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韩非子》中记载:齐桓公喜欢穿紫色衣服,于是,“一国尽服紫”,引起了齐国紫服价格的暴涨,五件素服的价格也抵不上一件紫服。齐桓公感到很忧虑,就问管仲:“我好穿紫服,一国百姓也争相穿紫服。现在紫服这样贵,该怎么办呢?”管仲说:“《诗经》有言:‘不躬不亲,庶民不信’。大王想纠正这个风气,何不从您自己开始试着不穿紫服呢?同时可以对周围的人说:我非常讨厌紫色衣服!”齐桓公欣然接受了他的建议,先自己不穿紫服。当时凡看见左右或来进见的官员中有穿紫服者,桓公就说:“离远点,我讨厌紫服!”结果在当天,郎中里再没有穿紫服的了;第二天,都城中再没有穿紫服的了;第三天,一国  相似文献   

2.
恰到好处     
<正>我已经有了一定的年纪,但绝对不管自己叫"大叔"。是的,确实该叫"大叔",或者该叫"老爹"了,毫无疑问就是已到了这样的年龄,可我自己不这么叫。若问什么缘故,那是因为当一个人自称"我已经是大叔啦"的时候,他就变成真正的大叔了。女人也一样。当自己声称"我已经是大婶啦"的时候(哪怕是玩笑或者谦虚),她就变成真正的大婶了。话语一旦说出口,就拥有这样的力量,真的。  相似文献   

3.
正我有两种看待人生的方法。在第一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前台,和世界一切人和物在一块玩把戏;在第二种方法里,我把我自己摆在后台,袖手看旁人在那儿装腔作势。站在前台时,我把我自己看得和旁人一样。人类比其他物类痛苦,就因为人类把自己看得比其他物类重要。我站在后台时把人和物也一律看待,我只觉得对着这些纷纭扰攘的人和物,好比看图画,好比看小说,件件都很有趣味。许多年前一位同事常常很气愤地向人说:"如果我是一个女子,我至少已接得一尺厚的求婚书  相似文献   

4.
在香港的一次座谈会上,有一位大学教师问巴金:“您说自己从事写作不是为了名利,但是您现在既名扬海内外,又有丰厚稿费收入。这是不是矛盾的呢?” 老人作了恳切的解释。但是,我却仍然久久不能平静。因为,我还有点话想说。 巴金老人的随想录最近已出版了第四集《病中集》。这集开始,他就叙说自己在病中写作,“都  相似文献   

5.
无悔人生路     
我走上政工岗位已近4年。其实,我做政工纯属偶然。我从学校毕业后,就被分配到乡镇基层支局从事技术维护工作。那时,少不更事的我,思想单纯,在技术维护工作岗位上,每天重复着同样的工作流程。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日渐厌倦了技术维护工作,总觉得企业管理工作轻松,待遇好,想改变一下自己的工作环境。其中更重要的原因是,我不  相似文献   

6.
算算抽烟帐     
日 前 ,几个当头头的朋友遇在一起。他们当中有的是局长 ,有的是乡长 ,有的是科长 ,还有的是县级领导 ,一阵寒喧之后 ,各人拿出自己的香烟相互递赠。因为我也是烟民 ,无意中就发现烟的品牌 ,价格最高的每盒达30元以上 ,最少的每盒也不低于15元。我有点好奇 ,就凑近一位朋友问 ,这烟是自己买的吗?这位朋友回了一句 :有烟抽就行了 ,管那么多干哈。事后 ,我对这种现象一直感到迷惑。我们不妨来算一下抽烟帐 ,一个一般的烟民 ,每天消费的香烟大约在一盒左右 ,如果按每盒30元计算 ,那么一个月下来就要花费1000元左右。就按每盒香烟1…  相似文献   

7.
《侨园》2017,(4)
正母亲离开我们已经许久了,但在我的手机里,依然保留着她的电话号码……每每看到这11个阿拉伯数字,就会想起母亲病危的那些日子,清晰如昨。每天早晨,我习惯在7:30分前到达母亲家去探望她。那天是一年中最冷的日子,数九寒冬。母亲早已起床了,她早已习惯在这个时间等候我的到来,她把自己收拾得利利索索,虽然年过八旬,却一直保持着整洁的习惯。看到我进屋,母亲就从厨房里端来桂圆、栗子放在我面前。虽然我已年过不惑,但母  相似文献   

8.
别采访我,我是个有争议的人物。争议些啥?你可能已了解了一些。当然,认识不同就会有争议,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证明做对了,争议也就少了。 我们企业是制造重型机械的,属基础工业,装备工业,其特点是单件小批多品种,投入大,周期长,资金占用大,自身效益低。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的过程中,除了国有企业所面临的困难外,还有着自己  相似文献   

9.
在有些政工干部耐不住寂寞,不安于清贫而“摇摆不定”,打算在政工岗位上“撤退”时,我却为自己喊上一声“立定”!并把“立定,不喊‘稍息’”作为警句,写在自己笔记本的扉页。 说来在政工岗位上已工作七个年头了。我在大学学的是中文,平常就喜欢舞文弄墨。踏上宣传岗位之前,也曾写点文学类的东西。政工岗位则完全是一个全新的天地。刚进宣传部,分配我从事新闻报道工作。为了尽快适应,我自购了一些新闻写作方面的书籍,抓紧业余时间研读。此外,努力熟悉我所在企业的业  相似文献   

10.
含“关木通”的知名中成药龙胆泻肝丸可能导致肾损害,甚至发展为尿毒症。这个消息一经媒体正式披露,服用了此药的患者,或者因此药而患尿毒症的患者家属发出了疑问:“这个药既然早有问题,为什么没有人告诉我们?患者花钱看病吃药,他们有权知道药的疗效和它的副作用!”  相似文献   

11.
自己的读者     
我一直是别 人的读者,不曾 想到有一天我会 拥有自己的读 者,更不曾想到 拥有自己的读者会成为我生活中一件多么重要的事情。 事实上,在写我的第一本书时,我脑中仍然没有“自己的读者”这个概念。至于畅销,轰动,成功,出名,更是一丝影子也没有。在想象中看到手稿印成铅字,仅此就令我十分愉快了。我甚至连这也不敢多想。在想象中看到一堆完成了的手稿,仅此就足以鼓舞我不停地写下去了。  相似文献   

12.
我16岁入厂,算到今年已工作了42年了。记得53年7月,我在厂里被批准加入中国共产党。可我这人爱发牢骚,看到我们车间一位女全国劳模,因为家庭出身问题而遭到打击,于是联想到自己因为家庭出身不好,也遇到一些烦心事,就在日记里写了两句牢骚话,结果这日记被人偷看后报告了,于是被取消预备党员资格、撤销工段长职务,划为阶级异己分子,直到开除公职被下放到农村劳动改造。  相似文献   

13.
要我介绍一本书,真是不知从何说起。 那些越写越长的长篇小说、中篇小说,以男女“做爱”取胜的小说,我自己就没耐心读下去,怎么能挑一种推荐给读者? 我自己就不相信看相算命,怎么能推荐《麻衣相法》这类的书呢。 我自己就不打算“下海”,当然我也不想推荐什么《厚黑学》。 《红楼梦》已经成为一门学问,一部  相似文献   

14.
我是1953年走上义务维护社会治安这条路的.那时,自己才二十六、七岁,正是“血气方刚”。转眼已年过花甲。我确实把自己大半生的精力放在“为民除害”上了。我一生中究竟  相似文献   

15.
思想政治工作应实现的和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一是实现主体与客体的和谐。思想政治工作是以人为对象的工作,包含主体与客体两个方面。长期以来,主体与客体的关系是:我讲你听,我压你服。这种居高临下的思想方法和工作方式,具有强制性和不平等性,把客体置于自己的对立面,挫伤了客体的积极性,最终导致思想政治工作效果欠佳。当今时代,客体的素质普遍提高了,视野开阔了,民主  相似文献   

16.
《侨园》2016,(8)
正一般人写文章,都乐意回忆自己的父母。父母之恩,重如泰山,大有写头,这应该是个永恒的主题。还有人回忆自己的妻子。一日夫妻百日恩,爱情比天大,当然也有写头。而今天我却要写写我的3个儿子。我作为父亲,养活他们一回,父子之情,照样是个永恒的主题。我的3个儿子,老实说,从他们小时候看,每个人的性格就已凸现了。老大蔫、老二欢、老三挺犟性。他们尚在襁褓中,当然得向我要吃的,要喝的,要我给他们清理卫生、洗涮尿布等等。一家之中,除了妻子他人莫属,我也基本做到了  相似文献   

17.
《瞭望》1999,(9)
服药时间:一般来说,除苦味健胃药、收敛药、抗酸药、肠道抗感染药及利胆药等多为饭前服用,驱虫药、盐类药应空腹用,催眠药、应睡前服用外,其落余大削功略地橄于>华特殊统撤时应根据府感激需确切作用时何交待具体服终时限d如抗揭窈由于药方较强"部作用教大。_服用前应吃点食物_可避免恶心。艰吐。个苗汤剂,_一般补益劳直在饭前报、对新有材散的_宜在饭后服、_治疟英立在发作游船。__慢性病取此。散、膏。酒者应有定轨_________-_.~-_-__-__-_-_-。一、___O服药方分幼儿月药其剂量必须准确无误如胭…  相似文献   

18.
《民主》2019,(11)
<正>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至今,已走过了70年的光辉历程。我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从第七届到第十届担任全国政协委员,前后共18年;如果加上我此前担任杭州市政协委员,那就将近有30年了,算是个"老政协委员"。担任政协委员,不仅是荣誉,更是政治责任,我在政协组织这个大家庭中,认真学习,不断提高充实自己,努力深入实际,积极参政议政,认真履行政协委员的职责。下面谈谈我作为政协委  相似文献   

19.
尽管文革中旧时日记、笔记俱已化为灰烬,由于劫后记忆力始终末见减退,去年还写了一部30余万言的回忆录《未带地图的旅人》(香港版已于1988年11月由香江出版公司出版,国内版正由中国文联出版公司排印中)。开头《黎明曲》系写我的童年。我还能记起幼时玩些什么,受过哪些责罚,在庙会上看过什么杂耍曲艺。然而关于自己的身世,我却写得有些矇胧。其实,这也怪不得我。谁叫我爹在我呱呱落地之前就已仙逝。祖宗牌位前虽然也供着一本积了上寸尘土的家谱,可汉化了的家里,早已没人通晓蒙文。所以关  相似文献   

20.
任均  王克明 《各界》2011,(2):22-24
我是在延安结的婚。我的五个孩子里,头两个是在延安生的。一个是大儿子延风,一个是大女儿乔乔。 1942年夏天,在延安平剧院工作时,组织上批准我和一达结婚了。我们分配到了一个小窑洞,俩人把自己的东西都放在这个窑洞里,就算是成家了。可是,只有我拿来了从家里带到延安的被子褥子,和一个小柳条箱子,一达却没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