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司法》2008,(6):2-2
无论从破坏性,还是从波及范围来说,四川汶川地震都是建国以来最大的,超过了唐山大地震。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必须举全国之力,以救人为核心,克服重重困难,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2.
2006年7月28日,是唐山大地震30周年纪念日。今天,我们纪念唐山抗震救灾30周年,是因为不应忘记曾经的苦痛,是因为必须告慰罹难的亡灵,还因为在唐山抗震、重建、振兴的过程中,蕴含着太多值得我们珍视的宝贵经验和有益启示,特别是因为唐山人在抗震救灾过程中孕育出的抗震精神,不仅是唐山崛起之魂,更是民族之魂,需要我们永远牢记和发扬。人们永远不会忘记30年前的那个7月28日,凌晨3时42分53秒,坐标——东经118.2°、北纬39.6°,天空电闪雷鸣,一场突如其来的7.8级大地震,顷刻之间把百年唐山夷为平地。242769人丧生,164841人伤残,7200多个家庭消失…  相似文献   

3.
无论从破坏性,还是从波及范围来说,四川汶川地震都是建国以来最大的,超过了唐山大地震.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必须举全国之力,以救人为核心,克服重重困难,把抗震救灾工作进行到底.  相似文献   

4.
杨团 《中国法律》2008,(4):14-15,69-70
汶川大地震是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受创最深的自然灾害.它同时唤起了全体中国人万众同心、共担灾难的民族精神.凸现了一个人人自愿担当公民责任、自发抗震救灾的公民社会。从唐山大地震到汶川大地震,32年后抗震中公开透明的政府、担当责任的公民、举国哀悼的国殇日,都昭显了精神上和物质上都真正进步了的中国.使这两次大地震成为时代进步的地标。  相似文献   

5.
长城 《检察风云》2003,(15):52-54
谨以此文纪念唐山地震27周年 这是一个延续了27年的感人肺腑的故事。故事发生在北京军区某部原政委吴兰恩夫妇和唐山大地震中幸存下来的孤儿党育苗之间,它向人们诉说了——清晨,在唐山市那片地震残留下来的废墟上,一个女人从口袋里掏出一封信,喃喃念道:“远在天堂的爸爸、妈妈,当年那个地动山摇、房屋倒塌的灾难降临时,我还未满周岁。以前向你们诉说的都是我的委屈和痛苦,可今天我却要告诉你们一件天大的喜事,我在今天的爸爸、妈妈的关怀教育下,不但长大成人,我还有了自己的小家,也有了一个男孩……”站在女人身后的那位身材魁梧的上校军…  相似文献   

6.
2014年8月3日,云南省昭通市鲁甸县发生了6.5级地震。顷刻间,房屋倒塌,人员伤亡。闻汛后,远在下里之外的78岁的原衡水冀州职工医院院长吴殿华再也坐不住了。他带领志愿者小分队,拿起准备好的外科抢救常规药品和简单器械,转道北京直飞云南,第一时间赶赴地震灾区。吴殿华是全国抗震救灾模范、全国劳动模范、全国道德模范提名奖。建国以来,从1966年邢台地震到唐山、汶川、玉树、雅安的抗震救灾,甘肃泥石流地质灾害、内蒙古极寒天气、河北涞水暴雨等灾害发生时,吴殿华总是在第一时间赶赴灾区抢救伤病员。  相似文献   

7.
《中国司法》2008,(6):3-3
今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里氏8.0级强震,汶川大地震震级之高、破坏之大、波及之广、营救之难,均超过了唐山大地震。面对这场特大地震灾害,全党全军全国人民紧密团结起来,众志成城、抗震救灾。在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气壮山河的生死营救,感天动地的举国驰援,爱心涌动的无私奉献,激发了中国人民和衷共济、万众一心的民族精神,  相似文献   

8.
张由涛 《中国监察》2008,(14):40-45
“临难不顾生,身死魂飞扬”。在这场感天动地、气壮山河的抗震救灾斗争中,无论是抢通生命线,敢于担当、成功化解悬湖危机的王道明;还是冒死抢救学生,只身奋战在抗震救灾第一线的“铁铸书记”黄光明;还是身患胰腺癌,不顾个人病痛,仍积极投身于抗震救灾之中的滕勇,灾区纪检监察干部在灾难面前表现出来的这种坚强党性和过硬作风,不但为我们树立了学习的榜样,更激励着我们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恪尽职守,为夺取抗震救灾的全面胜利作出新的更大贡献。  相似文献   

9.
青海玉树地震发生以来,抢险救灾迅速有效,恢复重建开局良好,抗震救灾斗争取得了阶段性重大胜利。同时,抗震救灾监督检查工作扎实推进,中央抗震救灾决策部署落实和资金物资管理使用情况总体良好,没有发现重大违规违纪问题。  相似文献   

10.
王洋 《中国公证》2008,(1):51-54
从哈尔滨回北京的路上。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为这篇文章开头。写一个公证处竞不知从何说起。后来想想,就从主任杨忠义说起吧。为什么?因为当年组建动力公证处最艰难的时期.只有老杨一个人,一个名副其实的先杆司令。我发现,写老杨就是写当年的动力公证处,写当年的动力公证处就没法不去写老杨。用老杨自己的话说:“当年的动力公证处,房无一间,地无一拢。只有我先杆司令一名。”  相似文献   

11.
周潇 《中国监察》2008,(20):25-25
水利部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的指示精神,全面部署对抗震救灾水利资金物资的监督检查工作。及时成立了水利部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及办公室,并要求受灾地区各级水利部门都成立相应的工作机构,形成水利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工作体系。  相似文献   

12.
电话举报揪出一贪院长“5.12”汶川大地震发生后,灾区广大干部群众发扬万众一心、不屈不挠、友爱互助、自强不息的抗震救灾精神,积极投入到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工作中,涌现出了一大批可歌可泣的英雄模范。但是,在大灾面前,虽有大爱,却也总有那么极个别的想趁机发“国难”财的龌龊小人。为严肃抗震救灾纪律,尽快恢复生产、重建家园,从中央到省、市、县都层层制定了诸多纪律规定和制度规定,加强了对抗震救灾款物的管理和使用。  相似文献   

13.
陈英凤 《江淮法治》2010,(17):38-38
据说,某地为推广抗震救灾歌曲、弘扬抗震救灾精神以及表达本地人民对援建的感恩之情,将本地所有手机、座机、大灵通和小灵通用户的彩铃和炫铃音陆续更换为指定的抗震救灾曲目。伟大的抗震救灾精神该不该弘扬?该!人民对援建的感恩之情该不该表达?该!但是,弘扬抗震救灾精神和表达感恩之情,却不该以强制更换用户的彩铃和炫铃音的方式进行。因为“我的彩铃谁做主”不仅关乎法治社会下政府权力的边界,更关系个人权利的保护与私人空间的自治。  相似文献   

14.
7年前,我曾赴安徽女子监狱采访,在那里,我真实记录了几位女犯的改造经历,以及监狱民警对犯人改造所付出的一腔热血。2010年3月,我又在这春风微拂的季节再次来到女监采访。多年过去了,当年我采访的女犯有的已经走出大墙,开始了新的生活;有的已多次获得减刑,在这特殊的学校里忏悔心灵,洗刷人生。当年我采访的监狱民警,她们的工作都有了这样或那样的变化,但不变的是她们的情怀,她们的奉献精神,她们的淡定与笃信。  相似文献   

15.
王一婷 《江淮法治》2012,(13):58-58
今年是外公马长炎诞辰100周年的日子。虽然外公已经离开我十几年了,但我始终深深地怀念着我那可亲可敬的外公。当年由于我的父母都在部队工作,母亲生下我一个月后便回到了部队,可以说,我小时候是在外公外婆身边长大的。特别是外公那伟岸的形象.至今仍伫立我的面前,永远无法忘怀。  相似文献   

16.
李晓珍 《中国监察》2008,(14):17-17
6月30日,在抗震救灾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代表座谈会上,胡锦涛总书记指出,万众一心、众志成城、不畏艰险、百折不挠、以人为本、尊重科学的伟大抗震救灾精神,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精神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我们党和军队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是中华民族精神在当代中国的集中体现和新的发展。这是对抗震救灾精神科学内涵和重大意义的精辟揭示,也是对四川汶川大地震以来全国抗震救灾伟大实践的深刻总结。  相似文献   

17.
《中国监察》2010,(9):9-10
中央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各成员单位,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纪委、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督检查领导小组: 2010年4月14日青海玉树发生强烈地震后,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高度重视,对抗震救灾工作迅速作出部署,实施了坚强有力的领导。4月17日,胡锦涛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全面部署了当前青海玉树抗震救灾工作,强调必须以更加顽强的精神、更加迅速的行动、更加科学的方法,克服一切艰难险阻,坚决做好抗震救灾各项工作。加强监督检查,是抗震救灾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抗震救灾工作健康顺利进行的重要保证。  相似文献   

18.
《中国律师》2008,(6):2-2
5月12日的汶川大地震不仅使四川省遭受了灾难性的影响,还严重波及到陕西、甘肃等省。地震发生以后,党和国家领导人立即作出抗震救灾的部署,全国人民纷纷向灾区伸出援手,或捐款捐物,或直接参与抗震救灾工作。地震发生后,全国律师表现出了强烈的社会责任感,积极捐款捐物,参加志愿队伍,援助灾区。  相似文献   

19.
2008年是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极不平凡的一年,在抗震救灾、恢复重建的特殊考验下。在国际金融危机带给县域经济发展的巨大压力下,国土资源工作任务十分繁重.压力非常大。全局上下在局党委的坚强领导下,众志成城,克服重重困难,不但取得了抗震救灾的重大胜利,而且我县国土资源管理工作.在积极主动服务保灾后重建.统筹协调促科学发展,严格规范管理,坚守红线等方面,都取得了突出成绩,得到了县委、政府和上级国土部门的充分肯定。  相似文献   

20.
高层动态     
贺国强出席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汇报会经中央同意,抗震救灾资金物资监管工作汇报会5月28日在京召开。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中央纪委书记贺国强在会上指出,四川汶川等地发生特大地震灾害后,投入和捐赠的抗震救灾资金物资数量之大,来源之广,都是空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