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我国位于欧亚地震带东部,其东线与环太平洋地震带交汇,是个多地震的国家。自1966年邢台地震以来,相继发生了一系列强烈地震。为了减轻地震灾害,地震工作者竭尽全力探索地震预报的可能性,寻找地震孕育与发生的规律,给预报地震带来了希望。但破坏惨重的唐山地震未能预报,也说明地震的孕育与发生过程极其复杂,突破地震预报的难关,需要几代人长期艰苦的努力。  相似文献   

2.
李斌 《瞭望》1997,(21)
来自国家地震局的消息说,从去年3月19日起,到今年4月中旬止,短短1年时间里,我国新疆南部阿图什、伽师连续发生6级以上强震8次,出现了地震史上罕见的“6级震群活动现象”.我国地震部门对此成功地做出了3次临震预报:今年2月21日的5.0级地震、4月6日的6.3级和6.4级地震,当地政府迅速采取措施,取得了减灾实效.我国地震工作者以无可辩驳的事实再次证明,在某些条件下,地震预报是可能实现的.地震,在什么情况下可以预  相似文献   

3.
《中国应急管理》2011,(5):20-26
我国地处欧亚板块的东南部,位于两大地震带的交汇部位,是大陆地震最多的国家之一。地震活动呈现频度高、强度大、分布广、震源浅、灾害重的特点。地震救援作为一种有效的地震应急措施,不仅是政府以人为本执政理念的具体体现,更是拯救生命、减轻损失的需要。  相似文献   

4.
据科学家分析,目前在全世界范围内又开始了一个地震活跃期。我国地处欧亚地震带和环太平洋地震带,监测、预报可能到来的地震,关系到国家的建设,人民的安危。不久前,我访问了国家地震局负责人陈章立。他说,我们地震测报工作者深知重任在肩、安危是系,希望得到全社会的理解和支持,并建议我访问一些地震台站。为此,我沿北京周围地区走访,行程2000多公里,亲眼看到了地震测报人员兢兢业业、任劳任苦的工作精神和严肃、严格、严谨、严密的工作作风,深深为之感动。  相似文献   

5.
来自十几个省、市、自治区的地震科学工作者和宣传部门的人士,近日聚会一堂,研讨我国重点地震监视防区的防震减灾宣传问题。这是50年代以来首次召开的大型座谈会,特别强调要提高全社会防震减灾意识和能力,以保障经济建设的顺利进行和社会稳定。 主管部门的专家在会上提供的资料表明,历史上我国地震多发而且严重。由于地处欧亚地震带和环太  相似文献   

6.
在多地震的日本列岛,每当科学家们研究大地为什么在刹那间颤动时,总要研究研究中国的地震预报模式;这个世纪70年代的后期,罗马尼亚的佛朗卡发生7.6级地震,人们惊慌不安,很想知道在这之后还有没有更大的地震?据发达国家的专家们预测,还有可能发生,致  相似文献   

7.
唐山地震以来,我国共有24次比较好的地震预报。当然,未预报地震仍占多数  相似文献   

8.
中国地震台网中心首席预报员孙士鋐表示,具有中国特色的群测群防地震预报工作目前已趋于减弱、消失,这是地震预报工作的很大损失,他建议,应实质性恢复群测群防地震预报工作并全面增强公民对地震等自然灾害的心理承受力。北京市地震局副局长谷永新说,国家地震部门一直要求把三网(灾情网、宏观观测网、宣传网)一员建设起来,就是一个人身肩三职——宏观观测员、灾情速报员、宣传员。但‘三网一员’的经费很多是没有的。谷永新说,北  相似文献   

9.
一九八四年九月十八日,路透社从东京发出了这样一条电讯:一位中国地震科学家根据云彩,准确预报了九月十四日从东京到京都的六点九级地震……消息传开,一封封热情洋溢的贺信从全国各地乃至日本相继飞来,祝贺他赢得荣誉。然而人们并不知道这位在国际上产生影响的地震预报者竟是一位普通的农村教师——山东平原县第一农技中学的宋松。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是我国地震灾害最严重的省份之一。据统计,云南平均每年发生5级以上地震3次,6级以上地震2次,每8年发生7级以上地震1次。1970年1月5日发生的通海7.8级地震造成15621人死亡。近年来,云南省先后发生多次破坏性地震,造成严重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2014年云南先后发生盈江6.1级、鲁甸6.5级、景谷6.6级3次...  相似文献   

11.
当前,我国地震科学工作人员正在进一步讨论一个问题:地震预报实践和基础理论研究怎样更好地结合起来? 我们作为新闻工作者,对地震科学是门外汉。但是出于多年的工作关系和记者的责任感,也想在这里反映一下地震科学工作者和群众的意见,以期有助于正确解决这个重大而迫切的课题。  相似文献   

12.
萨尔瓦多地处中美洲,是拥有 540多万人口的国家,它位于太平洋板块活动频繁的地震带上。因此,萨尔瓦多大大小小地震不断。这个中美洲小国 1月 13日发生了里氏 7. 6级的强烈地震,地震持续时间约 30秒,波及大部分中美洲国家和墨西哥南部。接着, 2月 13日里氏 6. 6级强地震又一次冲击了这个国 ?。强烈的地震造成许多城市断电停水、公路交通中断、房屋倒塌、山体滑坡。据最近公布的官方数字显示,连续两次强烈地震造成 1259人死亡,万余人受伤,灾民达 160万余人,经济损失逾 16亿美元。   萨尔瓦多接二连三的大地震,对于饱受地震之苦的…  相似文献   

13.
一周大事     
《瞭望》1992,(20)
(1992年5月4日——5月10日) 中国 两岸地震工程交流研讨会在京举行 由中国地震学会和台湾财团法人两岸发展研究基金会联合举办的“第一届两岸地震工程交流研讨会”5月6日在京开幕。来自大陆的20多位从事地震预报、地震工程等领域的专家和来自台湾地区的10多位地震学等方面的专家、学者聚集一堂,从地震预测与基础研究、地震减灾研究和地震工程研究3个方面开展了  相似文献   

14.
《瞭望》2010,(36)
<正> 唐山大地震后,当地居民提出两个问题:为什么地震预测不出来?为什么地震来了房子都倒了?现实情况是,地震预报是一个世界级难题,房屋的坚固却是可以由人来控制的。  相似文献   

15.
<正>3月24日,北京市召开《北京市地震预警管理办法》(以下简称《管理办法》)新闻发布会。据悉,《管理办法》在2022年12月北京市政府常务会议上审议通过,已于2023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随后,《管理办法》中所提到的“北京4级或5度及以上地震市民将收预警信息”和“北京部分校园安装地震预警信息终端”两个话题登上了新浪微博热搜,其中“北京4级或5度及以上地震市民将收预警信息”这一话题阅读次数超1946万。  相似文献   

16.
徐波 《瞭望》1989,(21)
巴塘地震,举国关注。 中国地震局和四川地震局的专家,在深入巴塘震区考察后得出了一致的结论:短短的20多天时间里,连续发生4次6级以上的强震,2次5级以上和1万多次5级以下的余震,这样典型的震群型地震,在国内外都是罕见的。 巴塘震情如何?而今的情况又怎么样?如此罕见  相似文献   

17.
王军 《瞭望》2008,(23)
美国地质调查局最近直言:人类不能够预报地震。理由是:无论是美国地质调查局还是加州理工学院或者任何其他科学家都没有预报过一次大地震。在可预见的未来他们不知道如何预报,并且也不打算知道。面对深不可测的地球,这家机构明智地把工作方向锁定为致力于通过提高基础设施的安全等级来长期减弱地震的危害性,而不是把精力放在研究短期预报。中国科学家对地震预报的前景却要乐观一些。  相似文献   

18.
未蒙 《瞭望》1986,(31)
今年七月二十八日,是唐山地震十周年纪念日。当天,中共河北省委、河北省人民政府在唐山隆重举行抗震十周年纪念大会。我们高兴地看到,一座崭新的城市已在震后的废墟上重新建起来了。面对新生的唐山,人们感到振奋,同时也在深思,如何进一步搞好抗震防灾工作。 我国她处世界上两个最活跃的地震带,是多地震国家之一。我国党和政府十分重视地震科研和抗震防灾工作。唐山的抗震救灾工作又促进了全国抗震工作的开展。一九七七年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都逐步建立了各级抗震办公室,形成了一套具有我国特点的抗震防灾工作管理体制,培养了一支具有一定水平的工程  相似文献   

19.
<正>美国人在问,在今年海地和智利两度里氏8级以上地震之后,美国会怎么样,会是下一个吗?按照美国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前局长詹姆斯·李·维特的话说,那(大地震)不是会不会发生的问题,而是什么时候发生的问题。这一说法与美国地质勘探局方面的表态一致。加州政府防灾预警中心地震  相似文献   

20.
面对汶川大地震巨大的生命和财产损失,需要树立以建筑物防震抗震为主的思想,切实提高建筑物的防震抗震等级,以规避地震至今难以准确预报造成的损失。唐山大地震后,以建筑防震为主的思想便屡被提出,并在1980、1990年代形成过较为激烈的争论。赞成者认为以建筑物抗震防震为主符合地震预报现状和我国国情实际;反对者则认为大幅提高建筑物的防震等级将大幅增加建筑物造价,这在当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