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政府干预市场导致寻租活动高涨和腐败的猖撅”这种观点不仅可以解释经济领域许多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而且也有助于解释政治和行政领域的腐败现象特别是用人问题上的腐败行为产生的根源。不足之处在于,由寻租理论所推出的“国家干预的程度与腐败程度成正比”的命题不能成立。在新加坡,政府干预的程度较高,  相似文献   

2.
当前对我国产生腐败现象的归因解析颇多,有政治权力的无制约、有思想教育的滞后、有经济市场的权力寻租等等。每种原因都只看到问题的某一方面,难免具有局限性。相对而言,从社会学的某些角度对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做理论诠释,更彰显其综合性。  相似文献   

3.
从目前的腐败现象看,产生腐败的根源往往同经济社会活动有关。从经济学的角度研究腐败问题,分析腐败问题产生的根源,阐明腐败问题对经济社会的严重危害性,探讨反腐败的有效对策和措施,显得尤为重要。一、腐败产生的经济原因及特点在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产生的原因及特点是多方面的.但从经济学角度分析,主要是用行政权力十预市场竞争,进行寻租活动;利用转轨时期财产关系调整过程中的漏洞,将公  相似文献   

4.
目前,对中国反腐败产生重大影响的理论分析框架有三种:寻租腐败论、现代化腐败论和马克思 主义反腐败理论。前二者具有独到的解释功能,但是,寻租腐败论混淆了我国政治领域和经济领域的区别、社 会主义条件下的政府人与资本主义条件下政府人的区别,亨廷顿的腐败根源论不科学、其"腐败有益论"对我 国反腐研究更没有解释力,因而,寻租腐败论与现代化腐败论都不能成为我国反腐败的指导思想。只有马克 思主义,才能成为我国反腐败理论与实践的指导思想。  相似文献   

5.
一、腐败的根源与成因腐败现象危害极大,正确认识其根源是直接关系到我国当前反腐败斗争的方向和成败的大问题。江泽民同志在谈到正确认识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原因这一问题时,指出腐败“这种现象,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剥削阶级的产物”。①要正确理解这一论断,正确地认识腐败产生的根源,必须坚持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分析。腐败行为就其构成要素而言包括两个方面,一是对私利的追逐,二是以权谋取的行为。前者是目的,后者是手段。腐败现象追逐私利的利己主义思想动因和偷盗、诈骗、抢劫等其他丑恶现象所具有的思想动因具…  相似文献   

6.
邓小平反腐败理论的法制观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红 《求实》2004,2(9):15-17
邓小平在长期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中形成了自己独具特色的反腐败理论 ,其中既蕴含对我国腐败现象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的分析 ,又针对改革开放后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 ,在各个阶段提出了针对性的治腐措施 ,科学地提出了依法治腐、将权力制约纳入法制轨道的理论  相似文献   

7.
文章从经济学角度,对事业单位政府采购可能产生寻租行为的五个环节进行了分析,认为利益驱动是事业单位政府采购中寻租行为产生的内在根源.抑制事业单位政府采购的腐败行为需要围绕着提高监管力度和效率、增大腐败风险及寻租成本进行.  相似文献   

8.
早在1983年,吴敬班等中国经济学家,将安·克鲁格和詹·布坎南关于“寻租活动”的理论引入对当前社会问题的研究,用来分析中国的腐败现象,曾经引起广泛的关注。8年过去了,治理腐败日益成为中国社会稳定和发展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吴先生的理论主张一方面得到了许多人的回应  相似文献   

9.
一、关于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腐败是一种具有普遍性的社会历史现象。古今中外,尽管由于国家的性质和类型不同,社会的发展阶段不同,但都受到腐败现象的困扰。在社会主义条件下,腐败现象的存在,有种种复杂的原因。概括而言,既有历史上腐败陈迹的残余,又有现实生活中种种负面因素的影响。对这个问题,理论界众说纷纭,择其要者,有以下几种观点:  相似文献   

10.
本文分析了当前党内存在的腐败现象的主要特点:腐败表现的权力性,腐败活动的聚集性,腐败行为的复杂性,腐败主体的扩散性.分析了当前产生腐败现象的主要根源:从本质上说是剥削制度和剥削阶级残余影响的结果;计划经济体制和市场经济体制并存是其滋生的经济根源,一些党组织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不力特别是对权力的制约软弱.是其直接的主观因素.通过对腐败现象特点的根源的分析,对我们正确认识和有针对性的深入开展反腐败斗争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1.
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心理因素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围绕反腐败斗争,不少有识之士提出了深刻的见解和行之有效的反腐对策。笔者近期就市场经济条件下腐败现象滋生蔓延的心理因素进行了思考,试图从另一角度分析和揭示腐败现象产生的根源,以期有助于标本兼治反腐败。一、腐败现象当事人的心理根源腐败的本质特征是以权谋私,而对物质利益的贪欲和个人主义则是腐败现象当事人的心理根源。在现实生活中,勤劳致富并不容易。看到有人几年甚至更短的时间就发了财,过着优裕的生活,一些手中握有权力的人心理便失去平衡,同时也意识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许多东西包括权力在内都具有“使用价值”,于是产生了何不趁着手中有权捞一把的心理。社会上流传的“有权不  相似文献   

12.
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的20年,同时也是持续开展反腐败斗争的20年。但腐败现象何以没有随着反腐败斗争的深入而减少,甚至还有某种发展?对此,有各种不同的观点。现就几种错误的理论观点作些分析评论。“生产力落后产生腐败”论。这种观点认为,产生腐败的首要原因是我国现阶段生产力落后,物质财富少,因而“对‘物’的追求成为腐败产生的客观上的动因”。把生产力水平低当成产生腐败的首要原因的观点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13.
股票市场羊群行为是投资者从众行为的结果,是影响股票市场波动的重要因素。本文利用信息瀑布观点对投资者羊群行为的产生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针对我国投资者羊群行为产生的特定根源进行了探讨,并提出了降低我国股市投资者羊群行为的对策。  相似文献   

14.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遏止腐败现象的"蔓延"和"泛滥"是全党的艰巨任务和重要工作.因此,在反腐败斗争过程中,必须冷静客观地评价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明确区分腐败"产生"(滋生)与"蔓延"(泛滥)两个概念;探究腐败现象在所有国家产生的"共性根源";分析腐败现象在我国蔓延、泛滥的特殊原因;进而最大限度地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15.
腐败是一种历史现象和社会现象。遏止腐败现象的“蔓延”和“泛滥”是全党的艰巨任务和重要工作。因此,在反腐败斗争过程中,必须冷静客观地评价当前的反腐败斗争形势;明确区分腐败“产生”(滋生)与“蔓延”(泛滥)两个概念;探究腐败现象在所有国家产生的“共性根源”;分析腐败现象在我国蔓延、泛滥的特殊原因;进而最大限度地予以遏制。  相似文献   

16.
于怀彬 《理论学刊》2004,(10):59-62
对兴起于 2 0世纪 80年代的新增长理论 ,可以从其产生的思想根源、理论基础以及这一理论的几个代表人物的基本思想 ,来加以认识和把握。新增长理论的基本观点对我国保持经济增长与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7.
反腐败理论面面观(上)张仲华腐败与反腐败问题,是人们普遍关注的热点问题。党的十四大以来,不少理论和实际工作者撰文,对腐败的概念、腐败现象产生的原因。反腐败的总体战略和基本思路。腐败现象及反腐败斗争的发展趋势等问题,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探讨。一、关于腐败...  相似文献   

18.
<正>当前在我国各类腐败现象中,有一种"权力期权化"现象日益显现。某些人将权力逐渐向时间寻租和扩张,用权力和将来的利益作交易,预示了腐败发展的一种新趋势和新动向。  相似文献   

19.
邓小平在领导中国改革开放和经济建设过程中,对新时期反腐败斗争的若干重大问题进行了精辟的论述他认为权力过分集中是腐败产生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我党首次从体制上探寻腐败现象的根源,从而结束了以往把腐败现象根源仅仅看作是思想、作风的历史;他指出反腐败的指导思想是"反腐倡廉工作必须紧紧服务于党的基本路线",从而纠正了反腐败服务于阶级斗争的错误倾向;他提出依靠法制反对腐败,从而实现了反腐模式的根本转变,即由人治反腐到法制反腐;他重申反腐斗争的重点是领导机关和领导干部,从而指导我国反腐败斗争抓住重点.  相似文献   

20.
李月军在《西安政治学院学报》1999年第2期上撰文综述当前腐败根源研究的观点:1剥削根源论。持这种观点的学者认为,腐败从本质上说就是剥削。因此,腐败现象根源于社会上存在的残缺的剥削制度、剥削阶级和剥削思想。2体制转换根源论。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转变过程中社会失序导致腐败泛滥。3权力异化根源论。该观点认为,腐败的本质是公共权力的异化与滥用。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存在着公共权力所有权与行使权相分离的状况,这就使权力异化仍不可免。4思想观念根源论。这一观点认为,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是人的行为基础,腐败根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