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28 毫秒
1.
朱晓娟 《民主》2010,(1):24-27
<正>近年来,出现了一些影响很大的事件,如"三鹿"问题奶粉、拒绝手术签字酿成怀孕妻子死亡、因妻子写下死亡博客而横遭网络"人肉搜索"的网民怒告网站,等。这些因产品缺陷、医疗损害、网络侵权等导致的  相似文献   

2.
《学理论》2013,(2)
网络时代的到来,涉及"网络言论自由"的案件也越来越多,在现实生活中,网络诽谤案件屡屡发生,但"网络诽谤罪"模糊、滞后的规定与现实生活网络诽谤案件的激增产生了强烈的冲突。从现阶段我国关于网络诽谤罪的立法来看,仅有部分法律中涉及某些网络侵权、网络犯罪等问题,尚未有一部系统的、全面的、行之有效的法律将网络诽谤犯罪纳入其内。结合我国现行法律规定以及网络发展的特点,可从明确公安职责及在自诉案件中的协助调查权、建立健全辅助立法以及加强网络服务商的责任等方面创设"网络诽谤罪"。  相似文献   

3.
为侦破一起特大持枪杀人案,辽宁省某市公安局通过电视向社会发布通告,悬赏50万元奖励提供线索的举报人。案件告破,举报人却为兑现赏金将公安局告上了法庭——  相似文献   

4.
一年前,河南省济源煤业公司青年职工王文明为救落水者身亡,他被济源市公安局授予"济源市见义勇为先进个人"荣誉称号.但是,今年5月6日,济源煤业公司却将公安机关告上法庭,要求撤销该荣誉称号.  相似文献   

5.
君臣之间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诏命房玄龄留守长安,把朝政大权全部委托给他,让他"得以便宜从事,不复奏请"。有一天,房玄龄正在留守衙门办公,有人突然闯进来,口口声声说要告密。房玄龄问他告谁的密,那人说:"告你的密!"房玄龄一听,连想都没想,立刻命人准备车  相似文献   

6.
肖玲 《学理论》2013,(14):151-153
众多因果关系理论在侵权法因果关系的判定上存在弹性。法律政策在这个过程中起着导向作用,使因果关系切断的点得以明晰。通过对环境污染侵权、缺陷产品侵权案件和被害人过错案件、施救案件、涉及被害人特殊体质或天性案件及追踪案件等具有代表性的案件类型的分析,使法律政策在侵权法因果关系的判定中的作用得到些许明晰,为类似案件的裁量提供参考,避免因果关系判定中价值层面判定可能出现的随意性。  相似文献   

7.
余芮 《学理论》2013,(9):102-103
近年来,侵权案件中医疗纠纷的数量日益增加,社会公众的讨论持续高涨,医患关系地位的平衡变得微妙。而在医疗侵权案件的处理过程中,因果关系的认定可谓重中之重。把握医疗侵权相当因果关系条件成立的标准,明确举证责任,是正确解决医疗侵权案件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8.
《学理论》2015,(24)
处于经济社会转型期的中国急需一个安宁稳定的社会环境,这需要正确的舆论导向。随着网络信息业的蓬勃发展,互联网已成为舆论斗争的主战场。为保护公民言论自由、净化网络环境,最高院特颁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利用信息网络侵害人身权益民事纠纷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该规定进一步肯定了确立网络侵权责任中的"反通知—恢复"规则的必要性。因此探讨反通知权的行使条件及内容以及"反通知—恢复"规则的困境和出路显得极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7)
"反向混淆"并非是商标侵权领域的传统概念。我国的商标法虽然并未规定反向混淆,但是司法实践中也陆续出现了多起反向混淆案件。此次的金阿欢诉江苏电视台"非诚勿扰"商标侵权案也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反向混淆的构成、认定标准等与传统商标侵权存在着差异。本文拟从"非诚勿扰"商标侵权案出发,对反向混淆的认定及案件的判决进行分析,并提出一些自己的见解。  相似文献   

10.
刘茜 《瞭望》1997,(14)
“我也许告不倒你, 但肯定能拖垮你” 广州嘉利电器公司总经理叶长青准备带着证据上北京为原告的专利有效还是无效据理力争时,突然收到广州市中级人民法院的一份民事裁定书。裁定书上说,起诉了嘉利公司专利侵权一年多的广东南海立昌家用电器有限公司已撤诉。正憋足了劲要讨个说法的叶长青顿时哭笑不得,他说,因这个官司,我们的电热水瓶从原来每月3万多台下降到1000多台,企业的名誉也受到损害。如今我们被拖得精疲力尽,对手却说  相似文献   

11.
锦句     
<正>我不知道查理今天的缄默是对还是错,但我可以告诉你,他决不会出卖别人以求前程。而这就叫正直,也叫勇气,这才是领袖的要件。——电影《闻香识女人》的台词寓意:不告密、不揭发是做人底线这个时代的勇气在于敢于表达悲伤,而不是每天喝着廉价的"心灵鸡汤"说:"我很幸福,你凭什么不快乐?"还是一路相伴共成长。——媒体人石述思  相似文献   

12.
孙燕 《民主》2005,(4):42-43
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法院法官胡光佳2002年自建的房屋2003年遭遇拆迁,因评估价格及拆迁程序等不符合国家有关规定,他将宣威市政府告上法庭。单位领导多次找他谈话,政府有关领导也与他协商,要他撤诉,他没有听话。起初判令胡光佳胜诉,之后便是官司“拉锯战”,又有开发公司和其他行政机关介入,胡的“麻烦接踵而来”,最大的“麻烦”是他这一年的考核被定为“不称职”。对他的复核决定认为:“胡作为一名国家机关工作者,应该有较强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人们对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以及知识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认识日益深化,知识产权的侵权现象在国内外也十分普遍有严重地存在着。近年来,我国法院知识产权案件的审理,已成为目前法院审判实践的热点之一。专利作为知识产权的重要组成部分,专利纠纷当前亦呈上升趋势案件类型涉及专利申请权纠纷专利申请权转让合同纠纷、专利权属纠纷、专利实施许可合同纠纷,而占案件大多数的则是专利侵权纠纷。从专利侵权案件承担民事责任的方式看,专利权的侵害赔偿是处理专利侵权纠纷的基本方式。即专利权人的财产权益受到侵犯后,其经济损失由侵害人…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01,(30)
2000年8月30日,合肥市第12届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20次会议通过了关于汪伦才案件调查报告的决议。 汪伦才案件是一起简单的民事纠纷,发生在1996年11月,合肥市肥东县糖业烟酒公司供销经理部主任汪伦才到其下属单位东风商店,要求参加承包盘点,与该店主任王丽萍发生争执,并发生吵骂、厮扯的纠纷。后王丽萍将汪伦才告上了法庭。由于办理此案的一些司法人员办人情案,徇私枉法,违反了有关法律、法规和职业道德,致使案件多次开庭,三次抗诉,一拖就是3年。给一个普通家庭带来了经济和精神上的巨大伤害,并造成恶劣的社会影响。  相似文献   

15.
《学理论》2013,(29)
对检索出的近几年有关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Internet Trade Platform Provider,简称ITPP,本文所研究的是ITPP中的C2C类型)商标间接侵权的国内案例进行分析后得出我国司法对网络交易平台提供商商标间接侵权这一问题的处理所存在的问题(防止重复侵权、初步侵权证据)并对问题的解决提出了对策:一是当IPP按照侵权投诉通知的要求删除侵权信息后,应当采取措施防止该侵权卖家再次实施侵权行为;二是初步证据只要能够证明相关商品信息有侵权的嫌疑即可。  相似文献   

16.
韩梅君 《学理论》2012,(5):50-51
"震惊损害"赔偿制度源于英国法,是侵权责任法中颇有争议的话题。19世纪以来法律对"震惊损害"的态度有了明显转变,在一些案件中开始确认"震惊损害"的赔偿,我国尚未确立该种制度,因其有引起滥诉、虚假诉讼之虞,但因噎废食不是解决之道。英美法系上"震惊损害"赔偿制度对我国精神损害赔偿制度的完善具有现实借鉴意义:英美侵权行为法区分被告对直接受害者和间接受害者的不同注意义务;英美侵权行为法规定了请求损害赔偿较为宽泛的原告范围;我国在立法上应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17.
《学理论》2017,(7)
2016年7月28日,交通部等七部委颁布的《网络预约出租汽车经营服务管理暂行办法》,确立了网约车的合法地位,并规定了网约车平台承担承运人责任。但是实践中网约车纠纷的激增,案件纷繁复杂,可以发现网约车根据"C2C"和"B2C"不同的运营模式具有承运人以及中介或居间人等不同的法律地位,因而在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承担上有所不同,不可一概而论。因此有必要依据实践深入探讨网约车平台的法律地位及责任承担问题从而更好地促进网约车的发展。  相似文献   

18.
君臣之间     
佚名 《党政论坛》2011,(14):55-55
贞观十九年,李世民御驾亲征高句丽,诏命房玄龄留守长安,把朝政大权全部委托给他,让他“得以便宜从事,不复奏请”。有一天,房玄龄正在留守衙门办公,有人突然闯进来,口口声声说要告密。房玄龄问他告谁的密,那人说:“告你的密!”房玄龄一听,连想都没想,立刻命人准备车马,把这个告密者直接送到了前线。  相似文献   

19.
张雅静 《学理论》2012,(31):120-122
在知识产权领域",确认不侵权之诉"这类案件近些年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在司法实践中对其程序运作、实体处理以及法律性质、受理条件等问题都存在许多不同的认识。针对该类诉讼中的反诉程序问题,通过现有学者观点的梳理和剖析,分析确认不侵权之诉的法律性质。在此研究基础上,对于是否能够在确认不侵权诉讼中提起反诉以及同时提起确认不侵权诉讼和侵权诉讼时的合并审理问题进行了探讨并给出了结论。  相似文献   

20.
在中国,当个堂堂正正的举报者不但需要勇气,还要有忍辱负重、百折不挠的硬骨头精神。这里说的,是那些出以公心,为了国家和人民的利益,勇敢地揭露种种表现犯罪行为的举报者。最难和最让举报者伤心的是:明明他有问题,但你就是告不倒他。南京某厂有个女工叫周坚,举报上访达20多次,才告倒了贪污腐败的厂长。其间厂长又是调离她的工作,又是让她停职检查,停发工资,甚至还让派出所去抓她。而哈尔滨的一位举报者也是三番五次告了好几年,最后告至中纪委副书记那儿,才告倒了那位有问题的国贸城总经理。不但告不倒,有时还打不着狐狸惹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