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新春佳节,本该是团聚喜庆的好时节。然而今年的新春正赶上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越是急难险重,越是需要党员干部冲在第一线;越是困境危地,越是要和人民群众在一起。疫情就是命令,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服从指挥、挺身而出,以"在一线"的行动和"在一起"的决心,坚决打赢这场疫情防控阻击战。党员干部的身影,就是群众的信心和力量源泉。实践证明,无论是SARS、新型冠状病毒疫情,还是汶川地震、舟曲泥石流等重大灾情,只要有党员干部在一线与广大群众一块苦、一块干,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就没有战胜不了的灾情,就没有打不赢的战"疫"。不  相似文献   

2.
正"老百姓富起来了,就是我们党员干部最大的获得感。"思南县张家镇党委副书记何军说。思南县以党建引领、市场主体、社会推动、保障权益为基本原则,积极探索供销合作社、农民专业合作社、社员股金服务社(农民资金互助社)"三社"联动融合+春晖社的农村综合改革。2014年,张家镇檬子树村成立了首家合作社——"益佳农机专业合作社",采取集体入股创建合作社的方式,由党员干部带头、群众采取"土地入股"模式,集中打造食用菌产业  相似文献   

3.
"为官避事平生耻。"尽管中央反复强调党员干部必须忠诚干净担当,却仍然有不少党员干部置若罔闻、无动于衷。其中尤为引人注意的一点,就是一些党员干部在担当作为方面踌躇不前,陷入"不想作为"的迷思。对此,治疗党员干部的这种特殊"心病",务必两手抓、两手都要硬,既从心理层面引导、劝勉与化解,更要以手段、制度、体制机制的创新,让当事党员干部彻底摒弃"不想作为"的错误思想,切实迈入担当作为的高质量发展新时代。  相似文献   

4.
正梦想是我们从孩提时代就开始有的愿望,是个人为实现人生价值所树立的航灯。每一名党员干部都要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自己毕生追求的梦想,立足岗位努力工作,把群众的事当作自己的大事、要事来办,让群众满意,让组织放心,以为民务实清廉的"精气神"来圆梦。学习之"精"为圆梦之起点。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  相似文献   

5.
<正>"亲自"是什么?是一个党员干部殚精竭虑的亲力亲为、呕心沥血的亲践亲行。凡是老百姓留恋和感念的党员干部,他们都是"亲自"的典范,都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楷模。兰考人民怀念焦裕禄,是因为焦裕禄"生也沙丘、死也沙丘"。东山群众追念谷文昌,是因为谷文昌"要和东山人民永远在一起"。大亮山感恩杨善洲,是因为杨善洲用生命的余晖染绿了那片山。没有他们访贫问苦的"亲自",  相似文献   

6.
<正>刘云山同志在中央党校2015年春季学期开学典礼上的讲话中指出:"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要牢记自己的第一身份是共产党员、第一职责是为党工作。能否做到这一点,是对党员干部党性的重要考验,是对党忠诚度的重要检验。"笔者认为,作为一名党员干部,要牢记"第一身份",永葆"第一身份"本色,应着力把握好四个方面。  相似文献   

7.
《实践》2016,(2)
正毛泽东同志曾说过,路线是"王道",纪律是"霸道"。这句话对党员干部而言就是要讲党性、守原则、讲规矩、作表率。新修订的《中国共产党廉洁自律准则》和《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坚持纪在法前、纪严于法,这既是党员干部为官从政的"紧箍咒",也是立身做人的"护身符"。党的十八大以来,在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背景下,仍有一些党员干部心存侥幸、言行不检,把自己当成纪律之外的"特殊党员"。惨痛的教训警示我们:只有正确对待"紧箍咒"和"护身符",才能打造"金刚不坏之身",  相似文献   

8.
好读书、读好书、书读好是建设学习型党组织的基本要求,每个党员干部都应积极行动,自觉做到。但现实中,总是有一些党员干部读不进、学不深、用不精,存在一种"狭隘化"的读书现象,需要不断加以改进。特别是,注意改进"功利化"的读书——读书的目的仅仅定在自己拿文凭、获证书、评职称、谋职位、求提升上,只为"我"而读书;注意改进"碎片化"的读  相似文献   

9.
<正>像一粒粒种子,像一棵棵小苗,他们播种在这片土地上;带着青涩和稚嫩,更带着清新和朝气,抽芽、破土、成长。"80后"党员干部,越来越多地出现于中国城乡,以其"有激情""敢创新""能担当"的精神特质,以"于无声处见作为"的务实追求走向社会、起航人生,给党员干部队伍注入时代新风,日益受到公众关注。奉献,因为情怀爬陡坡、过溜索、睡山洞……这是傈僳族儿子张  相似文献   

10.
"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是中国老百姓耳熟能详的一句名言,是党的群众路线的基础和核心,是群众观点、群众立场和群众工作的集中体现,是写进《党章》之中的每个共产党员和党员干部都要遵循的准则,也是群众路线教育活动中的一面实实在在的"镜子"。一、"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从个体的人生轨迹上明确了每个党员和党员干部的"群众身份"我们每个党员和党员干部,不可能像封建时代的皇族成员那样,天生就是  相似文献   

11.
正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三严三实"要求,是继"八项规定"之后我党作风建设的新标杆,也是一项重要的政治任务。党员干部要扎实推进作风建设,坚持对自己"严",对群众"实",切莫让"严"和"实"找错了对象。对自己要"严"。当前,有的党员干部思想松懈、上班迟到早退,工作敷衍应付,遇到有难度的工作不敢担当、能躲就躲,对群众颐指气使讲"严格",对自己却得过且过求"实惠"。一系列的作风之垢、行为之弊致使工作停滞不前,群众怨声载道,损害了党员干部在群众心目中的形象。千里之堤溃于蚁穴,量变达到一定程度便会引起质变,党员干部一点点的不严格,日  相似文献   

12.
正识别并破解形式主义问题,关键看能否帮助基层解决问题。现实工作中,特别是在脱贫攻坚、民生改善工作中,还存在一些用手段代替内容,亦或拿计划当结果的现象,容易成为形式主义的衍生品。因而,鼓励党员干部强化问题导向,争做"行而解困"的干部,迫在眉睫而正当其时。"行而解困"是硬作风。1927年初,毛泽东回湖南考察农民运动。2月就写信给中共中央,提出解决农民的土地问题,已经不是宣传而是立即实行的问题。发现问题才能解决问题。关键是树立重视问题的意识,逐渐养成闻过则喜的品质。现实工作中,一些党员干部嫌弃问题、  相似文献   

13.
《党建》2015,(12)
<正>要求不严的问题、作风不实的问题,是党员干部不良作风的突出表现,也是作风建设亟待解决的突出问题。每一名党员领导干部都应该以"严"的精神、"实"的作风,自觉投身"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把"三严三实"作为修身做人的基本遵循,作为为官用权的警世箴言,作为干事创业的行为准则,真正内化于心、外化于行,更好地履行共产党人的崇高职责。不真信哪来自信  相似文献   

14.
<正>当下,很多人都有微信"朋友圈",通过这个网络平台交流信息、获取资讯。生活中,人以类聚,物以群分,岗位、阅历、知识层次等各方面不同,"朋友圈"也不尽相同。作为党员干部,有什么样的"朋友圈",也是践行"三严三实"的具体体现。那么,党员干部应该有什么样的"朋友圈"?党的干部是党的事业的骨干,要有胜任领导工作的组织能力、文化水平和专业知识,这要  相似文献   

15.
<正>习近平同志在参加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安徽代表团审议时指出,各级领导干部都要树立和发扬好的作风,既严以修身、严以用权、严以律己,又谋事要实、创业要实、做人要实。新的历史时期,"三严三实"是党员干部的品质追求,是永葆党员干部政治品质的实践途径,每一名党员干部都应深学、细照、笃行。一、"三严三实"需要优秀的政治品格作支撑《党章》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党员是中国工人阶级的有共产主义觉悟的先锋战士,必须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不惜牺牲个人的一切,为实现  相似文献   

16.
"血肉联系"一词,是对党群关系密切程度的一个比喻。那么,以"血肉联系"来描述党群关系的密切程度是怎么来的呢?党内最早描述党群之间密切关系的词语不是"血肉联系",而是"种子"和"土地"的关系。1945年10月17日,毛泽东参加重庆谈判后回到延安,面对严峻的革命形势,作了《关于重庆谈判》的报告,向延安党员干部提出,  相似文献   

17.
俞言 《先锋队》2012,(7):13
党员干部提高觉悟、发挥作用主要靠主观努力和党组织的教育管理,但切不可忽视群众监督和批评帮助,"群众浴"就是党员干部主动征求群众意见,自觉接受群众批评。每一名党员干部切不可以为自己是党员,就搞特殊,认为用不着洗"群众浴"。  相似文献   

18.
《实践》2016,(4)
正"党性教育是共产党人的‘心学’,是党员正心修身的必修课。"党的十八届中央纪委六次全会公报中,将党性教育比作共产党人的"心学",其中深意,值得细细体味。党性教育,决定着党员干部的思想境界、道德情操和理想追求,每名党员干部都要把党性教育作为立身、立业、立德的必修课,从"心"学起。党性教育只有内化于心,才能外化于行,表现在工作中、事业上。从"心"抓起,是源头,也是关键。应该说,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  相似文献   

19.
政德是党员干部的政治品质、道德品行,是党员干部从政德行的综合反映,是人格与品质、思想与行为的内在准则。因此,加强政德修养,是保持党员干部队伍纯洁性、先进性的有力保障,也是党员干部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宗旨的精神支撑。笔者认为,政德修养既要在大是大非面前、急难险重岗位上锤炼,也要在小毛病、小事情、小节中磨炼。"小毛病"是政德修养的"薄弱点"。谈到政德修养,一些干部往往想到的是干了多少有利于发展的大事,处理了多少复杂的问题,经历了多少生死攸关的关键时刻,等等。毋庸置疑,在大事情、  相似文献   

20.
<正>当前基层党员干部违规违纪问题呈多发态势。犹如治病医人,只有准确把握基层干部队伍"病症"表现和"发病"原因,"对症下药",才能真正发挥从严监督作用,化解和预防问题,永葆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干部监督信息抽样数据显示,当前基层干部身上的"多发病"主要有五类:一是贪污贿赂类。部分党员干部利用职务便利,涉嫌索取、收受贿赂或者取得其他非法利益,占42%。二是失职渎职类。一些党员干部未依照规定履行自己的职务,致使国家和人民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