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中国共产党在90年奋斗历程中经历了三次历史性伟大转变,即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2.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博士生导师高新民认为,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有以下几点新要求和新说法:一、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表述更全面。如:“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3.
金灿荣  刘冰若 《前线》2020,(1):15-19
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是成功的,为我国建设发展创造了良好外部条件。外交事业开拓进取、攻坚克难,为维护国家独立、主权和尊严披荆斩棘,为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事业保驾护航,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接续奋斗,服务于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复兴进程,实现了从巩固独立、融入世界到引领时代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4.
<正>我党成立以来实现的三大历史性转变是: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相似文献   

5.
郭益海 《实事求是》2023,(3):98-105
中华民族是多民族在长期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进程中形成的稳定的共同体。正确认识和把握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从逻辑架构上来看,是深刻把握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内涵的前提和基础;从增强认同角度来看,有助于增强各民族对中华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和自豪感;从维护国家安全角度来看,是维护国家安全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纵观中华民族共同体的历史演进,中华民族在近代经历了由自在到自觉的第一次历史性飞跃;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自觉到自强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面向未来,正是基于新中国成立以来七十余年的不懈努力,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障、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  相似文献   

6.
正改革开放是中国的自主选择,是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40年来,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对外开放,改革开放所带来的历史性突破,开创了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文明全面发展的崭新局面。今天,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第一大工业国、第一大货物贸易国、第一大外汇储备国;7亿多贫困人口成功脱贫,占同  相似文献   

7.
储波  巴特尔 《实践》2008,(11):5-7
改革开放开启了内蒙古繁荣发展的新纪元.在不断解放思想、推进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内蒙古实现了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内蒙古大地焕发出无限生机与活力.  相似文献   

8.
曾培炎 《求是》2012,(11):10-14
今年是我们党确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目标20周年。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成功地实现了从计划经济体制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历史性转变。回顾总结实行市场取向改革的伟大历程、辉煌成就和宝贵经验,对于我们站在新的起点上,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促进科学发展,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9.
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各族人民不懈奋斗90年,使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变.实现这三大历史性转变,集中体现了建党90年来所取得的巨大成就;适应三大历史性转变,集中反映了加强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挑战.  相似文献   

10.
信息之窗     
中国发展十大跨越国家权威部门的统计数据表明,13年来,中国的经济实力、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跃上新台阶,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度提高,中华民族千百年来丰衣足食的梦想成真,实现了由温饱到总体上达到小康的伟大跨越。一、经济总量从世界第10位跃升至第6位,生产力发展实现新跨越。二、人民生活从“温饱”跨入“小康”,中华民族的世代梦想成真。三、国内市场出现从“卖方市场”到“买方市场”的标志性转变,短缺时代基本结束。四、经济体制改革实现重大突破,初步完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历史性转轨。五、外贸总量从第16位升…  相似文献   

11.
贺新元 《前线》2022,(9):52-55
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了不可逆转的历史进程。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历史进程的速度及其实现程度起着决定性作用的八大优势,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一百多年来的接续奋斗中越来越明显,形成了推进中华民族走向伟大复兴的强大历史合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进入到历史性大跨越阶段。  相似文献   

12.
张男 《学习月刊》2011,(22):30-30
90年来,党领导中华民族实现了三大历史性转变。与此同时,党自身也由一个主要领导武装斗争的"革命党",转变为一个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改革开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执政党"。在中华民族和党自身的历史性转变中,党的建设高举马克思主义科学化的旗帜,艰辛探索、不懈努力,创造了弥足珍贵的历史经验。  相似文献   

13.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我国经济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必由之路,是一项前无古人的伟大创举。在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更是一个全新的问题,需要进行多方面艰苦、深入的探索。一、关于向市场经济转变时期精神文明建设的直要性与艰巨性从现在起到21世纪初,是我国社会改革和发展的一个关键性历史时期,是中华民族自盛唐以来千年一遇的大振兴时期。党中央制定了跨世纪的宏伟蓝图,为了实现这一伟大的目标,关键在于实现经济体制从传统计划经济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转变、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到集约型的转变。这两…  相似文献   

14.
30多年前,从我国农村起步的改革开放伟大实践,使我国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全国人民实现了从解决温保到总体小康,再逐渐迈向全面小康社会的历史性飞越。但与此同时,我国的“三农”的问题和矛盾还非常突出,彻底解决“三农”问题依然任重而道远。要解决“三农”问题,必须以完善科学的体制机制作保证。  相似文献   

15.
今年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30周年。30年来,天津市始终坚持改革开放,把中央精神与天津实际紧密结合起来,与时俱进地提出和实施符合时代要求、符合群众愿望的奋斗目标和工作思路,成功实现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从封闭半封闭到全方位开放的历史性转折,谱写出辉煌篇章。一个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的新天津崛起在渤海之滨。  相似文献   

16.
一、实现现代化是全中国人民肩负的伟大历史使命现代化是一个历史性、世界性概念。它主要是指近代以来,经济文化落后国家在经济和技术上赶上世界先进水平的历史过程。因而,实现现代化就成为一个多世纪以来历史性、世界性的发展潮流。我们中华民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五千...  相似文献   

17.
一2021年,无论对于中国还是世界,都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年。这是中国人民昂首阔步、勇往直前,创造历史之变的一年。我们隆重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一百年来,党领导人民绘就了人类发展史上波澜壮阔的壮美画卷,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  相似文献   

18.
十一届三中全会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的历史新时期。在改革开放三十年时间里,党带领人民进行了新的伟大革命,解放、发展了生产力,使社会主义中国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变化。事实证明,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世界上进行改革的国家不少,  相似文献   

19.
正一、中国梦体现了历史性与现实性的统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准确表达了当今每一个中华儿女的共同期盼,而且也深深反映了中华民族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中国梦是历史的,也是现实的,是历史性与现实性的辩证统一。从历史的角度来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不仅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而且也是对中华民族先人们不懈追求进步的光荣传统的继承和发展,具有深厚的历史渊源。  相似文献   

20.
1.对党所处的历史方位的表述更全面。如:"我国相继实现了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做主新社会的历史性转变,从新民主主义革命到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历史性转变,从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到充满活力的社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