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文以《道德与立法原理导论》这样一部经典著作的分析理路为线索,讨论了边沁功利主义的两重面向:个人与社会。在考察了国内诸多学者的相关观点的基础上,着重梳理了以下三个重要问题:两者之间的“始源问题”、“和谐问题”和“个人行动的指引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我们的观点。  相似文献   

2.
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共同实现的社会资本视角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黎珍 《求索》2007,(6):147-149
社会资本理论的兴起有助于解决个人权利与公共利益何者优先的问题。一个社会的社会资本越丰厚,公民拥有大量的信任与互惠规范自觉并自愿地服务于公共利益,促进社会平等;而此社会的公民自律性也越强,有利于保障公民自由。同时,作为社会资本核心的信任能促进社会合作,实现公共利益。  相似文献   

3.
如何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郝鸿军 《长白学刊》2008,(5):155-155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需要协调各方的利益关系,特别是协调好社会整体利益与个人利益的关系。如果用政治哲学的范畴来表述,就是协调好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关系。关于如何协调这种关系,存在两种截然不同的主张:一种是坚持个人权利本位,不能以公共利益的名义侵犯个人权利;另一种是坚持公共利益本位,为了公共利益可以牺牲个人权利。在西方,这两种主张各自已有相对成熟的理论体系。本文旨在通过分析西方政治哲学理论的得失,寻找协调公共利益与个人权利的理论进路。  相似文献   

4.
在“地方法治”与“法治××”的提法逐渐成为官方和学界的时髦话语之际,围绕“地方法治”概念正当与否的分歧亦日益显现。在理论上,我们可以从社会学、宪法学、政治学以及制度经济学等多个维度论证“地方法治”的正当性基础;而在实践上,“地方法治”的提出更能够激励制度创新。与此同时,“地方法治”的提法始终位于“法治统一性”理念的涵摄之下,只要全面把握其内涵,便不会有造成所谓“法治割据”之虞。在论证“地方法治”的正当性问题时,实际充斥着两个悖论,这两个悖论的解决是在实现法治目标设定之下的一个利益衡量过程。  相似文献   

5.
政府改革运动的全球化趋势,掀起了政府创新的热潮,地方政府创新也成为全球政府改革运动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执政党和政府而言,政治正当性直接关系到政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而不同类型的政府创新(以及创新能力的高低和创新效果的强弱)在不同程度上对政治正当性产生着不同的影响。由此,考察中美两国地方政府不同领域的创新活动对增强政治正当性效果的异同,有益于执政党和政府择优而从,以增强政权的稳定性和可持续性。  相似文献   

6.
孙山 《求索》2010,(7):134-136
正当性问题是知识产权制度存在和发展所必须直面的问题。洛克的劳动财产权说一直是最有影响力的正当性解说,以往的研究大都将该学说与智力成果权说割裂开来,认为该学说的不足之处可以通过部分修正加以解决。实际上,洛克的劳动财产权说在解读知识产权制度正当性时有内在的不可消解的逻辑矛盾,由该理论衍生的智力成果权说对于知识产权制度的构建及实践活动也没有指导意义,劳动财产权说不能对制度的现状作出合理的解释,更不能为制度的改进指明方向,所以必然要被超越。  相似文献   

7.
唐健飞 《湖湘论坛》2007,20(3):8-10
人权的诞生在本质上是一种道德评判标准的诞生,是人们对现实世界不满又饱含理想追求的价值符号话语,人权的存在只是作为一种价值标准的话语事实存在,它不是制度事实.西方传统对于人权的正当性论证都有其无法克服的逻辑基础困惑.人权的正当性只有在具体社会历史境域中才能证成,论证路径必须完成从理性逻辑到历史境域、从事实人权到人权信仰、从绝对人权到相对人权的转向.  相似文献   

8.
《湖北社会科学》2016,(4):40-45
关于财产与政治关系的争论由来已久。这不仅是一个理论问题,更是一个现实政治问题。亚里士多德认为政治是人与人直接互动的世界,并不需要将财产问题带入政治世界。盖尤斯则将世界划分成人、事物与行动的世界,人通过与事物的关系进而与他人发生法律意义上的互动。而在洛克的观念中,自然理性赋予人发展与事物的关系的权利进而与世界发生互动,当自然状态下的发展导致不便时,人们便同意进入政治的与法律的社会以更好地保护个人财产。一方面可以说,政治变得次要于财产的社会史,但另一方面正是政治社会的存在才使得财产更有保障。洛克的这一思想开启了近代以来众多争论的端绪。  相似文献   

9.
自从权利概念在现代出现以后,个人权利就在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中占据重要地位,比如健康权。健康权作为个人权利首先是人的道德权利,然后被法律所承认和创造而成为法律权利,前者是其得以成立的根据,后者则是其得以实施的条件,因而在个人生命价值的实现过程中具有至关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自治在政治哲学和政治实践中都具有重要的价值,其在本质上追求免于无端干预而自主行动的权利。由于自治主体的本位主义行为倾向和自治能力的不足,对自治行为施以正当的控制便成为必要。西方政治哲学主要通过三种途径对控制的正当性予以证明:控制源于承诺和同意;控制源于因控制而获取的利益;控制源于自然正义。马克思恩格斯认为控制是人类在社会性的实践活动中所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交往方式,是人的社会性本质使然,所以具有正当性。当然,控制只有在一定的边界内才称得上正当,在实施控制时需遵循避害原则、法治原则和救济原则。  相似文献   

11.
自由主义者和社群主义者围绕着美国新品德教育的论争隐含着一个人们对于学校道德教育正当性的重要质疑,即学校应该教授道德价值吗?对这一问题的质疑引发了学校道德教育正当性危机。学校道德教育正当性危机的出现源于现代社会的异质性及其对个体自主性的尊重。尽管学校道德教育正当性的基础由"外在的客观基础"逐渐走向"内在的主观依据",但作为保存和传递社会道德规范的场所,学校应当也必须进行道德教育。  相似文献   

12.
肖小芳 《求索》2010,(9):103-105
从道德与法律关系视角出发,德沃金对法律正当性的论证遵循着从本体层面深入实践层面进行铺陈的脉络。其论证模式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也存在着理论缺失。  相似文献   

13.
2013年1月1日正式实施的刑事诉讼法确立的技术侦查措施,是立法者诉讼理念的转变,将技术侦查措施的授权从普通法律提升到国家基本程序法的高度,有利于技术侦查规范化和法治化,对于刑事诉讼能够充分发挥打击犯罪与保障人权作用,具有重大进步意义。但囿于现阶段立法的不健全不完善,技术侦查措施在司法实践中亦将难施拳脚。文章将在对技术侦查措施对实现刑事诉讼目的利弊进行分析的基础上,运用功利主义的合理观点,从取证手段横向比较与"保护"和"侵犯"纵向权衡两方面,分析当前技术侦查措施对刑事诉讼目的的影响,并提出相应完善建议。  相似文献   

14.
国际社会中恐怖主义犯罪的危害日益增大,我国恐怖主义犯罪也频繁出现,在当前法治建设中,注重以法律手段反对恐怖主义是我国的必然选择,故反恐怖立法成为当务之急。从治本的角度看,最好的社会政策也是最好的反恐怖犯罪的政策。宪法,规定了一国的主要制度和公民的各项基本权利,从某种意义上讲,是社会政策的总和。若要最大限度的控制恐怖主义犯罪,必须从宪法角度入手,制定各项完善的社会政策。因而宪法视野下的反恐怖立法问题理应成为学界关注的一个新视角。  相似文献   

15.
构建法制权威的关键是认清权威确立的正当性基础。法安定性与个案正义之间发生冲突的本质为法制权威的正当性,它是通过合法律性抑或合道德性而获得的。须警惕通过合法律性建构的法制权威正当性沦落为专制统治工具的可能。为克服其正当性危机,要经过合道德性的检验矫正。人性需求奠定法制权威正当性的根基。法制不仅仅是以强制力为后盾的治理工具,更重要的是一种文化信念,蕴含着浓厚的人文关怀。法制权威的正当性要求法律者受规则约束,但也有必要适当考量适用法律所带来的社会后果。  相似文献   

16.
刘涛 《求索》2013,(9):191-193
司法审查的反多数难题是指非民选的法官对经过民主程序制定的立法进行审查.违反了多数人统治的民主原则。反多数难题成为困扰司法审查正当性的阿克琉斯之踵。学者们从各种角度构建理论化解这一难题,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主要有比克尔的原则论、伊利的程序论和桑斯坦的最低限度论。本文通过分析司法审查的反多数难题及其化解路径.发现司法审查的正当性无法从法律内部证成.它必须借助法律的外部力量加以化解。司法审查正当性所依据的外部性力量正是政治学民主理论,该理论试图通过司法审查对民主的促进作用来解决反多数难题.进而论证司法审查的正当性。司法审查正当性理论为我国司法解释的正当性研究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研究视角。  相似文献   

17.
维护一定的社会秩序是一定文明发展所必需的。政府为了维护其意识形态的统一性,必须会用各种方式来对社会秩序加以调节。可是,维护个人的自由与权益也是一个社会发展的动力之源。在具体自由的实现领域,如宪法保护的表现自由就受到刑法的限制。这种限制是合理的,因为这关系到社会的利益,但限制也应限定在必要的、最小的限度之内,因为社会发展的动力是极其重要的。  相似文献   

18.
长期以来,人们对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的认识和解读局限于政治发展理论和实践的角度,但还要看到这本书背后蕴涵的政治哲学道理。从政治哲学的角度来看,一定意义上,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一书所反映的问题就是政治稳定和政治民主的正当性和合法性问题,强调了统合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的重要性与可行性。对其中政治正当性与合法性的解读有利于从政治哲学层面加深对政治现实问题的理解和把握。  相似文献   

19.
袁聚录 《前沿》2009,(6):46-49
在《无政府、国家与鸟托邦》一书中,诺齐克试图通过论证社会主义是不正义的,来证明社会主义是不正当的。作为分析的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创立者和首要代表,柯亨反驳了诺齐克的这种论证。与诺齐克针锋相对,柯亨通过论证社会主义不是不正义的,来证明社会主义不是不正当的。就此而言,柯亨对社会主义的正当性进行了新的证明,而这种证明对于我们充分认识社会主义的正当性,对于社会主义运动和社会主义建设等都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相似文献   

20.
苗连营 《人大建设》2004,(12):30-32
共和国的宪政历程,风风雨雨,半个世纪,既有宝贵的经验,也有不尽的遗憾。认真反思和总结其中的经验教训,对我们今天的宪政建设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在12·4法制宣传日到来之际,本刊将连续刊登郑州大学法学院院长苗连营的文章,以我国宪法修改和演变为基本脉络,从修宪背景和修宪方式这些侧面去探讨宪法和宪法现象的一些独特品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