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因国家官员身份的特殊性,其隐私权具有特殊性.为防止国家官员隐私权的不当使用,须对其隐私权进行必要的限制以接受人民监督.其监督是反腐倡廉建设能否取得成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人民论坛记者:官员尤其是问题官员有没有隐私权?竹立家:每一个公民都有自己的隐私权,这是现代文明国家的一个常规。但官员是特殊人群,他的隐私权和公民的隐私权有所不同,将其利用  相似文献   

3.
官员所享有隐私权的内容应以相关公共利益为度量分界。只要是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都应该晒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4.
论政府官员隐私权的有限性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隐私权是一种宪法权利 ,公民隐私权受到法律的保护是现代文明的重要体现。但是法律保护隐私权的程度又因权利主体的差异而存在差异 ,政府官员作为公共权力的行使者和公共利益的代表 ,其所享受的隐私权边界相对来说小于普通公民。政府官员隐私权的有限性体现了现代民主政治的应有之义。  相似文献   

5.
官员所享有隐私权的内容应以相关公共利益为度量分界。只要是涉及公共利益的信息,都应该晒在阳光下,接受公众的监督  相似文献   

6.
医疗行为的特殊性决定了医护人员较容易获取患者的隐私,建立健全患者隐私权法律保护制度势在必行。建议规范患者隐私权的内容与范围,在立法上完善有关隐私权的规定,从多方面采取措施。  相似文献   

7.
明代国家制度建设日趋成熟,在司法、行政、议政等方面规范了社会行为。士大夫群体、包括官员,在监督方面的意识大为提高,明代官员的监督作用,值得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8.
列宁与斯大林:监督与反监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列宁的国家设想 十月革命前,列宁设想的国家是巴黎公社式的国家,其特点是各级官员选举产生,接受选民的监督,可以随时罢免,官员的工资不超过熟练工人平均工资,全民武装(以民兵取代常备军)。马克思所说的“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大体上就是这样。马克思这里说的专政主要不是暴力,而是无产阶级的一种民主管理模式。  相似文献   

9.
赵霞 《人民论坛》2010,(3):60-61
美国是对隐私权保护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其通过宪法、单行法、专门法等各种途径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对隐私权保护起步较晚,对隐私权的立法仍较落后,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通过对美国隐私权制度的梳理研究,有助于探求一些保护隐私权制度的经验,为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0.
陶娟 《前沿》2007,(5):119-121
所谓个人数据的隐私权,指自然人对其私人信息外在化的个人数据所享有的控制支配权。它主要是强调个人对其个人数据主动控制支配。针对个人数据隐私权的特殊性,我国制定个人数据隐私法,应采用统一式的立法模式,以个人对数据的有效控制和利用为前提建立权利义务体系,并且对个人数据的特殊要求建立一种特殊的赔偿制度。  相似文献   

11.
美国是对隐私权保护制度最完善的国家之一,其通过宪法、单行法、专门法等各种途径加强对公民隐私权的保护。我国对隐私权保护起步较晚,对隐私权的立法仍较落后,还面临着许多的问题。通过对美国隐私权制度的梳理研究,有助于探求一些保护隐私权制度的经验,为完善我国的相关立法提供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雷达 《人大建设》2010,(5):46-46
瑞典是世界上实行官员财产申报制度最早的国家之一,并配合有其他的信息公开制度,这使得瑞典官员就像是“接受着阳光的监督”。  相似文献   

13.
论我国网络隐私权的法律保护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萌 《前沿》2010,(9):74-77
网络的开放性、自由性、技术性使得网络时代的隐私权保护变得异常脆弱,网络隐私权是传统隐私权的一种延伸和扩展,伴随着网络隐私权侵权的多样化及复杂化,世界上许多国家和地区都对网络隐私权的保护给予了高度重视。我国网络隐私权的防护能力较弱,存在于我国互联网上的侵害隐私权的行为主要是对于个人信息的非法侵害,而且有关网络隐私权的立法目前基本上处于空白状态。面对我国网络隐私权的现状,其立法完善和保护成了一个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4.
阿计 《公民导刊》2013,(10):55-55
<正>上海法官集体嫖娼因一段监控视频的曝光而昭然天下,但这出颇为传奇的反腐剧,也遭遇了"跟踪偷拍侵犯他人隐私"的质疑。如此论调何其耳熟,比如,最近一年的网络反腐浪潮中,"曝房产"、"晒艳照"等令多名官员仕途终结,便有人指责"侵犯了官员隐私权";再比如,社会呼吁多年的官员财产公开制度始终难以落地,其最大阻力  相似文献   

15.
《民主与法制》2010,(1):64-65
据中国新闻网报道,官员财产申报已经有了广泛共识,但相关立法仍然举步维艰。最新一期的《学习时报》刊载署名为梅丽红的文章《官员财产申报:难在哪里?》,从官员隐私权、配套设施、公示是否会引起社会稳定等方面对"难处"进行了深入分析。  相似文献   

16.
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带动了快递业的快速繁荣,导致快递单隐私侵权问题愈益严重。应界定快递单隐私权的基本概念,分析我国快递行业隐私侵权的现状,从快递行业规范和国家立法两个层面厘清其中存在的问题。在解决策略上,需强化公民自我保护意识和行业自律监督,更为重要的是完善隐私权保护立法,为快递单隐私侵权提供可行的救济途径。  相似文献   

17.
吴爽 《理论月刊》2006,(12):112-114
隐私权是自然人享有的与公共利益无关的个人信息、私人活动和私有领域进行支配的具体人格权。大多数国家先后确立了隐私权的法律保护制度,但各国在保护的具体方式上并不一致。在我国的现有法律体系中,尽管涉及到了对隐私权的保护,但都未将隐私权确定为一项独立的权利,尚未形成完整的制度。因此,为更好地实现对隐私权的保护,应首先在宪法中确认隐私权为一项公民基本权利。其次,在民法或单独立法中对隐私权的保护作更详尽的规定。此外,在保护隐私权的同时,法律也应为隐私权划定合法的界限,以规范其行使。  相似文献   

18.
组织官员就职宣誓,在西方国家的政治活动中比较盛行,近年来我国一些地方也在试行。其目的是想通过这样的形式,让政府官员忠于宪法、忠于职守、廉洁奉公。然而,由于一些政府官员没能践行自己的誓言,引发了大家对就职宣誓有无意义的争议。应该说,宣誓不等于践行,它只是一种自我约束的形式。地方人大对其任命的政府官员组织宣誓,是对人大任免权和监督权的一种探索,也是对政府官员职责教育的一种形式。当然,要让政府官员践行誓言,还应该有相应的监督约束制度和法律护航。  相似文献   

19.
朱春奎 《人民论坛》2012,(15):52-55
小到地方政府,大到国家,因承诺未能兑现,导致官员下台乃至国家崩溃的案例比比皆是"官员承诺"的深层含义近年来,领导干部公开承诺成为地方政府执政的一种新手段,在社会上引起广泛关注。河南漯河市官员公开承诺四年时间,承诺兑现率在95%以上;昆明市属81个单位集中公开承诺,让民众监督……作为约束并激励党员干部的方式之  相似文献   

20.
隐私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的人身权利,是公民的社会地位状况的一个重要标志,也是人际交往和人际关系文明化的一个重要杠杆。当今世界许多国家都在宪法中对公民的隐私权做出了明确规定,而我国宪法只是对其进行间接地保护。本文拟从隐私权的独立地位、国际立法趋势及中国社会的实际状况着手,为隐私权应当纳入宪法权利体系提供理论支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