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执法检查是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甩以保证法律法规得到正确实施的重要手段,现已成为各级人大开展法律监督的重要形式。有的地方人大常委会还制定了关于执法检查方面的地方性法规。尽管如此,执法检查工作还有待于进一步规范和完善。譬如,一些地方人大将专门委员会作为执法检查的主体,就值得商榷。  相似文献   

2.
实现依法治国,执法是关键,只有将制定出来的法律、法规贯彻到社会生活中的各个方面,才能实现法的真正价值。执法检查作为法律监督的一种方法,已经成为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法律监督职权的一种重要方式。因此,改进和完善执法检查工作,提高执法检查的实效,成为摆在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面前的一个重要课题。笔者认为,执法检查工作还需从以下几个方面予以加强:  相似文献   

3.
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组织人大代表监督执法主体严格执行法律,防止执法者恣意和专断的重要手段。同时,也可以通过检查去发现法律本身是否存在疏漏。但一些地方的执法检查总给人一种“变味”的感觉:  相似文献   

4.
庞清涛 《云南人大》2008,(12):42-42
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搞好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地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注意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5.
执法检查是地方各级人大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的重要手段和途径,是人大加强法律监督、确保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正确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从实践情况来看,一些地方人大常委会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还存在着"四不"现象,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检查准备不充分。首先是执法检查计划较笼统,针对性不强,不论何种法律执法检查计划往往千篇一律,大同小异,有的甚至让被检查单位安排执法检查计划;其次是执法检查组成人员不专业,检查组成员大多缺乏法律专业知识和执法经验,对  相似文献   

6.
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搞好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地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注意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7.
执法检查是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法律监督、促进公正执法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如何搞好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需要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一些地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的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并注意加以克服。  相似文献   

8.
地方人大开展执法检查,是加强法律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有些地方在检查的范围及内容上尚存有不足之处,给实施法律监督留下“空白点”。为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执法检查须克服“五多五少”:  相似文献   

9.
地方人大开展执法检查是加强法律监督的一种有效方式。然而有些地方在检查的范围及内容上尚存不足之处,给实施法律监督留下“空白点”。为较好地解决这一问题,笔者认为,执法检查须克服“五多五少”:  相似文献   

10.
<正>执法检查是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一项经常性工作,是人大加强法律监督、推进宪法和法律在本地区正确贯彻实施的重要手段和有效途径。但是,目前地方人大开展执法检查工作还存在着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执法检查工作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一是执法检查的对象应是执法部门、执法人员及执法部门的  相似文献   

11.
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为保证宪法、法律的贯彻实施,根据法律要求,在实践中探索出来的一种监督形式,也是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一项经常性工作。监督法在认真总结经验的基础上,设专章对执法检查作了规范化、程序化的规定,这对促进执法检查工作,增强执法检查实效,保证法律、法规的正确实施,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关于地方人大开展集中执法检查的一些思考□苏国虎侯玺堂执法检查,是人大实施法律监督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法制建设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一大创举。纵观近几年地方人大开展执法检查的情况,其积极效果是显而易见的,必须充分肯定。但是,存在的问题也不...  相似文献   

13.
人大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监督“一府两院”正确贯彻实施法律、法规的重要手段。但是,在具体工作中,不少同志对人大执法检查存在模糊认识,认为人大对“一府两院”进行执法检查就是“找茬子”,也有人认为执法检查就要“多掰刺,少栽花”。笔者认为,这两种说法都是对执法检查的片面认识,没有全面理解执法检查的真正内涵。  相似文献   

14.
人大执法检查中存在的矛盾和问题□李秋生人大开展的执法检查,是国家权力机关实行法律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从多年实践经验看,它对促进法律的有效实施起到很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也要看到,人大的执法检查还有不够规范的地方,还存在不少矛盾和问题,还须不断改进和完善...  相似文献   

15.
执法检查是人大常委会的法定监督形式,是人大推动法律有效实施、推进法治国家建设的重要抓手。包括2019年的6次执法检查在内,至2019年底,全国人大常委会已组织开展147次执法检查。在执法检查方式方法上,本届全国人大常委会更是不断探索、频频创新:首次引入第三方评估、加大暗访暗查力度、推进法律知识问卷调查常态化等,无不彰显出全国人大常委会发挥法律监督作用、让法律落地生威的坚定决心、进取精神和务实作风。  相似文献   

16.
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常委会目前最基本、最常用的监督手段之一。由于这一监督形式法律没有明确规定,各地都是在实践中摸索,在摸索中完善,认识上分歧较多,具体做法不够规范,存在不少问题。因此,有必要进行认真的反思,以便进一步完善执法检查工作,不断提高执法检查的...  相似文献   

17.
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实施有效法律监督的一项经常性的工作和有效形式。能不能做好执法检查工作直接关系到地方权力机关的威信,也事关全体公民能否得到法律有效的保护。本文就如何开展执法检查工作做一探讨。为便于下文的论述,在此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指执法检查是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在某一阶段对某一部门法的执法或司法情况进行的集中式检查,而不是人大及其常委会日常工作意义上的执法检查。一、执法检查的内容与形式。现实中,地方人大常委会在执法检查的内容选择上不同程度地存在着或贪大求全,或围绕上级人大常委会执法检查的内容…  相似文献   

18.
陈学平 《中国人大》2010,(10):44-44
监督法颁布后,黑龙江省伊春市人大常委会及时转换执法检查主体,由过去执行机关实施执法检查,改由常委会组织执法检查,明确法律监督主体地位。对个案监督和述职评议两个工作文件依法作出废止的决定,先后对常委会议事规则和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进行修改完善;  相似文献   

19.
一、把执法检查放在人大监督工作的重要地位首先,执法检查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重要工作。宪法和地方组织法规定,地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职权,就是"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法律这一规定,明确了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制国家中的重要任务。完成这一任务,要做许多艰巨的工作,而有计划有重点地开展执法检查,是重要工作之一。通过执法检查,可以推进法律的学习、宣传,普及法律知识,增强法制观念;可以总结贯彻实施法律的经验教训,改进执法工作;可以检查发现违法行为,  相似文献   

20.
法律法规一般有两种含义,一是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概括总称;二是除上述内容外,还包括国务院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及规范性文件。人大系统常用的法律法规称谓,是指上述第一种含义。法律法规实施情况的检查,即执法检查,是伴随民主法治建设进程,由地方人大常委会积极探索、不断深化,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肯定支持、趋于完善的监督形式,具有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的双重属性。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各级人民代表人会常务委员会监督法》(以下简称《监督法》)的颁布实施,执法检查已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监督制度的重要组成郜份,成为各级人大常委会行使监督职权的重要方式和经常性工作,被广大人民群众所熟悉、关注和支持,并取得了明显效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