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邓小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他有两次重要讲话与中国改革开放息息相关。一次是他于1978年12月13日在中央工作会闭幕式上作的题为《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重要讲话;一次是他于1992年1月18日到2月21日,在视察武昌、深圳、珠海、上海等地时的重要讲话,即南方谈话。如果没有第一次讲话,中国就不可能走上改革开放之路,如果没有第二次讲话,中国的改革开放就不可能推进到新的历史阶段。  相似文献   

2.
张白鹭 《黄埔》2009,(1):43-43
2008年11月1日,纪念洪水(阮山)将军诞辰100周年座谈会在京举行。洪水于1908年10月1日出生在河内,曾用名武之博、阮山。他在越南革命领袖胡志明指引下,16岁来到中国广州寻求真理,走上了革命道路。他是黄埔军校四期学生。在洪水将军48年短暂人生中,他在中国的土地上就战斗了27个春秋,为中国革命奉献了自己的青春、才华,中国人民给予了他崇高的荣誉,授予他共和国开国将军军衔和3枚一级勋章。  相似文献   

3.
邓稼先是中国核武器研究的奠基人,"中国原子弹之父"、"两弹元勋"等多项耀眼的光环为一身的科学家。在光环背后,邓稼先却是不喜欢张扬、默默无闻的人,最终他受核辐射,走完62年不断追求之路。他是一个将整个身心奉献于自己事业的人,因此,他赢得人们的崇敬;他更是一个成就丰功伟绩的人,使人们由衷地钦佩和敬仰。  相似文献   

4.
王兴华 《前沿》2004,(6):26-32
作为一代伟人 ,毛泽东为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做出了巨大贡献 ,立下了不朽功勋。是他带领中国人民站立起来 ,实现了人民的解放 ;是他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 ,使中华民族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 ;是他引导中国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 ,为国家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值此毛泽东诞辰110周年之际 ,本文从历史的角度回顾、总结了毛泽东的历史功绩 ,以为纪念。  相似文献   

5.
他是一位美国黑人歌唱家,却在全世界用中英文演唱中国的《义勇军进行曲》;他没有来过中国,却与中国众多艺术家及民主战士有着同志般的情谊。4月9日,由中国朱庆龄基金会研究中心、中国国际友人研究会主办的保罗·罗伯逊(Paul Robeson)诞辰110周年纪念活动,在北京宋庆龄故居举行。保罗·罗伯逊毕生致力于争取民权和公共事业。他1923年毕业于  相似文献   

6.
《小康》2017,(36)
正《汇率的博弈》一书的作者管涛,是我多年的同事和朋友,他长期从事外汇管理政策的研究和制定,在人民币汇率和国际收支领域有着很深的造诣。他在2015年离开政府部门加入中国金融四十人论坛(CF40),成为CF40智库的专职高级研究员。虽然工作岗位变了,但我知道他醉心于政策研究、报效国家的情怀并没有变。中国的宏观经济、货币政策尤其是汇率政策仍然是他的主要研究方向。这  相似文献   

7.
应我会邀请,俄罗斯中国友好协会主席齐赫文斯基院士于1998年3月访问北京。 齐赫文斯基是俄罗斯科学院院士,著名历史学家和汉学家。他精通中国近现代史,著述颇丰。抗日战争期间和新中国成立前后,他曾长期在华工作,先后担任苏联驻北平总领事和驻华临时代办。他是原苏中友协创始人之一,  相似文献   

8.
最早知道石新荣是通过他在2009年《中国残疾人》杂志第二期的卷首语。那时正逢《中国残疾人》杂志创刊20周年,编辑部约他写了一篇卷首语,标题是《跳出圈子》。他说他曾经给自己画了很多圈,把自己禁锢在圈子里,把快乐拒之于圈子之外。  相似文献   

9.
他是中国公安战线一级英模、中国十大杰出民警、中国“五一”奖章获得者,他毕业于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就读于东北财经大学、美国加州大学工商管理硕士研究生班、上海复旦大学、香港大学中国青年高级管理人才研修班,他是国际颅面鉴定协会副主席,北京大学法学院刑法所兼职研究员,中国刑警学院等中国七所院校的兼职教授,博士、硕士研究生导师,乌克兰等国外五所院校的客座教授,他主编出版了《痕迹检验与侦查破案》等著作,主持了33项国际、国家和省部级科研课题,研究领域涉及组织犯罪、暴力犯罪、犯罪心理分析,现场心理痕迹以及法医、人类学等多学科——他就是锦州市副市长兼公安局长王立军。  相似文献   

10.
李光泉 《求索》2008,(1):217-219
张之洞是近代中国洋务运动的领袖人物,其经济思想在《劝学篇》中有着直接的体现。张之洞处于近代中国的转型期:他崇尚西方科学技术,提倡近代工业,强调工农商的协调发展等,颇具改革精神;但他又忠实于传统,推崇“中学为体,西学为用”的理论模式,具有其自身的缺陷;他所做的贡献是绝不仅限于他曾督署的区域,更对整个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和经济布局产生重大影响。  相似文献   

11.
金岳霖(1896——1984)是中国现代哲学家、逻辑学家、国际知名学者。湖南长沙人。曾任清华大学教授、哲学系主任和文学院院长、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和系主任,中国社会科学院哲学研究所研究员和副所长。195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他一生写了《逻辑》(1935年版)、《论道》(1940年版)、《知识论》(1948年完稿、1983年出版)三部著作,主编了《形式逻辑》(1979年版)教材。还在国内外发表了几十篇颇有影响的学术论文。他把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相结合,应用逻辑分析方法于哲学研究之中,建立了自己独特的哲学体系。他是中国现代在国际上最有影响的几位哲学家之一。他还是最早把现代逻辑系统介绍到中国来的主要人物。总之,他为中国现代哲学和逻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  相似文献   

12.
今年是严复诞辰150周年。严复,近代著名的思想家、翻译家。他在阅读、引进、宣传西方著作的过程中,经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尤其是经过与中国传统思想比较之后,逐步形成自己思维的内涵和特征。中国近现代学术肇始于严复翻译西方的学术名著,19世纪末,他翻译了赫胥黎的《天演论》,向中国人介绍了进化学说,使中国学术界的观念发生了革命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3.
新加坡国立大学经济与统计系主任林崇椰教授于今年四月,来北京参加「第三世界国家发展战略国际讨论会」。他说,这是他的第二次中国之行。头一次来中国是在一九七九年。当时他与十四个年轻人来到北京,看到马路上除了卡车和公共汽车,很少有小汽车;人们的穿著很单调,除了蓝的便是灰的。尽管他是典型的中国血统,但在北京人的眼中却被视为「外国人」,连拿出相机拍照,都引来许多人围观。他那次还到过苏州、杭州和广州,发现那儿都一样。「而现在,」他把手一挥兴奋地说,「情况变了:马路上到处可见豪华小汽车  相似文献   

14.
"文化是什么?归根结底文化是指导一个民族行动和内心的东西。有了钱,内心没有一种高尚的东西,只可能是富而不是强。既然我们要建成一个文明、富强、民主、和谐的国家,只谈钱,不谈心,即使富了,也不可能保持下去。"这是记者日前在中国文化院采访集中国政治家、教育家、语言文字学家、文化活动家于一身,对当代世界产生一定影响的卓越人士许嘉璐时他所说的一番话。10年前记者在采访许嘉璐副委员长时,对他的平易近人、思维敏捷、谈吐幽默、知识渊博印象颇深。与称呼他许委员长相比,他更愿意  相似文献   

15.
他是一位成功的银行家,但他的成功远不局限于金融业。他长期致力于香港回归和繁荣稳定,为关心和支持国家大业而奔走呼号辗转大半生。 庄世平,现任全国侨联副主席、中华海外联谊会副会长、香港南洋商业银行名誉董事长、中国银行常务董事等职。 庄世平于北平中国大学毕业后,辗转奔波于泰国、老挝、香港及大陆各地,积极参与组织抗日救国活动,先后创办“他曲公学”、“合盛商行”、“德泰公司”  相似文献   

16.
费孝通先生是一位关心社会、注重调查的社会学家。早在三十年代,他就走出书斋,以天下为己任,以救国救民为抱负,从事中国农村调查,找寻解决中国社会特别是农村社会经济发展的道路。半个多世纪里,他置个人毁誉荣辱于度外,一有机会就深入了解中国各地不同类型的农村,寻求适合中国  相似文献   

17.
在中国近现代史上,辜鸿铭是一位奇特人物。他早年在许多西方国家游历,西方文化滥熟于胸,后来却以全盘否定西方文化、极力维护中国传统纲常著名。民国都十年了,他还留着辫子,穿着中式大褂在北大授课,这就使他的“遗老”身份愈加突出了。  相似文献   

18.
大河彼岸     
1960年,一位美国人踏上了中国的土地。他就是埃德加·斯诺。他曾经于1936年在中国陕北之行后写成了震动世界的《西行漫记》一书,对报道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中国革命根据地的真相,展示中国革命未来和希望所在,起了不可磨灭的作用。而在新中国成立初始,斯诺便希望到中国看看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中国社会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中国著名的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最近在谈西部人文资源的价值、保护和利用问题时提到:他发现中国的艺术和西方的艺术,有很大的不同点,就是中国艺术里面有玉器,而西方没有。他说:“玉器不仅是一门艺术,也代表了一种文化观念。”费老提出的这个课题,值得引起重视和探索。这里就个人所知,提出一些看法,以就教于学者专家。  相似文献   

20.
吴敬琏是我国当代著名的经济学家。改革开放之初,由于他力主发展市场经济而被称为“吴市场”。其后,他对中国改革开放发展中的许多重大问题提出了自己的见解,中央电视台于2000年和2001年连续两年评吴敬琏为“中国经济年度人物”之一(唯一的经济学家)。吴敬琏之所以受到大家的关注和欢迎,除了他揭示真理的理论力量之外,他在学术研究中表现出的人文关怀,特别是对百姓利益的维护、对弱势群体的关心不能不是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