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53 毫秒
1.
"GDP崇拜"作为一种社会病,不断地在侵蚀着社会有机体的健康,进而导致经济社会的矛盾日趋尖锐复杂。要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必须理性对待GDP,坚决反对"GDP崇拜"。"GDP崇拜"的形成有多种原因,"GDP崇拜"导致的危害也是多方面的,必须以"五大发展理念"为指导,超越"GDP崇拜"。  相似文献   

2.
王毅 《民主》2014,(1):29-30
<正>我国环保投入占GDP比重从2000年1.12%增加到2010年1.95%,总额有所提高。但与西方国家污染治理高峰期以及中国污染治理的实际需要相比,我国环保投入还有很大差距,是环境污染尚未得到有效控制的根本原因。要实现我国的环境保护目标,关键是要确保环保投入到位。过去10年我国环保投入占GDP比重在1%-2%之间,有效抑制了环境污染急剧蔓延,SO2(二氧化  相似文献   

3.
正GDP数据中内含政绩玄机,中国GDP增长速度的神奇是因"投资——负债"而拉动的,但是这种借款性质的"行政性投资"一旦疯狂,必然导致货币的扩强及流动性倾泻。尽管中央已经提出"不要以GDP来论英雄",但GDP数据的发布,在我国仍然有着寻乎异常的政治意蕴,其意义非同一般,因而发布的内容乃至形式都与任何一国不同。这里,存在着上下左右之间的心照不宣。你看,每年公布上一年度的GDP数据时,统计局的官员在聚光灯的照耀下闪亮登场,中外新闻记者们齐刷刷地举起长枪短炮对准发布  相似文献   

4.
《瞭望》2010,(39)
<正> 第二次城市化转型就是从以经济效益为中心的城市化转向为生活更美好的城市化、对自然干扰最小的城市化 "如果说改革开发前三十年我们成功地实行了GDP挂帅,大部分‘胡萝卜’(指考核与激励)给予GDP高的地方,那么后三十年我们大量的‘胡萝卜’应该围绕着节能减排、围绕着生态文明。"在仇保兴看来,中国未来的城市化进程就是城市的第二次转型,这种转型从目的上来说,就是从追求经济效益的城市化  相似文献   

5.
《瞭望》2010,(34)
<正> 8月16日,日本内阁府发表了第二季度GDP增长统计速报。而在数字公布的前几天,几乎全球媒体都将报道重点聚焦到了中国和日本谁是"第二"问题上。根据日本的统计,按美元计算,二季度日本的GDP约为1.2883万亿美元,中国的GDP则达1.339万亿美元。虽然这  相似文献   

6.
<正>"消费疲软"的背后机制"消费疲软"是一个相对概念,指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下降。过去十年我国消费年均增长超过8%,远超过许多国家的增长速度,因此中国消费市场是全世界最为强劲的市场之一。之所以说我国消费疲软,是因为GDP增长速度更快,消费支出占GDP的比重持续下降,同时经常项目顺差和投资占GDP之比越来越高,但事实上消费支出、经常项目顺差和投资占比是一个问题的两面。所以经济再平衡  相似文献   

7.
《瞭望》2004,(30)
黄河污染越来越重,沿河农民和城市居民万分焦急,许多企业治污有心无力,治污的思路和出路在哪里? 专家认为,黄河污染问题是目前我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必然现状,污染越治越严重的根本原因,主要是近些年黄河中上游地区的经济发展速度太快,而治理污染的投资和速度无法同步跟进。西方发达国家人均GDP达  相似文献   

8.
科学发展是中国"十二五"时期的主题,也是地方政府绩效评估路径的唯一选择。地方政府绩效评估指标体系要充分体现科学发展的要求。科学性是避免地方政府绩效评估价值缺失的根本保证,绿色GDP是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体现,绿色GDP代表了国民经济增长的正面效应。要从根本上扭转地方政府片面追求GDP的政绩观,需要借鉴国外"环境保护问责制"的做法,逐步在我国建立绿色GDP绩效评估体系,并通过公众参与和社会监督使其逐渐完善。  相似文献   

9.
田杨群 《理论导刊》2012,(11):16-19,27
按照世界银行最新的收入划分标准,我国年人均GDP已达到中等收入标准,这意味着我国已进入中等收入国家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是我国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经济社会发展面临着两种可能性:既有可能顺利实现工业化、现代化,进入高收入国家的行列;也面临着可能陷入"中等收入陷阱"的严峻挑战。我们必须采取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完善收入分配制度和创新社会管理等措施,为经济转轨和社会转型提供良好的经济和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0.
最近,北京、上海等地人均GDP"接近富裕国家水平"的报道备受关注。但这能说明啥呢?GDP不过是一个宏观经济数据,人均GDP接近富国水平,并不能证明人均财富拥有量接近富裕国家水平。GDP从国家公共形态转为公民个人财富,尚有赖于国家和政府执政职  相似文献   

11.
闵敏 《学理论》2011,(29):71
水污染加剧了全球的水资源短缺,危及到环境健康,严重制约到人类社会、经济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当前我国面临着水量危机的同时,还面临着因污染导致的水质危机。水污染问题的防治措施有:严格控制点源污染,倡导"清洁生产";加强农村面源污染的宏观调控,倡导"生态农业";建立健全水资源保护管理制度。  相似文献   

12.
陈娟 《理论探索》2017,(1):92-98
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其公共服务职责的合理分工也是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转型和多元供给格局的基本前提。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供给还面临着"职责同构"下的笼统供给、财政制度限制下的公共服务供给乏力、"GDP增长"指标波动压力下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扭曲等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应理顺政府职责配置关系,合理划分各层级服务职责,加快对省级以下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分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根据权责一致原则细化财政制度设计,规范公共服务供给的操作和执行;科学构建公共服务供给激励机制,确保各类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3.
政府是公共服务供给的重要主体,其公共服务职责的合理分工也是实现公共服务供给机制转型和多元供给格局的基本前提。现阶段我国公共服务供给还面临着"职责同构"下的笼统供给、财政制度限制下的公共服务供给乏力、"GDP增长"指标波动压力下公共服务供给结构扭曲等困境。针对这些困境,应理顺政府职责配置关系,合理划分各层级服务职责,加快对省级以下政府间公共服务职责分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根据权责一致原则细化财政制度设计,规范公共服务供给的操作和执行;科学构建公共服务供给激励机制,确保各类公共服务有效供给。  相似文献   

14.
目前社会上关于以GDP作为衡量经济增长的唯一标准的质疑越来越多。对GDP指标的质疑过多地关注GDP指标的消极层面,然而,矫枉何必过正!从GDP的本质及构成的角度,分析"不唯GDP"的原因,探讨我国经济增长的结构矛盾,分析政府支出的效率,从根本上理清GDP增长和G之间的关系,探讨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研究认为,中国的GDP增长从本质上是依赖于政府支出,而不是依赖市场调节,应该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换,降低G的作用,使政府主导型的经济增长方式转到使市场在经济增长中起决定作用的道路上来,不唯G,而是为了GDP。  相似文献   

15.
<正>40多年来,浙江非公经济沐浴着改革开放的春风,在"八八战略"的引领下,为浙江改革开放的历史画卷描绘了浓墨重彩的一笔。2017年,浙江非公经济创造了全省65%的GDP、56%税收、77%的出口、80.2%的社会就业,120多家企业入围中国民营企业500强,持续保持全国首位。一连串傲人的数字,源自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无比优越,源自党的组织  相似文献   

16.
《瞭望》2005,(19)
新的积累方式与综合要素生产率的提高。经济增长离不开新的资本形成。资本形成,GDP比率从改革开放初期的30%稳步上升,近几年已超过40%,根据亚洲"四小龙"的经验,投资率达到40%是个高限,因此,未来的出路是如何提高投资的效率,通过资本积累,提高综合要素生产率,保证经济增长的可持续性。综合要素生产率增长的潜在意义在于:其一,新技术的快车总是满载着新型资本和中间产品;其二,为了从技术进步当中受益,教育水平应该从深度和广  相似文献   

17.
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上海通过产业结构调整,-方面GDP保持两位数增长16年,另一方面每万元GDP的能耗每年以4%的比例下降.1992年上海GDP1114亿,每万元GDP的能耗3.4吨标准煤;2008年上海GDP10366亿,每万元GDP的能耗0.801吨标准煤.居民生活的碳排放量也控制在较低水平.然而,由于上海经济结构中二产比重过高,工业又呈现出重化型特征,目前上海人均碳排放仍然较高,为11.5吨,是全国平均水平的2倍多.在全球千万人口规模的大城市中,上海的人均碳排放强度也高居榜首.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的人均碳排放只有上海的30%-50%.因此,发展低碳经济是上海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选择,是上海转变发展方式的必然选择,是上海突破资源环境约束的必然选择,是上海建设"四个中心"的必然选择.发展低碳经济需要在思想观念、市场建设、产业结构、低碳产业、能源结构、城市建没、金融支持、物流等方面进行必要的战略调整.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15,(7)
<正>2008年北京奥运会空气质量成功保障是我国区域大气污染治理的成功典范。近三年,京津冀等区域大范围的严重灰霾污染频发,迫使区域污染共同治理提上了常态化的日程。北京2014"APEC蓝"再次显示了区域污染协同控制的良好环境效益,使我们更加清楚地认识到,区域污染协同防治是环境质量改善的必然选择。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北京工作时,更是对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和污染共同治理提出了非常明确和具体的要求。  相似文献   

19.
《瞭望》2010,(3)
<正> 2010年是实现"十一五"节能减排目标的"收官"之年。前四年,全国单位GDP能耗逐年逐季降低。2006年下降1.79%,2007年下降4.04%,2008年下降4.59%,2009年预计下降6%,四年累计下降超过15%。全国二氧化硫、化学需氧量(COD)排放总量  相似文献   

20.
《瞭望》2010,(5)
<正> 据媒体报道,自江苏省在全国率先确定上调最低工资标准。近期北京、重庆、东莞等市也纷纷传出"涨工资"的风声。虽然春天还在仍未化净的冰雪之下蜇伏,可这样的好消息还是令不少人的心头漾满春意。但笔者却乐不起来。不是因为"最低工资"与己无关,而是担心政府开了价,企业却不买账。事实上,多年来不少地方最低工资标准得不到落实的情况一直就不鲜见。人们骂着"黑心老板",怪着政府不作为,却无能为力。可是,GDP狂增而职工工资收入难增、不增,甚至反降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