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日月 《瞭望》2001,(41)
近日,湖南省沅陵县县长在会议上宣布了一项新举措:全县实行“行政制度首长末领工资制”。制度规定,凡离退休人员未按月足额领取到离退休金的,县长、分管副县长、所在企业厂长(经理)不能领取当月工资,其分管该企业的主管领导以及劳动局长、社保局长,均不能领取当月工资。  相似文献   

2.
华侨投资企业的问世和发展,是中国近代经济发展的一股重要潮流,是中国近代社会变迁的一个重要趋势,是中国人自近代以来振兴中华的一个重要传统。华侨投资国内企业是什么时候开始的呢?据考证,这种企业始自19世纪70年代初期。当时,创办于广东南海县西樵简村的继昌隆缫丝厂,是中国近代第一家华侨投资企业。第一家华侨投资企业的创办人  相似文献   

3.
社保制度的建设过程是对各方利益进行权衡和博弈的过程,国家、地方、企业和个人构成社保制度建设的多方主体。在资本跨国流动、国际劳动力市场不平衡的背景下,单纯依靠国家(决策部门)或专家学者来制定一个有效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不现实的。当前社会保障制度的推行中,农民热情不高、农民工退保等现象反映出当前社保制度设计过程中相关直接利益者的缺位。在社会保障制度的建立和完善过程中,应将地方、参保企业、参保个人纳入制度建设的主体,让他们的利益诉求充分表达出来,并就各方利益冲突进行协商、妥协。国家在掌握足够真实信息的基础上才能把握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和完善的方向。  相似文献   

4.
《侨园》2011,(10):45
问:沈阳王小姐来信说,经常会在新闻中听到海外华人、华侨、归侨、侨眷之类的称呼,请问什么是华人、华侨、归侨、侨眷?什么是华裔?它们间又有什么样的关系?留学生是华侨吗?  相似文献   

5.
社会保险基金的安全,直接关系广大参保人员的切身利益从2001年起,中国完善社会保障体系改革试点最先从辽宁省开始,经过三年时间的探索和尝试,辽宁初步建立了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此后,在总结辽宁试点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全国一些省份也开始进行社会保障改革试点。目前,除进一步完善各项政策外,管理好社保基金这笔老百姓的“安身立命”钱成为众人关注焦点。  相似文献   

6.
孙瑞灼 《民主》2011,(4):52-52
2010年10月25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第四次审议社会保险法草案。根据草案的有关规定,用人单位和参保人员信息应当受到保护,不得泄露。此外,草案对社保基金的运作严格规范,加强监管,  相似文献   

7.
时事聚焦     
《瞭望》2008,(24)
中国(2008年6月7日-6月13日)去年1.8亿社保待遇被6万人冒领。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有关负责人介绍,从2005年至2007年,连续三年组织了对社会保险费征缴情况专项稽核行动。截至2007年底,全国累计实地稽核企业123万户,涉及参保职工11020万人,查出少报漏报人数861万人,少缴漏缴社会保险费54亿元,已补缴51亿元。  相似文献   

8.
海外华侨最早的教育场所——1691年,雅加达华人公馆建立私塾式的义学,这是海外华侨最早的教育场所。1729年它附设于华侨医院养济院内,后停办。1787年,华侨又在华侨庙宇金德院内重办义塾,称作明德书院。中国第一所侨资办的学校——1872年,中国第一位留美大学毕业生——华侨教育家容闳(1828—1912,广东珠海人)发起创办了香山县南屏乡的甄贤学校(今珠海市南屏学校),这是中国第一所由海外华侨回乡捐资创办的学校。中国最早的侨资企业——1862年,秘鲁一位黎姓华侨携资回国,与他人在广州创办万兴隆出口行。该行资金一万两银子,股东多为古巴、秘鲁、美国华侨,主要经营商业、汇兑和药材,这是中国最早  相似文献   

9.
澳侨 《侨园》2008,(2):12-13
在1868年的古巴独立战争中,旅古华侨做出了重要贡献.古巴人民的评价是:"在古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逃兵,在古巴的中国人没有一个是叛徒."在当代旅古华侨为古巴社会进步与发展同样做出了应有的贡献,并且涌现出一批像邵黄这样优秀的代表人物.那么,邵黄是怎么走上革命道路的呢?不久前,邵黄将军接受了记者采访,畅谈了他的人生历程.  相似文献   

10.
随着数字经济的发展,传统工作形态将被灵活就业、合作式工作、组合式工作等取代,劳动关系将呈现非标准化、非从属性和多元化等特点。在对工作形态和劳动关系变化情况进行总结和分析后,梳理出新工作形态的发展对传统社会保险制度提出的一系列挑战,包括社会保险关系界定、保费征缴、社保经办管理以及劳动者权益保障的风险认定与取证等。为适应新工作形态下劳动关系变革的形势需要,社会保险制度创新需要着重关注以下方面:一是加快明晰新工作形态劳动者与用工方的社保缴费责任;二是加快放开灵活就业人员参保的户籍限制;三是加快探索社会保险计费和缴费方式创新;四是加快推进社保经办和管理的数字化改革。  相似文献   

11.
“减持”叫停后社保基金如何充实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国有股减持的重要目的是为充实社保基金,当停止减持的政策出台后,社保基金的未来充实渠道又何在呢?  相似文献   

12.
张兰政 《侨园》2009,(4):6-9
马玉春先生,韩国华侨,祖籍中国山东,中学现任韩国光州全南中国和平统一促进总会长   韩国光州中国文化院院长   韩国光州中国华侨学校校长   3月的一天,记者赴韩慕名采访了韩国光州中国华侨学校理事长马玉春先生.……  相似文献   

13.
吴乃华 《民主》2011,(1):39-42
近代以来,华人华侨促进了中国的独立和现代化;在实现中国和平统一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华人华侨也正在发挥重要的作用。一、华人华侨概况(一)华人"华侨"名词的由来及定义"华侨"是指已经在国外取得长期居住资格的中国公民。华侨加入或取得当地国籍,  相似文献   

14.
《侨园》2014,(1)
<正>2013年,世界的目光继续关注中国,"中国大妈"、"土豪"等中国热词也走俏海外,而在海外,华侨华人的生活也注定不会平静,本刊编辑部从诸多有关华侨华人事件中精选十大新闻与读者及全球华侨华人共勉,并借此审视自我。  相似文献   

15.
于滨 《瞭望》2003,(19)
能否加快制度建设突破当前社会保障改革中的难点,是新一届政府面临的严峻挑战。如何找到突破我国社保改革难点的钥匙?记者为此走访了中国社科院社会学研究所所长、中国社会保障问题专家景天魁研究员。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4,(1):4-5
2013年,世界的目光继续关注中国,“中国大妈”、“土豪”等中国热词也走俏海外,而在海外,华侨的生活也注定不会平静,本刊编辑部从诸多有关华侨华人事件中精选十大新闻与读者及全球华侨华人共勉,并借此审视自我。  相似文献   

17.
王明譞 《学理论》2012,(31):116-117
":华侨是定居在国外的中国公民",介绍华侨的基本现状,以有关华侨国内权益保护的现行立法为出发点,评析其可行性与必要性,再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归侨侨眷权益保护法》为借鉴对象,提出贯彻一般法,以分散式立法模式保护华侨国内权益的立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唐朵朵 《瞭望》2016,(15):45-45
针对多地下调社保费率,以及目前我国社保面临的结构性问题,《瞭望》新闻周刊采访了中国社会保障学会会长、中国人民大学教授郑功成。郑功成认为现行社保费率偏高,但同时也要关注费率不平衡问题。未来的减费空间,蕴含在对现有社保体制的结构优化之中。  相似文献   

19.
黄博士信箱     
《侨园》2010,(1)
问:沈阳读者王先生咨询久居海外的亲属如何申请回国定居?答:根据国务院侨办国内司、公安部六局、外交部领事司《关于旅居外国中国公民申请回国定居的意见》,华侨要求回国定居的,审批程序如下:  相似文献   

20.
漫话华侨     
华侨历史悠久 人数众多 分布广泛 秦汉时期,中国就与一些邻国有所来往。到了唐代,南洋一带已有华侨在那里定居。华侨自称“唐人”,并称祖国为“唐山”,即由此而来。不过,直到鸦片战争之前,华侨人数只有一百多万。此后,伴随着“契约华工”的出现。华侨不仅人数激增,而且分布渐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