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杨逸 《党政论坛》2013,(22):39-39
乔治·勃拉克是与毕加索相齐名的一位法国立体主义画家。一天,他的一位朋友,法国另一位也很有些名气的画家,来他的画室参观。其间.勃拉克无意间向他抱怨道:“我有一幅画画坏了,有一处很小但很难发现的败笔,我本打算将其毁掉,  相似文献   

2.
向往的地方     
《民主》2021,(2)
正我曾有过一个扁扁的、玫瑰金色的烟盒,是舅舅送给我的。舅舅当时在水库工地上当技工,大概是谁送了他一盒高级香烟,烟抽完了,他把烟盒留给了我。这是一份珍贵的礼物,珍贵不在于它值钱或者有用,而在于它稀罕。烟盒扁扁的,空间很小,只能放几张卡片,或者偶尔得到的一角、二角、五角的票子。这样的烟盒在我们那样的穷乡僻壤是极难见到的,拥有这样一个烟盒,也是足够被人羡慕的。  相似文献   

3.
不幸童年萨科齐1955年1月28日出生于法国首都巴黎,是一位移民后代。4岁的时候,父亲离开了家庭。由于他的名字带有明显的外国人特征,使他在学校里受到同学的歧视和嘲笑。童年时的不幸遭遇对他后来的人生产生了重大影响,很小的时候就培养起独立和自强的性格,希望证明自己能力的欲望十分强烈。他在自传中曾这样写道:"我不是想成为总统,但我必须成为总统。"  相似文献   

4.
林宏 《瞭望》1993,(43)
记得很小的时候就听爷爷说我的老家在台湾。他在给我香蕉、桔子吃的时候,我总听到他唠叨着一句话:“台湾的香蕉、桔子比这大多了甜多了。”爷爷还曾说,在台湾有我们许多的亲人,象爷爷的爸爸妈妈、哥哥姐姐、小弟小妹……,他们很早就生活在那里。  相似文献   

5.
一名旅行者在印度游览。一天他去朋友家做客,发现主人所饲养的一头大象居然被一根细细的绳子拴在木桩上。他大惑不解,便向主人询问。主人笑着说:“它不会挣断绳子跑掉的。从它很小的时候我就用这根绳子系着它,它那时当然挣不断。虽然现在它已经长得非常大了,铁链也不一定拴得住,但是它对这根绳索已经  相似文献   

6.
去年的夏天,美国费城专门举办了一个叫做"晚年雷诺阿"的特展,从全世界的美术馆里收集到了雷诺阿晚年几乎所有的作品,我特意赶去看。虽然早知道雷诺阿47岁开始患病,风湿造成关节炎和肺炎交织,一直在折磨着他;70岁时半身不遂,无法行走,只好坐上了轮椅。但是,在展览会的一间很小的放映厅里看到一部黑白电影,发现晚年在戛纳家中的雷诺  相似文献   

7.
秘书打伞     
有一位领导干部,到基层视察时正赶上天下起了小雨,于是身边的秘书就给他撑起了雨伞。这个镜头在电视台播出以后,立即遭到了一些观众的激烈批评。有些人在网上发表文章,说他是“不会打伞的领导”,要求他“辞去领导职务”。说这件事小,确实很小。不就是打了一下伞么?领导正在忙于工作,  相似文献   

8.
告密者沈括     
正很小的时候就知道沈括,因为他记录了活字印刷。中国古代的四大发明,至少有一种,跟他的名字相关。后来,又知道他不仅在《梦溪笔谈》里提到过活字印刷,还记录过石油,而且石油这个名词,也是他第一次命名使用的。而且,人家在天文历算方面,也有大把的成就,是中国数一数二的科学家。怪不得宋代那么多文人笔记,就他的记录了活字印刷。可惜,这样的完人,也有不  相似文献   

9.
肖复兴 《党政论坛》2011,(22):15-15
去年的夏天,美国费城专门举办了一个叫做“晚年雷诺阿”的特展,从全世界的美术馆里收集到了雷诺阿晚年几乎所有的作品,我特意赶去看。虽然早知道雷诺阿47岁开始患病,风湿造成关节炎和肺炎交织,一直在折磨着他;70岁时半身不遂,无法行走,只好坐上了轮椅。但是,在展览会的一间很小的放映厅里看到一部黑白电影,发现晚年在戛纳家中的雷诺阿,枯叶一样萎缩在轮椅上的情景,还是让我吃惊不小。雷诺阿本来个子就矮小,萎缩在轮椅上的他,显得越发的瘦小,银须飘飘,老态龙钟、瘦骨嶙峋的样子,实在让我不敢相信这就是印象派的伟大画家雷诺阿。  相似文献   

10.
薛明 《民主》2007,(1):38-39
2006年3月4日,敬爱的叶至善伯伯去世了,我怀着悲痛的心情翻看他生前和我的合影及他赠给我的书籍。我与他交往二十八年,往事如画,一幅幅展现在我的眼前。大约1977年秋,我受叶圣陶公公的邀请,跟随我的老师叶至诚到北京玩,住在叶宅的客房里。中午,大门一响,一个高大的中年人推着自行车进门。老师喊了一声:“阿哥转来了!”我才知道他是师伯叶至善,是中国青年出版社的头,给我寄过《李自成》;叶老寄给我的黑白照片,也是他与儿子三午一起冲洗放印的。进门他对我点点头,我朝他笑了一笑。饭桌上的交流涉及面很广,叶三午尤其健谈。叶老、至善伯、至诚…  相似文献   

11.
《侨园》2017,(6)
正去年夏天,我飞到德国看望女儿、女婿和外孙。女儿一家住在法兰克福郊区的一个小镇上。我的外孙贝贝已经9岁了,从小在德国长大,他生活学习的环境怎样,这是我十分关心的。在法兰克福机场,一下飞机,我就见到了女儿一家。贝贝一见到我高兴地说:"外婆,您好!您一路辛苦了!"完全是一副大人说话的腔调。我想起两年前他和他妈妈一起回国来看我,一进屋,他就问:"外婆,您有什么事需要我做的吗?"这让我很欣慰。虽然外孙是个独生  相似文献   

12.
中学时代,有一次我到一个朋友家里玩。吃饭时他父亲指着我告诉大家:“他爸爸真行,在胡宗南那里潜伏了那么久。张治中刚听说他爸爸是共产党的时候,可吓了一大跳。”这话我当时听了完全是懵懵懂懂。到 70年代,我才听到父亲亲口述说那一段往事。他说张治中在周总理的酒宴上看见父亲后倒抽了一口冷气,“啊”了一声楞  相似文献   

13.
我已经87岁。我一生经历了成千上万件事情,结识了成千上万位人士,给我留下印象最深的,使我一生难忘的,教我一想起来便激动不已的,是我有幸认识了一位巨人。我握过他的手,和他谈过话,挨过他的训,得过他的鼓励,吃过他做的菜,受过他的保护。我是个平凡的小人物,回想起来,也许就是这么一点难忘的回忆,使人能安静地坐在窗前,望着自己一生的旅途,对自己悄悄地说:我不是个有福的人,但我是个幸运的人。因为我见到过世上最完美的人。  相似文献   

14.
田可 《侨园》2006,(6):36-37
教堂的活动刚一结束,汉斯医生就在教堂门口拉住了我的手,非常热情地邀请我吃午饭。我是不久前在教堂参加活动时认识汉斯的。汉斯是印籍马来人,讲一口流利的英语,性格非常豪爽,家就住在吉隆坡市郊。由于他开的中医诊所在当地小有名气,故凡认识他的人都亲切地称他为汉斯医生。汉斯40多岁,高高的个头,身材魁梧,眉宇间透露着一股英气,自打知道我是中国人,他就对我非常热情。每次教堂活动结束,他总要跟我攀谈一会儿。今天,他要请我到外面吃地道的中国餐。我被他的豪爽与热情感染,欣然接受了他的邀请。他驾驶着奔驰轿车载着我在平坦而又宽阔的大道…  相似文献   

15.
<正>不知不觉,电视剧《历史转折中的邓小平》剧组杀青至今已经快一年了,而我现在依然清晰地记得当年接到剧组邀请,让我扮演邓小平的情景。2013年我回贵州老家探亲,接到一个摄影朋友的电话,他说现在有一部讲邓小平的戏,他觉得我能演邓小平。我当时对他的回答是:你别开玩笑了。因为我觉得我对邓小平是很敬佩的,但这种敬佩是有距离感的,让我不敢接近他,就更别说饰演他了。可是没  相似文献   

16.
春夏 《党政论坛》2012,(12):26-26
很小很小的时候,我就感觉到花是非常奇怪的,因为在家院的庭前种了桂花、玉兰和夜来香,到了晚上,香气随风四散,流动在家屋四周,可是这些香花都是白色的。反而那些极美丽的花卉,像兰花、玫瑰之属.就没有什么香味了。  相似文献   

17.
我已经八十二岁了,在这漫长岁月中,内心深处始终深深怀念着两位同志,一位是胡耀邦同志,一位是当时他直接领导下的余建亭同志。胡耀邦同志不幸早已离世,余建亭同志仍然健在,他是国务院的一个部级离休干部,我称他为老师,并经常同他保持联系。他们曾经平反了我的政治冤案,热情地帮助我走上参加革命工作的正确道路。  相似文献   

18.
温暖的记忆     
秋末,我回了趟母校。作家宗璞正在写一部反映知识分子命运的长篇小说。我想同她聊聊。北大燕南园一带本来是熟悉的。由于翻修路面,我竟走错了路。不知怎的走到了王力先生家门口。 我崇敬的教授,王力先生自然是重要的一位。他是语言学大师,声誉不说,光他那一副敦厚的学者风度就使我敬重。我曾认认真真兴致极浓地听他讲过汉语诗律学。事隔二三十年,回想起来总觉得能听上他讲这门课是一种难得的幸福。 在学校生活了八、九年,由于我学习的专业是文学,是文学批评,同王先生的单独接触几乎没有。我和他有机会交谈上几句,还是前些年的事,是沾了叶圣陶老先生的光。81年4月23日那天,叶老和长子叶至  相似文献   

19.
赵杰 《党政论坛》2012,(2):12-12
我在芬兰留学期间,结识了好友雷默。他在首都赫尔辛基政府供职。一周前,他约我到他乡下的老家,喝他父亲酿制的葡萄酒。到了约定的这天,他抱歉地对我说:“今天是公务员考试的日子,能否在考场外等我两个小时9”我爽快地答应了。  相似文献   

20.
爱,到底意味着什么?听听这些不谙世事的孩子们的回答吧。妈妈,我是很有爱的孩子多年前,我曾有幸为麦当劳公司工作。每个月公司都有一个常规活动叫"麦当劳日",那天我们会尽可能去探视那些无人问津的社区医院,把祝福和欢笑带给他们。公司对我的探视活动有两条规定,违反任何一条都要被炒鱿鱼。第一,没有麦当劳公司员工和医护人员的陪同,我不能在医院四处走动。第二,我不能与医院早的人员有任何身体上的接触。他们不想我把病菌从一个病人传到另一个病人身上,对此我能理解,但说实话我不喜欢这个规定。一天,我完成了探视活动正准备回家,突然听到一个很小的声音,"麦当劳先生!"我停下来,发现声音是从一个半开着的门里传出来的。我推开门,发现一个大约九岁的小男孩躺在父亲的臂弯里,浑身插满管子,我从未见过这样的情景。他的妈妈、爷爷、奶奶以及一名护士守候在一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