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以党员调解团为载体,创新"321"社区宣讲工作方法。我们结合社区实际,通过采取独特"工作四法"(即:冷却处理法、现场听证法、亲情感动法、三方联动法)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多年来,社区共处理、调解各种矛盾纠纷近1100起,调解成功率达99.5%以上,实现了10年无一人进省、进京上访,无一起恶性群访事件。  相似文献   

2.
正乡村振兴的核心是留住人,标志是"人气",必须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当前,农村"空心化"现象越来越严重。过去,农村留守人员主要是"三八"(妇女)、"六一"(儿童)、"九九"(老年人)人群。最近这几年,"三八""六一"人群进城的越来越多,也有一部分"九九"人群因为照顾孩子的需要而随之进城。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社会问题,也是一个非常危险的城乡结构。近几  相似文献   

3.
马超 《学理论》2014,(32):275-277
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越来越多的青少年通过互联网开展社交活动、寻找娱乐消遣。伴随而来,越来越多的青少年也成为互联网中的"瘾君子",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发展和家庭和睦,也严重影响了社会的和谐与发展。对此提出"网瘾"青少年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方法:心理辅导法;"以网治网"法;团体互助法;合力教育法。  相似文献   

4.
<正>近年来,嘉定镇街道以"居民自治、辖区共治、社会协治"为理念,在创新社会治理方面逐渐摸索出了一套可行的方法,将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提升了科学治理水平。居民自治:自己的事自己办"睦邻点"(即由居民自愿提供活动场所、居民按兴趣爱好自愿组合、活动内容自行设计、组织者自行推荐的活动载体)作为居民自治、创新治理的新探索,已在街道生根发芽。经过8年的培育发展,至今发展到338个,平均每个社区近20个。通过聊天议事、健康养生、矛盾调解等,  相似文献   

5.
法治化是实现乡村治理现代化和乡村振兴的必由之路。尽管全面依法治国所强调的"法"是以国家制定法(硬法)为核心的法律规范体系,但乡村社会自身孕育了大量的自治性软法规范,在因地制宜的治理中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法律多元视角下,乡村社会欲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现代治理新格局,"软法性规范+硬法性规范"的合作共治路径在当下无疑是较优选项。软硬法合作共治能够实现制度互补,在发挥各自治理优势的同时弥补对方功能局限,有效协调多元共治中主体间的利益冲突。同时,合作共治在乡村治理中也具有较强的理论、政策、制度和实践基础,但当下合作共治的法治路径并非完美无缺,依然需要对其进行优化,表现为规范软法生成过程、强化软法实施效力、协调软硬法实施中的冲突等。  相似文献   

6.
杨红运 《求知》2022,(1):39-42
<正>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既是我们党对社会治理规律认识深化的结果,也是我们党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布局,更是筑牢"中国之治"的社会之基。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伊始就根植于中国社会,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社会建设,依法确保社会公平正义,以推动经济社会健康有序发展。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首次提出"社会治理共同体",标志着我们党对社会治理的认识和布局有了更高标准的规划,而在《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中则再次强调,  相似文献   

7.
王会玲 《理论探索》2008,(3):130-131
行政文化是行政活动的产物,同时也具有相对的稳定性,对行政活动具有持久的影响.传统行政文化有很多值得我们借鉴并发扬光大的因素,但其中的糟粕对我国建设服务型政府又有着阻滞作用.因此,我们应该大力建设公民社会,严格以"法"治"政",积极推进公共服务市场化,从而为建设先进的行政文化提供动力、保证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法德合治"是对中国传统"礼法合治"的扬弃,是对西方"唯法治论"的超越,强调法与德的内在一致性。科学把握"法德合治",一方面,应当认识到"法德合治"是对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的涵括:在立法上坚持实质法治优先,把道德规范作为形式规范的前规范;在法律实施上则须坚持形式法治优先,把道德作为解释法律的重要依据;另一方面,"法德合治"意在表明"德"是理想主义法治和实用主义法治的平衡器,要在理想主义法治与实用主义法治之间保持适当的平衡。  相似文献   

9.
付春兵 《团结》2001,(1):28-30
居于中国古代社会正统地位的儒家,主张“为政在人”的“人治”,早在先秦的儒学大家荀子就较为系统地提出了“有治人,无治法”的“人治”理论,认为法是人制定的,法自身是不能运行的,而要依靠人来实现和运作。儒家的“人治”思想深深的植根于中国传统文化,为历  相似文献   

10.
浅析法治讨论中的三个理论误区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我国的法治大讨论中,有"法"能"治"、以法治官、政府推导法治是大众耳熟能详的流行观点.但本文作者认为,这三个观点都有失偏颇.法有其局限性,并非法理社会的唯一手段;法治是使社会运作秩序化,不能以"权"或"官"作为对象;实现法治必须发动民众参与,不应只依靠政府.  相似文献   

11.
(一)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最根本的价值取向,也是社会主义区别于资本主义及其以前的剥削制度的重要特征.马克思和恩格斯指出:"无产阶级的运动是绝大多数人的、为绝大多数人谋利益的独立的运动"(<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第262页),这个运动的目标,就是"在保证社会劳动生产力极高度发展的同时又保证人类最全面的发展"(<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9卷130页),就是要"通过社会生产,不仅可能保证一切社会成员有富足的和一天比一天充实的物质生活,而且还可能保证他们的体力智力获得充分的自由的发展和运用."  相似文献   

12.
《科学社会主义》2021,(4):25-28
正作为一种新的生存方式和发展理念,社会主义文明本身就是一种人类文明新形态。马克思恩格斯曾高度肯定了另一种人类现代文明——资本主义文明的成就,认为其"完全改变了先前的整个社会"(1),较之以往文明形式"更有利于生产力的发展,有利于社会关系的发展"(2)。的确,资本主义以工业文明代替了农业文明,创造了巨大的生产力,既在一定程度上把人从体力劳动的重负中解放出来,从而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可能;同时,也改变了传统自然经济的闭关自守式生活方式,  相似文献   

13.
<正>"有治人无治法"蕴含着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对"治人"在国家行政中作用的充分肯定,体现了古代思想家及统治者的政治先觉。清朝康雍乾三帝将"有治人无治法"引入用人选官的行政体制,无疑对清朝权力主体及治国方略产生了重要影响。但在古代国家行政过程中,法规与制度始终是作为根本性原则存在的,只是清朝皇帝乾纲独断的风格,往往随时去"破坏"既定的"治法",最终致"有治人无治法"成为"君道"。而古人所强调的"治人"在政治运行中的重要作用,也是值得我们今天深思的。  相似文献   

14.
市场经济是法治经济,也是德治经济;市场经济需要法治,同时也需要德治。法德合治的实现路径:法德合治的关键是既要立法,又要立德;法德合治的基础是确保民权,劝导公益;法德合治的核心是权出于法,力以德行;法德合治的实质是爱民安民,富民教民;法德合治的实践是法主德辅、法德并举;法德合治的方式是国家推进、民众推进,养德为民、以德勤政。  相似文献   

15.
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新时代,市域基层协商治理现代化的上海场域表征为响应度低的流动人口、关系疏离的陌生人社会、网络业态的社会组织、阶层族群的理念分割、职能同构的科层压力、智慧社会的数据治理。市域基层协商治理现代化的上海创新主要是顶层设计系统科学、社区委员会共建模式、"三元复合"共治模式、"1+1+X"共商模式、"老乡管老乡"维权模式。市域基层协商治理的上海经验主要在于:强化党建引领,转变政府职能;倡导协商民主,促进选举民主;培育社会力量,推进协商法治化;创新协商模式,完善基层共治;推进数字治理,提高协商能力;厚植协商文化,推动法德融合。  相似文献   

16.
社会治理是国家治理的重要方面,共建共治共享是我国社会治理理论和实践探索的最新成果。共建共治共享,理论上,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理论、公共服务理论与价值共享理论为基础;实践中,通过牢固树立"三大理念"、建立健全"四大体制"以及改革创新"五治"方式等,实现高质量的社会治理,构筑"中国之治"的社会之基。  相似文献   

17.
正古人说:"积力之所举,则无不胜也;众智之所为,则无不成也。"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显著优势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坚持全国一盘棋,调动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新中国成立七十多年来,我们党在革命、建设、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创建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新型国家治理体系,创造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以"中国之制"成就"中国之治"。  相似文献   

18.
正新加坡作为一个华人社会不同于传统中国社会(如中国大陆和台湾)的最大特征是它的法治,这一点新加坡自身深以为傲,也获得国际社会的广泛承认。对于包括中国大陆在内的华人社会而言,新加坡能建成一个法治社会确实令人兴奋。新加坡法治建设成功的例子至少表明,"华人社会无法治"并不是一种宿命,只要某些条件具备(如领导者的政治意愿和民众的参与),华人社会也可以依法而治。我们当然必须认识到,新加坡法治的成功  相似文献   

19.
无畏与敬畏     
正无畏与敬畏,各有其理。说起无畏,古今中外言之凿凿:"天变不足畏,祖宗不足法,人言不足恤"(《宋史》)。"如果问在人生中最重要的才能是什么?那么回答则是:第一,无所畏惧;第二,无所畏惧;第三,还是无所畏惧"(培根)。"彻底的唯物论者是无所畏惧的"(毛泽东)。"没有一点闯的精神,没有一点‘冒’的精神,没有一股气呀、劲呀,就走不出一条好  相似文献   

20.
我们生活在一个"即时品"(instants)世界,从"速溶咖啡"到"即时短信".当令社会不容迟疑,指望一切都来得快一点,再快一点.在这个意义上,外交显然是无法跟上时代的步伐,难以满足公众的期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