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陈杨 《理论探讨》2008,(1):58-61
从19世纪后半期开始,俄罗斯哲学首次开创了自主的精神生活空间和独立的哲学思想领域.在20世纪俄罗斯哲学不仅与西方哲学并进发展,而且还获得了世界性的意义和国际影响.俄罗斯哲学的哪些特点使其成为世界哲学史上的"瑰宝"和"后起之秀"呢?可以归结为以下四点:第一,俄罗斯哲学对经验概念的独特阐释;第二,俄罗斯哲学对存在与思维之间的关系的独特理解;第三,俄罗斯哲学对集体主义的独特关怀;第四,俄罗斯哲学对真理的独特诠释.  相似文献   

2.
21世纪的俄罗斯,"向传统复兴"在充当俄罗斯社会价值标杆的同时,引领其哲学关注和研究"新欧亚主义"和"新俄罗斯思想"。向"传统复归"是俄罗斯哲学复兴的标志,但这种"复兴"不是回归原点而是注入了西方普世价值观。复兴中的俄罗斯哲学,以更多理性和更大包容显示了研究的多元:不同于社会对斯大林及其体制的激烈争论,而持相对客观和中性的立场;一改一度对列宁哲学的不闻不问,从多个层面做出了探讨;在深入更多文本,延伸更深层次的多学科综合中,深化和拓展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  相似文献   

3.
<正>2014年以来,欧洲地缘政治形势发生了重大变化,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北约)与俄罗斯关系空前恶化,冷战后形成的相对稳定的欧洲安全体系发生了动摇,一种新形式的"冷战"疑云又笼罩在了欧洲上空。其中的标志性事件,无疑是北约与俄罗斯在乌克兰危机问题上互相谴责与"亮剑",都把对方视为"最大威胁"。俄罗斯被视为"潜在侵略威胁"2014年9月北约威尔士峰会发表的《威尔士宣言》指出:"俄罗斯对乌克兰的侵略行动是整个  相似文献   

4.
山人 《侨园》2013,(6):37-37
<正>在"透明国际"2012年12月5百发布的"全球清廉指数"最新排名中,俄罗斯排在第143位,仅领先于利比亚、伊拉克、索马里、阿富汗等国家。腐败制约着俄罗斯经济的健康发展,影响着俄罗斯人民的正常生活,令公众深恶痛绝。2011年12月4日杜马选举后,爆发了俄罗斯民众上街游行的抗议活动,反腐是其中一项主要诉求。抗议活动给第三个任期的普京带来  相似文献   

5.
《瞭望》2010,(52)
<正> 本刊记者报道2010年12月21日,由《环球》杂志联合巴西《圣保罗页报》、巴西《环球》报、印度《喧嚣》杂志、埃及《十月》杂志、俄罗斯《俄罗斯报》、俄罗斯《地球回声》杂志、俄罗斯《论据与事实》周刊、墨西哥《MXNOTICIAS》杂志等八家新兴国家媒体举行的第二届"新兴声音:十大环球新闻"评选结果,在以"大转折时代的国际争端与协作"为主题的环球国际(2010冬季)论坛上发布。  相似文献   

6.
苏联解体以后,社会民主主义政党数量明显增加,但群众支持率较为低下。21世纪以来,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力量和社会主义力量开始联合。自公正俄罗斯党成立以后,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政党开始慢慢崛起。未来,公正俄罗斯党将成为俄罗斯社会民主主义运动的"领头羊",但公正俄罗斯党依旧无法动摇统一俄罗斯党"一党独大"的地位。  相似文献   

7.
近代俄罗斯的发展与西方不同,彼得进行了形式西化的改革,但是他同时保留封建制度长达150年.俄罗斯专制原则的传统阻止了国家权力精英的轮换,同时"出口发展型"模式的定格,限制了国家发展的潜力.现代俄罗斯的发展与中国不同,苏联时期的新经济政策之后,俄罗斯就开始一次次地犯错,错误越积越多,俄罗斯当局的举措成效甚微.环境等问题严重,是发展中国家当前经济发展面临的紧迫问题;精英素质影响国家未来;吸取他国经验,做出有效计划和预测,是俄罗斯发展道路的经济教训与中国的出路所在.  相似文献   

8.
19世纪末20世纪初之前,俄罗斯伦理思想自成一派,在发展上直取宗教唯心主义的简单脉络.伦理思想与西方的非亲缘性、宗教伦理的本体性、伦理学研究的抽象性以及道德判断的非现实性等特点证明了俄罗斯伦理思想深厚的唯心主义根基和传统.伯恩斯坦及"伦理社会主义"的推行、"伦理神秘主义"特质和美学浪漫主义等因素是俄罗斯伦理唯心主义体系得以形成和发展的原因;而"哲学船事件"与俄罗斯伦理思想的分化、社会思潮的世俗化转向、西方实证主义方法论和社会达尔文思潮的影响又在客观上促进了伦理唯心主义体系迅速走向衰微乃至覆灭.伴随着伦理唯心主义由盛至衰的另一线索就是马克思主义伦理模式在俄罗斯的生成.  相似文献   

9.
《学理论》2016,(8)
俄罗斯横跨欧亚大陆,位于东西方之间,同时经受东西方文化的双重影响。这种特殊的地理位置,使俄罗斯历代知识分子在不断思考"我"的文化与"他者"文化。作为19世纪俄罗斯著名哲学家,在东西方文化激烈碰撞的时代,索洛维约夫也在不断探索俄罗斯文化的定位问题,通过对世界其他文化的研究,逐渐形成了独特的历史哲学思想,蕴含着他对"我"与"他者"关系的重要认知,他所思考的不仅仅是俄罗斯的出路,更是全世界全人类的救赎问题。  相似文献   

10.
俄罗斯民族是一个热情豪放、骁勇善战的民族,在俄罗斯文学作品中一直被定义成坚强、向上、绝不服输的硬汉形象。苏联解体后,俄罗斯民族深刻反思曾经的"乌托邦"社会的功过利弊,并在俄罗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哈哈镜中重新审视当下,进而形成了整个民族的"反乌托邦"思潮,批判政治极权主义、科技泛滥发展的不良现象,共同探索俄罗斯未来的发展出路。  相似文献   

11.
俄罗斯当下的"主权民主论"认为俄罗斯的专制资本主义已经成为实现社会现代化的一种新的制度选择。基于民意支持而成型的"主权民主论"虽为俄罗斯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政治保障,却也带有明显的过渡性质。  相似文献   

12.
<正>能否坚守"零容忍"的反腐底线关系到俄罗斯反腐的最终成败。一是要制度反腐。俄罗斯腐败问题的制度化是其难以治理的主要原因。长期形成的僵化的行政体制、效率低下的官僚作风、官商一体的垄断利益集团、民众对腐败的司空见惯使俄罗斯反腐举步维艰,成效甚微。二是要对腐败"零容忍"。俄罗斯社会对腐败容忍度很高,腐败甚至已成为俄社会普遍存在的"合  相似文献   

13.
在加强与西方"友好"关系的同时,俄罗斯对其地缘政治核心利益区——独联体也展开攻势,俄罗斯正悄然"收紧"独联体。  相似文献   

14.
正受西方制裁和油价暴跌影响,2015年俄罗斯GDP萎缩3.7%,居民实际收入下降4%。2015年12月31日,俄罗斯总统普京签署《2020年前俄罗斯国家安全战略》,成俄罗斯国内外环境发生重大变化的明确信号。俄总理梅德韦杰夫于2016年2月13日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明确称,俄罗斯与北约相互关系下滑到新"冷战"时期。俄罗斯几乎每日都被  相似文献   

15.
2016年俄罗斯新版历史教科书是俄罗斯联邦教育部根据普京总统指令,联合文化部、历史学会等官方机构组织几百名历史学者讨论与修改,历时三年才完成的。新版历史教科书重新评价"苏联解体"中戈尔巴乔夫的改革决策和行动,对戈尔巴乔夫及其"重建"、经济领域的"加速化"、精神领域的"公开性"、外交领域的"新思维"、民族领域的"民主化"等作出了比较客观且符合实际的论断。俄罗斯新版历史教科书重评"苏联解体"表明:社会主义改革亟须反击历史虚无主义;应居安思危,以苏为鉴;应坚定共产主义理想信念,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相似文献   

16.
陈文龙 《学理论》2015,(8):86-87
东北地区铁路沿线遗留数量不多的俄罗斯东正教教堂,人们习惯称其为"喇嘛台"。这个名称的由来与俄罗斯文化怎样传入中国有关系。当年北京传教团把东正教教士称为"喇嘛",教堂称为"喇嘛庙"。清末,俄罗斯文化随同中东铁路来到中国。经中国人口口相传,"喇嘛台"成为中东铁路沿线东正教教堂的俗称。  相似文献   

17.
正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拉美和非洲的许多国家和地区因为改革不系统不全面,最终导致了严重的政治危机。一、普通民众一定要是改革的获利者俄罗斯的"休克疗法"让民众根本利益受到长期损害,就预示了它最终失败的结局。改革一定要持续性地让普通民众(不同于利益集团)收获利益。从改革目  相似文献   

18.
张文兰 《学理论》2012,(10):168-169
面包是俄罗斯人的传统主食。在样式众多风味各异的面包制品中,尤以营养价值最高、对健康最有益的黑面包脍炙人口。"面包和盐"是俄罗斯人的最爱,也是最具民族文化内涵的食品,用它待客是俄罗斯古老的文化习俗,也是俄罗斯民族慷慨、友善性格的最高体现。  相似文献   

19.
《求知》2017,(4)
<正>美俄关系走向缓和?最近,在美俄两国间可谓精彩纷呈、热闹不断。一边是奥巴马政府针对俄罗斯各种"出拳",一边是特朗普为俄罗斯的各种"点赞"。"双普"频繁的友好互动与美俄的现实冲突形成鲜明对比。尽管特朗普胜选以后,双方均持续表达着改善美俄双边关系的意愿。不过,美俄两国是否自此进入冰融时代,甚至会步入"蜜月期"?从各方情境来看,俄美两国更有可能呈现冰火两重天的局面。这一态势至少可从以下方面显现:  相似文献   

20.
作为前苏联加盟者的"俄罗斯苏维埃社会主义联邦共和国",在政治上长期实行共产党一党执政的集中领导体制和国家治理模式;而苏联解体后重获独立的俄罗斯试图与过去的政治彻底告别,以实现俄罗斯政治的彻底转型,其政治转型目标是以议会民主制和三权分立制为特征的西方民主政治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