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哲学素养与战略思维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战略思维是一种谋划全局的思维。政治性、全局性、前瞻性和务实性,是战略思维的一般特点。深厚的文化底蕴、强烈的爱国情怀、丰富的历史经验、科学的思维方式,是决定战略思维能力的重要因素。党的领导干部尤其是中高级领导干部应该具有战略思维并努力提高战略思维能力。而哲学素养的高低对于战略思维的作用是至关重要的。因此,勤于学习和实践,并在学习、实践中好悟善悟,增强悟性,才是提高哲学素养,从而有效培养战略思维能力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党的十六大对领导干部明确提出了要“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不断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因此,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已经成为新时期领导干部应当具备的基本素质,也是时代发展对领导干部的现实要求。 善于理论思维是搞好战略思维的基础 理论思维是在马克思主义理论指导下的创造性思  相似文献   

3.
科学地判断形势,是我们党在各个历史时期制定和实施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基础。为此,党的十六大把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作为面向新世纪党的执政能力建设五个方面的首要任务,并且指出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要善于进行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本文所要论及的是,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对科学判断形势的作用,以及我们如何提高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素质,从而提高科学判断形势的能力。  相似文献   

4.
郝建国 《岭南学刊》2004,1(3):88-91
正确的思维原则是战略思维有效性的前提。掌握正确的战略思维原则,是提高领导者战略思维能力的有效途径。从我国的国情出发,领导者应掌握的战略思维原则主要包括:全局性原则、真理和价值相统一的原则、战略重点原则和标本兼治原则。  相似文献   

5.
战略思维,是思维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所进行的全局性思维。一般来说,层次越高的领导者,应具备的战略思维能力就越强,因为他们更多地涉及其有全局性、长期性的战略实践。  相似文献   

6.
乔登州 《山西政报》2006,(15):59-59
战略思维是研究全局性、长远性和根本性认识规律的思维方式,是人们分析和解决宏观性、前瞻性、政策性等重大战略问题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不断提高领导干部的战略思维能力,是新时代和21世纪搞好领导活动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7.
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适应时代进步和事业发展要求,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哲学、历史、法律、科技、国防、国际等各方面知识,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城市管理工作就要努力提高这五大思维能力,特别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8.
卷首语     
<正>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指出:"适应时代进步和事业发展要求,广泛学习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以及哲学、历史、法律、科技、国防、国际等各方面知识,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能力,提高领导能力专业化水平。"城市管理工作就要努力提高这五大思维能力,特别是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9.
战略思维、历史思维、辩证思维、创新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是习近平治国理政六大思维方法。只有立足新时代治国理政实践,才能洞悉六大思维方法相辅相成、融合贯通的内在逻辑。这六大思维方法统一于新时代党中央治国理政的实践逻辑。在六大思维方法中,战略思维是首位的,历史思维是根基,辩证思维是核心,创新思维是灵魂,法治思维是保证,底线思维是基准。在治国理政实践中要运用六大思维方法,必须坚持战略思维与辩证思维、战略思维与历史思维、辩证思维与创新思维、创新思维与历史思维、法治思维与创新思维、底线思维与创新思维的统一。  相似文献   

10.
面对新的世纪、新的挑战和新的考验,我们的各级领导干部特别是年轻干部应当重视努力培养和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我们所说的战略思维能力,指的就是自觉认识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确立战略观念进行战略思考和研究,在各个领域的工作指导中能够高瞻远瞩,对带全局性的计划和策略。对决定全局和长远的重大事情。进行正确筹划和实施的能力。战略思维作为一种理性的思维方法,一般来说它具有以下主要特征:一是宏观性,大局性,全面性;二是方向性、前瞻性、长远性三是创造性、关键性、可实施性等。具体地说, 进行战略思维, 离不开对战略目标的正确把握, …  相似文献   

11.
姜作培 《前进》2001,(5):25-27
战略思维是每个领导干部都必须具备的一种素质和能力。最近,江泽民同 志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又强调指出,我们要加强对战略问题的研究, 要大力培养中青年干部战略思维的能力,使他们善于从实际出发不断研究解决改革、发展和稳定中的重大问题。江泽民同志的指示,对各级领导干部提出了一个新的要求,如何搞好战略思维教育,下功夫提高领导者战略思维能力,增长研究解决重大现实问题的才干,这也是摆在我们面前亟待认真探讨的重大课题。一 战略思维即全局性思维。主要是指对国际国内有着重大以至决定意义的现实问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  相似文献   

12.
许冬梅 《新东方》2004,(7):9-15
战略思维,就是指思维主体为了达到一定的战略目标所进行的全局性思维。战略思维的核心问题是如何正确处理全局与局部、长远与眼前的关系问题。战略思维,作为总揽全局的辩证思维,是一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领导方法和领导艺术。邓小平之所以能够在国际、国内政治舞台上独领风骚,盖源于他的战略思维。邓小平虽然没有专门论述战略的理论著作,但  相似文献   

13.
章树山 《群众》2009,(10):65-66
“不谋全局者不足以谋一域.不谋长远者不足以谋一时。”战略思维是人们在进行战略谋划时所特有的思维方式、思维理念和思维活动,其核心是全局性思维,基本着眼点是用宏观的战略眼光分析问题,关照过程的各阶段。战略思维能力就是指执政者在履行领导职能过程中对重大的、带全局性或决定全局事件实施谋划的能力,即在谋划活动中从全局出发,放眼未来.通过分析、综合,揭示事物本质和规律.从而能动地反映客观世界,又能动地反作用于客观世界的本领。  相似文献   

14.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加强战略思维。战略思维是围绕战略目标进行战略研究要具有的思维理念、思维活动、思维方式和思维能力的总称,具有目的性、全局性、重点性和长远性四属性。战略思维是领导干部必备的核心素质和思维方式。增强战略思维有两条基本途径:一是学习。首先要学习哲学特别是马克思主义哲学,这是我们的看家本领。其次,要学习其他社会科学。阅读战略学经典著作和前沿著作,还要学习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学、环境学,尤其是未来学,以开阔视野、把握趋势。最后,学习自然科学、思维科学。了解当今世界科技最新进展,运用现代科技进行战略思维。二是实践。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首要的基本观点。要将所学知识运用于战略分析、战略决断、战略实施和战略评估诸环节,在战略实践中检验战略思维的彼岸性。  相似文献   

15.
孙秋香 《群众》2017,(16):1-1
7月2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专题研讨班上指出,"全党要提高战略思维能力,不断增强工作的原则性、系统性、预见性、创造性。"在迎接党的十九大这个关键节点上重申战略思维,具有特殊的意义。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战略思维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有的思维方式。坚持战略思维,不仅体现高瞻远瞩的魄力,更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战略家的深谋远虑。  相似文献   

16.
提高高校领导能力,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际上就是提高高校领导者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能力。高校领导者要认识和把握科学发展观是统领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根本指导思想,并不断提高自身的科学发展的能力、科学管理的能力、开拓创新的能力、理论思维和战略思维的能力。  相似文献   

17.
思维是人们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支配其认识和行动的一种观念体系和推理方法,也是人脑对世界的一种高级反映形式。思维方式决定工作方式、行为方式和生存方式。战略管理者学会科学思维,才能全局在胸,把握规律,成就大业,立于不败之地。一、提高战略思维能力  相似文献   

18.
冯玺 《公安研究》2014,(11):63-67
善于运用战略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系统思维、底线思维和创新思维,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全党及党的领导干部提出的工作要求。公安机关作为武装性质的国家行政执法和司法力量,担负着维护社会大局稳定、促进社会公平正义、保障人民安居乐业的重要历史使命,在坚守法治思维和创新思维的同时,必须增强“四种思维”,即战略思维、底线思维、系统思维和辩证思维,驾驭复杂的治安局势,为国家长治久安维护良好的社会环境。  相似文献   

19.
正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增强政治领导本领,坚持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科学制定和坚决执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把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落到实处。"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这"五大思维"为铁路工作提供了科学的认识论和方法论,铁路各级领导干部要自觉以"五大  相似文献   

20.
党的政治建设是党的根本性建设,决定党的建设方向和效果。政治领导本领是中国共产党在革命、建设和改革的长期实践中形成的政治特定领导能力,是事关政治立场、政治方向、政治原则、政治道路的根本性问题,是最核心的、最根本的领导本领。应以科学思维方法为引领,运用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和底线思维强化党的政治建设,全面增强党的政治领导本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