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庾新顺 《当代广西》2014,(18):49-50
正1937年7月7日,日本悍然发动全面侵华战争的卢沟桥事变,中华民族到了危亡关头。国共两党共赴国难,中华民族奋起全面抗战。八桂奋起"焦土抗战"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广西当局顺应历史潮流,由反蒋剿共到抗日反蒋,再到联共拥蒋抗日,广西成为抗日模范省。1931年"九·一八"事变发生后,李宗仁、白崇禧在南宁通电全国,抨击蒋  相似文献   

2.
庾新顺 《传承》2014,(9):4-7
为了挽救民族危亡,国民党桂系当局顺应历史潮流,由反蒋剿共到抗日反蒋,再到联共拥蒋抗日的转变,使广西成为抗日模范省。在桂南昆仑关,爱国将士浴血鏖战,气壮山河;在桂柳会战中,桂林守军惨烈阻击,血铸忠魂。中共广西党组织秉持民族大义,高举团结抗日旗帜,机智应对顽固派反共逆流,英勇抗击侵桂日军,彰显八桂抗战的中流砥柱作用。  相似文献   

3.
<正>1933年11月20日,第三党(农工党早期的别称)会同十九路军在福建发动了震惊中外的"联共反蒋抗日"事变。这一事变在民族危难的关头,在中国共产党"抗日反蒋"方针的鼓舞感召下,举起反蒋抗日义旗,废除国民党法统,改元易帜,创立  相似文献   

4.
第一次大革命时期,唐生智作为湖南省政府主席、武汉国民政府委员、北伐前敌总指挥,是否参与策划当时震惊中外的反革命政变——“马日事变”,长期以来是一个没有搞清楚的问题。在以往的中共党史和中国现代史的研究中,不少论文和专著,有的认为“夏、许、何是唐的部下,两湖是唐的地盘,哪有唐反置身事外之理?”有的认为“此次事变是唐主持的,是唐生智的苦肉计”,还有的认为“何键是马日事变主谋者之一是无疑了。此外,周斓、唐生智亦可能是幕后人。”总之,都认为唐生智是马日事变的幕后策划者。  相似文献   

5.
彭剑 《长白学刊》2006,(3):93-95
1937年12月13日,中国首都南京被日军占领。在此之前,从12月9日到12日,负责保卫南京的唐生智曾试图利用外国侨民谋求与日军休战。本文考证了这一事件的始末,并对唐生智这一举动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唐生智之所以会谋求休战,与他的持久抗战主张相关,也与他对保卫南京的估量有关,还跟日军进军迅猛导致形势的急转直下有关。  相似文献   

6.
郭素媛 《青年论坛》2010,(2):119-122
明清时期不同读者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作出了不同的解读和评价。其中,以余象斗、叶昼为代表,明代小说评点对曹、刘的态度比较客观;明代小说序跋则对《三国演义》“拥刘反曹”思想极力推重;清代的毛氏父子则在评改《三国演义》的过程中加强了其“拥刘反曹”思想倾向。  相似文献   

7.
自人民解放軍横渡长江以來,蒋匪反動統治中心的南京迅速解放,國民黨對中國人民二十餘年的反動統治即已宣告滅亡。為時僅兩月餘,我各路人民解放軍,由於廣大人民拥護,殲敌数十萬众,又先后解放了上海、武汉、南昌、杭州、西安各大都市,蒋匪殘余力量迫近溃灭绝境,全国解放勝利眼看就要到來。在此形勢下,人民解放軍顺利進入本省,节节勝利向前,蔣白殘匪或被殲滅或闻风溃逃。一月之间,解放縣城五十余座,近日一举佔领吉安、袁州,全省解放,指日可期。富有革命传统,而又長期處在国民黨反動純治壓迫下的江西人民,无不歡欣鼓舞,拥护約法八章,奉行人民政府政策法令,團結奋鬥,朝氣蓬勃,以期迅速爭取全省勝利,建立人民民主的新江西。唯尚有少數不明大势的匪特反動份子,仍執迷不悟,利用蒋匪散遺民間武器,組織土匪,進行各种公开或秘密的破壞,造謠惑眾,擾亂治安,搶掠財物,戕害人民,破壞生產,此种反動餘孽,必  相似文献   

8.
胡彩业 《求索》2008,(4):159-161
唐生智先生不但戎马一生,也非常重视和热爱中国的教育事业。从上世纪20年代初开始,他就先后创办了长沙厚风学校、衡阳慈衡学校和东安耀祥中学。唐生智先生在办学实践中提出的“植道德为大本“的教育原则和好学力行的务世与济世理念,对于今天我们办好教育,特别是办好职业技术教育仍有可鉴处。  相似文献   

9.
1933年11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推动下,驻守在福建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及第三党黄琪翔等反蒋派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国民党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共产党合作,开展抗日反蒋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变”。  相似文献   

10.
2005年1月16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农工党中央主席蒋正华在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视察。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党委书记、内蒙古自治区人大常委会主任储波,内蒙古自治区主席杨晶分别会见了蒋正华主席一行,对农工党中央和蒋正华主席多年来对内蒙古自治区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特别是对生态环境保护和建设给予的支持表示感谢。蒋正华主席一行首先参加了亚能辰光发电有限公司能源配套项目论证会。论证会结束后,蒋正华主席一行又深入到神华集团准格尔能源有限责任公司黑岱沟露天煤矿参观了煤炭开采情况。蒋正华主席指出,这几…  相似文献   

11.
1933年11月,在全国抗日反蒋高潮的推动下,驻守在福建的国民党十九路军将领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联合国民党内李济深及第三党黄琪翔等反蒋派势力,公开宣布与蒋介石国民党决裂,他们在福州成立"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同共产党合作,开展抗日反蒋运动,这就是著名的"福建事变".  相似文献   

12.
为了赢得2008年的大选,从今年春天开始,民进党又大肆炒作统"独"议题,加快了"台独"的步伐。在民进党的"台独"操作中,"去蒋化"是重要一环。他们以纪念"2.28事件"60周年为借口,更名、拆像,逢"蒋"必反,全面否定"两蒋"时期。民进党自认为"去蒋"是推行"台  相似文献   

13.
林雪 《人大论坛》2010,(6):45-45
5月8日,省人大常委会副秘书长蒋明理一行到石阡县调研人大工作。 蒋明理一行在县人大常委会主任赵培成的陪同下,视察了该县人大常委会机关建设情况。视察结束后,蒋明理专题听取了该县人大工作开展和人大常委会机关建设情况汇报。蒋明理认为,该县人大工作有思路、有措施、有成效和有经验,  相似文献   

14.
马若义 《长白学刊》2009,(4):135-139
“合作反蒋抗日”是中共处理与福建事变关系的主题。事变前,中共开始倡导“合作反蒋抗日”的上层统战新策略,推进福建事变向“联共反蒋抗日”发展;事变后,中共在批判福建人民政府“第三条道路”的同时,以灵活应对策略履行“合作反蒋抗日”诺言,努力形成爱国民主运动新高潮;事变失败后,中共坚持历史唯物主义精神,否定自我,实事求是评价福建事变,进一步团结和壮大中国民主革命统一战线的政治力量和阶级基础。  相似文献   

15.
关于抗战时期“马寅初被捕案”的流行说法是 ,马寅初因反对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而被特务绑架 ,投入集中营 ,后来蒋介石被迫将马寅初从集中营释放 ,但仍将其长期软禁在重庆家中。笔者认为此说不确 ,马寅初的基本态度是拥护蒋介石来反对孔祥熙、宋子文等“大贪污” ,蒋介石为了保住孔祥熙 ,将马寅初逮捕。正因为马寅初“拥蒋反孔”的立场 ,及其巨大的社会影响 ,蒋介石对“马案”采取了特殊处置 ,即以“立法委员奉派考察”的名义进行秘密软禁。马寅初 1 942年 8月获释后 ,很快参加立法院的会议、讲课、公开讲演等各种社会活动 ,此时他又被“软禁于重庆家中”之说不成立。  相似文献   

16.
1999年12月20日,澳门回归祖国,宣告外国人在中国国土上管治的历史最终结束,标志中华民族的统一大业又向前迈进一大步。澳门同胞在中央政府和全国人民的大力支持下,全面贯彻落实“一国两制”方针,取得“澳人治澳”、高度自治的良好开局。  相似文献   

17.
(续上期)四、毕业于黄埔军校的赖慧鹏,当年因参加反蒋事变而上了蒋介石的黑名单,从此不再得志。13年后,壮志不改,在靖西再举反蒋旗帜…… 赖慧鹏是广东省梅县人,1925年考入黄埔军校第 4期。1936年6月参加了广西军阀李宗仁、白崇禧和广东军阀陈济棠等联合反蒋事变。同年8月这个事变被蒋介石用分化利诱等手段所瓦解。从此,赖上了蒋介石的黑名单,不再得志。后在李宗仁的保举下,多年在广西任职。 1947年6月,赖向广西省政府主席黄旭初而辞博白县县长职务后,于1947年冬和1948年春两次去香港会见民革中央主…  相似文献   

18.
渠县人熊倬云,自幼参加袍哥,为人豪爽侠义,热心公益,年仅21岁就被乡里推选为团总,掌握近千条枪,除恶安民,服务桑梓。因反对军阀杨森,为杨所不容,避祸成都。后来认识了亲戚张澜,走上一条反蒋的路。当时四川的一些人士认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必须先反蒋,反蒋必须保刘湘,保刘湘则要把投靠蒋介石的杨森挤出四川。刘湘在冯玉祥暗中协助下反蒋,组织起“武德学友会”及其核心组织“武德励进会”,并成立“密探队”,以侦察蒋介石勾结日寇的活动和抵销蒋介石所派参谋团、别动队在川的影响。密探队队长就是熊倬云,副队长罗君侠。通…  相似文献   

19.
马云 《前沿》2010,(8):125-128
20世纪30年代中期是毛泽东统一战线思想形成和发展的关键时期,也是毛泽东在统战问题上调整和变化最为丰富的一个时期。在多种因素的影响下,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先后经过了"抗日反蒋""联蒋抗日"以及"既团结又斗争"等几个明显不同的阶段。经过这一系列的调整和变化,毛泽东的统一战线思想日渐成熟,且更具有策略性。这也说明了毛泽东在国共合作中更加善于进行斗争。  相似文献   

20.
张意愿 《前进论坛》2013,(11):44-45
1933年11月20日,李济深、陈铭枢、蒋光鼐、蔡廷锴、黄琪翔等人以国民党第十九路军为主力,联合各方抗日反蒋力量,在福建省福州发动“福建事变”,成立新政府-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农工党参与了策划和领导“福建事变”。为了纪念“福建事变”八十周年,本栏目将连续刊登有关农工党参与“福建事变”的史料,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