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求知》2017,(12)
<正>2017年7月至10月,我国科学考察船"雪龙号"进行第8次北极科考,历时83天,航行逾2万海里,其中冰区航行1995海里,顺利完成航渡任务。考察期间,"雪龙号"首次穿越北极中央航道、试航西北航道,实现中国首次环北冰洋调查。北极、北冰洋以及北极航道再度走进人们的视野,并受到国内外广泛关注。一、北冰洋是人类涉足最少的大洋北冰洋面积1310万平方公里,其中冰域面  相似文献   

2.
全球变暖提升了北极航道的战略地位,攸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命运。2018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得到中国官方最高层的确认。北极航道与"一带一路"必将实现战略对接,印证其在拓展中国蓝色发展空间中的地位升级与作用强化。从全球公域论视角来看,这是中国对广义上作为全球公域的北极航道前沿性的把握、公共性的诉求、价值性的洞察以及全球治理的联结,其理论依据和机制建设路径是亟需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3.
全球变暖提升了北极航道的战略地位,攸关人类生存与发展的共同命运。2018年1月,中国政府发布了《中国的北极政策》白皮书,提出共建"冰上丝绸之路",促进北极地区互联互通和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中俄共建"冰上丝绸之路"得到中国官方最高层的确认。北极航道与"一带一路"必将实现战略对接,印证其在拓展中国蓝色发展空间中的地位升级与作用强化。从全球公域论视角来看,这是中国对广义上作为全球公域的北极航道前沿性的把握、公共性的诉求、价值性的洞察以及全球治理的联结,其理论依据和机制建设路径是亟需我们研究的新课题。  相似文献   

4.
《侨园》2021,(4)
正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北极冰川消融,北极航道的商业化已成为现实,北极地区在经济、科研和资源等方面的战略价值持续攀升。中国在地缘上是近北极国家,俄罗斯是全球最大的北极国家,中俄是北极利益的重要攸关方,两国在该地区合作的必要性逐渐彰显。2015年,习近平总书记访问俄罗斯时,两国领导人签署了《关于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和欧亚经济联盟建设对接合作的联合声明》。2017年,俄罗斯总统普京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上指出,把北极航道同"一带一路"连接起来,可以为欧亚地区打造一个新的交通格局。  相似文献   

5.
尽管西北航道尚未被广泛利用,但随着西北航道的重要性逐渐显现,西北航道将成为各国权力博弈和主权争端的焦点。我国应争取条约下西北航道的通行权利归属,积极参与北极地区协调议事组织,争取在西北航道利用方面拥有更大的话语权。  相似文献   

6.
陈舒婧 《学理论》2013,(17):129-130
随着全球日益变暖,北极在政治、经济、军事上的重要性日益凸显,越来越多的国家参与到对北极的争夺战之中。为了实现北极和平利用,尽可能地减少争端,国际社会急需明确北极的法律地位,从而确定相关权利义务的归属。应当在现有的国际法框架内解决北极岛屿、资源以及航道的归属问题。  相似文献   

7.
《"一带一路"建设海上合作设想》新添"北冰洋方案",正式将北极地区纳入"一带一路"战略视野之中。在此背景下,北极环境变化及其所造成的广域性安全影响,关系着"北极海上丝路"沿线地区的民生福祉和可持续性发展。作为全球公共品之一,北极环境安全的扩散性、多样性与复杂性决定了国际合作治理的必要性。针对此领域依旧存在的合作关系不对称、规制不完备以及缺乏认同等不足与困境,作为"北极事务的重要利益攸关者",中国应以"一带一路"战略为指导,积极参与到以"绿色发展"协调矛盾关系,在"合作治理"模式下完善相应国际制度,建构基于"共同体"理念的合作认同,通力推进北极环境安全的国际合作进程之中。  相似文献   

8.
"冰上丝绸之路"是中俄两国共同提出的,以北极航道合作为核心,开展互联互通项目合作的倡议,目前实施进展状况良好。"冰上丝绸之路"倡议有较强的可行性。发展时机良好,地理条件较优;中俄有广泛的合作空间,可实现资源共享;从中俄关系上共建"冰上丝绸之路"的条件趋于成熟;中俄良好的合作态势为实现"冰上丝绸之路"互联互通提供条件。"冰上丝绸之路"倡议对中俄关系发展有重要影响,有助于深化政治与战略互信、促进中俄各自发展战略的对接与发展、密切中俄两国在国际和地区事务中的战略协作、推动健全各领域合作机制等。"冰上丝绸之路"前景广阔,中俄两国须继续大力支持"冰上丝绸之路"建设。  相似文献   

9.
《民主》2017,(10)
<正>2017年7月31日上午,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纪念日前夕,位于南昌市红谷滩新区八一大桥下游约一公里的南昌舰军事主题公园正式对外开放,成为又一国防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此刻,南昌民进会员王光心中倍感欣慰与自豪。从2016年6月开始,一艘军舰时不时出现在报纸、电视和各大网站、微博、微信等媒体上,一直到当年10月10日,这艘名叫"南昌舰"的  相似文献   

10.
赵毅 《瞭望》2007,(33)
地球北极这片冰雪覆盖、人迹罕至的水域,近来成为世界各大媒体关注和报道的热点。8月2日,俄罗斯以科学考察为名出动深海潜水器,将一面用钛合金制成的俄罗斯国旗插在了4000多米深的北冰洋洋底。8月6日,美国"希利"号重型破冰船也以同样的理由拔锚启航,从位于美国西北部的西雅图港驶往北极海域。8月7日,俄罗斯总统普京会见北极深海科考队员,称他们的考察成果应该作为解决北极地区归属问题的依据。8月8日,加拿大总理库珀前往北极地区,亲自为加拿大争夺北冰洋的努力造势。  相似文献   

11.
近一段时间,北极突然成为一个热点。丹麦、加拿大、俄罗斯、美国等所谓的"北极国家"纷纷围绕着北极地区的归属展开争夺,搅得冰天雪地的北极沸腾起来。  相似文献   

12.
《侨园》2018,(Z2)
正"冰上丝绸之路"是"一带一路"倡议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在新的地理自然环境和新的地缘政治下出现的新情况。它的出现和有效利用对于世界政治经济格局的重塑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众所周知,极地是一个巨大的资源宝库,但由于严酷的自然环境,一直是人类活动的禁区,各种资源不能得到有效的利用。进入21世纪以来,随着全球变暖,北极地区的海冰出现了大规模融化的情况,这就为北极资源的开发利用提供了前所未有的机遇,北极航线的开发利用  相似文献   

13.
三道 《侨园》2012,(12):30-31
1912年4月15日,北大西洋一艘邮轮上的2225名乘客遇上了惊天噩梦。这艘世界最大的皇家邮轮"泰坦尼克号"处女航才107小时,就撞上了新斯科舍东南方400米处的冰山。160分钟后,这艘巨轮沉没海底,带走了1513条人命——船上2/3乘客遇难了。当"泰坦尼克号"开始下沉,所有人都面临着生死抉择,  相似文献   

14.
经国务院批准,中国本世纪最后一次大规模的科学考察——‘冲国国家首次北极科学考察”活动将于7月1日从上海启程。这是中国第一次以政府组织形式对北极地区进行大规模科学考察。也是中国科学考察船首航北冰洋(沿北纬80度左右环行半个北极地区),并破冰前进至北纬88度,从88度起有直升机送考察队员前往北极考察。考察队由国家海洋局、中国科学院、国土资源部、农业部、教育部、中国气象局、国际测绘局等部门的专家学者组成,国家海洋局极地办公室负责组织实施。在北极考察队出征前夕,记者采访了论证此次北极考察的部分专家组成员,就北极…  相似文献   

15.
协同治理理论由自然科学的协同学理论和社会科学的治理理论融合而成,主要研究复杂的开放系统如何形成有序治理的过程。北极具备产生协同治理的条件,而协同治理理论指导下建立的北极协同治理模式,能有效地解决当前北极治理中出现的种种难题,实现北极的有序、可持续发展。在协同治理模式下,中国应以"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为指导开展多元协同,通过积极参与北极治理机制的改制、建制工作,培育、提升中国参与北极协同治理的能力等方式积极参与北极治理,实现自身利益和全人类共同利益。  相似文献   

16.
把善治作为北极治理的最高标准,对未来北极治理机制的发展具有重要的指导作用。根据善治的标准,北极治理的最终目标是要平衡各方利益诉求,实现公共利益的最大化。面对参与主体多元化及其利益诉求的矛盾,当前北极治理体系的机制碎片化和滞后等问题导致了日益严重的挑战。要妥善解决这些矛盾,实现北极治理的善治,各方就需要超越当前北极国家主导的治理模式,从利益协调、机制整合和共识塑造等方面共同推进北极区域性和全球性公共利益的最大化。作为北极重要利益攸关方,中国应从多方入手,积极开展与其他各方的合作,推动构建北极命运共同体,实现北极善治。  相似文献   

17.
<正>众所周知"一带一路"是指"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如果说"一带一路"倡议给中国南部地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那么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补充的"冰上丝绸之路"给北方地区的发展带来了绝佳契机,对于俄罗斯及"冰上丝绸之路"沿线的其他国家也是新机遇。早在2015年的中俄总理第二十次会晤联合公报中就出现了这样的表述:"加强北方海航道开发利用合作,开展北极航运研究";到第  相似文献   

18.
忠实守护长江这条“黄金水道”和辽阔海域的航标灯,不仅以它独有的魅力迎来千万艘外籍船舶安全进入长江主干道和沿海各地,而且,还使长江成为一条溢彩流光的风景线。 然而,近年来,由于“江洋大盗”的疯狂破坏,这些被弄潮儿誉为航船“眼睛”的“生命灯”正惨遭厄运。船舶的安全航行也因此受到了严重威胁。 航标灯正面临着 一场大劫难 从1953年开始,国家对长江干线的江阴至宜宾全程2690公里的航道进行了航标的改革,设置了新型的锁链式各种航标6969座。 从那以后,航标几经改革,如今已实现电气化。这些闪烁着生命  相似文献   

19.
北极的主体是一片由主权国家领土环绕的海洋,当前争执的是海域或大陆架边界的精确划界问题。《南极条约》已成功运行了近半个世纪,而北极仍处于区域基本法的空白地带。去年俄罗斯北极海底插旗导致纷争骤起,国际社会包括众多非北极国家竞拟策略,试图在未来的北极安排中实现本国利益最大化。这一背景下,一些国际组织如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和世界自然基金会(WWF)等机构也多次呼吁建立统一的北极地区  相似文献   

20.
北风 《侨园》2013,(7):8-9
<正>2012年4月10日,12艘中国渔船在中国黄岩岛潟湖内正常作业时,被一艘菲律宾军舰干扰,菲军舰一度企图抓扣被其堵在潟湖内的中国渔民,幸好被赶来的中国两艘海监船阻止随后,中国渔政310船赶往事发地黄岩岛海域维权,菲方亦派多艘舰船增援,双方持续对峙多日。菲律宾觊觎黄岩岛有"目的"黄岩岛是南海中沙群岛中唯一露出水面的岛屿,四周为距水面半米到3米之间的环形礁盘,礁盘外形呈等腰直角三角形其内部形成一个面积为130平方公里、水深为10到20米的天然潟湖。东南端有一个宽400米的通道与外海相连,中型渔船和小型舰艇可由此进入,是极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