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00 毫秒
1.
文于一 《黄埔》2008,(1):28-28
淞沪战役一开端,我驻上海部队奋起抵抗。国民政府中央军事委员会立即召调部队到淞沪抗日,胡宗南奉命率第一军部队由陇海线驻地乘火车赶赴淞沪参战。当时,我任第一军七十八师四六四团团长,奉命率所部由驻地徐州乘火车抵达南翔,立即进到吴淞当面顾家宅前方构筑阵地。当时,日军白天凭藉陆海空三军联合作战优势兵力轮番对我军进攻,使用飞机侦察、扫射和轰炸,  相似文献   

2.
刘良惠 《黄埔》2008,(2):34-34
抗日开始后,我前线部队急需大批干部予以补充。在此形势下,我们黄埔十六期三总队学员,就在1940年4月23日,于四川成都本校提前毕业了。我和张鸿基、葛义明、温广义共四位同学,一起被分发到抗日前线太行山区第二十四集团军任少尉见习官。该集团军直辖三个军即四十军、二十七军和新编第五军,集团军总司令庞炳勋兼四十军军长,  相似文献   

3.
吴佩玠 《黄埔》2007,(2):30-30
1942年4月,我从成都黄埔军校十七期炮科毕业,分配到第六战区江防部队九十四军炮兵团任少尉排长。当时该团驻防宜昌,正利用战隙整训。  相似文献   

4.
蓝显宗 《黄埔》2007,(3):32-33
1945年4月14日,我在成都本校十九期毕业后,被分配到陆军第九十四军(军长牟庭芳,部队正在湖南芷江前线作战)。报到后,分配到军辖一二一师三六三团一营三连任少尉排长(一二一师师长韩迪,三六三团团长饶启尧,一营营长艾时纯,三连连长徐昌)。  相似文献   

5.
1933年夏天,听说黄埔军校招生的消息,我就报名投考,被录取为第十期学生,分配在第三总队第六队。1936年毕业后到部队,驻扎在保定前线。当时,国家形势很严峻,日本鬼子步步紧逼,倭焰嚣张。从“七·七”事变到1938年春季,日军凭其飞机、大炮、坦克、骑兵、化学兵优势,颇有纵横无敌之势。我军屡战屡退,山河变色,局势日非。我所在部队南撤河南汤阴、驻马店,再到湖北汉口。在汉口,适逢军委会成立军官队,我就去了那里。不久被派参加开办交通人员训练班,后来又调到汉口卫戍总司令部。司令长官是陈诚,下辖李延年二军、周碞七十五军、卢汉六十军、霍揆…  相似文献   

6.
《黄埔》2017,(3)
正1929年3月,我出生在四川省眉山市仁寿县汪洋镇杨古塘。听老人讲,我3岁时21军与24军打仗,21军有个连从荣县、仁寿松峰那边打过来,驻扎在我家。连长喜欢我,开饭了就抱我去和他一起吃。连续几天,老人害怕了,怕连长把我带走,于是借口走亲戚,让我躲到外婆家,等部队走了才回来。或许是听老人讲的次数多了,我渐渐有了当兵的愿望。1937年卢沟桥事变,抗日战争爆发。那年我8岁,我启蒙早,读小学3年级,很喜欢听老师讲打  相似文献   

7.
张鹏翥 《黄埔》2011,(5):40-41
我于1940年夏考入黄埔军校十七期炮科,次年秋毕业分配在国军九十二军军炮营第一连观测班,担任军士。部队驻扎衡山县南岳山麓,待令随时准备参加长沙第三次会战。  相似文献   

8.
郑雄 《黄埔》2010,(4):32-33
1942年,我从黄埔军校第十七期毕业后,任一○○军七十五师二一五团少尉排长。当时,七十五师是后调师,负责从江西、福建等地带新兵到长沙、常德前线。两年多来,我除了送兵到前方时听到远处的炮声外,没有亲身打过仗,因此我曾想过另调能上前线作战的部队。  相似文献   

9.
安锡钊 《黄埔》2008,(1):36-36
我第二军原在怒江东岸守备。1944年5月,总部命我军强渡怒江,配合驻印部队打通滇缅公路,我远征军动用了第二、第六、第八、第七十一共4个军打响了对盘踞在腾冲、龙陵、芒市之敌的歼灭战。  相似文献   

10.
张鹏翥 《黄埔》2010,(5):36-36
我于1940年夏考入黄埔军校十七期炮科,次年秋毕业分配在国军九十二军军炮营第一连观测班,担任军士。部队驻扎衡山县南岳山麓,待令随时准备参加长沙第三次会战。  相似文献   

11.
各级党委作为部队统一领导和团结的核心.其领导作战准备的效能高低.直接影响到我军作战准备的质量和水平。提高各级党委领导作战准备的效能.既是加强党委能力建设的重要举措.更是实现以武反独、以武止独战略目的的必然要求。  相似文献   

12.
正当韶华与军装邂逅,就铸造了男儿血性,傲然军姿,尽显儿郎豪情,千回百转,那是流淌在血液里的军魂。我1968年2月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部队,1985年12月转业离开部队,回到地方工作。前前后后,我在军营里度过了近18年的青春年华。  相似文献   

13.
李熙宗 《黄埔》2009,(2):62-63
我原藉四川雅安,出生于四川成都。1945年4月14日,我于黄埔军校第十九期毕业,后分配至国民党军陆军第十三军。当时,抗日战争已由防御转为反攻阶段,我随部队进军广西金城江、河池、柳州一线反击日寇。时至1945年底,国共和谈破裂,三年内战开始。  相似文献   

14.
何季元 《黄埔》2011,(5):59
1945年8月抗日战争胜利,我随抗战部队六十二军到台湾接收日军投降,亲历台湾回归祖国,在台驻留了近一年后返回大陆。台湾有我们十七期十七总队(习惯称"双十七")的许多同学,他们退役后大都居住在台北市。自恢复联系后,他们多次邀我去台湾做客,我亦期盼着有机会重游宝岛,与同学们叙旧。去年3月,我终于圆梦重返宝岛。  相似文献   

15.
李启能 《黄埔》2008,(3):80-81
1937年七七事变后,为响应抗日救亡的号召,我投考了汀漳师管区干部教导队,学习军事技术。1938年4月调转长沙防空学校高炮四十五团。当时,武汉告急,部队被调往武汉防空。10月份,部队又撤调桂林参与防空。1939年秋,中央陆军军官学校在桂林招生,我毅然投考,录取后被编入第二分校十七期第七总队步科,1941年6月1日在武冈高沙毕业。毕业后,我被分配到第九战区三十七军六十师。当时的战区司令是薛岳,军长是陈沛,师长是董煜。  相似文献   

16.
军供站是军队后勤工作的延伸和重要补充,是国防和部队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沟通政府与军队的桥梁和纽带,做好军供工作对国防和部队建设、对密切军民军政关系意义重大。开展军供站正规化建设20多年来,军供战线取得的成绩是有目共睹的。  相似文献   

17.
影像     
# 《北京观察》2016,(1):6-11
正习近平向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2015年12月3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领导机构、中国人民解放军火箭军、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支援部队成立大会在北京八一大楼隆重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向陆军、火箭军、战略支援部队授予军旗并致训词。这是习近平将军旗郑重授予火箭军司令员魏凤和、政治委员王家胜。  相似文献   

18.
3月19日,广州军区军运部副部长刘显军率领工作组莅临龙川军供站进行现场检查调研,检查组一行通过查看资料、询问情况、听取汇报、走访部队等多种形式,了解龙川军供站今年的建设发展情况,充分肯定他们克服困难、优质高效完成大批量军供保障任务的工作作风,并带来部队广大官兵的感谢。  相似文献   

19.
邢诒汉 《黄埔》2010,(2):34-35
中华人民共国诞生不久,人民解放军第二野战军第三、第五兵团,在其他部队的密切协同下,由刘伯承、邓小平直接指挥,在北起长江南至湘桂黔边境的千里战线上,对国民党部队进行大迂回、大包围,以势如破竹、风卷残云的雄姿向西南胜利挺进。曾任黄埔教官的罗广文担任第七编练司令部司令,调我到第七编练司令部警卫营当连长,一年内共编组成立六个军,  相似文献   

20.
叶介甫 《传承》2010,(25):13-15
抗美援朝初期,中国人民志愿军防空部队在夜间没有掌握制空权。为有效配合地面高炮部队和歼击机部队的夜间作战,打击来袭重要目标的美国空军的轰炸机,中央军委遂决定扩建防空部队的探照灯团,赴朝参战。1950年11月,汤道成正在南京华东军大学习。一天,忽然接到上级命令,让他到东北新组建的防空部队探照灯第一○一团(后改为四○一团)二营任营长。部队组建后立即投入训练中,大家起早贪黑,非常认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