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申欣旺  林龙 《浙江人大》2012,(12):17-19
宪法,国之重器。从100年前,第一部《中华民国临时约法》颁布实施开始,无数仁人志士孜孜不倦地探寻宪政治国之路。然而自1908年到1949年,真真假假的宪法先后有10部之多,却从未给国人带来真正的宪政。新中国成立后,人民曾经拥有真正属于自己的宪法,但专制主义幽灵的复活,却使共和国宪法成了一张废纸……直到"八二宪法"诞生后,  相似文献   

2.
夏莉娜 《中国人大》2014,(14):49-51
作为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陈舜瑶有幸参加了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并见证了新中国第一部宪法的诞生。在1954年宪法诞生六十周年的前夕,陈舜瑶满怀深情地对本刊记者说,"新中国第一部宪法来之不易。时代变迁,宪法需要作必要的修改,但是,无论宪法怎么改,社会主义方向都不能动摇。"在纪念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召开60周年的日子到来前夕,记者陆续走访健在的一届全国人大代表。出席大会的代表1197人,目前健在者十几人,都已八九十岁高龄。1954年,他们从全国各地走向怀仁堂,亲历了那次大会,并见证了那以后新中国的艰难而辉煌的进程。他们的回忆,有一种特别深厚而坚实的历史的力量。  相似文献   

3.
今年9月,是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施行50周年。本刊记者就新 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的重大意义,宪法在保障中国社会发展,中国在制宪过程的曲折历程,民主法制建设等问题采访了法学专家、中国社会科学院法学研究所研究员陈云生。 今日中国:新中国第一部宪法颁布到现在已经整整50年了。首先,想请您谈谈新中国第一部宪法产生的重大意义,在中国人的政治生活中产生了哪些重大的影  相似文献   

4.
杨维汉 《浙江人大》2014,(11):17-18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党的十八届四中全会把法治中国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为我们党治国理政提供了根本遵循。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60年前,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为年轻的共和国奠定了法制基础。现行宪法自颁布至今已逾30年。30多年发展历程证明,宪法是推动国家发展进步,人民创造幸福生活的根本法制保证。依  相似文献   

5.
以贿选上位的曹锟,试图以颁布第一部《中华民国宪法》而"法统重光"。然而,多年之后,毛泽东反问:"宪法,中国已经有过了,曹锟不是颁布过宪法吗?但是民主自由在何处呢?"一位出身寒门做事憨厚的布贩终于在半生戎马之后逼近了权力的顶峰,此时,摆在他面前的有两条路,其一,功成身退安享晚  相似文献   

6.
新中国建立后,1954年颁布了第一部宪法,确立了我国的社会主义宪法制度。1975年、1978年分别颁布了存在严重缺陷的两部宪法。1982年,现行宪法颁布。经过30年的实践和不断完善,我国确立了符合自己国情的宪法制度,并推动社会主义宪政不断向前发展。  相似文献   

7.
《天津人大》2012,(6):41-41
1776年7月4日通过《独立宣言》,正式宣布建立美利坚合众国,制定了宪法性文件《联邦条例》。1787年5月制定了宪法草案,1789年3月由第一届国会宣布生效。它是世界上第一部作为独立、统一国家的成文宪法。宪法正式生效以来,美国共制定了27条宪法修正案。根据宪法,美国为联邦制国家,各州拥有较大的自主权,包括立法权。  相似文献   

8.
徐航 《中国人大》2020,(3):49-50
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是中华民族的希望。未成年人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的法律,被誉为未成年人法律体系中的"小宪法"。该法于1991年制定,其后分别于2006年进行修订、2012年进行修正。未成年人保护法实施20多年来,为保护未成年人提供了坚实的法律支撑。  相似文献   

9.
<正>12月4日,我们迎来了第一个国家宪法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法律效力"。设立国家宪法日,在全社会普遍开展宪法教育、弘扬宪法精神,必将进一步增强全民法治观念,为法治中国的进程再添新动力。  相似文献   

10.
2021年12月4日是第八个国家宪法日。该月也是浙江首个"宪法与浙江"主题宣传月。浙江与宪法有着不解之缘。新中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初稿,为中国宪法历史留下了西湖印记。2021年12月,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袁家军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重要指示精神五周年座谈会上指出,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必须学深悟透关于依法治国、依宪治国在新时代新征程上的重大意义。在新时代新征程,全省各地人大以守好"红色根脉"的自觉推进宪法宣传教育,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更为强大的实践力量、历久弥新的时代价值。  相似文献   

11.
王琳 《同舟共进》2008,(2):20-20
2007年11月27日,十七届中共中央政治局进行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是"依法治国"。这一年,是实施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提出10周年,也是现行宪法公布实施25周年。5年前十六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一次集体学习,主题也选择了"法治",而且是《宪法》。在过去的5年里,我们当中很多人  相似文献   

12.
魏爱莲 《理论月刊》2003,(11):49-50,67
日本历史上的第一部成文法《宪法十七条》,体现了中国儒学原则问题,如君权至上和以礼为本的原则、“和”的原则、仁政原则。  相似文献   

13.
曲相霏 《人权》2013,(4):50-53
一、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特征分析1949年起到临时宪法作用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和之后的四部中国宪法,可以看到宪法上的"人"①有两次转型。1949年《共同纲领》对"人"有两种表达,一是"人民",一是"国民"。《共同纲领》特别有意思,它把所有的权利都给了人民,把义务都给了国民。当它规定权利时就说人民有什么权利,当它规定义务时就说国民有什么样的义务,权利与义务是分离的。1954年宪法开始使用公民这个概念,权利和义务在公民身上得到统一。从以人民的身份享有权利到以公民的身份享有权利,这是我国宪法上的人的第一次转型。第二次转型就是2004年"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被写进宪法,这个条款被称为人权条款。在人权条款入宪之前,宪法基本权利的主体是公民(只有一个例外,即总纲第32条规定  相似文献   

14.
1993年2月22日,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次会议一致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以下简称《国家安全法》),并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法的制定标志着我国第一部专门以维护国家安全,保  相似文献   

15.
毛泽东主席与“五四宪法”的诞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195 4年 9月 ,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在北京隆重召开 ,会议一致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时称“五四宪法”。新中国建立后第一部宪法的颁布实施 ,对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宪法是由毛泽东主席亲自率领工作班子在杭州起草的 ,在我国民主法制建设史上留下了一段意义隽永的佳话。194 9年 2月 ,中共中央发布《关于废除国民党的六法全书与确定解放区司法原则的指示》指出 :“国民党的全部法律是保护地主与买办官僚资产阶级反动统治的工具 ,违反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必须全部废除。”194 …  相似文献   

16.
公民宪法基本权利限制的正当化所需解决的第一个问题便是限制职权的正当化,而法律保留和宪法保留原则的提出正是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法律保留和宪法保留的本质区别在于控制立法权的角度或侧重点不同,前者允许立法机关立法调整本来应当属于宪法保留的事项且要求其对重要事项"亲自调整",后者则禁止立法机关规制宪法保留的事项。我国宪法虽然蕴含了法律保留的精神,但并不是原来意义上的法律保留,而是"特定依据保留";且基于对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信任,我国宪法并未确立宪法保留原则。  相似文献   

17.
1787年宪法     
《政协天地》2012,(6):47-47
史祢1787宪法是由美国制宪会议制定并通过的现代国家第一部成文宪法,也是最为稳定的一部宪法,时至今日仍是美国的根本大法。它第一次以法律的形式,确立了国家政治体制的分权制衡原则并保留至今,为许多国家所接受。  相似文献   

18.
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是1954年在毛泽东的亲自主持下在杭州起草完成的,即五四宪法。五四宪法的制定,为新中国的法制建设奠定了千秋基业,从法律上保证了国家的政治、经济、文化建设以及人民在这些方面所拥有的权利。五四宪法既具有民族特色也带有国际性。  相似文献   

19.
文露 《人民论坛》2010,(3):62-63
宪法结构指构成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的各要素及要素之间的有序排列。宪法结构是否合理直接影响到宪法的实施。一部优良的宪法在结构上合理,不仅表现为以人权保障为目的,还表现为使宪法内容结构更加和谐。  相似文献   

20.
吴光祥 《群众》2022,(2):63-64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以下简称《共同纲领》)一直起着临时宪法的作用。随着政治建设任务的加强和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到来,制定宪法成为中国人民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在毛泽东的亲自领导下,1952年底宪法起草工作启动,经过多次修改,1954年9月诞生了新中国的第一部宪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