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国环境群体性事件主要通过行政手段处理,该方式存在事后性、不正义、错误引导等不足。司法化解环境群体性事件是依法治国的逻辑结论,畅通的司法机制可以预防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发生,司法也是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最终处理方式,司法处理环境群体性事件还可以对群众形成正确的引导。目前我国司法化解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功能尚未得到充分发挥,存在着环境司法机制不畅、参与不足、以刑事手段压制群众的利益诉求等问题。对此,应当提高认识,强化司法能力;从环境公益诉讼和代表人诉讼、调解、禁止令、执行等方面完善环境纠纷司法解决机制;准确适用法律,明确环境侵权无过错责任、不要求违法性、因果关系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正确采用刑事手段,包括慎用刑罚、平衡排污者和群众、重视说服教育等。  相似文献   

2.
3.
对我国高校群体性事件的研究表明,加强并重视预警是预防和化解群体事件的有效措施之一。分级预警模式,就是以高校管理者的场域新视角来诠释并解读预警命题,其目的就在于使高校管理者能够真正及时把握事件风向标,有效化解高校群体性事件。  相似文献   

4.
当前关于群体性事件的研究存在着一定缺陷和不足,而治理和善治理论则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新的理论思维与研究范式。治理与善治理论表明,群体性事件的根源在于传统社会治理模式与新的社会环境之间的种种不适应而产生的社会张力。防范与治理群体性事件的药方在于创建社会善治模式,主要策略有:培养公民价值与公共利益至高的价值理念;制定一套共同认可的善治制度规则;推进政府改革,提升善政能力;壮大公民组织,夯实自治能力。  相似文献   

5.
论群体性治安事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针对当前影响社会稳定的突出社会问题——群体性治安事件,进行了扩展性的研究,对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定义进行了辨析,总结了当前群体性治安事件的特点、社会成因,提出了预防和处置群体性治安事件的对策。  相似文献   

6.
解决社会转型时期群体性事件要立足于国家长治久安的大局,在构筑和谐社会的进程中,实现对群体性事件的社会控制,为社会全面进步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7.
我国当前的群体性事件预防存在的主要问题包括:预防主体单一,社会矛盾难以得到有效解决;违背群体性事件预防规律,社会矛盾易激化;不注重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解决问题。未来我们应贯彻"治理"理念,加强实现多元善治的体制和机制建设;准确把握群体性事件预防规律,确立正确的预防思路;恪守法治原则,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  相似文献   

8.
胡美灵  肖建华 《求索》2008,(12):63-65
环境问题引发的群体性事件在农村有频发趋势。本文选取浙江东阳画水事件和广西岑溪市波塘镇事件,分析了当前引发我国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原因。同时探索性地提出了农村环境群体性事件的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9.
论群体性事件及其处置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该文对群体性事件的一般理论进行了较详细的论述,并提出了根治群体性事件的宏观防范措施。  相似文献   

10.
治理群体性事件应重视和加强情报工作:建立覆盖整个社会面的灵敏、高效的情报信息网络;完善情报信息报告制度,确保群体性事件情报信息及时、如实上报。加强对所获取情报信息的筛选、甄别和综合分析研判,建立信息公开制度和民意表达机制,完善信访制度.实现公众与党政部门之间的信息沟通交流;密切关注网络舆情动态.加强对网络舆情信息的监控与管理。  相似文献   

11.
当前群体性事件激增的诱因分析及化解机制思考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杨建辉 《岭南学刊》2009,(6):116-119
当前群体性事件激增的诱因集中于社会贫富差距拉大、社会不公平、弱势群体经济利益诉求无法得到满足、民情民意诉求表达渠道不通、干群关系紧张、处置方法失当等方面。因此,应提高处置突发事件的能力和水平,加强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机制建设,构建对权力有效的制约和监督机制及弱势群体的利益表达机制,建立健全调节财富分配的社会机制和有效的社会保障机制,强化问责机制.将群体性事件解决在萌芽状态、初动状态,把事件的危害性控制在最低限度。  相似文献   

12.
群体性事件的基本特征发展趋势及其处置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祥生 《公安研究》2010,(2):30-37,58
当前,群体性事件不断增多,呈现一系列新的阶段性特征。随着国际国内形势的发展变化,社会矛盾将更加复杂多变。公安机关必须将群体性事件预防处置工作上升为重大维护稳定和国家安全战略,实现应对机制从被动性、回应性的排查处置向常态化、全面性的危机管理转变,工作方式从人治之治向法治之治转变,核心使命从简单维护稳定向促进社会和谐转变。  相似文献   

13.
李伟 《长白学刊》2012,(3):67-70
建立健全信息汇集分析制度、应急信息发布制度、平等对话协商制度、利益诉求表达制度、领导责任追究制度、社会自我调节制度,筑牢应对群体性事件的多重防线,化对抗为对话,变无序为有序,使已经瘫痪了的社会秩序尽快恢复常态,是实现应急管理常态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创新社会管理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4.
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是指公众为谋求生存权与环境风险预防需求而发起的预防式群体抗争。当前我国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呈多发趋势,其外因主要包括:政府以GDP至上,引进大项目;公众参与环境评估制度缺失;环保法规不完善导致“先上车后补票”。其内因主要包括:“法不责众”心理效应;“搭便车”心理效应;“去个体化”心理效应;“风险预防”心理效应。深入探究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外因和内因,有助于优化预防式环境群体性事件处理对策,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  相似文献   

15.
刘文斌 《人民论坛》2014,(6):163-165
伴随经济社会的高速发展,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变革和利益调整重要时期,矛盾凸显;加之高校内外部环境也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及国际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中的矛盾加剧导致大学生群体性突发事件发生的几率增大。全方位探析我国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发生的内外因,对预防我国大学生群体性事件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6.
环境纠纷及群体性事件已成为影响当前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本研究主要以本世纪来浙江省相关事件为范例来进行分析,认为当前浙江省环境纠纷及群体性事件情况总体上不容乐观。并以为环境纠纷及群体性事件的原因,主要是社会成员的基本生存环境受到严重威胁,地方政府片面追求经济发展,公众环境权利意识勃兴但缺乏流畅有效的环境权利保护和参与机制,企业肆意追求利润并忽视企业社会责任等。同时认为未来环境纠纷及群体性事件将出现以下趋势:总体上将不断增多,其中预防性事件将为普遍;规模化、对抗性趋势将有所增强;与信息科技发展的结合会更加紧密;社会中层成员逐渐成为主力。  相似文献   

17.
郝其宏 《电子政务》2013,(11):29-35
针对目前网络群体性事件和现实群体性事件交织影响、交互发展的态势,使用比较法辨析两者的共同属性和不同之处,厘清它们之间的逻辑关系,以避免认识模糊和对策混乱。现实群体性事件和网络群体性事件具有规模性、冲突性、集群性、制度外表达、人民内部矛盾等共同属性,在参与主体、引爆方式、动员手段、演化形态、事件后果、处置方式等方面有着明显区别,其逻辑关系是群体性事件范畴之下的矛盾关系。  相似文献   

18.
公安机关作为重要的职能部门,以其特有的职责使其应当在预防和处置群体性事件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在预防方面,一要加强社情信息控制,为党委、政府决策当好参谋助手;二要主动出击、超前工作,把问题解决在萌芽状态。在处置方面,首先要求决策、指挥者正确把握和运用好处置群体性事件的基本原则,讲究斗争策略;其次,要求参与执勤的基层公安民警要端正认识、严格执行警令、文明执勤。  相似文献   

19.
现实群体性事件与网络群体性事件比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群体性事件是网络逐渐社会化后出现的新现象。网络群体性事件已与现实群体性事件成为可比较的两个概念、现象和模式。网络群体性事件与现实群体性事件的基本概念、主要特征、演化规律与干预方式都有较大差异。  相似文献   

20.
群体性事件发生的背后有复杂而深刻的原因。近年来,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是当前群体性事件多发的一个主要诱因。地方政府公信力弱化现象主要表现为行为信用弱化、政策信用弱化、绩效信用弱化。提高地方政府公信力是化解基层社会矛盾、减少群体性事件发生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