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斯诺是"中美人民间的活桥梁"。自1928年来到上海,斯诺目睹了中国人民水深火热的生活,从而理解并同情、支持了中国革命。他以客观、公正、诚实的品格,参与帮助了中国青年学生的"一二.九"运动、抗日战争中的"中国工业合作运动"。他是第一个冒险进入红色苏区报道中国革命的西方记者,是第一个也是唯一一个采访并撰写"毛泽东传"的人,是第一个将"皖南事变"的真实情况公布于世的人,是第一个翻译鲁迅作品的  相似文献   

2.
见惊雷  王彬  伍远近 《小康》2004,(2):20-23
在中国政坛,54周岁的薄熙来算是一个另类。身为中共元老薄一波的儿子,他在大连金县做了多年的县官,尔后又主政大连长达十年,赢得了一个"明星市长"的美誉。2001年他开始担任辽宁省的省长。他执政风格强硬,从政理念开放不羁,对下属要求严厉,还得罪了不少同僚。然而多年的努力使他赢得了百姓的偏爱,成为媒体眼中的宠儿。他没有不绝于耳的官话套话,没有对上巴结对下安抚的官僚样子。"他是一个有激情的人,同时也是一个有争议的人。"薄熙来曾经的下属这样评价他。那么薄熙来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这几年他又在做些什么?  相似文献   

3.
王学泰 《传承》2008,(21):38-40
毛泽东同志曾对他身边的工作人员说:"我看中国有两样东西对世界是有贡献的,一个是中医中药,一个是中国饭菜。饮食也是文化。"传统文化中的许多特征都在饮食文化中有所反映,如"天人合一"说,"阴阳五行"说,"中和为美"说,以及重"道"轻"器"、注重领悟、忽视实证、不确定性等,都渗透在饮食心态、进食习俗和烹饪原则之中。一个异质文化的人通过饮食甚至通过与中国人一起进食,持之日久都会对中国文化有些感悟。  相似文献   

4.
<正>前不久,我去台北参加了一次有关"中国模式"的国际会议。近几年大家都在谈中国模式,国际上人们对中国模式也非常感兴趣,中国模式到底什么意思?在这次会议上,一位来自美国南加州大学的教授提出这样一个问题,他说"你们既然在讨论中国的崛起,那么中国崛起的标志是什么?"他觉得更重  相似文献   

5.
张思之经常自嘲自己是"一生都未胜诉的失败者",可中国法律界却尊他为"中国第一大律师","中国律师界的荣耀和良心"。有人说,在当代的中国,律师只是一个花瓶,而张思之却说:"即使只能做一个花瓶,我也要在里面插一枝含露带刺的玫瑰"。法律学者邓  相似文献   

6.
"我原来一直不知道有这句话,老人家没有告诉过我。现在看来,当年有志气是好的,但还是小气了一点。"2008年初春一个温暖的午后,邓朴方在他那简朴的书房,对他的几位同事感慨地说。让他大发感慨的,是他父亲说过的一句话。这句话,作为一件"大事",已经写进了为纪念中国残联成立20周年而编纂的《中国残疾人事业大  相似文献   

7.
冯薇 《小康》2012,(8):67-69
"长着一张中国脸,一句中文不会讲"成了很多海外出生华人的尴尬,也成为他们第一代移民父母的心病北京首都机场T3航站楼国际到达口,磨砂玻璃门开开合合。一个身穿T恤衫短裤的十七八岁男孩背着双肩包边走边四处张望。混在一群美国旅客中,黄皮肤黑发的他很显眼。栏杆外焦急等待的舅舅一下就认出他,但"杰杰!杰杰!"喊了三四声他才反应过来。他叫陈杰,但他的"绿皮"护照上写的是GeoffreyChen,比起"杰杰"这个小名,他更习惯别人叫他Geoff。他是个ABC,住在美国东海岸弗吉尼亚州的Fairfax,在家行二。比起大他5岁、在母亲的老家大连出生并上过一年幼儿园才离开中国的姐姐,美国生美国长的他对中国的印象完全停留在12岁那年冬天在姥姥家过的那短暂  相似文献   

8.
在中国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老人:他近一个世纪的人生历程,就是起伏跌宕的历史风云的一个折射,而他本人也曾经是一些重要历史事件的核心人物。1965年7月,当他与李宗仁先生从海外归来时,毛泽东主席见到他的第一句话就是:"久闻大名,如雷贯耳。"他,就是我国著名无党派爱国人士程思远。  相似文献   

9.
闫红军 《传承》2009,(17):32-33
我是一个企业家,但我更是一个中国人!我有一颗中国心,只要祖国需要,我随时可以为我的国家和民族赴汤蹈火!——霍英东霍英东先生是香港的超级富豪、慈善家和社会活动家。然而,让人印象最深刻的并非他超人的商业头脑和巨额的财富,而是他对祖国的挚爱!在各种场合中,霍先生不止一次地告诉人们:"我是一个企业家,但我更是一个中国人!我有一颗中国心,只要祖国需要,我随时可以为我的国家和民族赴汤蹈火!"  相似文献   

10.
周恩来的一个特点是牺牲个人、维护组织,这个特点表现得非常明显。尼克松对他有一段评价。尼克松20世纪70年代初访问中国,与毛泽东、周恩来有过多次接触。尼克松说:"毛泽东是一团烈火,周恩来是一个控制火势的人。"周恩来在我们党内大量的组织协调工作的实质就是"高度聚焦"。我在这儿给大家举一个例子。长征之初,博古是中共中央负总责的人,长征之前毛泽东给博古写了一封信,他  相似文献   

11.
杨雄琨 《长白学刊》2008,(2):123-125
梁启超不仅是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思想家,同时也是一名出色的翻译家。他在翻译方面的成就,可以概括为:大声疾呼,倡导翻译;译介政治小说第一人;提出"翻译强国"的著名论点;确立译书"当首立三义;"主张由日文转译西文;通过译介倡导"小说界革命;对佛经的翻译与研究;阐述翻译文学对中国文学之影响。因此,他不愧是中国近代翻译文学的倡导者和先驱者。  相似文献   

12.
薛涌 《同舟共进》2008,(8):13-14
四年多前,笔者和国内一位知名经济学家共餐。他席间放言:"美国根本没有竞争力。再过几年中国企业会取代美国企业而征服世界。即使是大学,中国也很快能和美国平起平坐。"笔者当时觉得他不过是吐一时之快,但不久就陆续读到国内许多学者的类似言论,比如,"中国经济比美国更自由","美国的民主制度交易成本太高,不如中国有效率"等等。最近国内一位知名学者也描述道:中国学者曾对美国  相似文献   

13.
苏枫 《小康》2011,(4):58-60
在中国发展的日本演员矢野浩二或许可作为一个切口,从他身上,可以看到日本人所具有的忍耐、坚持等民族性格——当年有日本人骂他"卖国贼",有中国人骂他"日本鬼子"时,他静等时间证明一切;如今谈及日本地震,他说:"只要破釜沉舟,一切还来得及。"  相似文献   

14.
<正>朱启钤,从晚清到民国,曾担任内务总长、交通总长、国务总理。他在晚清创办了"京师警察",他第一个提出:"修旧如旧"他也是营造学社的创办者。为此耗尽家财。直至今日,中国古代建筑研究的主要成就和基本框架还是营造学社的成果。  相似文献   

15.
涂雪峰  谭英 《前沿》2006,(8):201-204
陶行知作为一个有改造近代中国远大抱负的教育家,他对近代中国的关注并不局限于教育领域,他对近代中国政治民主的发展也极为重视。他提出的民主政治主张是其为谋求中国社会改造而锁定的政治目标。他对民主政治的追求经历了由早期追求共和理想到抗战时期倾向于人民民主,再到抗战后努力争取新民主主义的民主政治这样一个发展过程。  相似文献   

16.
王天玺 《创造》2014,(2):34-37
正"支撑中国新社会长治久安最重要、最微妙也是最关键的支柱就是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力量的平衡。这是中国稳定的关键,也是理解中国独特的政治理念的关键。"——约翰·奈斯比特社会主义中国的"官制",整个设计都是为了选拔出为人民服务的政治家队伍。这种选拔,不是只限于选举那一天,而是贯穿到干部任职的全过程。干部选举任职之后,他除了完成本职工作,有关法规条例还要求他要学习和提高自己。除了平时自学,还要参加集体学习,定期到党校和行政学院深造。学习的宗旨只有一个,那就是要更好地为人民服务。杨善洲就是一个坚持终生为人民服务的好干部。毛泽东说过:"一个人做点好事并  相似文献   

17.
张弘 《小康》2008,(6):106-109
2008年4月29日凌晨1时12分,台湾著名作家柏杨因呼吸衰竭在新店耕莘医院逝世,享年89岁。一个直面中国人的缺点,对中国文化进行严厉批判,对国民劣根性进行猛烈抨击的知识分子,就这样溘然离世。他所留下的文字依然为世人所争议,他所发出的声音依然警醒着今天的中国人:我们是否丑陋?"酱缸文化"何时才能被彻底摒弃?  相似文献   

18.
12小时之内,香港卫视执行台长杨锦麟从一个"受害消费者"变成了"特权者"。11月16日,他网上自述在杭州打车"被宰",得到了网友的同情。但当晚,却因副市长向其道歉,网民立刻倒戈,批判他是"特权者"。事件发酵十天后,他首次接受专访,直面此事的网络声浪。"事件虽小,但我遭遇的所有声音,如实折射出当下中国社会的仇官心态。"杨锦麟对记者说。  相似文献   

19.
"如果沃尔玛是一个国家,他将是中国的第八大贸易伙伴,排在俄罗斯和英国的前面。"有媒体这样评价沃尔玛与中国的关系。在沃尔玛全球6000家供货商中,中国占80%,中国是沃尔玛最大的供货来源地,但受诸多因素的影响,沃尔玛在中国的采购量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20.
董佳 《北京观察》2014,(12):72-75
正从写小说到研究文物,失之东隅,收之桑榆,对沈从文个人而言,把坏事变好事,发挥主观能动性,在倒霉的时候也能做出成绩,可以说无所谓得失。对国家来说,失去一个作家,得到一个杰出的文物研究专家,也许也是划得来的。在中国现代文坛上,有一个人是以"乡下人"自居的姿态,怦然闯入中国现代文坛的。他的作品让那些留洋回来的文学教授跌破眼镜,并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一席之地。1961年美国著名学者夏志清在《中国现代小说史》中对其小说高度评价;1977年法国汉学家儒伯开列的四种中文必读书中,只有一本现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