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喀麦隆和尼日利亚接壤的海拔1800米的阿朗蒂卡山脉的密林里,有一个远离现代文明的部族,非洲科玛人。这个部族由四个部落组成,他们各讲各的方言,但生活方式基本相同:女人不穿衣服,只用树叶遮住下腹处。裙子容易破损,姑娘们一天要换上几次。和女人  相似文献   

2.
《人民公安》2014,(4):6-9
从女人到母亲,是女性身心的一次蜕变之旅。生活在当今世界的多数女性,可以选择做母亲。也可以选择不做母亲。做母亲。在过去通常是一个女人本能而必然的选择。今天,在女性不再只是社会配角,而是身兼数职的主角的社会里。选择做母亲而去造就生命,无疑还是一个女人勇敢而有担当的选择,或可视作一名女性神圣而庄严的选择。  相似文献   

3.
链接     
《传承》2006,(3):48-48
男人和女人 依照潜力大小和爆发力的强度来说,男人只是一个男人,而女人则不然。每一个女人都像是一颗核子弹,不发挥潜力则罢,一旦发挥起来,能把全世界人的眼珠都吓得爆出来。  相似文献   

4.
妙语连珠     
包光潜 《今日广西》2014,(10):34-34
眼泪 聪明的女人拿它做武器,愚蠢的女人拿它写日记。被水溺死的男人少,被女人的眼泪溺死的男人多。男人为爱情流泪,无法说明太多东西,除了无能与懦弱;女人为爱情流泪,却说明真诚与纯洁,至少可以打动一个人。  相似文献   

5.
河北村姑钱华女扮男装与留日归来的北京女子徐小媛订婚并同居长达6年,两个女人演绎了一个现代社会“夫”唱“妇”随的诈骗奇案。  相似文献   

6.
灵香草 《今日广西》2008,(17):42-42
这个世界上只有两样事物能令女人永远为之着迷,那就是衣服和爱情。 女人对衣服的执着、耐性,与对待爱情同出一辙。女人对爱情有天生的依赖性,对待衣服也是。衣橱里永远缺少一件完全满意的衣服,正如女人永远缺少一个令自己满意的情人。  相似文献   

7.
万大成 《今日广西》2007,(17):66-68
看上去她比实际年龄显得小一些,样式保守的灰色毛衣、黑色长裤,全身上下可以叫做装饰品的东西只有两样一戴在左手无名指上的戒指和松松地系在脖子上的淡蓝色丝巾。她并不算漂亮,就是很普通的一个正在走向中年的女人。她说,我叫彩华,39岁,女性,有丈夫和女儿,在川东某中学任教。  相似文献   

8.
可亲可爱可敬的妇代会主任王钦殿康健一个温柔善良的女人是可亲的,一个充满爱心的女人是可爱的,一个精明能干的女人是可敬的。山东诸城市小郝家村妇代会主任林桂芬就是这样一位女性。在事业上,她是一位敢想敢干的“女能人”聪明能干的林桂芬从18岁起就担任村里的...  相似文献   

9.
如果有人说:某某女人真贤惠,立刻一个低眉顺眼、时时隐忍、满心驯服、特能承受苦难、甘于自我牺牲的形象便油然而生。这是经多少代人苦心孤诣的努力营造出的标准形象,以此表明女人做人,就须讲求个贤惠二字,不贤不惠便不女人。那么究竟何为贤惠?贤惠与女人做人有怎样的干系,这样被从古到今的推崇之,纵横捭阖的反复论证之,以至人人熟而能详,到底应给予它一个怎样的规范和解释?首先贤惠不属于女人面对社会时的人格范畴。社会无论给女人提供怎样的谋生机会,女人无论供职于何处何方,都没有贤惠这一重标准要求。走上社会的女人,人们…  相似文献   

10.
福辉 《今日广西》2010,(11):58-60
有这样一个女人,她长得貌美如花,而且20岁时就成为全世界最富有的女性,女人梦寐以求的她都有.一如童话中的公主。  相似文献   

11.
杜娟 《前沿》2012,(2):141-142
男性作家笔下的女人和女性作家笔下的自己虽然同样描写女人,却有着不同的诠释。男人把女人看做附属品,她们的形象是理想化的,或是温柔的天使,或是邪恶的魔鬼,男人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女人;而女人在创造自己的历史中,不甘受命运摆布而逐渐反抗男权社会,她们渴望平等,要求独立,女性意识也随之日益觉醒,从而形成了自己的文学。  相似文献   

12.
蒲公英花静静地开──一个小屯女人的故事文/符玉芹图/唐树伟没有名山,没有大川,这是关东腹地一个不为人知的角落,这是吉林省产粮大县─-榆树市一个很不起眼的小屯─-前二号电。故事就是在小屯的一个普普通通的女人身上发生的。女人叫陈云莲......天蓝蓝。和...  相似文献   

13.
劝说     
灵焚 《福建乡土》2008,(2):28-28
一个男人如果连女人都不爱的话,那么他就可怜得只剩下他自己了;而一个男人如果见了女人都爱,那他就可悲得连自己都没了。 你走之后,满屋子留下的只有灯光的泪眼滴着夜色。  相似文献   

14.
1998年4月8日,在长沙市中级人民法院审判庭的被告席上,并排站着一个男人和三个女人。这个男人是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湖南省劳动模范、原涟源钢铁厂厂长宋焕威,而那三个女人,一个是他的妻子,一个是他的情妇,一个是他的姘妇。一男三女,演绎出一幕国家级劳...  相似文献   

15.
勋章     
新世纪的第一个春天。一位从城里来的女人,在河北山区一个僻静的小村庄里,受到了亲人般的款待。女人虽说已是银发攀鬓,眼袋醒目,但气质不俗,举手投足间,就带出了良好的修养底蕴。女人是来看丈夫和儿子的。在一个小山坡上,微风中一株尚在返青的矮柳树,被站在山坡下的女人,看成了一条人的手臂。女人定神望着,目光渐渐摇晃起来,就觉得它像丈夫临终前,在病床上举向自己的那只手……病榻四周的眼睛,都在看那只手。那只手刚才在洁白的床单上,很有力地弹动了一下,叫人觉得这是病人微弱的心脏,向着阳光明媚的世界加油跳了一次。这只…  相似文献   

16.
小幽默     
守住秘密 男人:女人没有一个能守得住秘密的。 女人:谁说的,我从二十五岁起就对自己的年龄严守秘密了。  相似文献   

17.
张娜  刘江薇 《传承》2010,(21):102-103
社会性别理论认为,人是有性别的,人的性别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社会建构的。女性的角色、地位是社会历史文化的结果,是可以改变的。社会性别理论与历史唯物主义有着不可分割的渊源。历史唯物主义关怀"人",社会性别理论关怀"女人",二者都关怀的是社会历史进程中的人。此外两者有着几近共同的旨趣,历史唯物主义关怀包括女人在内的所有人的解放和发展,而社会性别理论关怀女人、以及与女人相关的男人的解放和发展。  相似文献   

18.
海纳 《前进》2013,(6):56-56
一百多年前,世界上本来没有红绿灯。因为经常发生马车撞人的事故,所以英国议会希望有关部门想一个两全其美的办法,让南来北往的车辆和行人都能安全通行。19世纪初,英国中部的约克城有一个风俗,所有的年轻女人,都着红绿两个颜色的服装。其中着红装的女人表示已经结婚,着绿装的女人表示还没有结婚。英国铁路信号工程师哈特受此启发,于1868年12月10日,发明并制造了全世界第一盏红绿信号灯,竖立在伦敦议会大厦广场前的路口上。  相似文献   

19.
为爱坚持     
秋雨 《今日广西》2007,(18):73-73
男人和女人同在一个建筑工地打工,干活的时候自然而然地被分在了同一组。往往是男人从远处把搅拌好的水泥浆拎到脚手架下,然后脚手架上的女人用一个简易滑轮把水泥浆吊上去。这样的活若是两个男人一组干,轮流拎水泥浆和操纵滑轮,要轻松得多。现在,男人却累得多,他一个人包下了拎水泥浆的活。  相似文献   

20.
美国古怪的商业法律伊利诺斯州乔利埃特规定,服装店如果让一个女人试穿衣服超过6件,这个店则属违法,而这个女人则将被逮捕。亚拉巴马州的法律禁止妇女进入赌场,如被发现,赌场可将该女人拘捕,并搜去大上所有现款和饰物。宾夕法尼亚州法律规定,妇女购买缝纫机时,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