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6月26日.美国最高法院同意重审一件有关专利法一个难点的案子.即:构成一项发明的“显而易见性(obyious)”是什么,由此达到什么标准不应被授予专利? 诉争案件是关于汽车和轻卡车的“气板(gas pedal)”技术,原告方Teleflex,被告、上诉方为KSR International.Inc.,2005年1月。美国联邦上诉巡回法院(CAFC)推翻了一审法院作出的:“Teleflex的专利是显而易见的因而无效”的裁决,确认KSR侵权成立。KSR不服,认为巡回法院在决定一项发明的显而易见性时,多年来一直不恰当地解释专利法。例如:法院裁决“现存的、现有的部件的组合,发挥着已知的同样的功能”,是可专利的。因而.KSR请求最高法院复审。  相似文献   

2.
一场交通事故,轿车燃起大火,司机被烧致死。是交通事故致人死亡,还是轿车质量缺陷致人死亡?一方是身单力薄的受害者的亲人,另一方是名震四方的汽车制造商,这场力量悬殊的较量,法院如何断案?  相似文献   

3.
汪宇堂  赵新新  王杰 《方圆》2021,(7):32-34
不管我有没有合法手续,让你搬家,你就得立刻搬!敢不搬,就断水断电、砸玻璃泼粪,甚至打人拆屋。这些“地下拆迁队”的做派,让河南省南阳市宛城区“蓝湾帝景”小区拆迁前的原居住民有苦难言。近日,南阳市中级法院对马大槐等49人涉黑一案作出二审裁定,驳回上诉,维持原判。至此,这个在当地影响恶劣的黑社会性质组织团伙终于彻底覆灭了。  相似文献   

4.
《检察风云》2010,(5):49-49
一起因避讳“不吉利”数字引发的离奇商品房买卖纠纷案件,随着法院的终审判决而尘埃落定了。避讳“不吉利”数字,在民间已形成一种习俗,那么,这样的习俗为什么得不到法院的认可呢?  相似文献   

5.
亲人去世,银行留有存款,如果知道密码,那就有可能将存款取出。可是,如果不知道密码,那就麻烦大了。因为银行规定,想要取款,必须先去办理各种证明,还要进行公证,甚至不得不到法院打一场“取款官司”?  相似文献   

6.
方圆 《公民与法治》2011,(11):49-49
“你中午喝酒了吧?不是有禁酒令吗?”“为什么不天天查呢?”“你们工商局怎么没有作为?”苏州市纪委书记沈文祖率队到苏州市南环桥批发市场等企业。对食品安全问题进行督察时先后3次发怒。第一次发怒是因为苏州市农委一名工作人员的满身酒气。第二次发怒,是他发现南环桥市场的食品检测平均3-5天才抽查一次,而且还是市场方自己操作。  相似文献   

7.
减轻损害(mitigationoflossess)是英美合同责任中的一个重要原则。它是指“当合同的当事人一方违反合同时,另一方有付出合理的努力减轻因违约而引起的损失的义务。”①美国学者认为,这意味着受损害的一方对他可以避免的损失将不会得到补偿。法院往往讲“减轻损害的义务”,即不扩大损害,如果可能的话就加以减少的义务户例如,甲乙双方订立合同,由乙方向甲方提供5万个小零件作为甲方产品的配件。当合同标的履行到T时,由于市场价格下跌,产品滞销.甲方决定停产,并通知乙方停止供应其所生’“~5-“””“’””“”””’一”””…  相似文献   

8.
佚名 《政府法制》2009,(19):30-32
因工程款问题引发争执,一方在网上发帖攻击另一方,结果多人被警方以涉嫌“诽谤”抓获。经陕西省公安厅督察介入,汉中市汉台警方撤销了案件。然而撤案后,汉台警方将该案移送检察院审查起诉,法院也开庭审理。  相似文献   

9.
我们在代理婚姻案件中,一方当事人采取“走为上”的方式来应对另一方提出离婚请求或法院传唤、开庭的情况较为常见。在诉前、诉讼、诉后三个阶段都有体现——  相似文献   

10.
叶脉 《法律与生活》2013,(22):30-31
2013年10月11日,黑龙江游客打警察案在海南省三亚市中级人民法院进行二审。随后,法院作出判决:4名被告人均被判处2年-2年6个月的有期徒刑,缓刑3年至4年。至此,因冲突引发持续近一年的三亚“游客打警察”案审结落案。  相似文献   

11.
莫特 《检察风云》2010,(20):50-51
夫妻之间有扶养义务,这意味着妻子可以“啃夫”,丈夫也可以“啃妻”,在夫妻一方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如此回答毋庸置疑。可夫妻一方没有丧失劳动能力,而只是失去稳定的工作,其生活的负担是不是也可以转嫁给另一方?下岗的老公能不能当“啃妻族”呢?  相似文献   

12.
“狼狗队”涉嫌聚众斗殴、寻衅滋事、故意伤害、非法持有枪支、非法拘禁等六宗罪,成员是40多名男青年,统一手戴白色手套,持刀、铁管等工具,在乐清一带持刀砍人捣店。遭受“狼狗队”迫害的虹桥居民,得知“狼狗队”黑恶势力被摧毁后,放起鞭炮庆祝。  相似文献   

13.
一起因“东鹏”驰名商标引发的知识产权诉讼,另一方是国内知名大企业,一方是转岗职工二次就业后创建的新企业;一方要求判令对方在企业字号中停止使用“东鹏”字样并赔偿巨额经济损失以及登报声明,而另一方也作了鱼死网破、抗争到底的准备。  相似文献   

14.
当前不少地方特别是贫困地区,把招商引资当作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千方百计寻找老板上门来投资。可是来投资的人是否就是富商巨贾呢?这就需要我们睁大眼睛了。数年前,就有一名“千万富翁”来到国家级贫困县广西凤山县,该县领导信以为真,特事特办,处处替他说好话,结果这个“千万富翁”以办厂作幌子,诈骗了各地工程老板的定金90多万元,然后卷款潜逃。  相似文献   

15.
为履行生效判决而达成的协议是否可以提起诉讼?对此,笔者的观点如下,供商榷: 1.关于“一事不再理”原则的具体判断。 民事诉讼的“一事不再理”是指当事人不得就已经判决的案件再向法院起诉,法院也不得重复受理当事人已经诉至法院的案件。但如何判断这两种情况,正如文章所提出的问题,即如何判断当事人的前诉与后诉是否同一。  相似文献   

16.
日常生活中,我们难免会遇到自己的一些合法权益受到侵害的情况,对此是“奋起还击,以牙还牙”,还是协商解决,不成再诉诸法律?下面的案例给了大家—个启示。  相似文献   

17.
一位留学异乡的博学青年刘鹏突遇车祸,顷刻之间客死他乡。年迈的父母在经历丧子之痛的同时。却与同在忍受丧夫煎熬的儿媳妇对薄公堂.争夺对亡灵的“第一管理权”。这场由“亡灵之爱”引发亲人之间的诉讼官司.在我国尚属首例。也在当地备受人们关注。那么。最终法院将如何判决这个尚存法律空白的侵权诉讼呢?  相似文献   

18.
“法律白条”质疑李奎海最近翻阅报刊,发现很多文章称人民法院生效裁决执行不了是给当事人打了“法律白条”,并惊呼法律的尊严何在?人民法院的权威何在?意在说明执行工作的无力。笔者认为,此言差矣!人民法院审理的有给付内容的裁决生效后,一方当事人不履行其偿付义...  相似文献   

19.
房地产登记的效力探析──兼论“一房二卖”问题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问题之提出 自国有土地使用权进行有偿转让制的改革以来,我国的房地产事业取得了极大的发展。随着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交易双方当事人之间的纠纷也大量涌现,尤以“一房二卖”问题突出。一房二卖即出卖人与买受人订立房屋买卖合同后,于登记前又与第三人就同一房屋订立买卖合同的行为。此时就产生了买受人与出卖人之间以及买受人之间关于房屋权属的争议。法院在认定未办理房地产权属登记的买卖合同效力时,一般有以下4种做法:1.合同不成立,一方收受的财产以不当得利返还给另一方,造成损失的由过错一方负责赔偿;2.合同无效,…  相似文献   

20.
发生交通事故后,依法应当保护现场并立即报警,否则会遭到保险公司的拒赔。那么,采取了什么样的措施才算保护了现场?立即报警之“立即”应为多长时间?司机在什么情况下离开现场才算“合理离开”?江苏省南京市发生的一起因司机“不合理离开”引发的保险拒赔案,南京市的两级法院对此给出了不同的答案,而该案的最终判决已成为类似案件的“风向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