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宋鲁郑 《廉政瞭望》2010,(19):58-58
卡梅伦成为英国两百年来最为年轻的首相之后,曾宣布要和印度建立“新的特殊关系”。近日,担任首相后第一次出访亚洲的卡梅伦就来到了前大英帝国的殖民地印度——而且还率领了一个十分豪华的号称“现代史上规模最庞大的英国访印代表团”:既有财长、外长,也有50名企业高管,甚至还有奥运会冠军和学术人员。这也是10年来英国首相再次踏足这片土地,实在是给足了印度面子。  相似文献   

2.
图说天下     
<正>习近平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应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当地时间21日,习近平在伦敦唐宁街首相府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双方积极评价中英关系发展取得的成就,就双边关系及重大国际和地  相似文献   

3.
《党课》2013,(2):17-17
英国首相卡梅伦日前向内政大臣特雷莎·梅施压,敦促内政部尽快简化中国游客签证相关程序,以吸引更多中国游客来英国消费。由于英国没有加入申根协定,许多到欧洲旅游的中国游客想入境英国还需额外申请英国繁琐的签证手续,  相似文献   

4.
<正>习近平主席访英期间与卡梅伦首相一同品尝英国"国粹"——炸鱼薯条。这道看似简单的美食自从1860年风靡英国后,已是从首相到平民的跨阶级美食。如今,英国不仅有百年老字号炸鱼联合会,还有国家炸鱼薯条奖。炸鱼薯条包含一片裹面粉油炸的鱼和一份薯条,传统上是撒盐和醋吃的,不过现在已开发出配咖喱酱、蕃茄酱、肉汁和腌洋葱等新吃法。有些人把炸鱼薯条当成垃圾食品,但据业内人士介绍地,虽然高卡路里,但这道美食富含营养,问世150年来,从没引起肥胖问题。  相似文献   

5.
2009年4月。英国政坛爆发“抹黑门”事件:首相府特别顾问、负责首相布朗政治策略的资深幕僚麦克布赖德被曝在1月份通过电子邮件,与曾经担任工党媒体顾问的德雷帕讨论如何通过网站制造八卦新闻,来破坏保守党领袖、影子内阁首相卡梅伦和影子内阁财长奥斯伯恩的名誉。事件曝光后,麦克布赖德随即辞职,布朗亲自写信给卡梅伦等被点名抹黑的保守党高层。表示“深切遗憾”。  相似文献   

6.
枕星子 《廉政瞭望》2023,(22):50-51
2016年7月11日,戴维·卡梅伦在英国伦敦唐宁街10号外发表声明,宣布将辞去英国首相职务。随后,他哼着歌走向唐宁街10号大门,看起来如释重负。出人意料的是,7年后的2023年11月13日,早已退出政坛的卡梅伦“再就业”,在现任首相苏纳克的安排下,出任英国外交大臣,顶替原外交大臣克莱弗利转任内政大臣后留下的空缺,成为半个世纪以来首个在内阁任职的英国前首相。苏纳克为何打出卡梅伦这张牌?卡梅伦的复出意味着什么?执政党保守党前路如何?太多疑问萦绕在英国政坛。  相似文献   

7.
<正>应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女王伊丽莎白二世邀请,国家主席习近平于10月19日至23日对英国进行国事访问。从伦敦到曼城,从白金汉宫到小镇酒吧,5天时间,习近平主席出席30多场活动,在不列颠掀起一股强劲的"中国风"。21日,习近平在伦敦唐宁街首相府同英国首相卡梅伦举行会谈。双方积极评价中英关系发展取得的  相似文献   

8.
长期以来,由于历史文化和地缘因素,英国与欧洲大陆的关系一直"若即若离",即使加入欧盟后,英国也长期处于一个"圈内外人"的尴尬身份。2010年以来,随着欧债危机、移民危机和恐怖主义的影响,英国国内"疑欧"情绪日趋暴涨,"脱欧"呼声也越来越大。2016年6月23日,英国"脱欧"公投正式拉开帷幕,次日计票结果显示,51.89%的投票赞成英国"脱欧",这成为了英国2016年政治舞台最大的黑天鹅事件。"脱欧"公投引来了首相卡梅伦宣布辞任,特蕾莎·梅重组内阁。从拒绝民众第二次公投请愿,到议会对"脱欧"决议进行质询,再到最终"硬脱欧"方案出炉,英国"脱欧"进程可谓一波三折。作为"智库强国"的英国在"脱欧"进程中,其智库本身被赋予的身份和任务已经远远超越了单纯的学术和政治交流,值得研究和思考。  相似文献   

9.
天下     
《廉政瞭望》2014,(2):14-15
<正>欧洲集体疯迷中文据台湾《联合报》报道,欧洲人近来掀起了学习中文的流行风潮。比利时的伊丽莎白公主,学习中文已有两年多,成为比利时学中文的代表性人物。不只是比利时,去年年底,荷兰教育部宣布将从2015年起,将中文列为第二外语选修科目。英国首相卡梅伦最近也说,英国的学校应该多教孩子学中文,少学点法文和德文。据说,英国财相奥斯本也开始让孩子学习中文,而常被媒体形容可能取代卡梅伦当首相的伦敦市长鲍里斯,则早就学起了中文。  相似文献   

10.
张东亮 《廉政瞭望》2011,(19):56-57
韦鸣恩今年34岁,在几个月前还是英国上讼华人议员。他举止儒雅而沉稳,说话语速很快,且逻辑严谨。自2010年夏天成为英国首相卡梅伦的亲密“战友”,并被英女王亲自册封为男爵后,这位名不见经传的华裔小伙,一直备受世人关注和猜测:他到底有什么来头,何以能在英国政坛完成“火箭般的蹿升”?前不久,到北京领取“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的韦鸣恩,披露了他的奋斗历程和异国“爵爷”生活……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新首相鲍里斯·约翰逊上任第一天,就组建了一个强硬的新内阁——原内阁中有超过半数(30人中的17人)要么被解雇、要么辞职,换上了自己的支持者,以资奖励。本来英国内阁大臣是政务官而非事务官,由首相组阁任命,来来去去很正常。但每次首相走马上任,为了给自己的人腾位置,除了大量纸牌屋式的勾心斗角之外,还得像宋太祖"杯酒释兵权"那样,需要花一大笔"遣散费"来安抚去职者。这次约翰逊新内阁因为被解职的部长数量太多了,以至于要付给他们超  相似文献   

12.
《党课》2014,(24):58-58
近日,英国首相卡梅伦宣布了一项新反恐法案的草案内容:凡是在叙利亚和伊拉克协助或与“伊斯兰国”武装组织并肩作战的英国籍“圣战分子”,两年内将不得返回英国境内。卡梅伦称,作出这一规定是为了防止这些人回到英国后从事恐怖袭击活动。据悉,此前英国已有近500人赶赴伊拉克和叙利亚,加入到“伊斯兰国”恐怖组织中。而据英国情报部门的消息,到目前为止,可能有近半数人已返回英国,对英国社会构成威胁。  相似文献   

13.
天下     
《廉政瞭望》2023,(17):14-15
<正>英国国防大臣突然辞职,引发猜测8月31日,英国国防大臣华莱士向首相苏纳克提交辞呈,后者接受后宣布任命能源安全与净零排放大臣沙普斯接替这一职位。华莱士从2019年起出任国防大臣,而英国在此期间换了3位首相,他在混乱的英国政坛岿然不动,成为威望最高的人物之一。现年53岁的华莱士于此前表露出辞去职务及退出政坛的意愿。他在辞职信中称,  相似文献   

14.
正据英国《每日邮报》8月19日报道,英国首相卡梅伦计划对20余万需要照顾孙辈的祖父母给予支持。报道称,这些伟大的爷爷奶奶在自己的孩子亡故、病重或无法照顾幼儿的情况下,不得不挑起照顾孙辈的重担。卡梅伦政府出台新规,拟从明年起英国祖父母可享受一定时期的带薪假期。据悉,英国法定退休年龄为男性65岁、女性60岁,且还有延迟趋势。有抚养孙辈的英国老人评论称,带薪假期可以使他们紧张的情绪得到缓解。  相似文献   

15.
正印度对于外来文化的态度,可以用圣雄甘地的一句话来概括:"我要打开四面的窗,接受八面来风,但我不会被任何一面吹走。"英国殖民统治时期,英国人有意识地在印度培养了一批"印度肤色英国心"的人,帮助他们统治印度。圣雄甘地的这句话是针对这一情况而讲的,他主张对外来文化广采博收,但决不能失去自己的根基,仍要做一个有  相似文献   

16.
《党课》2013,(4):15-16
八国集团2013年轮值主席国为英国,英国首相卡梅伦日前提出,今年夏季八国集团峰会中心议题为“振兴贸易,完善税收以及提高政府工作透明度”。卡梅伦在写给八国集团领导人的信件中表示,今年八国集团的工作重点是复苏全球经济、促进增长、增加就业。  相似文献   

17.
我管他是谁     
2011年6月的一天,英国首相卡梅伦与副首相尼克-克莱格前往伦敦的一家医院视察。卡梅伦走到一间病房,弯下腰,正要向一位病人慰问。突然,一名医生冲了进来。他冲着卡梅伦大声训斥道:"你们的衣袖都没有卷起来,就这样进来了,太不像话了,必须要向我一样将衣袖卷起来。"  相似文献   

18.
正9月4日至5日,北约峰会在英国威尔士举行。英国首相卡梅伦在致欢迎词时说,"我们相聚在联盟历史上关键的时刻"。由于乌克兰危机,北约正面临一场严峻考验。24年前,在民主德国并入联邦德国、华沙条约组织瓦解的前夕,北约曾在英国召开峰会,发布了《伦敦宣言》,宣布调整北约战略,宣称不再将华约组织的成员国"视为对手",宣告"将同所有欧洲国家一起,共同创造欧洲大陆的和平",北约转  相似文献   

19.
中国制造的高速列车即将开进蒸汽机的老家英国。今年1月12日,随同国务院副总理李克强访英的中国商务部副部长高虎城在伦敦透露,英国首相卡梅伦提出愿意在英国基础设施领域,包括高速铁路的建设与中国进  相似文献   

20.
对于英国人而言,2020年的圣诞夜注定会载入史册。由于防疫封锁政策,大多数家庭无从相聚,但他们收获了一个首相鲍里斯·约翰逊所称的"最好的圣诞大礼包"。伦敦时间2020年12月24日下午3时,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在欧盟总部召开新闻发布会,宣布英国脱欧后的贸易协定正式达成。20分钟后,约翰逊宣告了这个消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