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洛克是近代资产阶级第一个提出权力分立理论的启蒙思想家,通过阅读<政府论>下篇,并结合洛克的政治思想,尝试探析洛克权力理论的内涵,主要从洛克的立法权至上、立法权与行政权分立、执行权与对外权联结三个方面进行剖析.  相似文献   

2.
孟德斯鸠是西方权力分立学说的典型代表人物。以他的权力分立学说为背景,来映照孙中山的权力分立学说,可以看到后者的特质在于它的出发点是为了保障国家自由;它的五权之间不存在制衡关系;它引进了人民权作为对政府治权的制约,这是孟德斯鸠学说中所缺乏的。虽然二者都对人民的能力抱着深深的不信任态度,但两种学说的历史命运却大相径庭。  相似文献   

3.
权力转移理论的惯有论调是中国权力在接近美国时或实现对美国的权力优势替代后将挑战美国主导下建立的国际秩序,而权力转移理论则关注更有意义的国家间合作,认为权力的整合将使权力效用最大化。中国的自我定位是体系内国家,以满意型国家的姿态积极融入国际体系,遵守体系内规范,从事体系内国家的规范行为。关于南海争端,中国的"九段线"、西沙群岛基线、"搁置争端、共同开发"方案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倡的"海洋自由"原则和公平解决海洋争端的规定。  相似文献   

4.
权力转移理论的惯有论调是中国权力在接近美国时或实现对美国的权力优势替代后将挑战美国主导下建立的国际秩序,而权力转移理论则关注更有意义的国家间合作,认为权力的整合将使权力效用最大化。中国的自我定位是体系内国家,以满意型国家的姿态积极融入国际体系,遵守体系内规范,从事体系内国家的规范行为。关于南海争端,中国的"九段线"、西沙群岛基线、"搁置争端、共同开发"方案符合《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提倡的"海洋自由"原则和公平解决海洋争端的规定。  相似文献   

5.
伍俊斌 《前沿》2011,(1):40-43
分权制衡理论发轫于古希腊罗马的政治哲学,经文艺复兴时期的过渡,在资产阶级启蒙运动时期形成系统的理论形态。近代自由主义思想家以人性论和自然权利论为基石建构的分权制衡理论,至今仍深刻影响人们对政治权力的认同和对政治体制的理解。  相似文献   

6.
魏宏 《长白学刊》2003,(2):26-32
“国家立法权”与“立法权”不是同一概念,而是具有种属关系的两个概念。国家立法权是由国家一级立法机关,对于国家领土之内、只涉及到国民共同体利益的事项制定法律件、确立法律规范的权力,它不能、也无法排除一个国家之内其他类型立法权形式的存在。同时,立法权虽在终极意义上是主权特征,但在操作意义上则是治权的表现形式,在民主制度下,本质上应当视为人民的自治权。国家立法权作为国民的自治权,其设置应着眼于“自治”二字,划定国家立法的事项范围,并使制宪权与立法权相分离。  相似文献   

7.
陆昱 《前沿》2009,(10):41-44
迄今为止,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制制约权力、以社会制约 权力和以道德制约权力这四种权力制约模式并没有解决权力的滥用问题,其本质原因在于没有认识到国家(政府)权力的"权利"只是一种特殊的权利,是基于公民权利的部分出让(让渡)并以订立契约的形式进而形成的。国家(政府)权力的"权利"之目的和归宿仅在于保障公民权利,并促进公民权利的充分实现。因此,公民权利的"权力"对于国家(政府)权力的"权利"具有无可置疑的优先性,只有以制度的方式承认、维护、彰显和落实公民权利的"权力",才能最终解决如何有效制约国家(政府)权力这一理论和实践难题。  相似文献   

8.
洛克的立法权理论源于其分权理论,而且是分权理论的精髓所在。“立法至上”主义包括立法权性质、立法与行政的关系,处理原则等。洛克的立法权本身是有缺憾的,他没有指出分权中对立法的相对制衡标准,法国的孟德斯鸠继承和发展洛克的理论,弥补了这一缺憾,并提出了立法权也应受到行政与司法权力的制约,美国宪法便在此基础上产生。于是,17、18世纪的英美宪法出现了根本不同。  相似文献   

9.
申林 《长江论坛》2020,(1):39-45
分权制衡理论是西方近代时期出现并发展完善的一种政治理论。西方分权制衡理论的演进大体上呈现三个基本特点:第一,从主张立法机关对其他权力机关的单向制约发展为强调立法机关与其他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制约;第二,从忽视不同权力机关之间的力量平衡发展到注重各种权力机关之间力量的相互平衡;第三,从单纯考虑权力机关之间的相互制衡发展到权力制衡与权力协调并重。  相似文献   

10.
20世纪是行政权不断膨胀和扩张的世纪。网络时代的到来,并不会使这一趋势得到减弱或遏制。立法权和司法权在网络时代对行政权的监督将被削弱,而公民社会对行政权的监督也将受到侵蚀。在网络时代如何遏制行政权的扩张将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11.
亦杰 《公民导刊》2013,(12):54-54
<正>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权力清单",顾名思义,就是详细规定权力究竟应该干什么,不能干什么,到底怎  相似文献   

12.
领导干部权力"期权化"是腐败现象的一个新变种,其产生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复杂的.只有科学配置权力,加快干部轮岗,加强离任审计,设置离任缓冲期,提高干部退休的待遇标准,加强舆论监督,才能标本兼治,将其扑灭在萌芽状态之中.  相似文献   

13.
三权制约协调机制立足于中国国情的权力制约机制应以防止权力的滥用为目的,以促进效率的提高为原则,采取适度分权、相对制约的形式。各权力主体间应形成既相互制约又相互协调的辩证统一关系,通过权力的相互制约实现权力的有限性,防止权力滥用;通过权力的相互协调实现权力的有效性,保证权力的正确行使和正常运行。  相似文献   

14.
党内权力结构和运行机制上存在问题的总病根是权力过分集中,对此邓小平在《党和国家领导制度的改革》中有深刻阐述,且人们已经形成共识。为解决这个问题,党的十七大提出要建立健全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既相互制约又  相似文献   

15.
正根据《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示,要推行地方各级政府及其工作部门权力清单制度,依法公开权力运行流程;完善党务、政务的各领域办事公开制度,推进决策公开、服务公开、结果公开。韩正书记在中共上海市委十届五次会议上也表示,上海要逐步建立权力清单制度,规范和明确权力运行的程序、  相似文献   

16.
梁璐 《人民政坛》2012,(12):18-19
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建立健全权力运行制约和监督机制。保证权力正确运行。根据十八大提出的要求,建立健全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的机制,对于保障权力正确行使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让权力在制约下运行在我国,权力的横向配置上,有决策权、执行权、监督权三种权力。这三种权力有着不同的权力主体,通过不同的内容和形式发挥作用。  相似文献   

17.
6月24日,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15次会议对2009年中央决算报告分组审议时,常委会组成人员就报告中所涉及的一些重要问题,向应邀到会的财政部有关官员开展了"专题询问",这在全国人大议政史上尚属首次。社会各界普遍关心的是:"专题询问"究竟能"问"出什么?作为监督法等相关法律所确立的一种人大职权,询问权尽管已普遍运用,但并不为人熟知。这从一个侧面说明,人大询问权的价值尚未得到充分认识和  相似文献   

18.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鉴和参考国外加强权力监督的实践经验,对进一步加强我国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具有重要的意义。为了有效控制权力滥用,经过长期的探索和实践,许多国家都建立了相应的权力监督制度,并积累了许多成功做法和行之有效的经验。这些经验主要体现在以权力制约权力、以法律法规规范权力、以公民  相似文献   

19.
近年来,我国大学内部管理权力严重失衡,影响了大学的健康发展。大学内部管理权力最根本的形式有两种,即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是互补和协调的,采取有效措施达到大学内部学术权力与行政权力的制衡,可以较好地促进大学内部管理的和谐运行。  相似文献   

20.
福柯的权力理论与权力哲学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树奎  刘芳 《前沿》2013,(3):63-66
作为现当代最具原创力的哲学家、社会学家和历史学家,福柯以其极具颠覆性的权力理论,为我们开辟了一条全新的研究路径,他对相关学科产生的革命性影响,不仅广泛而且深刻。本文分析了福柯权力概念中体现出的弥散性、结构性、生产性和技术性特征,探讨了福柯理论独特的权力观、知识观、时空观和历史观,比较了其与韦伯、涂尔干、马克思等人的经典研究,反思了福柯哲学所面对的理论困境及其具有的学术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