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瞭望》2010,(52)
<正> TOP 10 NEWS十大新闻之五新闻回放坎昆峰会分歧明显气候谈判坎坷前行11月29日至12月11日,《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第十六次缔约方会议暨《京都议定书》第六次缔约方会议  相似文献   

2.
扈大威 《求知》2010,(2):40-42
<正>2009年12月7日,联合国气候变化公约第15次缔约方会议(COP15)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就《京都议定书》附件一国家第二承诺期减排目标以及国际社会2012年后乃至更长期合作行动,包括共同愿景、减缓、适应、资金、技术等五个方面展开谈判。此次会议因决定未来国际气候制度的发展方向而备受国际社会的瞩目。  相似文献   

3.
韩树艺 《团结》2010,(1):35-36
随着环保事业的持续发展.“低碳生活”作为一种健康简约的生活方式,已经来到我们身边。 2009年12月18日.在丹麦举行的哥本哈根气候变化领导人会议上.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发表了题为《凝聚共识,加强合作推进应对气候变化历史进程》的讲话.正式对外宣布中国控制温室气体排放行动目标.到2020年单位国内生产总值二氧化碳排放比2005年下降40—45%。  相似文献   

4.
领会“包容性增长”的深意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2009年11月15日,胡锦涛主席在亚太经合组织第十七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上发表的《合力应对挑战推动持续发展》重要讲话中提出"统筹兼顾,倡导包容性增长"的理念。时隔不到一年,他又于今年9月16日第五届亚太经合组织人力资源开发部长级会议上发表的《深化交流合作实现包容性增长》致辞中再次强调"包容性增长",指出:"实现包容性增长,根本目的是让经济全球化和经济发展成果惠及所有国家和地区、惠及所有人群,在可持续发展中实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5.
国际气候问题及我国应对之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10年底在墨西哥坎昆召开的联合国气候大会,标志着冷战结束以来以国际气候变化为代表的全球环境问题,已经成为影响当前国际安全和国际关系的重大问题。该问题对包括我国在内的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国家利益和国家安全都有很深的影响。国际气候变化问题的实质是西方利用其话语霸权之优势,阻遏非西方世界过快赶超而精心设计的战略陷阱和圈套,是国际政治斗争与国家利益较量的新型表现形式,其核心是所谓的"气候政治学"。对此,我国应有充分的认识,并积极应对。  相似文献   

6.
《瞭望》2007,(29)
7月9日,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第一次会议在北京召开,研究部署节能减排和应对气候变化工作。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国家应对气候变化及节能减排工作领导小组组长温  相似文献   

7.
<正>2018年10月22日,在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第四次工作组会议闭幕式上,辽宁省正式接任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中方主席省。辽宁将在2019年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省州长联合会工作组会议和2020年承办中国-中东欧国家地方领导人会议。这就意味着,在未来两年辽宁将是两场重要国际会议的主场,这对正在走  相似文献   

8.
发展低碳经济是中国的内在需求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2010年1月10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与会专家就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我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等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现将研讨会部分专家的发言整理(经作者本人审阅并修改)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9.
2010年1月10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与会专家就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我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等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现将研讨会部分专家的发言整理(经作者本人审阅并修改)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0.
马小军 《理论视野》2010,(2):29-30,32
2010年1月10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与会专家就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我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等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现将研讨会部分专家的发言整理(经作者本人审阅并修改)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1.
2010年1月10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与会专家就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我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等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现将研讨会部分专家的发言整理(经作者本人审阅并修改)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2.
中国发展低碳经济的意义与途径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2010年1月10日,由中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基金会和《理论视野》杂志社主办的"中国的低碳经济之路"理论研讨会在中央党校举行。与会专家就联合国哥本哈根气候变化大会之后我国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和能源短缺、发展低碳经济,实现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型等问题展开讨论和交流。现将研讨会部分专家的发言整理(经作者本人审阅并修改)刊发出来,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13.
2011年04月08日《新华网》刊登记者刘铮撰写的短文,报导了2011年全国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的精神。这次经济体制改革工作会议上传递出的信息显示,"十二五"时期,国家将推进完善基本经济制度、行政体制、财  相似文献   

14.
八国峰会及其对话会,成为全球性问题的温度计和当今许多国际及地区问题的晴雨表。在全球气候变化成为峰会重要议题的同时,八国集团内部的政治气候同样颇受关注今年的八国峰会及其对话会于6月6日至8日在德国海滨小城海利根达姆召开,会议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尤其是,八国峰会讨论了气候变化等多项全球性热点问题,而峰会的政治气候也值得观  相似文献   

15.
正5月9日,《人民日报》头版的三分之一和二版整版再次出现了"权威人士"的声音。从2015年5月到今年5月,一年的时间里,"权威人士"共以此种方式在《人民日报》上出现过三次:2015年5月25日、2016年1月4日和这次。三次背景"权威人士"每次出现都有背景。第一次2015年5月25日的文章发表前,中央政治局会议分析了经济形势;今年1月4日前不到一个月,中央经济工作会召开;5月9日的文章发表前十天,同样是中央政治局分析经济形势的会议。再具体一点看文章内容可  相似文献   

16.
<正>一个世界性大国不能没有自己的话语权,甚至不能没有引领时代和世界潮流的话语权,否则这样的大国必然在相互争夺主导权的世界政治中处于守势。我们欣喜地看到,中国正在形成引领世界的话语权。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部长会议上的讲话明确提出中国要有自己的"新概念新范畴新表述",而"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就是中国自己的新概念新表述。在2014年2月17日中央党校开班式上,习近平总书记再次系统地阐述了这一新概念的内涵。  相似文献   

17.
邵进 《瞭望》2002,(51)
欧盟15国领导人12月中旬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召开的首脑会议上,就欧盟扩大问题与10个候选国达成了全面协议,8个东欧国家加上马耳他和塞浦路斯将于2004年5月1日正式加入欧盟。  相似文献   

18.
马宇 《瞭望》2003,(38)
世贸组织坎昆部长会议无果而终。庆幸也好,失望也罢,各成员方的部长们似乎都把各自的利益诉求表达了出来,却在解决分歧方面没有任何进展,甚至反而裂痕加深。虽然世贸组织总干事素帕猜强作欢颜,安慰说“本次会议为回到日内瓦继续工作提供了基础”,但新一轮多边贸易谈判不可能在预定时间完成却几成定局。 实际上在会议之前,就没有谁对结果表示乐观,但失败得如此干脆还是出乎意料。欧盟贸易代表拉  相似文献   

19.
11月3日,在北京网络新闻信息评议会第五次会议上,市公安局相关负责人透露,50%的网络争议帖背后都有"推手"在操作,而非单纯靠网民的点击率。这些"推手"有网站  相似文献   

20.
刚刚落幕的坎昆联合国气候大会,使我想到了去年我一直关注的哥本哈根联合国气候大会,也使我们不得不深入反思,美式文明是否还适应这个时代的发展,我们需要新的世界发展哲学来指导我们改造世界的实践,正确认识和定位人与自然的关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