2010,(42)
<正> 2004年,首届中国-东盟博览会举办。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提前一年实现了1000亿美元的目标。2007年双边贸易额提前三年实现2000亿美元的目标;2008年双边贸易额达231 1.2亿美元,同比增长13.9%;2009年双边贸易额为2130.1 1亿美元,降幅明显低于同期中国对全球贸易的下降水平。2010年上半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365亿美元,同比增长55%,超出同期中国进出口增幅1 1个百分点,博览会已成为经贸促进的重要平台。  相似文献   

10.
正一、广西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的新经验新经验一:中央战略地方化服务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广西连续成功举办了10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和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以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论坛等重大国际活动,把中国—东盟博览会打造成为中国与东盟政治、经贸、外交、文化等各领域各层次交流合作的重要机制和重要平台,形成了中国—东盟战略合作的"南宁渠道",积极服务和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把中央的  相似文献   

11.
王勉  李洁 《瞭望》2006,(45)
中国-东盟关系已成为本地区国家间友好交往的典范,为双方人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利益金桂飘香,绿城披彩。10月30日,中国-东盟建立对话关系15周年纪念峰会在广西南宁荔园山庄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中国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与文莱苏丹博尔基亚、柬埔寨首相洪森、印度尼西亚总统苏西洛、老挝总理布阿索  相似文献   

12.
在当前实施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的战略背景下,中国意识形态在东盟赢得了前所未有的美誉度与话语权,同时也面临挑战。对此,要完整准确理解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战略中的中国意识形态话语体系,深入分析提升中国意识形态在东盟影响力面临挑战的深层次原因,提出实现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战略下提升中国对东盟意识形态影响力的对策。  相似文献   

13.
谢俊才 《学理论》2009,(19):31-33
从三角关系视角探讨中国、东盟、日本三者间的关系互动。1997年东南亚金融危机爆发后,中国-东盟-日本三角关系基本成型,中国与东盟关系的大幅提升,推动了日本与东盟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中日关系的好坏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东盟。三角关系大致朝着良性方向互动,这对强化“10+3”、“10+1”合作机制,维护东亚地区的和平与稳定,促进经济共同繁荣,推动东亚一体化进程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8,(46)
火红金秋,硕果飘香,绿城南宁,朱槿花艳。10月25日,为期4天的第五届中国-东盟博览会在其永久举办地南宁落下帷幕。盛会、机会、互惠。4天来,本届博览会将金桥飞架,五载同心这一主题词演绎得淋漓尽致。友谊、合作、发展、繁荣。5年来,承载着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使命的中国-东盟博览会,用一系列可喜的成绩阐释:10+1>11,这一不等式的巨大魅力。短短4天时间,本届博览会举办了31场投资推介活动,博览会共签订国内外合作项目352个,总投资额1100多亿元人民币。其中,国际经济合作项目136个,总投资额63.64亿美元,比上届增长3.4%。国内  相似文献   

15.
李佳锚 《学理论》2015,(4):104-105
中国-东盟互联互通对深化中国与东盟战略伙伴关系发展,推动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升级版建设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主要阐述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的进展及其经济效应,分析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最后探讨了进一步完善中国与东盟互联互通建设的路径。  相似文献   

16.
杜新  李嘉 《瞭望》2005,(41)
2002年至2004年,中国和东盟双边贸易额以年均38.9%的速度增长。2004年。双边贸易额达到1059亿美元,提前一年实现了双边贸易额突破1000亿美元的目标。在双边经贸合作不断深化的基础上,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进一步加快,特别是今年7月启动了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降税计划。标志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进入全面实质性的实施阶段。  相似文献   

17.
M型战略的提出,将进一步丰富和充实中国-东盟合作的内容多哈回合谈判进入“休眠期”后,全球贸易保护主义重新抬头的同时,双边合作和区域内贸易也得到了加强。中国与东盟的区域内贸易与投资合作,正在成为“后多哈时代”全球经济合作的一个新亮点。  相似文献   

18.
随着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建设进程不断推进,我国与东盟旅游合作已初显成效,但仍受到“合作机制不健全”、“交通瓶颈凸显”、“语言人才匮乏”等因素制约。专家呼吁,我国应从交通建设、旅游机制、人才培养等六个方面对接东盟,打造长效合作机制,将旅游业建设成为中国-东盟自贸区建设的重要推动力。  相似文献   

19.
“广西东邻粤港澳,南濒北部湾,背靠大西南,与东盟国家山水相连,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以及丰富的自然和劳动力资源,使广西在构建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以及促成东盟经济区与泛珠三角经济区产业对接中,必然要扮演重要的角色。”广西壮族自治区主席陆兵在中国-东盟博览会举行前夕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  相似文献   

20.
《学理论》2013,(34)
东盟共同体建设2003年后驶入快车道,如今东盟经济共同体初现雏形,东盟政治安全共同体和东盟社会文化共同体也在抓紧建设。东盟共同体建设对中国与东盟关系既有政治、经济、安全、社会文化方面的积极影响,也有这些方面的消极影响。中国可采取对策,削弱乃至消除东盟共同体建设对中国与东盟关系的消极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